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更聪明

  深圳报业集团驻京记者 姜媛

  始于公元前6世纪,终于公元6世纪,如果将希腊哲学比作一个人,可以说青壮年是300年,老年800年。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的《希腊哲学史》第四卷在京首发,其将重点瞄向了时间跨度长、涉及学派多、融合两大文明、衔接西方哲学两大阶段的晚期希腊哲学,同时也倾注了中国老中青三代学人心血,中国首部、世界第二部多卷本希腊哲学史著作,在绵延近30年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同一只猫头鹰共同守护雅典平安。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因此将哲学定义为“热爱智慧”,猫头鹰也成了哲学的代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阴暗的环境容易生产思想,过度的强光能让人精神崩溃。因而,智慧女神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起飞。《希腊哲学史》第四卷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陈村富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晚期希腊哲学主要分为希腊化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后亚里士多德哲学,从公元前322年到公元后529年绵延800年,以公元529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封闭雅典所有学园标志着希腊哲学的衰落。此时,作为学派形态的希腊哲学完全终结了,然而希腊各学派所汇聚的希腊哲学之思想洪流,则是永存的。”

  

  衰落的是哲学还是哲学精神?

  一般认为在古希腊晚期哲学中,哲学精神普遍衰落,从纯粹思辨退缩回直接的实践——在思辨理论哲学上没有重大贡献。然而陈村富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观点。“早期希腊哲学和中期,即古典时代哲学无疑是光彩夺目的。人们用早期、中期的哲学标准衡量晚期,难免伤感和沮丧。”陈村富表示,纵观古今中外哲学史,哲学的繁荣恰恰在两个时间段,其一是盛世之后。盛世时人们忙于世俗生活,反思盛世时代时才发生思想的飞跃。其二是社会激烈变动,公共秩序、社会生活发生危机,迫切需要“精神治疗”,重塑社会生活秩序和原来的精神支柱。

  “因此,哲学在两个不同时代往往显示两种功能,一是指引求真、求是,充当社会变革先导;二是本体性精神治疗,充当拯救灵魂、挽救社会的向导。当然,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盛世中也有危难,衰世时也有福音,甚至还有‘回光返照’。晚期希腊,对希腊城邦制而言是衰落期,但是对大希腊而言,希腊化促进了西亚、埃及乃至中亚部分地区的进步,造就了地中海域文化上的大交融,属于思想交锋的活跃期。”

  陈村富告诉记者,在社会转折、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人们传统的道德规范、法律制度瓦解,原来的价值标准失去支撑,人们由追求建立美好城邦逐渐转向追求个人安定、平安以及精神上的寄托和心灵得到安静。对于安身立命以及精神创伤治疗的追求导致了实践理性的发展,成为晚期希腊哲学很重要的变化。此外,希腊哲学晚期成为基督教的思想源泉,并通过基督教得到传承;9至10世纪间,希腊哲学逐渐被介绍入西亚阿拉伯国家,可以说阿拉伯世界的繁荣充分吸收了希腊哲学的思想;后通过阿拉伯文、拉丁文,希腊哲学又重新在欧洲流行,近代文艺复兴以及启蒙运动无不闪耀着希腊哲学思想的光辉。

  陈村富认为,希腊早期有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希腊人建立了繁荣且思路开阔的城邦,而不同学派也几乎在其内部展开自己的研究。晚期希腊,哲学开始影响普通群众,其间医学、科学、政治也从哲学中接受了有益的思想,哲学形成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潮流,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哲学的衰落不等于哲学精神的衰落。”

  东方文化反哺希腊罗马本土文化

  古希腊哲学思想的鼎盛是在公元前五世纪,而中国古代哲学的繁荣也是在前五世纪左右,它们都是人类最灿烂的花朵,同样光彩照人,却散发出不同的芳香,并在漫长的东西方文明的进化发展中结出了不同的果实。

  在古希腊,梭伦主持立法,伯里克利创立了民主制度,缔造了一个古代民主和法制的社会——雅典城邦。在此种情况下,各个城邦涌现出了一批伟大的先哲,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同时代,在遥远的东方,造就了另一群哲学家,如老子、孔子、庄子等。他们都代表了当时人类对自己、对外面的世界所作的一次深刻的思考,诞生了影响人类未来的伟大学说。

  陈村富指出,希腊哲学追求用理论、概念论证的知识系统,讲究用道理说服,而不是由某个人发布,既然是知识,就可以讨论,对话和论证成为一种传统。这对后人的思想解放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政治上,希腊讲求建立民主政体,‘公民’一词最早就是在希腊文中出现的。”而古代中国哲学则更重视哲学对他人的引导,强调哲学的社会作用。中国先哲们的责任感、使命感热衷于探讨和改造社会,把建立一个自己理想的社会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

  “几乎所有关于晚期希腊著述都注意到,西亚、中亚(泛称“东方”)文化对希腊罗马本土的影响。”陈村富表示,差别在于相当一批西方学者,包括黑格尔、罗素都将这个影响视为灾难和不幸,在《希腊哲学史》第四卷中则吸收当代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将东方的希腊化同时定位为东方文化反哺希腊罗马本土文化。其中包括巴比伦星相学、波斯祆教、北非摩尼教和西亚、埃及流行的诺斯替派。

