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缠中说禅理论精髓不是中枢不是走势必完美而是走势的组件及走势是结构的
缠论在数学层面的完美程度不是绝大多数连群环域都不知道的人能理解的
像博客里说的,走势满足结合律不满足交换律这句话,估计非数学专业出身的一点感觉都没有吧,然而事实上这是如基石一般的定理。
类似的基石还有很多,有了这些基石,才能做到完全分类。君不知一个完全分类的系统在数学领域是有多么难得
当然,仅从博客里留下的不完整的内容来说,是不够严谨的
或者说,只是一个简单的完全分类的系统
只是一个大体框架,其精度是不够的
大概相当于一个实数的整数部分一般
确定了这个整数的大致,但是小数部分的细节
缠没来得及留下就走了
我一直认为这才是缠论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原因之一
这个理论根本就没有写完,所以绝大部分人看不懂
其实缠的想法也很好理解,他自己也知道绝大多数人是没有这样的数学基础去理解他的理论的全部的,所以留下一个大概,去启发有缘人,足以。
但是在数学功底足够的人眼中看,这仅仅是大概的框架已经是很漂亮的,充满着数学的魅力。
所以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嘲讽缠论的,绝大部分人
压根没有资格,如小孩子嘲讽大人不会搭积木一般的可笑
君不知这些人中有几个学过抽象代数的
当然,很客观的说,缠论的不完整让其在应用层面确实,难度颇大,不说MACD金叉这般无脑的指标,便是波浪,对于很多人在应用上也要比缠论有效的多。
所以尽管我对于缠论的非议很鄙视,却也认为这是必然的
然后简单讲讲缠论中重要的东西
最重要的,在我看来,不是中枢不是走势必完美
而是走势的组件,走势是有结构的
一个形象的定理,任何级别的任何K线图都能抽象成笔的连接
就是说K线图是可以根据精度要求抽象成折线的
这是很自然的,如公理一般想当然的东西
因为转折精确到某一级别的点上,必然是V字形的,V字在K线图上就是顶分底分形,有顶底分型就有笔。这样的事在任何级别上都能进行。
具体的例子在我的文章里,有给上证指数月线图画笔的图,20多年的上证指数月线图被抽象成10多笔。
有了这个基础知道笔的定义,走势自然而然的就简化了,你只需要去分析某级别的某一笔有没有结束然后去决定操作。至于怎么具体操作,那又是太多细节,不多阐述。
事实上只依靠笔的定义配合上MACD或者说均线系统(本质是同样的东西)对于力度变化的表现,已经足以在市场上游刃有余。
缠论最核心的东西莫过于此,对于走势的完全划分,抽象出具体的结构。
最后来解释下一些常见的偏见
1.理科生牛顿炒股失败
天啦噜,牛顿的理科水平在现在的年代看就是高中生好么最多大一。现在你让个高中生去炒股死的会有多快?牛顿伟大,不代表他的水平拿到现在就很厉害。时代的束缚是每个伟人都不可避免的
2.缠论期货上不行,缠师都没炒过期货
好好翻翻博客,缠早年是期货股票都做的,博客上是提过做国债期货的。
3.缠论无法被量化,或者说量化后收益很差
这个原因很多
个人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能拿到的数据是不全的,无法精确到每一笔交易
即便可以,可以从最小级别,也就是三笔相同的交易递归,在经历有限次递归之后计算机必然会受不了因为越到后面需要判断的东西越多,数据量会是几何级别增长。这个问题或许永远也解决不了,即使解决了也是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没办法真正的用区间套去判断买卖点,对于计算机,买卖点是不可能是一个区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19,全球资本市场最猛烈的419
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1分钟中枢形成
缠论并非马后炮
猎鲸理论十---三个买卖点的终极完美。
[转载]缠论中枢就是波浪理论里的调整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