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乙二醇深度研报:市场正在静待一个突破时机!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潮讯财经立场
作者介绍:钟美燕

现任光大期货研究所所长助理兼能化总监,上海财经大学硕士,荣获2019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上期能源“优秀分析师”,带领能源研究团队获得上期能源2021年、2022年优秀产业服务团队奖,2022年度期货日报最佳工业品分析师。十余年期货衍生品市场研究经验,服务于多家上市公司及国内知名企业,为其量身定制风险管理方案及投资策略。曾获郑商所高级分析师,并长期担任《第一财经》、《期货日报》等媒体特约评论员。2020年能化团队主讲的“原油衍生品精品系列直播'油’刃有余”入选中期协2020年期货投资者教育优秀案例。
文章原标题:《乙二醇市场热点和基本面分析》

潮讯财经【智库观点】系列集结产业与金融的精英人员,为行业提供优质的大宗商品原创深度报告,如需投稿转载,欢迎在后台与我们联系。

感谢各位投资者朋友们。今天特别荣幸能跟大家做乙二醇品种的市场热点和基本面的分析。我是钟美艳,今天我想分享的内容是聚焦乙二醇这个品种的市场的热点,包括最近的一季度的价格走势和供需、库存这三个维度上进行基本面数据的梳理,并且探讨一下在接下来的这个市场机会当中,乙二醇是否会面临一些大的波动机会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先来关注一下乙二醇的产业链,我们在看乙二醇这个品种的时候,也都知道它是整个产业链所处的一个环节,是一个中间产品。那么这个中间产品从它的上游原料来讲,其实是呈现一个多元化的特征,下游环节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清晰的。而它的工艺这的边际的变化可能相对来说会相对偏多一些,但是最近这几年也是进入到了产能的一个扩张期,所以也是对这个品种的价格趋势是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对应乙二醇这个品种主要的工艺流程图,从主体的数据上来看,大概可以把它划分石脑油制,目前是占到国内总产能的大概51%,其次是合成气制,这一块大概占到了37%。此外像乙烷,甲醇或者单体这一块,总占比加起来大概在 11%- 12% 。这也意味着在供应这一端,大家会看到边际量是在乙烷或者是甲醇或者是单体乙烯中。而在总量变化当中,大家就非常关注煤制或者是石脑油制这两块装置的变化。

上面就是乙二醇整个生产工艺路线的基本分布,这也延伸出来品种当中的矛盾点。用主流的词来概括,这个产品所处的行业处于“过剩”的过程。但是对应国内很多的化工产品,这个矛盾并不仅仅是乙二醇品种所具有的特征,很多的产品都在扩产能,对市场来说,它的边际变化是定非常重要的基石。

再来看聚酯,我们在推算各个产品一季度的价格表现的时候,确实也会看到不少的亮点。其中像乙二醇方面,它的价格在一季度的表现是偏温和的,所以我们看到在主力合约换月(从1月换到5月的背景之下),乙二醇的收盘价整体上涨的幅度是在 2% 左右。

而相关的其它聚酯链上的原料产品,比如说从这个 MX 到石脑油这个价差变化特别大。另外就是石脑油本身的价格的波动涨幅也是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此外还有 PTA 加工环节,整体来说也出现了比较强的上涨。那么对应终端的变化,不同终端产品的现金流变化也是波动比较大的。

那么聚酯产业链的特征是什么呢?其实我们会发现,今年在一季度,包括一直延续到现在产业链的热点是就是调优需求的增强,或者是一个的边际转换,使得 PX 到 PTA 环节的成本传导和支撑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而聚酯端反向是受到了原量上涨的制约,所以在现金流的表现上面是相对偏弱的状态,所以这个是在一季度当中聚酯产业链品种价格的变化。

关于乙二醇价格波动,整体看一季度的波动区间基本上是在 4000 到4500,也就是500 块钱左右的振幅,这个价格也是呈现了一个前高后低的节奏,第一阶段就是1月份到 1 月下旬,在油价上涨的支撑之下,其实乙二醇的底部重心是出现了抬升,春季之后出现了库存大幅累积,季节性的累库也使得乙二醇的市场信心不足。

这一轮,包括煤价的下行,使得乙二醇价格又从 4500 的附近水平跌到了 4100 附近,随后在 2 月下旬左右煤价出现了短期的企稳,但企稳的持续性并不强,这一波虽然带动乙二醇重心上移到 4400 附近,但是之后随着煤价的再度疲软,乙二醇的整个盘面价格,或者说整个期货的这个表现又进一步的探低。

