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字】“教”,与“学”相长也

今晚说“”字。

“教”字,在《说文解字》里,许慎言:“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教之属皆从教。古孝切。”

今天我们来看《说文》,要注意一点,反切不是许慎时代的。“古孝切”这个反切是五代时徐铉所加,拼切过来,读jiào。

再一个,许慎言“教”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其实也是指“教”即为一种“上施下效”的行为。该字,由“攴”(木棍之类)与“孝”会意组成,“孝”同时也是声符,因此,我们说“教”是亦声字(从攴,从孝,孝亦声)。

然而,许慎说的还只是“教”字的引申含义,我们要结合其甲骨文与金文字形来看看它的本义,如下图所示:

爻,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的是两组交叠的算筹。在甲骨文里,“教”

由爻(算筹)、子
(小孩)、攴
(手持鞭子、木棍)三部分组成,表示鞭策、督导蒙童学文化、做算术。

在简体甲骨文里,

省去了“子”
;金文
是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爻”写成“井”,简体金文
承续简体甲骨文字形。篆文
承续了金文字形。篆文异体字
用“言”(诱导)代替“攴”
(督导、鞭策),表示了“教”者循循善诱,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

因此,“教”字的造字本义是用督导鞭策的手段训导蒙童学文化、作算术。在隶书中,“教”把篆书中的

写成了“孝”,并将篆文字形中的“攴”
写成“反文旁”
。如下图所示:

我们再梳理一下“教”字字义的变迁:

(1)本义,动词:督导鞭策蒙童学文化、作算术,读 jiāo 。不过在发展中,该本义消失了。

(2)动词:导致,意为“叫,使,让”,读jiāo ,比如“教人惭愧、教人自新”,比如“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史记 · 陈涉世家》

(3)动词:启蒙,开化,引导,读jiào 。比如教案、教材、教程、教鞭、教具、教导、教化、教诲、教练、教授、教唆等词语。这一含义正是许慎所说的“上所施下所效也”。这一含义,在文献中所见很多,下面略举几例:

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周礼 · 师氏》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 · 学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 · 周语》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 · 五蠹》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 · 韩愈《师说》

(4)作为名词,表示终极意义的信仰和崇拜体系,这个含义也读jiào。比如“佛教”、“道教”、“教规”、“教条”、“教育”等词。

在《说文》里,许慎还列了一个以“教”为形旁的字,即“敩”字。许慎是这么说的,“觉悟也,从教从冂;冂,尚曚也;臼声”。小篆字形如下所示:

从这个字形,我们可以知道,“敩”字表示教者手持“攴”(棍杖)对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孩童施行教化,从而达到“觉悟”“明白”。在这个意思下,“”字读xiào。

在《尚书》里,有一句话如此说,“惟敩学半”。汉代注疏家孔安国解释说:“敩,教也。教然后知所困,是学之半。”这句话是说教人时才知道有困难要学习,这样就等于学习的一半了。后来唐代孔颖达言:“上学为教,音敩;下学者,谓习也,谓学习也。”

我们今天说的“教学相长”与此也是同理,作为教者,施行教学的时候也是学习的时候。

关于“教”字就说到这。晚安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不字的甲骨文金文
说文解字:五谷丰登
凡字
殷代金文甲骨文午字写法,午原是杵形假借为地支,字形有虚有实
千字文详解【将】
喜字的来历和演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