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闵非:股票的交易周期问题

 

(2020-09-12 14:58:52)


但是,周期问题涉及最多的只是技术分析方面的问题,如果跳出了技术分析范畴,“周期”恐怕又开始混乱或者含糊了。
周期问题是股票买卖最难把握的问题。在技术交易体系中,对于价格的涨跌把握,常常会出现矛盾,即某一周期提示的信息为上涨,但另一周期提示的信息却需要下跌,使人难以决断。关于这个问题,在技术体系范围内其实还比较好解决,可统一为“先长后短”,即长周期在上涨的股票如果短周期在下跌可遵守按长周期的上涨执行,换句话说就是本级别的上涨不受次级别的下跌影响,但本级别的再一次上涨却是先从次级别开始。所以,能够大幅上涨或者大幅下跌的股票,一定需要周期的共振。

闵非写博已近十年,从博客内容反馈的信息看,提到最多也是最不清晰的问题就是周期。闵非曾收到过一条留言,非常天真地问:“炒股票不是只要分析基本面吗?”对于这个问题,肯定不能说他错了;但是,难道他说对了吗?

股票交易分投资和投机两种。如果是投机交易,那么一定不能脱离技术分析;但如果是投资交易,那么技术分析的作用仅仅只是用来寻找投资介入的那个点,在用完这个点后,技术分析的作用就基本不复存在,而是让位于时间去验证。所以,对于投资来说,其重点绝对不会是技术面分析,而是基本面分析。

在现有的股票中,至少有两只股票属于此类型的典型案例:一是茅台,二是中石油。前者是长期的上升趋势,后者是长期的下降趋势。技术分析在这类股中只能以波段的思维去考虑,因为这两家公司的基本面已经决定了一切,在基本面没有彻底改变之前,这种上涨或者下跌的趋势今后仍将继续延续。确切地说,技术分析对于这类股票基本无用。典型的技术分析譬如用TD体系去对这两只股票做交易,那么结果只能是两种:前者是你一定早就卖飞了;后者是你一定深度套牢早已不会动弹了。

所以,标的的不同选择的方法也需要不同。投资要从基本面去得出的结论,而技术分析的结论只能用来投机。

这是既统一又独立的两个方面。

对于独立来说,不能用基本面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去进行市场投机,更不能用技术面分析得出的结论去进行价格投资。对于统一来说,如果基本面与技术面能够发生共振,那么效果就能成倍提升。市场中有许多膜拜巴菲特和利弗莫尔的人,前者是以投资为目的,对于所投标的的分析一定是从基本面着手,所以所持股票的周期往往很长,有些个股甚至持有时间达十多年甚至几十年;后者是以投机为目的,价格炒作一定以技术分析为主,选择合适的时间进,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时间出,这个时间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一月或者一年。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果搞混后果一定不堪,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明明在学巴菲特,却又对价格短线波动很敏感,最终选择做了“利弗莫尔”;或者倒过来,即本来只想投机一把,结果投机不成被套了,对于投机来说,本来应该做到知行合一,投机不成该止损就得立刻出局,但此时又会突然想起“巴菲特”,以致最终被深度套牢而不得不选择作股东而被迫“投资”。

上面所述的内容实际也只是理论上的,对于交易而言,由于A股的特殊性,投资这条路往往很难行通。这不是说A股就没有了可作投资的标的(实际上也确实比较少),而是这样的标的在发现可作价值投资以前,要么价格已经涨得非常离谱难以选择合适的时机下手,要么是价格虽说不高但却难以分析出真正的可投资价值,甚至还需要防备这样的标的突然业绩变脸甚至此前的信息为假。而随着上市数量的越来越庞大,虽说可作投资选择标的的范围也增多,但难度却也随之增大,没有专业团队研究的散户基本上不可能发现这样的标的(等你发现时,价格往往早涨上了天)。所以,A股市场一直以来都以投机为主。而投机就一定离不开技术分析,但技术分析的最基本切入点是首先需确定可作分析的周期。