所以从这个阶段上来看,我们觉得一季度的两条主要的逻辑:一个是边际成本的变动,煤价对乙二醇的价格成本的驱动。而成本趋弱的时候,乙二醇整个表现也是相对来说趋弱的。当然这个阶段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乙二醇的价格也处于了比较相对比较低位的一个状态。接下来市场关注的矛盾点就是成本方面能不能稳住,无论是煤制还是这个石脑油制在原料这一端会不会给乙儿醇带来一些驱动。

我们再看一下在基差维度的表现,从 05 包括 09 的基差来看,今年整体空间是比较小的,在期现的这个维度上来看的话,我们会发现整个基差交易的机会是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的。

过去这几年当中,整个 05 合约的基差的驱动,去年可能会带来一些的机会,然后再往前2020 年疫情扰动大跌导致在后端的修复,所以当时的基差波动是比较大的情况。那对应 09 合约来讲,去年基差是出现了先走强后收敛的格局,而今年对应9月合约整体是呈现了小幅贴水的变化,对应现在现货市场也处于一个观望期,相对来说比较平淡。

另外就是历史上看9月合约,除了 22 年,在 20 年的这个时间周期内也出现了基差的走强,背后对应的是市场的矛盾激发点。另外在 21 年的这一轮行情当中,也是出现了基差的变化。但今年来说,我觉得基差的驱动并不显著,主要也是在于现货这一面,今年运行的主要矛盾不是那么突出,所以导致基差的变化偏温和。另外我们看月差方面,当前五九月差呈现了贴水的状态,那么9一的月差也基本上是在贴水 70、80 左右的水平。在月差的维度上,如果接下来看重点关注九一月差的话,可以关注到这个二季度末的时间节点,对应的月差会存在走破的机会,也是未来的供应收缩的预期会有一定滞后的兑现,这样会带来月差的阶段性走强的驱动,短期来说,我们觉得月差的波动也并不是那么显著。

回到乙二醇的整个产能结构上面来,整个 2022年我们统计下来,国内的MEG整体的产能基数大概在 2500 万吨不到一点,那么新增产量的增幅还是比较显著的,大概能占到总产量23%左右。产量方面在1370 万吨的,同比增加了 132 万吨,增幅是11%。预计在23年整个新增产能还有 500 万吨的一个装置的情况,那么产量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兑现。

对应新增产能的装置,当前来看整个国内的装置都会投产不及预期,主要是当前需求的这种潜力增加是有限的,那么新增的装置它没有很好的预期收益,会使得整个投产的节奏和时间表述延后,整个投产的周期会变长。

在这当中涉及到了像原来的一体化炼厂的产能兑现节奏,和独立的装置的炼厂产能兑现节奏的差异化。对应独立的装置来说,我们觉得它延迟的概率会进一步增加。对于一体化,因为它的产品有多元化的特征,可能兑现的这个概率会偏大,所以从 2023 年的排产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涉及的总计划投产产能在 585 万吨,当中包括了海外的 85 万吨的产能,也就是国内在接近 500 万吨的产能的投放。

目前已经增加的兑现的是海南炼化和盛虹炼化两套的产能,也使得在 3 月份乙二醇的产能基数对应上调了 170 万吨。那么今年的整个投产的力度和去年相比是基本上持平或者是有小幅的一个下降,从22 年的投产的整体节奏来看,是涉及了 580 万吨的量级,基本上就是以合成器为主,也有两套石脑油制的这个装置,那么海外其实涉及到了 110 万吨的这样量级。

今年的产能投放的速度和时间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有煤化工的产能都面临这样的困境,如果成煤的价格下行,其实对于煤化工本身来讲成本的压力缓和了一些。但是看一下各个原料的生产利润,会发现现在亏损是普遍现象,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如果价格起不来,那么利润的预期就起不来,所以投产计划的兑现会有一定的延后和不及预期。

另外在分工艺整体产量方面,从一季度的整体数据方面来看,乙烯法的乙二醇的装置产量在一季度达到了 264 万吨的水平,同比增加的幅度是 6. 5%。另外合成气制乙二醇的产量是在 123 万吨,同比增加 7. 5%。整体合计同比增幅大概在 6. 8% 左右,产量的水平在 390 万吨。

这可以看出,今年的乙二醇的国内供应并不低,基本上有在 7% 左右的增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市场的低迷,供应端没有特别多的提振,没有短缺也没有装置超预期检修,更多还是被市场作为空配属性的品种。

总负荷的情况。今年的煤制对比去年整体来说负荷水平有一定下降,目前是在 51. 8% 左右,整个MEG的总负荷大概是在 55% 左右,比去年同期是降了5%。一方面可能跟基数上调有一定的关系,另外一个在负荷下降的背景之下,总产量的同比的增速还在,意味着供应处于盈余状态。

