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话day352:纯粹的语言哲学有意义吗?
第二辑
今来说一个“白马非马”的老话题。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公孙龙就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里所谓的“名”,大意是名义、名词、概念等,而“名家”约等于现在的语言学家或逻辑学家。
说到语言,我们现在普遍共识是把它当做我们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但是我们人类语言既是零散的,又是富有规则的。打个比方,语言学很像经济学,它有着一双无形的手暗中操纵着,从而让我们彼此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这其中的“无形的手”就是语言的结构规则。
说回到公孙龙他们名家身上,与他们有关的命题,比如“白马非马”这样的在中国历史中争吵了几千年也辩论了几千年。我们今天来看这个命题,若是只从常识来看,这不可能嘛,白马怎么不是马,但如果从语法和逻辑上分析,白马还可能真不是马。
我们先来看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关系:若A=C,B=C,则A=B。这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逻辑式。如果我们把A、B、C分别替换为白马、黑马、马,再把等号换成“是”,套进去以后关系就变成了:如果白马是马,黑马是马,那么白马就是黑马,白就是黑。
你看吧,这个结论很荒唐吧,这说明前提条件不成立,也就是白马非马。那我们思考一下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其实问题出在了替换的词“是”字上面,因为这个“是”字含义太丰富了。
在“白马非马”这个命题里,“是”所表达的意思是“白马”这个集合是“马”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子集。在古人那里,因为还没有集合论,所以就很纠结,我们今天的人,但凡具备初级的集合论相关知识,就很容易找到症结所在。但是如果把“白马非马”这个命题提升一级,仍然会难倒很多人。
升级后的问题是:你能在现实中找到一匹马吗?
也许我们能够轻松找到白马、黑马,或任何毛色的马,但就是找不到抽象意义上的“马”。就好比我们能在市场上买到苹果、梨子、香蕉,但就是买不到抽象意义上的“水果”。
我们在使用日常语言的时候,兴许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样的问题,但当有心人把这样的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我们通常反映是困惑的。人类发展至今,对此类的语言哲学,可以说关注了几千年。无论是西方的苏格拉底们还是东方的名家们,曾经都深陷其中,彼此还都形成了诸如唯实论与唯名论。
也正是因为我们人类的语言是这样的神奇,一代代的语言学者不停歇地进行研究。也许在我们看来,有些讨论的话题很没有现实意义,但在他们看来依然具有价值。
如今流行的形式主义语言理论,如果只从表面来看,你会以为它是数学研究,因为它有着一套繁复的论证。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还是有很多语言学人参与其中,这就和几千年前那些哲人深陷一个又一个语言哲学之中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也正是有了我们人类不停歇的钻研与探究。所以我们要致敬他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哲学简史》名家
白马非马
为什么哲学上说白马非马?
道家与名家之间
维特根斯坦说自己终结了哲学,存在真正的哲学问题吗?
“白马非马”并非诡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