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姥山水湖元代石刻初考

  

 


前些日子,与笔者相稔的福鼎白荣敏君电邮来两方石刻照片。经灯下反复研读揣摩,不禁一阵喜悦涌上心头。因为其中有一方石刻不仅字数繁多,且是元初道家遗笔,为研究太姥山区道教传播与发展提供了多得的实物资料。   

这两方摩崖石刻均位于太姥山东向的水湖附近,与平兴寺相隔不远,离国兴寺仅里许。据周绶先生《对太姥山景点的水湖与玉湖的辨析》一文介绍,水湖原名水竹湖,又名西湖,瑞草堂。其中一方题写“相逢林下”四字,楷书,纵2行,正文字径约20厘米,无落款,具体年代无从查考。据笔者查找有关资料,“相逢林下”取意于唐代容州刺史韦丹寄僧灵澈“林下何曾见一人”之诗意,表示有归隐林下的愿望。安徽九华山山门柱上有一副对联:“林下相逢,只谈因果;山中作伴,莫负云霞。”说的正是这层意思。这方摩崖石刻应该与附近寺院有重大关联。至于当代某些文章中认定它与南宋理学家朱熹有关,是“纪念朱熹与其门人的文字因缘”,甚至“朱熹常在此棋盘石上下棋”,这些说法缺乏文献记载,笔者不敢苟同。

另一方石刻亦出于民间普通工匠之手,虽饱经数百载风雨冲刷,但大体保存完整,笔划大多可以辨认。经荣敏君与笔者几番交流探讨,通篇句读如下:

凡金石之文,需鸿硕笔,褒勋烈,耀后世,虚白陈道,宁非其人也。自悼生平清苦,草木同腐,顾此无镇石之诮,因书焉。余于嘉熙丁酉六月旬十有八日生。癸丑,乡贵□□判学杨公□招置之,命师草堂王亦简、蓝溪林竹泉习玄文。乙卯,簪披。甲子,命守西山先茔。丙寅,祷雨偶应。丁卯,募施梁潋、东溪诸寓,公嘉之。癸酉,佥命迁岳祠,建石湖道宇。未完,丁丙子大变,幸不死。戊寅,改创云堂,时未宁。己卯,同杨理心隐姥寺。癸末,出建中殿。甲申,建璇玑阁。乙酉,廊庑粗备,买田以赡居者。岁为谷五十石,会具费为緍钱二千七百有奇,皆受施铢积而求于檀信者。不□,又买田与姥山僧晦翁易此丘。丙戌,卓茅庵,扁曰“成退”。己丑,易茅以甓,乃同岫云杨国柱穴其冈埋骨焉。楮衣藜杖,种桃莳菊,侍尽而已。全归之后,有继兹隐者,以岁所食三千石谷,世而之后。某年某月某日卒,七日而窆。铭曰:骞云气而遐征兮,曰吾不能。曷不能?吾恶乎与造物者争其衡。劳斯佚也,诮也,其不□息也。永兹宅,爰视斯石,使幽人畸士与之□也。

        庚寅二月石匠郑儒刻。

石刻全文皆为楷书,370字,纵20行,字径8厘米,排列疏密适宜,错落有致。字迹古拙庄重,颇具美感,只是刻工稍欠火候而已。这段石刻是宋末元初一位杨姓道士的自传,更确切地说,就是一篇变相的墓志铭,但此时道士尚活在人世。这与全真教开山鼻祖王重阳“活死人墓”有着异曲同工妙。杨道士出身于秦屿潋城杨氏大族,南宋嘉熙元年(1237年)农历六月十八出生,十六岁出家当了道士。咸淳九年(1273年),秦屿杨氏族人将东岳祠改建为石湖道院,杨道士接受重托,四处募化。其间由于改朝换代的原因,修建工程时断时续,历时13年,直到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才得以告竣。次年(1286年),杨道士自感大功告成,心愿完结,遂做长久归隐之计。他看中了“姥寺”(待考)一块环境清幽的风水宝地,也就是今天水湖的位置。在与姥寺主持晦翁协商成功后,购田作为交换条件。茅庵取名“成退”,意义深远。在成退庵附近,杨道士还与同乡杨国柱(号岫云)共营生圹,作为百年后长眠之处所。为了使后人能够记住自己虔心向道、丕振宗风的光辉历程,杨道士煞费苦心地在墓地附近镌刻了这方自传,使过往游客能够时时在意,驻足瞻仰自己的生平业绩!

