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很生气,就问自己6个问题

是什么在影响我们的情绪?

大部分人的第一答案是生活和工作,是每天遇到的林林总总的大情小事。

房贷让人压力山大,孩子的教育让人焦虑不已,奇葩的同事总能激起怒火,猪队友也总是让人失望……

可是细细想来,为什么同样一个事情,发生在A的身上掀不起什么涟漪,发生在B的身上却是一场狂风暴雨?

决定情绪的,到底是事情本身,还是我们自己?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创建了经典的“情绪ABC理论”,他认为,决定你的情绪反应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的信念。

比如每年的七夕,伴侣都会给你准备礼物,但是今年没有。

有些人会担心:他会不会喜欢上别人了?万一他不爱了我怎么办?

有些人会生气:我为这份感情付出了很多,他应该关心我,应该情人节送礼物,我必须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些人则是视而不见、将其合理化:相处这么久了,感情平淡也很正常,就这样吧。

三种信念,带来三种情绪,就像叔本华所说:“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基于对理性情绪疗法的研究,《胡思乱想消除指南》一书提出了更具体的情绪自救方案,作者莎拉·埃德尔曼分析到,绝大多数人天生倾向于以非理性和自我挫败的方式思考,正是这种思考方式让有些人特别容易陷入沮丧情绪。

比如“应该”的滥用,我们一旦认为事情“应该”或“必须”怎样,就容易感到痛苦。

这是一种“绝对化要求,意味着我们会本能地要求事情按照特定的方式发展。

“我应该永远表现完美”、“我应该有效利用时间”、“我的人生应该轻松,没有烦心事”、“我应该苗条、年轻、有吸引力”、 “我应该做个完美的家长”……

可惜我们的生活经历并不总能与之相符,这些信念会让我们感觉心情沮丧。

莎拉·埃德尔曼|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我们可能不会像期望中那样年轻或苗条,也可能不会有高薪的工作和幸福的婚姻。我们会时不时地犯错误,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表现不佳,麻烦不断,也会对朋友失望。

一旦我们说或做了一些别人不认同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喜欢和认同我”这个信念就会受到冲击。

我们越是坚信生活不该如此,就越会感到痛苦。

另一种非理性的思维方式是习惯性夸大生活状况中的消极方面,也就是“灾难化思维”。

“犯错误太可怕了”、“不受他人认可太失败了”、“单身太糟糕了”、“超重太可怕了”……

无论我们面对的是小麻烦还是严重的问题,当我们灾难化思维来想问题时,像等人、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在别人面前出糗等无关紧要的事情,也会成为一场灾难。

而失业或车祸这样更严重的问题,则可能根据我们不同的认知方式引发轻度、中度或重度的抑郁。

对于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学着反驳自己,并找到更中性的视角看待问题,你就会发现新的天地。

比如当我们妄下消极结论或做出不合理假设时,试着像苏格拉底一样追问自己6个问题:事实是什么?我的主观想法是怎样的?哪些证据支撑了我的想法?哪些证据与我的想法矛盾?我犯了哪些思维错误?我还可以怎么想?

书中讲到一个案例,在一次公司组织的早茶活动上,罗德尼听说一个同事要离职了,于是自告奋勇去买蛋糕。但等他拎着蛋糕回来时,活动已经快结束了,他的蛋糕也用不上了。

罗德尼觉得受到了伤害和羞辱,但是,他有必要这么在意这件事吗?罗德尼的过往和认知方式决定了这件事会让他感到巨大的羞辱,又或者是一时的不悦。

事实是什么?

“我出去买蛋糕,同事们没等我就开始喝早茶了。

我的主观想法是怎样的?

“他们瞧不起我。我被羞辱了。他们如果尊重我,就会等我回来再开始。

哪些证据支撑了我的想法?

“他们没等我就开始喝早茶了。

哪些证据与我的想法矛盾?

“绝大多数同事对我很好。我拿着蛋糕回来的时候,有几个人说他们应该等我。

我犯了哪些思维错误?

“妄下消极结论、对人错觉和灾难化思维。我用消极的方式来解读这件事——他们是有意针对我的。

我还可以怎么想?

“同事们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不会总是考虑别人。他们不等我是因为没想过这件事,而不是不喜欢我。大家有时会考虑我的需求,但不会总考虑到。他们没有针对我,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信念与认知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可是,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某种想法?

为什么有些人能以一种健康、均衡的方式思考问题,而另一些人的想法却总是消极、偏颇和自我挫败的呢?

作者认为,我们在人生各阶段接收到的各种影响,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包括三方面:

一是婴儿期,在婴儿时期,基于父母的爱、其可得性和父母对我们需求的回应,我们与父母之间形成的纽带。

二是童年经历,在童年和青春期,我们从父母和其他重要的人,比如祖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那里接收到的信息。

三是气质,我们的个性中固有的、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方面。

美国作家威廉·詹姆斯说,“人可以通过改变心态来改变生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

你苦苦思索好几天都想不通的问题,忽然有一刻发现它其实并不重要;

让你感到心烦意乱的事情,和朋友聊一聊,他的角度和你完全不一样,你感到豁然开朗……

同样的问题,带来了不同的感受,所以说,决定你的心情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思考方式。

问题总是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情况是否会让我们苦恼、有多苦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它们。

有时候,即使情况没有那么糟糕,消极、自我挫败的思考方式也会让我们感到非常痛苦。我们或许会将自己的不快乐归咎于他人或生活中的烦心事,但实际上,是我们的信念造成了这种痛苦。

换一种方式思考,感受就不同了。


作者|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
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人生路长,只有身体无恙,

才能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模样。

十点特创【自愈养生营】

邀请忠于自己,忠于健康的你加入~

营内每天养生知识放送,

专业养生顾问1对1解答,

每周定期养生课程分享,

与同频养生人一起打卡共勉!

下图扫码添加老师即可进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是一种选择:要转变,先“转念”
可能引发抑郁的有害想法,3 个要点帮你识别
如何从过度思考和内耗中解脱出来
当我们愤怒、伤心、羞愧、后悔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
如何控制自己不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 知乎精选
智者丨情绪管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