另外关于近期国内法制MEG的装置运行情况还是比较稳定的,检修幅度并不大,所以带来的产量的损失比较小。包括说从中石化体系、中石油体系以及国内其他的装置整体的情况上来看,它的运行负荷都是比较稳定的。

像这个辽宁的一套 20 万吨的装置,可能负荷是在七成,远东联扬州的这套 50 万吨的装置在五成附近,大连恒力 90 万吨的装置,四月一号开始停车检修,但是另外一条装置也是正常运行的。江苏90万吨的装置也是在八成偏上的一个运行负荷,那么可以从装置的这个运行过程当中来看,今年在宏观的维度上来看,从供应端先把疫情之后天气复苏的量打出来了,所以供应端的影响弱化了。

同比去年二季度,因为二季度包括上海的疫情,包括其他区域的一些风控的措施,也会导致在石化产业链的供给端出现一些负荷的下降,包括港口到港卸货的延迟。但是今年疫情之后生产节奏没有打乱,所以制造业的恢复是相对来说比较顺畅。

在制造业恢复顺畅了之后,对于产业企业的开工负荷来说是稳中向好的。有了这样一个背景,它后续就是靠下游需求的承载。在今年 1- 2 月份,产业企业在制造业利润表现当中出现了大幅下滑,就反映出当上游生产恢复、供应恢复,我们下游需求的这几家马车是否跑起来了,目前从出口来看肯定没有很强的边际驱动。而投资在化工的这个维度上反馈也不是很直接,因为很多都面临前期投资兑现的情况,所以关键就是看消费。但大家都能看出消费不如预期的那么强烈。所以就带来了下游消费驱动不强,必然要产品价格往下抑制,同时产业的利润率肯定就会进一步的被压缩,这个是我在一二月份看到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率被压缩的一个核心驱动,就是供应的充盈和需求的不足,这个当中是一组矛盾关系。

煤制装置方面整体有检修推迟计划,开工负荷在51.8%。煤的问题跟今年整个能源的政策和它自身的属性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今年煤的价格运行方面出现了重心的大幅下移,第二个是煤的供应到电力以及到化工这个维度的一个边际的变化,因为今年在电力维度是稳定的输出,电力需求向好,背后会对应各项工业活动的活跃。从一季度的整个水平来看,可能工业活动也并不如预期当中对电力的消耗那么强,这是一个方面。另外就是煤价的下行背后对应的是煤的供应,年初的时候启动对海外煤进口的这样的恢复,国内的煤矿也是保供应的状态。所以在火电这种需求接力不足,那么化工煤的原料供应是相对比较充裕的。

那这样的一个背景其实是会带来市场的运行问题,很多的煤化工的产品都跟随煤进行成本的驱动下行的验证逻辑。维度上其实会反馈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乙二醇的价格偏弱,无论是哪个原料过来,它的利润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只是亏多亏少的问题。石脑油制折算下来平均每吨亏损在二百美元,乙烯制乙二醇每吨亏 150 美元左右,煤制乙二醇的亏损的幅度也是在 1500 出头,各个生产工艺如果都不赚钱的话,会给供应端带来边际的转换。但是因为很多装置都是15年以后新出台的,它面临的是比如说财务的这个压力,以及就业承载,不是随随便便说想停就能完全停掉了。所以只要有现金流,装置可能都会开着。从供应端可能会看到退出不够明显,或者转产不够明显的逻辑。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转产去向的产品也非常的有限。去年底到今年以来,市场也在关注乙二醇到环氧乙烷的转产变化,这个量究竟能带来多少的边际退出?我们觉得和环氧乙烷本身的市场是有一定关系的,要看它市场的缺口大不大,如果它出现了一个非常强的景气度,是非常好的路径,有一定的持久性。但是实际上我们是可以看到环氧乙烷的生产利润也是负数,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亏少还是亏多的问题。另外就是环氧乙烷的整个市场的需求承载也是有瓶颈的,转到环氧乙完了之后,市场需求可能也面临了过剩,那所以在这样一个转产的边际量不是那么显著,对应乙二醇产能的退出就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明显。综合产能兑现的时间周期,以及可转换的产品这两个维度上来看,乙二醇的转产目前来说很难在供应端做出非常强的边际减法,这个也是存在生产这个环节当中面临的一个问题。

另外我们看外盘的情况,从整体来看,一季度的检修相对来说损失量偏高一些,那么在二季度又进入到了温和的状态,所以整个外盘的开工率,我们在二季度给予的预期也是会缓慢的升高的态势,就会影响到乙二醇接下来的进口。

