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上的《人间词话》,“诗”与“词”
userphoto

2022.07.26 湖南

关注

《人间词话》第八则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译文:诗词的境界有大有小,这东西分不出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怎么就不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怎么就不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呢?

疏证:这则非常简单,咱们先看看王国维举例的这四首诗词。

一首是杜甫的《水槛遣心》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一首是杜甫的《后出塞》其二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

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宝帘闲挂小银钩”是秦观的《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是秦观的《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对比一下,读一读,所谓“大”“小”很明显,一看就看得出来。诗词,有的句子写的是大场面,大视角,大叙事,大境界。有的是小画面,小叙事,小境界。但是诗词的好坏跟这个没关系,不管什么境界,有境界就是好的诗词。

王国维的意思是说,境界有大小,但并没有高低之分。境界是一种“美”,美固然有很多“种”,但本身没有等级之分。

其实“大”境界里面,也可以再分。比如“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是“大境界”,这种“大”很宏壮。同样是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气象雄伟,显然也是“大境界”,但这种“大境界”,“大”得就有点悲怆。

所以,诗词这东西,没有个固定的“路数”。“境界”,说了半天也是一种感受,也说不清。这种东西切不可教条。


咱们这里主要说一下“诗”和“词”的区别。这次讲点小知识。

因为大家能注意到,王国维这本书叫《人间词话》,他第一句也说了,“词以境界为最上”。但是他举例子,很多都是拿诗举例子。

有的人觉得王国维很混乱,其实不然。他说境界,本来就不是真的仅仅指词而言(对王国维来说这就是句废话,所以举例子的时候根本无需强调),诗就没境界了吗?照样有。王国维的其它东西我们读多了,会发现他说的“境界”,其实针对的是所有文学形式。

当然,虽然都讲境界,但“诗”跟“词”还是有区别,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诗是干嘛的呢?诗的主要目的是言志和抒情,而且是“言大志,抒大情”。《尚书》里头就说:“诗言志”。《毛诗大序》讲“诗者,志之所之”、“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当然,这是说咱们“中国”广义的诗。

为什么说诗是“言大志抒大情”?,因为总的来说(注意是总的来说),诗的“志”和“情”往往带有政治色彩,还有伦理道德的色彩。说来说去,就是比较严肃,比较“正经”,比较意识形态。这里大家注意,不要一说诗就觉得是“唐诗”。

但是词,其实有一点叛逆、“小道”的感觉(这里绝不是说小道不好)。词是怎么来的呢?通俗的理解,我们可以把“词”理解成是隋唐期间的“流行音乐”的歌词,它是当时人们给歌女的唱曲写的唱词儿。

《花间集》我们很熟悉,它的序里面说的很明白,“诗客曲子词”,就是那些文人诗客,在酒宴上(或者其它场合)写下来,拿给歌女们去演唱的歌词。内容也主要是写美女和爱情。

“甄嬛传”很多人都看过,里面翻来覆去唱的那首“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就是典型的《花间集》。

你说这写了个什么事儿?就是一个女子起床起的挺晚,磨磨蹭蹭不紧不慢的化妆。这里面有什么“志”?好像看不出来,有什么“情”?好像也没有,最多可能就是表达了女子的深闺寂寞,这也跟我们前面讲过的诗的“情”不一样。

当然,张惠言说,这首《菩萨蛮》是“《离骚》'初服’之意也”。他说,温庭筠这首词,说的根本不是美女化妆,而是屈原讲的“初服”。“初服”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重新修饰整理自己的衣服,在举世皆浊的环境里保持自我的美好。

问题是,这就是一种“创造性解读”,有证据吗?谁也没直接证据。有点“证据”也很飘渺,比如屈原确实曾把自己比作美女,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但是你不能说屈原这么说了,以后所有的美女词都是文人的暗喻。

所以,词最早的出现,就是歌词,谁都能写。当然《花间集》是知识分子写的,写得很好,很美而已。这样聚会的时候,歌女们唱这些词,就比唱老百姓写的俗套粗浅的词来的更雅致。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向来是忌讳谈“男女之事”的(主流的,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和场合),爱情、情爱,“诗”都不爱讲。当然有人要说《诗经》,但《诗经》里面很多“忌讳”是老百姓讲的,而且官方解读《诗经》,仍然做到了上纲上线,“思无邪”嘛(这个“邪”不是邪淫的意思)。

但是在“词”这种文体里面,知识分子可以敞开了写,所以《花间集》里面有些东西写的甚至是比较露骨的,只不过写得很美。其实从这个角度讲,词的产生,其实很真挚。相比起来,“诗”一本正经,很体制内,甚至很卫道(当然,这不是说所有的诗和词,仍然是概而论之)。

所以王国维说:“宋人诗不如词,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就是说,写诗很多人很“正经”,冠冕堂皇的,不像写词,干脆就是情仇爱恨无所忌讳,显得很真挚。

当然,诗要真是故弄玄虚,冠冕堂皇,言必宏大叙事,正襟危坐,确实不好。但是这绝不是说诗就一定不真诚,也有很多诗很真诚,甚至也有不少写情爱的诗。这个地方,咱们还是要注意,不要把“诗”局限于“唐诗”。

同样,男情女爱,倒是很“真”,但文学作品也不能整天写这个,该严肃也要严肃,该正经也得正经。

任何事都要不偏不倚,不能走极端。

词也不是说一直就是《花间集》这种路子,后来也有改变,词也开始“载道”,也开始“正经”。王国维总结:“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词从李后主,也就是李煜开始,从原来的歌女唱歌的歌词,变成了“诗化的词”了。不仅仅讲美女和爱情,也开始“严肃”起来。

李煜经历亡国之恨,一开始写词是“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宫娥鱼贯列”,后来“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那确实是不一样了。

更典型的比如苏轼,苏词的写作“一洗绮罗香泽之态”,不再满是脂粉气。南宋的时候,辛弃疾,陈廷焯说他的词是:“辛稼轩,词中之龙也”,那更不必说。这个地方咱们不举例子了,大家都很熟悉他们的作品。

这是简单讲了一下诗和词的区别,篇幅有限没法讲的太复杂,大致讲一下框架。从诗到词的“演进”,词本身的“演化”,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有功夫咱们详细讲一讲。


最后,用王国维《静安文集》里引叔本华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个人很喜欢这段话。

一切俗子……彼等自己之价值,但存于其一身一家之福祉,而不存于真理故也。惟知力之最高者,其真正之价值不存于实际,而存于理论,不存于主观,而存于客观,耑耑焉力索宇宙之真理而再现之。……

编辑于 2018-09-08 23:2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讲堂】时新|对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解
读词不能不懂何谓“境界”——叶嘉莹独家解读《人间词话》
王国维:有「格」境自高
读王国维《人间词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妄评(八、九则)
《人间词话》:尽显诗词风流,藏着人间至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