这两段石刻在民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卷之四·金石》中皆有收录,其中字数多者为“瑞草堂碑刻。在瑞草堂石壁,宋嘉熙杨涅撰。”字数少者为“黄龙泉摩崖。在瑞草堂旁。”正是有了卓剑舟的这段记载,我们才知道杨道士的真姓大名为“杨涅”。在万历版《福宁州志》提到的文举特奏名“杨游”、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杨淳”、咸淳七年(1271)进士“杨滉”,有可能与杨涅同族,且属同辈。

 



从末尾落款可以得知,这段摩崖石刻镌刻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至今已历724个春秋。字里行间包含的历史信息,对研究太姥山区道教传播具有深远意义。由于石刻历史久远,深奥难懂,有必要对部分文字进行解读。如“玄文”、“簪披”、“祷雨”皆为道教术语;“判学杨公”中的“判学”为两宋学官名称,是辅助中央、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南宋国家设立的太学、武学以及路、州(府)、县均设有这一官职。因为“判学”前端二字漫漶难辨,故不能准确判断具体职务,这位姓杨官员的“庐山真面目”也无从知晓;“草堂王亦简、蓝溪林竹泉”之王、林二人身份皆为道士,“草堂”当指林嵩草堂,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三十五·寺观类三》记载:“林嵩草堂。嵩,唐咸通初山居读书,尝作草堂。基今犹存。”南宋以后,草堂山修建起道教宫观,后人经常在这里举行“祷雨”仪式,甚至产生了“蟛蜞仙”信仰,石刻中提到的“丙寅,祷雨偶应”极可能与此处有关。“蓝溪”以及后面提到的“梁潋”、“东溪”等地名,在嘉庆十一年(1806)修纂的《福鼎县志》中多能找到。“梁潋”之名与“潋城”有关,《三山志》中的“潋村”、万历版《福宁州志》中提到的“潋里”、南宋沈调《楞迦经纂后序》作“潋浦”,都是指今天的潋城;“七日而窆”,“七日”民间称为“头七”。“窆”指下葬,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窆,葬下棺也。”“七日而窆”的丧葬习俗至今在闽东部分沿海地区仍沿袭不变。从杨涅与晦翁和尚换地细节来看,释道两家曾共处一山,相安无事,足可证明太姥山远离尘世,古风醇厚,山中僧道以修行为己任,根本不受世俗氛围所侵袭。

“岳祠”与“石湖道宇”是石刻内容的精华部分。“岳祠”又称作“岳庙”、“岱庙”,是供奉道教尊神东岳泰山大帝的庙宇。秦汉时期,佛教尚未传入中国,人们都相信道家所言,泰山为治鬼之府,东岳神为冥司之主,掌管人类贵贱与生死。特别到了唐宋时期,随着帝王对泰山封禅的热衷,泰山神信仰风靡民间。福建虽地处偏远,却一点也不落后于中原地区。梁克家《三山志·卷第四十·土俗类二》:“三月廿十八日,东岳焚香。州民以是日为岳帝生日,结社荐献,观者如堵。俚诗有‘三月廿八出郭东’之句,盖其来旧矣。”在“卷第八”中还提到:“(福州)东岳行宫 …… (吴越王)钱氏时,庙祀始盛…… 大中祥符中…… 自是祈献愈多,屋宇浸广。”由此可见,到了两宋时期,供奉东岳大帝的庙宇已遍布闽中各州县。受经济条件约束,乡里级别的基层组织很少出现供奉泰山神的庙宇,只有一些大的乡镇才有财力修建。秦屿镇前身为长溪县劝儒乡望海里,两宋时期就因为“舟车辏集”,人稠物穰,形成了“秦屿市”(嘉靖版《福宁州志·卷一·镇市》)。再加上太姥山道教文化底蕴深厚,为各种外来神灵信仰的传入提供了丰厚土壤。历史上,秦屿曾先后修建起东岳庙、城隍庙、水部尚书庙等道教宫观,这在闽东地区的其他乡镇是极其罕见的。

石湖道宇修造于宋元鼎革之际,颇具历史意义,这是省内其他道教宫观所不能比拟的。在13个年头的漫长时间里,杨涅正心诚意,不惮其烦,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难,不仅集资“緍钱二千七百有奇”,修造了颇具规模的道观,还购置田产,为常居道士解决了口粮问题。两宋时期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宋史·卷一百八十·食货志》:“以七十七钱为百”,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据说当时一贯钱大约相当于人民币465元,在朝代更替的乱世之中,两千七百多贯算是十分庞大的数目了!

