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字】“兂”字即为“簪”字的最初字形
。在在

今晚来说“兂”字,读音为zān。

“兂”字,在《说文解字》中,许慎言:“首笄也。从人从匕,象簪形。凡兂之属皆从兂字。簪,俗兂从竹从朁。”

我们从许慎这段话来看,他所言之“首笄”即是“头上的簪子”,俗体写作成“簪”字,这大概说明了古时制作簪子的材质是竹子。清代说文学者对此也认为:“《竹部》曰:'笄,簪也。’二字转注。古言笄,汉言兂,此谓今之兂即古之笄也。古经无簪字。”不仅如此,对于许慎说的“从人从匕”,段玉裁则进一步分析说:“匕乃象兂之形。兂必有歧,故又曰叉,俗作钗。《释名》云:'叉,枝也。因形名之也。’篆右象其叉,左象其所抵以固弁者。”

但是,清代另一说文学者王筠对许慎说解曾有说法,即言 “此篆说解似有阙误,当云妇人之笄也。”不过呢,再后来近代学者张舜徽先生却有不同于王筠的看法,他说:“本书(说文)夫下云:'丈夫也。从大,一以象簪也。’是古者簪之为物,男女皆用之,不专属之妇人,明矣。簪所以连冠於髪者,施之人首,故以首笄释之耳。兂为初文,簪乃后起俗体,而汉世通行已久,故兂为初文,簪乃后起俗体,而汉世通行已久,故许书兼存之。俗体行而正体废矣。”

由此可见,从张舜徽先生研究来看,“兂”也好,“簪”也罢,即戴在人头上的发簪,其中“兂”为初文,而“簪”为后起字,古时男女都能用发簪,并不专属於妇女所用。关于这一点,张先生同时举出了“丈夫”的“夫”字作为佐证(字形如下所示),该字字形主体为人,顶部一横就象征着头上的发簪。男女戴上发簪,在古代社会也还是一种成年的象征,就表示可以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

▲甲骨文的“夫”字

很明显,甲骨文的“夫”字就像一个正面站立的人,上部一横即为束发用的发簪。这便是张舜徽先生说的,这算是“兂”字为簪形的侧面证据。那么有没有直接的更早的字形证据呢?

很清楚,该金文“兂”字字就是像人头上戴的发簪。这么一来,我们就明白了,“兂”即是簪之本字,字形即像发簪之形,故而其本义就是发簪。古时作为头簪一般竹子为先,所以便有了竹子头的“簪”字,这就是后起的字。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簪子的材质也有玉制的,不过,话说回来,不管什么簪子,其形状禾功能基本没怎么变化。

关于“兂”字就说到这。晚安,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漂亮的古风发簪流苏簪子
用发簪盘发的方法(图片)
教你簪子怎么用,三款使用簪子的方法任你选
枝字
中国风发簪流苏簪子步摇
宋元紫铜簪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