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泻膏外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止泻膏外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病毒药物,补液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泻膏外敷穴位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症状恢复情况、止泻时间及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止泻时间(3.0±0.6)d,对照组为(5.8±0.8)d;观察组总有效率92.3%(48/52),显效率57.7%(30/52);对照组总有效率54.2%(26/48),显效率22.9%(11/48)。两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副反应。结论 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贴穴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起效快,药效强,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腹泻/中医药疗法; 止泻膏/治疗应用; 泄泻; 穴位疗法; 外治法; 儿童

  小儿秋季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以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1]。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虚弱。因此,无论是感受外邪,还是内伤乳食或脾胃虚寒均易引起脾胃失调,运化无权,致水谷不分,并走大肠而成泄泻。笔者自2008/2010以来,采用止泻膏外敷穴位辅助治小儿秋季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9/201012黄石市中医院儿科门诊及收治住院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100例,起病时间均为2~6 d,年龄0.5~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重型腹泻18例,轻型腹泻27例。对照组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重型腹泻17例,轻型腹泻26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7版《实用儿科学》中秋季腹泻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婴幼儿秋季腹泻的诊断标准;(2)年龄6~36个月。

  1.4 排除标准

  (1)迁延性或慢性腹泻患儿;(2)急性腹泻合并重度营养不良者;(3)有免疫缺陷和中性粒细胞<2.0×109/L;(4)合并严重心、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均积极予西医常规治疗,如降温、止吐、补充电解质和抗病毒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止泻膏外敷穴位。止泻膏由吴茱萸、肉桂、干姜、延胡索各6 g,丁香3 g,五倍子4 g,细辛5 g组成。将诸药研成细末,用甘油和水按3∶7比例调匀,搓成直径5 mm小丸,用5~7 cm胶帖,敷贴相应穴位(中脘、神厥、关元、长强等),留置时间根据不同年龄而定(0~1岁1 h,1~3岁贴2 h,3岁以上贴3 h,以皮肤微发红为宜。每日1次,3~5 d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大便性状、止泻时间及副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全身症状均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2]。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行t检验,率的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

  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3.0±0.6)d,对照组为(5.8±0.8)d,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97,P<0.05)。

  2.3 副反应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副反应。

  3 讨论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尤其是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好发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本病多发生在10,11,12,1月秋冬寒冷季节[3]。轮状病毒侵入肠道后,在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上复制,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和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致使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双糖酶不足,活性降低,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造成水和电解质的进一步丧失,而加重腹泻[4]。

  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脾胃薄弱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水走肠间致泄泻,且脾虚湿盛为其病机关键。止泻膏选用辛香走窜之品,如丁香、肉桂、干姜、延胡索等,透达力强,从而发挥疗效。吴茱萸性热,可温胃散寒,降气止痛;木香味辛,性温,能行胃肠中滞气,治疗消化不良、胸腹胀痛和里急后重等症;肉桂味辛甘,性大热,有补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善于温通血脉,对于虚寒性脘腹冷痛、冷泻等症可起到温补功效;干姜味辛,性热,可解散风寒、温中回阳,治疗风寒感冒、脾胃受寒的吐泻腹痛。本组方药具有调理脾胃,温中散寒,健脾行气止泻的功效。药物作用于相应的治疗穴位,经皮渗透到体内使其有效成份通过皮肤向毛细血管运动,并进入血液循环,促进其吸收扩散,从而达到收敛止泻的疗效。现代研究表明药物敷贴穴位可以刺激皮肤,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调节功能,使机体免疫力提高,从而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和防御机能[5];还可以减轻患儿服药之痛苦,家长喂药煎药之困难,有利于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止泻膏外敷辅助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效率高、见效快、病程缩短等特点。中西药联合应用给本病的治疗带来诸多方便,可利用各自的优势快捷的解除患儿的痛苦,疗效迅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泻停颗粒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致秋季腹泻85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
车前子、山药配伍散剂治疗小儿腹泻(泄泻)疗效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53例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医学期刊频道...
引用 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治疗小儿秋季湿热泻26例药物疗效观察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作用观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