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话day523:“龠”,是什么乐器呢?

今晚讲“”字。

“龠”字,许慎言:“乐之竹管也,三孔,以和众声也。从品侖。侖,理也。凡龠之属皆从龠。”

今晚说的这个字,反切注音是“以灼切”,转换现代读音念yuè。该字什么意思,许慎讲得很清楚,即用竹管做的乐器;“三孔”,是用来发声的部位。

那这是一种什么乐器呢?通过许慎简短描述,这种乐器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笛子。笛子,我们不陌生,其本身有多孔。同理反推,许慎笔下的这种“龠”也该有多孔,“三”应是多的意思,“三孔,以和众声”也就是指这种乐器上面有来形成声音的多孔。

我们来看“龠”的甲骨文字形:

甲骨文字形更为形象,上部为孔洞,下部表示的竹子材质的管子。郭沫若在《甲骨文字研究》中说,“龠字”为象形字,像“编管之形”。郭老接着讲,“龠”字在金文里,作

实际上是表示管头是空的,更加表示这是编管而不是编简。同时,郭老还指出,许慎的错误之处在于“以侖理”释之背离该字的古意。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字,小篆字形底下是编成的“竹简”,所以许慎据此言“龠”从“品”、“侖”。“侖”字,即串在一起的竹简。但从甲金文来看,明显不是这样的。“龠”字的本义即用竹管编的乐器,这种乐器像笛,有三孔、六孔、七孔之别。河南博物院收藏了一个距今八千年的骨笛——贾湖骨笛,其身上即有七孔,表示的是七孔音阶。

关于“龠”字就简单说到这,晚安,朋友~

传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文解字》第362课:“翁同龢”能写成“翁同和”吗?
故宫三大殿为什么有和字?甲骨文字典说字——龠,和
潘神之笛即中国之簫:簫之向西传播
音乐零起步--教你吹口琴
田蕴章书法讲座【268-和-帝王书家 唐太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