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再读王阳明:逆境不馁,顺境不飘,心境澄澈


顺境时,清醒自律;

逆境时,自愈自励。


作者:青允

来源:帆书 原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余秋雨在 《乡关何处》中说: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在两方面都出神入化的却寥若晨星,而王阳明,则无与伦比、堪称奇迹。

自古卓越人物都讲究“文武双全”,但王阳明是却是“文武双绝”:

文指的是他创立了心学,开宗立派,三教合一;

武指的是他领导的军事活动南赣剿匪、平叛宁王、思田靖乱,皆取得了难以预料的成功。

特别是临终之际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更是证明了他传奇的一生。

尤其他一生的三个境界:

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更是如今复杂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我们得以保持初心的风向标。

人到中年,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可以读一读王阳明:顺境时,清醒自律;逆境时,自愈自励。

1

逆境不馁

《逆商》一书中说:

在这个充满变化充满竞争的时代,逆境无处不在,只要你还在前进,就一定会跌宕起伏。
大雨过后,会有两种不同的人:

一种是抬头望天,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彩虹和无垠的天空;

而另一种则是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泥泞不堪的大地和无限的焦虑。

王阳明属于前者,在他眼里,没有沼泽,即使身陷囹圄,他也能找到照亮自己的那束光,找不到,他就自己做那束照亮自己的光。

他21岁乡试成功,22岁参加会试时却失败了,他继续深造;

但是他却在25岁参加会试时再次失利,相差更远,顿时议论纷纷、流言四起,然而王阳明却很淡定:

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

后来在28岁重新参加科举考试时,他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

本以为会从此前途一片光明,没想到却在三十五岁时栽了一个大跟头,差点送了命。

因为当时王阳明得罪了宦官刘瑾,蒙受不白冤屈,被廷杖40下狱,身患重疾,后来被贬到贵州龙场。

一路上遭到刘瑾暗派的杀手刺杀,路过钱塘江时,好在有贵人相助,他岸上留双鞋子,往江里扔块大石头假装投水自尽。

当王阳明一路流离颠簸抵达龙场驿站后,迎接他的又是重重困难,仿佛看不到任何希望:陌生的环境、没东西吃、没地方住、语言不通、水土不服,随从们相继病倒。

王阳明不仅悉心照顾他们,还会给他们唱歌解闷;后来开阔荒地,跟当地百姓沟通,给他们传授自己的知识和技术。

据《传习录》记载他当时的心情:“目见荒荒,心向明日张。”

虽然放眼所见一片狼藉,但着眼于未来,就有了希望。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随之而来的就是龙场悟道、创立心学、书院讲学,他仅仅用了两三年就走出了逆境。

在“大雨过后”,王阳明选择“抬头看天”,努力改变现状,遥望未来。

不管现实生活多么一塌糊涂,只要相信希望依然存在,就一定能逆流而上。

逆境亦可是现实,然终不过心境而已。

就像李白的诗中描述那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身处逆境时,心态决定了你的思路,思路则决定了你的出路。

2

知易行难

乔布斯曾说:
只有想法是不够的,需要实干。想法和实干结合,知行合一才是王道。
最近有一句话特别火:为什么懂得许多道理,仍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知道和做到中间间隔着巨大的鸿沟。

王阳明认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

无可否认,成功不在难易,在于身体力行去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停留在理论上,不如不断去践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展杂交稻,造福世界”是他一生的理想与追求。

无论当时的科研条件何其艰苦,还是滇南育种面临着巨大的地震威胁,抑或者是实验失败了数千次,这些都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稻的决心。

他把科学当作生命,为杂交稻事业,他数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

最初研究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他是自讨苦吃,他说:只要大家不再饿肚子,只要能造福人民,这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正因为他的努力与付出,改变了中国粮食匮乏的状态,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撒在了稻田里,一路从壮年走到了老年。

并且现在,在印度、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已经大面积种植杂交稻,平均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2吨左右。

他真的做到了造福世界,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仰。

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单单明白道理只是一方面,实践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只有二者相结合,智慧之树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曾经12岁王阳明的理想并非状元及第,而是做圣贤。他的一生,也真的是践行了一辈子,终功成名就。

《聱隅子·生学篇》中有云:

生而不知学,与不生同;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学到的知识不去实践,跟没学到是一样的。

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实践;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

3

顺境不飘

王阳明《传习录》有言: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

而骄傲和懒惰是失败最亲密的朋友,特别是顺境中,很容易放松过界,导致后来的弱不禁风。

只有在顺境中不失自我,收起傲心和懒惰,潜心精进,才会日日精进久久为功。

王阳明一生七次晋升官职,五次征战有功,但是他从未骄傲自大,因此驰懈,“位高不自居,功高不自傲”是他一次又一次赢得战争的首要原因。

他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立大功后的加官晋爵、增加俸禄等待遇他都不在乎,只顾一心深耕自己,丝毫不懈惰。

古人云:处逆境容易,因为小心,处顺境很难,因为大意。

顺境会暴露恶习,容易让人迷了心智。

李自成一路英勇骁战,在1644年,推翻了统治276年之久的朱明王朝。

但是在胜利之中,滋生了骄傲情绪。

不仅对边关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更没对付清军的对策,反而武将忙于追赃助饷,文官忙于开科取士、登基大典,士兵沉溺于胜利之中,认为战斗已经结束,可以高枕无忧了。

自此丧失了斗志,导致山海关战役失利。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出发时的决心,更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

犹如台湾作家王大空说的:“树的⽅向,由风决定;⼈的⽅向,⾃⼰决定。” 

每个人都在争分夺秒,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站上高度,但是也容易在瞬间失去了态度,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来到了这里。

不要因为走太远了,而忘记了我们当初为什么要出发;遇到困境看镜子,遇到顺境看窗外,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

泰戈尔说:
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不要着急。
我们只要心怀希望和目标去努力,在正确的路上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静待美好的出现。

顺境不惰,逆境不馁,以心致境,万事可成。

4

心境澄澈

王阳明的伟⼤在于他始终遵从⾃⼰的内⼼,蔑视权威、淡泊名利、崇尚独⽴的人格,更在于他善于反思自己,及时调整自己。

他的良知始终澄澈透明,从未被外界所遮蔽。

欲修身,先养性;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遇事不焦虑,学会静心,放大格局,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亦或者是平淡期都泰然处之,是我们修炼之精华。

愿我们身处时代漩涡,依然能保持纯粹之心,做至诚之人;勇敢追梦,大胆尝试,在实践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个在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若自在,身在顺境;心若不安,就在逆境;心为境动,心随境转;心境顺逆,在乎一心
你的处境,源于你的心境 【早读】第1659期
顺境时善待别人,逆境时善待自己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打不赢三场战役, 人生就一败涂地
留在心灵憩园里的足迹
顺境时善待别人,逆境时善待自己 (好文哪,看完心宽意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