  为什么以有教养自倨的希腊人,以强者倨傲的罗马人,竟然都对东方各种迷信、方术、宗教乃至各色神秘主义都感兴趣,最后万流归宗,崇信源自东方的基督教?这个延续几个世纪的“历史大现象”,至今人们也没彻底弄明白。现在世上流行的几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无法令人信服,无论是神学和宗教学的解释,还是政治学、社会学的解释,概莫能外。“虽然我们在对西方语言和资料的掌握方面有所缺憾,在研究西方时可能存在很多理解和解释上的差异,但是我们有机会将希腊哲学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孔子、孟子、庄子这些东方伟大的哲学思想家相比较,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以汉语为载体,以中国学术视野对古希腊哲学进行断代史研究,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分析西方哲学的特点,就要比单纯的西方学者更有优势,并形成了我们自身的特色。”

  第二轴心时代必将到来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第一轴心时代’。”据陈村富介绍,雅斯贝尔斯的理论中提出,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一个轴心。在这一时期充满了不平常的事件。在中国诞生了老子和孔子,中国哲学的各种派别兴起。在印度,这是优波尼沙和佛陀的时代;如在中国一样,所有哲学派别,包括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都得到了发展。在伊朗,祆教提出它挑战式的论点,认为宇宙的过程属于善与恶之间的斗争。在巴勒斯坦,先知们奋起: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第二以赛亚。希腊产生了荷马,哲学家如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悲剧诗人,修昔的底斯和阿基米德。

  在此时期,这些各地独立发展的重大文明,表面上好像没有互相连带的关系,都是独立发展的,但其间也存在着互相交融。印度佛教传到中国、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中国特性的佛教传统,又发展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其它的地区。希腊的文明和印度的文明也有交融。阿拉伯世界保存了很多古代希腊的文献,如果没有阿拉伯世界保存的这些文献,中世纪的欧洲就很难进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发展到后来的启蒙的发展,阿拉伯的传统也就是伊斯兰的传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虽说如此,这几个文明还是相对独立的,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性以及影响。”

  “在世界几个主要地方,形成了当地文化的主流,其重要思想影响了这个民族的整个历史时代。”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要是历史有一个轴心的话,我们必须依靠经验在世俗的历史中来寻找,把它看成是一种对所有的人都重要的情况。它必须给西方人、亚洲人以及一切人都带来信念,而并不依靠特殊的信仰内容,因而能为所有的人都提供一种共同的历史观点。陈村富认为,现代世界全球化以及文化沟通频繁,这几种文化间的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也有学者普遍认为,第二轴心时代必将到来。

  相关链接

  晚期希腊哲学主要学派

  ●斯多亚学派

  伦理学是斯多亚学派哲学的中心。既然城邦共同体已经失去,斯多亚学派在讨论至善、美德和智慧等问题时,就不能简单地沿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斯多亚学派与伊壁鸠鲁派一样选择了自然哲学和治疗哲学的路径,强调我们感性个体的现实性及其所遭遇的问题的重要性,强调本体疾病主要来自我们的内心,幸福因此也在我们自己的掌握之中。无论外在际遇是好是坏,心灵的健康都能帮助我们真正获得主体的内在自由。

  ●伊壁鸠鲁派

  伊壁鸠鲁哲学的深刻性在于总体来说它并不是关于日常的快乐与痛苦的,而是关于根本性的痛苦的。现代功利主义仅仅关心日常效用的理性计算,没有触及到人的本体疾病的层次。国家保障正义,但是国家不保障“幸福”。伊壁鸠鲁探讨的却正是这种终极性幸福的达致。如果说哲学家们都是治疗人的本体疾病和时代疾病,那么在治疗的策略上,伊壁鸠鲁与此前希腊哲学家不同,他不取加法,而取减法;不是靠在原生态自然上叠加文化的和哲学的价值体系,而是反过来剥离文化的添加,还原到自然,还原到赤裸裸的感觉和原子,然后构造其他。

  ●怀疑派

  怀疑派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一群人在放有财富的黑屋子中寻找黄金,那么,即使有人已碰到,也不敢确切相信自己遇上好运。同样,一大群哲学家涌入这个宇宙,就好像来到了一间巨大无比的房子中一样,努力寻找真理。但即使有人把握到了,也不敢相信自己达到了目标。

  怀疑派认为只要除去了哲学、宗教等观念性的干扰,日常生活就轻松多了。如果没有那么强的信念,就不会构成信念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只有真正信仰某种伦理信念的人,才会为之痛苦。这不仅是要为捍卫它而献身,而且是当它受攻击引起自己理智上的不安时的更深刻的痛苦。

  ●新柏拉图主义学派

  新柏拉图主义的卓越人物包括罗马的普罗提诺,叙利亚的杨布里丘,雅典的普罗克洛等人。贯穿于新柏拉图主义中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本体超越性、内在生命性、观照与回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希腊时期,人们一贯认为的哲学思想有哪些?
坤鹏论:柏拉图更像是毕达哥拉斯的注脚(上)
苏格拉底之死,让他以“理想国”,引流两千年西方哲学史
见地十日谈第七讲 | 苏格拉底的生与死
《复旦通识100》每周推荐丨丁耘:城邦与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真理—正义问题
【赠书】如果好人不易当,我们为何还是要当好人?|哲学史|哲学家|柏拉图|理想国|苏格拉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