今年 1 到 2 月份,乙二醇的进口量107 万吨,同比是降幅比较大,2022 年乙二醇的整个进口是在 750 万吨的一个水平,对应市场的进口量月均可能也是在 65 万吨左右,1- 2 月份乙二醇的进口量其实有一定的下滑,幅度还比较明显,这个也是跟海外装置的检修的节奏是匹配的。但是之后随着海外装置的开工负荷的恢复,进口端的预期肯定会加强。所以对于 2022 年来讲的话,海外进口这一端可能会在去年的技术的基础上有一个提升。如果去年我们评估的值是 750 万吨年度进口量的话,那可能今年有100 万吨左右的增幅,就是会跟 2021 年有相应持平的变化。

进口的影响可能会使得港口库存的水平保持在中位偏高的情况,提供的库存水平整体就是蓄水池的概念,如果库存没有达到足够的低位空间,对应的乙二醇的价格弹性就会很有限。对应这个节奏,如果今年进口维持比较充盈的格局,可能会使得港口的库存的偏正常的常态化,就是在 110 到 120 这样一个区间,应该说再扩大一点就是在 100 万吨到 120 这样区间,就是高位震荡,整个去化不会是特别明显。

类比 19 年,乙二醇的库存先是有一波累库,然后再有一波强劲的去库。而目前来看,乙二醇的去库还远没有达到他的时间节点,去库的季节性规律也基本上要到七八月份才能有一定的苗头体现。

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最主要的是关注进口的变化,如果进口有超预期减少的这个因素,那可能库存这一端还有比较强的变量,带动价格的向上弹性。但是如果进口维持稳中有升,库存的压力就会表现的比较大。

接下来再重点的看下需求。

需求方面来看,这也是我们对于当下的因子的再考量需求的变化。因为乙二醇的下游包括整个聚酯板块的需求,其实是和消费端密不可分的。最近聚酯的负荷在一季度出现了冲顶,这个跟往年也很相似,基本上在春节以后聚酯的开工率就会逐步恢复到全年的均衡水平,今年整体值其实比去年还要稍微差一点。去年四五月份聚酯的负荷降得特别的厉害,今年聚酯出现了拐头,但是这个降幅肯定会比去年要乐观一点,所以说整个曲线应该是会在去年和 2022 年的这样的曲线之上去进行涨幅的波动。而目前来看下游的产品。涤丝这一块整个产销近期波动还是比较显著的,而且也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下滑。另外这个加弹机的开机率也是到了 70% ,一路下滑。

从整个聚酯终端的开机情况上来看,近期是有一定的萎缩,这个萎缩存在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是来自于中间原料的大幅上涨,所以对应下游端来说,它是现金加工利润的回落,所以这些产销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的走弱,这是第一个原因。那么第二个原因还是在于需求承载力度的薄弱,上游涨价终端产品的价格的向下传导是不畅的,所以下游价格涨了之后,大家就不愿意备货了,就会带来终端环节的负荷的负反馈,制约开工率。但是我们再来看各个聚酯工厂的库存,整体的库存水位除了短纤之外都在中高位数的一个水平。

那么今年的宏观驱动当中,市场对于库存这个环节是如何理解的?一方面企业会不会有再库存的冲动?另外一个就是库存对整个供需矛盾怎么样的反应?因为从整体来看,对应海外和国内来说存在宏观上的差异化。

包括最近国内的通胀数据出台了以后,和海外的通胀数据是形成鲜明的对比。首先我们国内的 CPI 和 PPI 全体都是走弱,那么其实引发了市场对于国内通缩的担忧。但是海外其实还聚焦的一个矛盾就是 CPI 高高在上下不来。如果说美国的 CPI 下降的不及预期的话,可能又会引发未来对于美联储更进一步加息的这样的预估。所以整体来看会使得市场对于未来的整体政策方面的担忧。

从国内来看,本身从各项政策的主导来看,是要促进国内的消费,但是国内消费目前正在一个比较温和的地带,预期和现实之间一直是存在差异的,就预期可能会好,但现实其实是还比较骨感的。一方面从去年年底放开以后,企业去海外抢订单的动作当中可以看得出来,整个订单的出口或者是出海其实是不那么乐观的,完全靠国内这点需求体量来支撑是不太够的。大家在消费端是非常谨慎的心态,所以对应到企业来讲,我不会大量的去提升我的库存储备,我可能根据订单的状况去备原料的库存,另外就是我也会通过负荷的调节来控制我产品的库存天数,所以可能会对应今年的常态,至少二季度来看。库存可能就是中高位波动的状态,如果说库存天数没有一个很大的去化,反过来验证终端的订单的情况不是那么好。