按照石刻记述推断,石湖道院主体建筑应该分为三进,依次为云堂、中殿、璇玑阁,左右还有廊庑等附属建筑。殿阁错落有致,堂皇靓深,枕山襟海,周围群峰环拱,清幽宁静,是道家修身养性的理想境地。

这座修建于“岳祠”基础之上的石湖道宇,在地方志及潋城杨氏谱牒中均有记载,据说就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讲学之处。石湖道宇,嘉庆版《福鼎县志》称为“石湖书院”,乾隆版《宁德县志》称为“石湖馆”,清代《潋城杨氏族谱》作“石湖观”,又称作“石湖东观”。《杨氏族谱》中还保存着明成化十六年(1480),杨氏二十二世孙杨塽撰写的《重建石湖东观志》,讲述了“庆元党禁”期间,朱熹避地长溪,杨氏先祖杨楫(朱熹高足)将石湖道观改为书院,迎请师尊来潋城讲学的事情经过。若按《杨氏族谱》的记载,石湖道观是石湖书院的前身,改建于南宋庆元时期(1195~1200),还有一种说法是建造于嘉定时期(1208~1224),时间上虽有差距,但主持者均为杨楫。弘治二年(1489),黄仲昭编纂的《八闽通志》甚至认为“石湖观”修建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这明显是“至元年间”之误。不管哪种说法,都与杨涅石刻所提及的修建时间相差甚远。朱熹流寓长溪的史实不容置疑,至于石湖道观与石湖书院之间存在的矛盾,只能留待后人去解答了。

明人谢肇淛《支提山志引·释道论》记载:“鹤林宫(支提山重要道观)日益落,服食导引之士无闻,莫备于邑志,然皮传影响,学士难言之。”讲述了支提山自唐宋以后佛盛道衰,士大夫摒弃道家,热衷佛教的现象。马西沙、韩秉方所著《中国民间宗教史》认为,北宋灭亡以后,南宋小朝廷的偏安一隅,“经此大变,人们认为原来的道教,于国家无补,反酿成大祸,令人失望。以至于传统道教从此骤然衰落,尤其是在北部的金统治区,几乎无人问津。”按照以上说法,传统道教似乎自南宋以后就逐步走向衰落了。

但大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徐晓望《福建通史》第三卷《宋元篇》认为:“宋代是福建道教鼎盛的时代,民间崇道风气极盛,官府也大力支持道教。著名的道派相继诞生,福建道教在这一时代也得到大发展。”何绵山在《闽文化概论》提到:“闽东的太姥山…… 东汉至晋为道教名山,唐以后道教仍很兴盛。”福建省道教协会编《福建道教史》也认为太姥山在唐代以后道教仍长盛不衰。

