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年人世界的3条潜规则,没人明说,但很重要

为人处世之道,有时候很玄妙。

有些人,做事用尽全力,却碰壁到头破血流;而有些人,一条道走到底,反而取得四两拨千斤的胜利。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处事的态度。

所谓成年人最高级的处世方式,无非就是:

懂自渡、常行拙、能淡漠。

在舞台上光芒夺目的央视主持人朱迅,也曾有过一段暗淡的时光。

17岁那年,她去日本留学,交完第一学期的学费后,没钱生活,但她没有再向家里伸手,反而开始靠自己勤工俭学来挣取生活费。

她曾经做过清洁工、洗碗工、服务员等各种底层工作,甚至有时候还要打扫整栋楼的厕所。

那个时候的朱迅每天睡觉都不超过4个小时,因为严重透支身体,患上了血管瘤。

手术后,她在伤口还没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就出院,继续做清洁工来赚钱。

结果伤口破裂,纱布、血水和浓水粘在一起,惨不忍睹。

在无数的黑夜里她趴在床上痛哭,但天亮以后,她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来,日本广播协会中国语讲座开始招收新人,朱迅一试即中,这让她心中的主持梦再次被燃起。

就这样,在留学的三年时间里,她一直忍受着身体和心灵的痛苦,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

毕业后她留在日本,在一家电视台当主持人,但后来母亲病重,她于是选择回国发展。

凭借着丰富的主持经验,她顺利进入了中央电视台,其后更是凭借《正大综艺》一炮而红。

身处低谷时,不要想当然地寻求别人遮风挡雨,面对一切困境,要学会自己披荆斩棘。

因为把所有希望压在别人身上,无异于火中取栗,不管最后是否成功,都肯定会灼伤自己。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没有什么命运的眷顾,所有的幸运都是自己用努力埋下的伏笔。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扛的罪,忍的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无论生活有多难,你都只能靠自己,无论日子多煎熬,你也要靠自己去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在经历至暗时刻,在身后空无一人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可以沉稳地走下去。

人最难能可贵的,就是没有靠山的时候,把自己活成自己的靠山。

说到底,凡事靠自己,才是人生最大的底气。

《一句顶一万句》中写道:

世界上有一条大河特别波涛汹涌,淹死了许多人,叫聪明。

社会中,总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做事想着走捷径,却不想最终作茧自缚。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有些路看似走的时候很轻松,但往往里边暗藏着陷阱。

想起前段时间,表妹讲过的一个故事。

她有个朋友,经常在微信群发一些所谓干货文章,比如1年内工资快速上涨、3年时间从普工升职到总监等。

表妹很好奇,就问对方为什么总是喜欢看这些东西。

她朋友说:“它们都是别人总结的经验呀,我有了这些技巧,就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攀登职场。”

可是几年过去了,她朋友的时间和精力是花费了,薪水和职位却几乎还是在原地踏步。

而反观另一个朋友,即使节假日也从来见不到人影,不是在加班,就是在付费进修。

去年,她朋友由于技能不过关,成为公司里被裁的首批员工。

而另一位总是在苦修技能的朋友,职场能力突飞猛进,早已升职加薪,成为公司骨干。

自以为聪明,是所谓的蠢笨;知道自己笨,才是真正的聪明。

而知道自己笨,又肯下笨功夫,则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曾国藩能够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人生坦途,靠的完全就是这种笨功夫。

他看书时有个特点,就是背不过一段,绝不开始下一段;看不完一本书,绝不会拿起另一本。

正是由于做事稳扎稳打,才为他后来考取举人、进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与他同批的学子,早早通过走关系考取秀才的人,最后连进士都没考上。

成功的路有千万条,但是肯下笨功夫,才是最短的道路。

不要总想着走捷径,所有的捷径通向的都是绝境。

一味投机取巧,只会欲速不达;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厚积薄发。

聪明的人都懂得,做事宁拙勿巧,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光明。

荷兰艺术家梵高35岁时,在巴黎遇到了年长他5岁的法国画家高更。

那时候的高更才华横溢、意气风发,是梵高崇拜和迷恋的偶像。

于是梵高极力邀请他到自己的小镇居住,并亲自布置了房间,还画了一幅自画像送给对方。

可他这份热情过了头,最终带来一场灾难。

住在一起的日子里,两个人产生了很多摩擦和矛盾。

不管是在艺术创作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梵高对高更的关注都太过密切。

他经常半夜三更跑到高更的床边,凝视熟睡中的高更。

有时候高更突然被惊醒,吓出一身冷汗。

没过多久,高更就忍受不住了,坚决地离开了他家。

可是,投入了太多热情的梵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来了多大的困扰,反而埋怨对方太过绝情。

由于接受不了这样的结局,在绝望之际,梵高挥刀割下了自己的耳朵,后来甚至住进了精神疗养院。

很多时候,越是想要维系的关系,越要注意分寸和距离的把握,不能操之过急。

保持恰当的分寸和距离,不是刻意的疏远,而是一份难得的清醒。

正如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间,在社交中推己及人,更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私人空间。

说到底,成年人的社交,不是怕“太冷”,而是怕“太热”。

如果单方面对别人太过热情,其实是侵犯了别人的私人领地,结果就会如梵高对待高更一样,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过分热情,会对别人造成困扰;适度冷漠,感情才能慢慢升温。

正如蔡康永所说:

我不认为过于温暖,是跟别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最佳方法,如果被温暖两个字绑住,就更吃力。

我劝你做一个冷淡的人,学会冷漠,你才能成全温暖。

与人相处,恰到好处的淡漠,胜于猝不及防的热情。

交往不逾矩,言行不越界,把握好尺度,才能让一段关系保鲜而长远。

活得通透的人,大多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而越是年长,越发明白:与其向外不当拓展,耗费心力;不如向内收敛经营,利人利己。

做人懂自渡,不要手心向上讨要别人帮忙,才不会导致灾难一场;

做事常守拙,不要寻求捷径导致欲速不达,才不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社交能淡漠,不要太过倾倒热情困扰对方,才不会让友情经营事与愿违。

如此,在人生这段历程中,才能与更多的美好不期而遇。


作者 | 诺希,在阅读中体验,在文字间驰骋,在生活里修行。
主播 | 童童,公众号:童童陪你读书,微信视频号:童童陪你读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年人请远离这些“自杀式社交”
不过分热情,是成年人该有的自觉
其实并不冷傲,只是把热情留给了少数人的生肖
成年人最舒适的社交法则:保持距离
成年人社交的十条规则1.偶尔联系你的人不...
成年人社交,必懂得七条人情世故,不懂这些必然吃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