另外就是聚酯的现金流,整体是分为两个阶段的,1、2 月份的时候还有一部分的正的现金流,在 3 月份随着PTA 的成本的大幅上升,聚酯现金流是出现了一个负,短期现金流又有一定的修复。当前来看价格对于现金流的这种调节还是比较显著的。而这个背后对应的就是只要现金流回到正值以上,聚酯的开工负荷就能维持常态化的水平,在 90%- 85% 之间基本上是可预判的。

另外看原料和成品整体的库存情况,原料的库存情况是偏低的天数,整体来说是在十七八天左右,产成品的库存天数差不多在一个月。制造行业整体来看会压原料的库存,同时在产成品的库存天数上面会尽量的去化。这是目前行业终端的主流的想法。但是这里也是要关注市场的预期,对于库存的变化其实是取决于价格的水平,如果价格回落了之后,驱动一些投机需求的备库,但是当价格一旦涨的比较快或者比较高的时候,这个投机的备库需求是下降的。

当前如果拿TA和EG两个品种来对标来看,可能会存在的一个问题:大家觉得EG的价格相对来说处于偏低位的水平,适当备库可能对于原料这一端会有一个成本的拉低效应,而对应TA来讲,市场后续会从供应紧张向逐步的缓解的矛盾去转换,所以大家反而不会去买高价的货,这两个品种备库的边际变化会有不同。从印染的开工情况上来看,目前还是维持 80% 左右。说明聚酯的开工还是有一定韧性的。短期来看,这也是当前大环境之下大家能尽量在强势的产品环节多攫取一些加工利润,只要需求不出现崩塌,那么后端的产业链的开工负荷短期也不会有向下的大幅的变化。

另外从终端需求这一块上来看,能看到出口数据是比较显着的,纺织品的出口,包括服装的出口都出现了同比的大幅下降,这个和我们的体感也是比较类似的,出口需求比较疲软。从海外来看,随着海外的加息的推进,尤其是美联储的加息接近终止,海外也经历了两个季度左右的产品的去库,其实在二季度海外的补库需求应该也有一定的阶段性的预期。基于这样的逻辑的话,我们是觉得这一块也可以大致的去给予相对来说偏乐观一点的预期。

回到最终的一个话题,就是乙二醇市场的这样的波动怎么看?接下来它可能面临的一些机会在哪里?首先从这个市场的这个主力合约的表现上来看,因为接下来马上就面临了主力合约换月,基本上是从5月换到9月合约,那么9月合约的整体表现,其实我们觉得整体上会要比5月合约要来得更强一些。

那么首先对应的是原料的季节性的变化,二季度消费的需求会有环比的复苏,环比复苏有边际增强的效应。出口方面,如果海外的通胀有一定回落,那么出口这一端环比也会比一季度有一定程度的好转,这也建立在海外经历了一轮去库以后,对应乙二醇的价格波动来讲,其实我们觉得在当前的这样的位置它继续下降的空间比较有限。

后期一方面是关注原料的驱动,短期来看原油对石脑油的驱动带动乙烯价格重心的上移,这个可能会对乙二醇形成成本的支撑。另外是煤价偏稳了之后,对于乙二醇的成本支撑也是可以关注的。此外就是在当前的市场当中,建议关注聚酯的两个原料:TA和EG的强弱转换,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对下游产生成本方面的跷跷板的效应。

另外也可以关注一下市场持仓的新的变化,可能最近大家也会发现,从这个化工端来讲,大家整个的市场的活跃度和持仓的信心有一定的下滑,但是可能这个也是跟市场阶段性现货表现的矛盾比较的,这个不明显也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那从这个维度上来看的话,越平静的市场可能也在等待着相应机会的突破,后续也可以关注一下乙二醇的相关的机会。

阶段性如果要给价格一个预判的空间的话,我们觉得短期可能会在 4000- 4600 这样一个区间进行一个偏宽幅的震荡,而靠近区间低位的话,乙二醇品种是可以去适当的做一些多配,甚至也可以在这个远月的9月合约上做一下原料端成本价差的收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供需面边际转弱 PTA期价面临一定压力|原油|油价|pta|聚酯
2023年中国煤制乙二醇行业发展现状:行业利润亏损严重,落后产能改造升级步伐加快[图]
文华财经
乙二醇挥别4000元 未来将奔向哪里?
【头条】接连被泼冷水,煤制乙二醇发展何去何从?
乙二醇:辞旧迎新,2017年总结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