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互联网下的劳资关系:层层剥削免费劳力,参与倒卖变现套利

戈戈点啊 2022-04-13 00:41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劳动作为雇佣劳动存在,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剩余价值。
在互联网平台上,越来越多免费劳动代替雇佣劳动参与剩余价值生产。那么,免费劳动是如何参与到生产中,下文将通过分析短视频平台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了解一个概念叫“受众商品论”:即内容不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媒体所生产的商品,受众才是所生产的特殊商品。节目的目的是通过免费的内容吸引受众,再将受众注意力贩卖给广告商,从而赚取利润,这一理论也被阐释为“受众商品论”。
结合网络空间分析,可以发现各大短视频平台通过提供免费平台,榨取用户的免费劳动,从而W1A2获得用户生产的内容成果(W)以及用户行2为创造的流量和行为数据(W)。
在这种剩余价值生产的模式之下,短视频平台被当作“免费午餐”提供给受众,使得他们可以贡献自己的注意力经济以及进行免费劳动,平台又可以将用户行为的大数据贩卖给广告商方便其进行更精准的广告投递,资本越雄厚的平台在前期可以通过高价签约网红、打广告、明星代言等方式聚拢巨大的人气和关注,获得流量之后进行商业变现,再将获利继续投入下一轮的流量积累中,实现更大的变现可能。
资本以平台为载体,平台以资本为依靠。
通过内容生态构建,巨大流量支配以及智能算法的推送,完成短视频文化商品生产、流通、消费,并“不断地交替采取货币形式和商品形式,改变着自己的量,作为剩余价值同作为原价值的自身分出来,自行增殖着”,从而完成资本循环过程。
用户生产内容:

免费的数字劳动与更隐蔽剥削

“劳动”的内涵在互联网下进一步的外延。以往的劳动强调的是“雇佣劳动”,忽视了分布式传媒下由自由劳动带来的内容生产。
但是现在,他们还免费为平台生产者提供媒介内容。用户生产内容的兴起,让“人人都有话筒”,却也使得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呈现更隐蔽,毕竟用户的行为完全是自主自愿的。
例如,出于共同的兴趣而聚集起来的字幕组翻译人员,他们在网络上的内容生产在不知不觉间被吸纳进欧美电影电视剧的全球发行链条,而这些自觉自愿的行为在资本和平台看来就是不费金钱还能创造剩余价值的免费劳动。
但在知识产权保护尚不明确的当下,平台对于用户的劳动成果有很强的支配权。以百家号为代表,其平台服务协议中申明,用户通过百家号上传、发布或传输内容即默认同意在全世界范围内,永久性的、不可撤销的、免费的授予百度及其关联方对该内容的存储、使用、发布、复制、修改、改编、出版、翻译、据以创作衍生作品、传播、表演和展示等权力。
用户行为数据:

广告的精准投放与劳动边界消解

马克思对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进行了区分,前者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实现广泛剥削,后者通过提高劳动效率实现集约剥削。在互联网平台语境下,两种剥削形式合二为一,编织成一张更广泛、更隐蔽的剥削网络。
首先,是劳动时间的延长。
在互联网时代下,平台盈利的关键点就是通过聚拢大量的流量以获得广告商的青睐,因此用户在平台上的各种网络行为(点击、浏览、分享、转发、评论等)皆成为“劳动”,成为为社交平台资本创造、积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在马克思笔下,工人在一天辛苦劳动后,需要空闲时间吃饭、娱乐、抚育子女等活动,使得“明天也能够在同样精力和健康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过程”,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和延续。
但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每天劳动的时间可以囊括用户除了睡眠之外所有清醒时间,看手机吃饭、坐地铁,随时随地的朋友圈分享和短视频拍摄……这些行为既是生产,也是休闲,劳动与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用户在清醒时间里不间断地为平台创造着剩余价值。
如果说斯麦兹笔下的受众还能够对自己的“注意力经济”生产过程进行区分和划界(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在收看或收听广告、电视节目、音频等等)的话,那么短视频平台上的受众是在不自觉中被卷入生产过程,生产和消费的边界愈加模糊,工作和闲暇的边界也不断消融。
其次,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平台通过垄断数字基础设施占有“产消者”数字劳动,用户的社交信息被生产、整合、分析,最后转化成信息商品又成了用户的消费品,循环往复。
用户在平台上的网络行为,都是在传播相关信息以及自身态度,在扩大接受信息用户范围同时,也形塑强化了其他用户对信息的态度。
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利用这些数据对用户进行更为精准的信息推送与广告投递,前者窄化了用户接受信息的范围与种类,形成“信息茧房”效应,固化了其业已形成的价值观,更加强化了用户传播某类特定信息的“劳动”意愿;后者体现了“后福特主义”体系与消费主义的结合,通过智能算法将特定的广告信息精确投递给受众,加强广告商对潜在消费者的捕获。
例如以社交大数据为核心驱动的短视频精准投递平台“微播易”,通过整合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将目标人群数字化,从而进行广告的精准定位与高效投放,帮助KOL进行精准营销,高效对接广告主,提高受众的购买意愿。
“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互联网的加速逻辑
资本的本性是扩张,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
因此,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对提升生产效率来说至关重要。马克思认为“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是资本扩张的主要手段,“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
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
在当代,通过电磁介质传输的媒介商品的流通时间已经被压缩至几乎为零,之前互相独立的媒介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被整合在一起,不仅发生在同一场所,而且相互促进,极大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这使得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大大提升了资本循环的速度,加快了价值增值的进程。
除此外,我们身边无时无刻不环绕着围绕信息传输的电子脉冲,日常生活日趋被数字化,现实物理世界越来越多信息被转换成可供分析的数据,从而成为被用于资本加速的原料。
短视频发展离不开互联网数字逻辑加持,相较于传统长视频,短视频其篇幅短、数据量小、适合移动端播放等特点更易传播和流通。
此外,数字技术和短视频平台对影像记录门槛的降低让更多普通百姓成为短视频的创作者,其所展现的生活片段作为文化商品在互联网上流通,日常生活日益被资本整合并吸纳进资本循环的过程之中。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
公共和私人活动区域的监控录像,日益成为公共资讯短视频的重要信息来源。
监控摄像头对日常生活进行全天候捕获,并在传播过程中高度还原,原本是出于安全考虑设置的监控也逐渐被商品化、娱乐化。

* 本文摘选自《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文化商品研究 ——以短视频为例。作者:刘震,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立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阅读 14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学术报告)《资本论》的“三维逻辑”体系
数字劳动:社交媒体资本积累和商品化
数字、资本和新剥削
我们的信息如何被用于剥削我们自身?
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及其职能是什么?
问题是不能解决的,只能积累,直到系统崩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