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西平:换一种眼光看教育(哲理好文,必读)



一、以人为本,调整教育观——根雕原理

弃之荒野的树根是无用的废料,然而到了根雕艺术家手里,经雕琢却成了艺术品。这种加工,不仅使树根具有了艺术价值,它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提高了

从某个侧面来说,教育也像一位根雕艺术家加工一个根雕艺术品的过程。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以前,我们看一个学校的好坏,大都看它的毕业生情况。其实毕业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结果,它不一定能完全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能力。优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教育能力,即高水平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们的教育是为人的发展服务的,所以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把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和提升学生的弱势智能结合起来

二、以人为本,调整主体观——过河原

一个学者要过河,当小船来到河中央后,他询问船夫到对岸的距离时,发现船夫的语言有基本的语法错误,就很看不起船夫,说:这半辈子白活了!船夫没说话。船继续往前走,忽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掉在水里能辨别方向吗?学者回答不会。船夫说:我的船就要翻了,你这辈子真是白活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解决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智能。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的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实践中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想,如果让那个学者坐在教室设计游到对岸的方案,我想他能设计出十几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认为各种智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哪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更聪明

三、以人为本,调整发展观——图钉原

图钉有一个图钉盖和图钉尖,这两者都有的话就可以按在墙上,如果只有一个图钉尖和图钉盖,我们都按不进去

对人才来说,坚实的素质基础就好像图钉盖,良好的个性特长就好像是这个图钉尖,人才就是素质基础和个性特长的统一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是使学生的素质基础和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扬长避短的教育,而不是一个填平补齐的教育。许多人把全面发展理解成均衡发展,把均衡发展理解成平均发展,然后进行一种填平补齐、达标式的教育方式:郎平排球打得非常好,物理不太好,就不要练球了,要多花时间来学物理;刘绍棠文学水平比较高,但是数学差一点,就不要写作了,要多花时间来学数学。如果我们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变成一种扬长避短的教育,我们永远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来

四、以人为本,调整教学观——饮茶原

日本有一个名将叫丰臣秀吉,一次作战以后他很渴,找人要水喝,这个人先端给他一大碗凉开水,他一饮而尽;后来给他端了一小碗浓度稍微大一点的茶,他又喝了;最后给他端了一小碗温度比较高的浓茶,他就慢慢地品。他喝了以后觉得这样的喝法很舒服,然后就反过来问那个人:为什么要这样给我喝水?这个人说:刚打完仗,口比较渴,所以我给你一大碗凉开水;你喝完这碗水后可以喝一点茶了,所以我就给你一碗浓度稍微大点的茶;你休过来以后,需要的是品茶,所以我给你一碗温度比较高的浓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最好的服务是适应对方需要的服务。我们教学观应该从教育活动的实际出发,要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结合

现在很多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展示,体现了多种教育方法的应用。多种教育方法的应用是适应不同学生的智能优势的,有的学生只要你写一个定义他就知道这个定义是怎么回事,因为他的语言智能很强;有些同学你一进行公式推导,他就明白怎么回事,因为他的数学推理能力很强,但还有的学生用这两样都解决不了问题,还需要其他形象的办法来让他理解,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问题

们强调个性化教学研究,但是我国有着大班化背景,在大班化背景下如何解决个性化教学?我觉得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个性化教学的优良传统,探索新形势下的复式教学,这种复式教学远远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简单的复式教学

五、以人为本,调整动力观——蛙跳原理

两只青蛙掉到了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一只青蛙没跳,趴在坑里,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误会了。因为我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

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学生发展的力量最主要的还是激励,要借助鼓励为主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学生发展优势和提升弱势的信心。一个人总是会跌倒的,但关键是要鼓励他能迅速爬起来

处理好管理惩罚和激励的关系。对学生处罚不是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激励的动力,所以应当坚决防止对学生滥施惩罚

六、以人为本,调整师生观——钉孔原

一个人脾气不好,问父亲怎么改。父亲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用以提醒自己。过了几天,这个人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钉钉子了,这些天都没发脾气了。亲很高兴,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一颗钉子。过了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钉子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的感情,是会在别人的心上留下伤痕的。

培育学生的健康情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患和由此引发的事故,甚至悲剧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培养健康的心态看作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最大限度减少师源性情感伤害。我们往往用一个美好的目标,用一个善良的愿望来取代实际上不良的行为。有些伤害不是一次性的,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永久的创伤

七、以人为本,调整评价观——罗森塔尔效应

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学校,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并叮嘱他们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教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教育评价的最终功能是激励学生,而不是简单的判断,评价不能只是分出学生谁好谁坏来,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激励,所以要调整我们的评价观,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校、教师、学生明确方向,树立信心

八、以人为本,调整教育过程观——木碗原理

这是个阿根廷的故事。一家人吃饭,父母、孩子和爷爷。因为爷爷手颤抖,经常把碗摔地上,父母不耐烦了,就弄来一个小木碗,让老爷爷在旁边小木桌上吃饭。一天,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你们来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爷爷请到大桌上吃饭了。故事中,父母一句话没说,但孩子从他们的行动上学会了父母的价值观

关于教育过程问题,我们始终都明确知、情、意、行是教育过程,但我们必须强调体验是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重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我们的教育在课改过程中重视体验,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师的行为是学生判断的一个重要体验依据。学生年龄越低,教师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判断的影响就越大,所以我们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要调新形势下的身教重于言教

九、以人为本,调整教育价值观——分苹果原理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过两组人,一组有犯罪记录,另一组事业有成。面对同样的问题:在小时候,母亲做的哪件事对你一生影响最大?有两人讲到了同一件事。有犯罪记录的人说:亲端来一大盘苹果,弟弟抢着说要大的,遭到母亲的批评。其实我也想要大的,但那样说会挨批评,就反着说。结果母亲很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我。那件事给我的印象是,要想得到最多,就得说假话。另一个人却说:亲端来苹果,我想要大的,可母亲说,你们都去锄草谁锄得多就可以得到大苹果。最后,我锄草最多,得到最大的。那件事给我的印象是,要想得到最多,就得付出最多的劳动。

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讲假话的孩子智商低,但他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教育应该育人为先,德育为先

过去我们重视对知识点的把握,而对于德育点和德育场的研究不够。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

实际上,德育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不单纯是一项教育工作

十、以人为本,调整方法论——穿越玉米地原理

业家之间竞争就好比在比赛穿越一片玉米地。首先,要比谁穿越得快,这是比速度;其次,要比谁在穿越的时候掰的玉米多,这是比效益;再次,要比谁在穿越以后,身上被玉米叶割破的伤口少,这是比安全。企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只顾一项指标,只有实现整体优化,才能长盛不衰

这是个方法论的问题。面对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的复杂局面,必须从整体着眼观察问题,必须充分估计构成教育体系各相关因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对教育事业存在的问题不能企业通过单一的措施来解决,必须全面综合考虑解决问题的途径,更要防止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家长都受用的十大教育原理
教师必须知道的十大教育原理
[转载]十大教育原理
【好老师】10个容易被老师忽略的教育常识,你还知道几个?
教育的基本法则
换一种视角看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