笔者认为后面一种说法比较科学。南宋以后,特别是在元代,传统道教在福建(包括闽东地区)的发展,不仅没有走向衰微,而且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举当时的宁德县而言,作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首霍童山的所在地,元代共修建了三元观、福林观、东山宫、京禧观、棋峰观、中和观六座道观。七都峬源东山宫“聚食者数百指”,形成一定规模。还涌现出了周兴能、陈师道、周氏净白翁,建宁府道录、紫极宫提举谢永宁等著名道士。同样作为八闽的道教名山,太姥山道教人文遗迹却远逊于佛教,除了丹邱磴、璇玑洞以及丹井、石枰、石鼎、石臼之外,居然连一座道教栖真之所都难以寻觅。荣敏君之大作《福鼎史话》系列有一篇《道教名山,修真佳处》,曾为“山上关于道教的人文遗迹也已十分稀少”而深感遗憾。诚如其言,同样作为福建道教胜地的武夷山有冲佑观(武夷宫),霍童山有鹤林宫,翻遍整个太姥山历史,却找不到一座像模像样的道家宫观,令人深感不安与愧赧。而今随着水湖元代石刻的解读,这些困扰已久的问题终于可以得到解答。从石刻我们可以试想,宋末元初的太姥山地域,道教繁盛如初,仍是福建道流修真的重要场所。全山周围环绕着石湖道院、草堂山道观、东岳庙(改迁)、成退庵等道家宫观,蓝溪、璇玑洞也都有道士活动踪迹,并出现了诸如王亦简、林竹泉、杨涅等著名道士,拥有着众多信众,可谓香火旺盛,良好形势存在了大约三百多年时间。到了明代中后期,特别是嘉靖朝以后,由于正统道教失去统治阶级的扶持,迅速走向衰落,太姥山区的道家宫观也无法摆脱这一命运,日渐消亡。道士失去群众基础,无法安心修行,被迫走出山门,融入尘世,继续生存。“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无人管理之下,石湖道院被改作杨氏祠堂,成退庵、璇玑洞被佛家侵占,而草堂山道观仅剩遗址,东岳庙也不知何去何从。对于道教衰落的原因与复兴的出路,任继愈在《中国道教史》中谈到:“人们对宗教信仰的追求发生改变,不再注意那些空泛的说教和虚妄的神仙世界,而是希望宗教能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问题。”“于是各种大大小小的道教神庙,尤城隍庙、真武庙、吕祖庙、关帝庙等,林立于城镇乡村。”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也认为:“明清两代,在以教团为特征的正统道教走向衰微的同时,以关帝、城隍、三官、土地等民间祭祀和祈禳、扶乩祈梦等实用道术为主要内容的世俗道教则勃然兴起。”传统道教逐渐向世俗化方面倾斜,在太姥山下的秦屿镇站稳脚跟,至今遍布秦屿镇大街小巷的宫庙,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活动足可映证这种说法。

 



英年早逝的学者晏滔先生在《太姥山文化遗珠》一书中,有一篇《朱熹避禁太姥山》,曾讲到水湖元代石刻。他在实地考察后认为:“太姥山水湖处的元代摩崖石刻,讲述了朱子在山中璇玑阁授士讲学逸事。石刻附近有朱子草堂遗址。旁有巨石刻‘林下相逢’四字,是纪念朱熹与其门人的文字因缘。”这种说法似乎有些草率。石刻中无只字提到朱熹及其弟子,其中虽然提到“晦翁”,指的却是姥寺住持。因为历史考证毕竟不同于文学创作,必须要有坚实的史料作为依据,绝不能以猜测代实证,以臆想代史实,这样做不仅会对学者本身声誉地位产生负面影响,而且会迷惑后人,使后世研究者以讹传讹,产生误导。晏君文章中还提到太姥山另一处石刻:“在太姥山西麓的岩洞庵有摩崖石刻一处,上刻‘洞天福地’四字,每字五尺许,均苍劲有力。末署款晦翁。”而据笔者所知,晏滔先生所指的岩洞庵,又名“一片瓦”,周边并没有类似石刻存在,倒是坐落于太姥山巅的摩霄庵右侧镌刻有“福地洞天”四字,为清宣统元年(1909),南闽林汝成所题。林汝成,字多玉,号有珠。永春县蓬壶人。清末拔贡生,民国初期曾任惠安县长,工书法。晏滔先生这段文字,转引于鼎邑已故文史学者谢兴国先生《朱熹在福鼎》这篇文章,但重要部分已作改动。谢兴国先生原文为:“我(福鼎)市管阳镇的岩洞庵发现摩崖石刻一处,上刻‘洞天福地’四字,每字方五尺许,均苍劲有力。末署款晦翁。不知是何时所书?抑或系从别处拓来?尚待查讫。”至于晦翁题字的问题,清代学者郭柏苍在《竹间十日话》中已作解释:“朱子题石,闽中在在有之,然多假托者。摹‘晦翁’二字于无名刻之旁,而山岩遂以生色。”笔者曾游历山西太原的晋祠古迹,在这片朱熹从未涉足之地,竟然也有他的“白云深处”榜书横额。因此管阳镇这段石刻虽有晦翁题名,却不能作为朱熹流寓太姥山的证据。至于朱熹究竟有没有到过太姥山,明代谢肇淛《太姥山志》中找不到任何记载,卓剑舟《太姥山全志》也作为民间传闻予以收录,足可见古人治学之谨慎。鉴于目前史料不足,实难定论。

 

①:乾隆版《福宁府志·卷之四上·地理志·山川》。

   ②:明林聪撰《重建宫殿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文化名山之十三:道风文韵武夷山
安徽齐云山风景区
中国道教名山-齐云山
崮山道教石刻
武当山问道(一)
大基山: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羽化之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