浏览过一些比较知名的博客,发现绝大多数所发表的观点都不包含投机周期或者对投机周期含糊不清;这样的观点实际无疑于在耍“流-氓”(没有确定投机周期的涨跌观点永远都是对的,但对散户操作无任何参考意义)。

投机周期大致可分长、中、短三个周期,但并不完全等于这三个周期。一般来说,长周期是指一年以上的周期(即股市中的所谓牛熊市),一般以月K线为主分析周期,以季和周为辅助周期。中周期是指季为单位的周期,一般以周为主分析周期,月和日为辅助周期。短周期是指一月以下一周以上的周期,一般以日为主分析周期,周和分时为辅助周期。投机最为看重的是短周期(长周期实际已属于投资范畴,而中周期是投资与投机的结合),其周期细化大多需要落实到分时。

从技术上讲,长周期交易标的的侧重点应放在基本面分析上,技术面分析辅之(技术分析只用来寻找可切入点);譬如标的的成长性,主营产品的扩展性及价格的盈利空间包括当下估值的高低等。中周期交易的标的主要看主力资金介入的程度,所谓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即资金为王,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虽说也都用得上,但只能直到辅助作用。短周期交易标的才是技术分析最主要的依据,这种交易可以完全无视基本面,哪怕是一只亏损的烂股也无所谓。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短周期交易需要叠加各类消息(长周期交易只要不出现标的根本性转折的信息其它都可以忽视;中周期交易只要不出现资金撤离也可忽视所有消息),这就是所谓“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在实际的交易中,短线价格的暴涨暴跌表面上也往往是触发消息所致,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会热衷于去打探各类消息原因。但实际上,等消息落入你耳,那肯定已经不再是“消息”,甚至有可能已是“诱饵”(消息需要有“新闻”性,其最突出的重点是“新”,所以才放在“闻”的前面;如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么就是“旧闻”,而“旧闻”只适合茶余饭后的私聊)。对于技术分析来说,有一个前提便是“市场永远不缺先知先觉”,你所听到的消息在你听到以前一定有更早的人已经先听到了,甚至不能排除是先听到的人故意编造出来说给你听的。你不但不能在获得消息的那一刻对消息进行证伪,而且必定还失去了“先发制人”的先机。所以技术分析三个假设前提的第一条便是:市场行为包容一切信息。

在实际的交易中,除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消息,其余价格的上涨都能找到相对应的痕迹。这是因为主力一定会先于市场得到消息,在消息正式公布前主力早已布好了局,只等消息公开后轻松拉升并在拉升过程中不断出货,你所扮演的角色实际就是一个抬轿者(当然,聪明的或者运气好的抬轿者也能分得一杯羹,但这需要建立在不过于贪婪的基础之上,否则轻者电梯重则套牢)。所以说消息其实是在配合技术,或者说技术可以解决至少可以部分解决消息滞后性的问题。

从以上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周期问题在基本面分析或者长、中期交易中的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但对于短线交易即技术性交易来说却相当重要。

那么如何在技术性交易中确定交易周期呢?其实每一个被市场认可的相对比较完善的交易体系都有交易周期的问题。譬如说波浪理论。艾略特的波浪理论将交易周期分成了等级,短线交易便是“小型级”(日线);但是,确定“小型级”的基础是“中型级”(周线)甚至是“基础级”(月线)。如果“小型级”脱离了“基础级”或者“中型级”,那么这个“小型级”就不能被真正确立,甚至可能完全不成立只是一种臆测;而“小型级”的起点需要切入至其内部的“微级”甚至“细级”(分时)。需要注意的另一点是不同等级的周期发生共振,即两个不同的等级走出了相同的上升或者下跌浪,这才是价格涨跌速率最为明显的时机。

但波浪理论只适合未来的预测,并不适合当时价格的具体性操作。在闵非所知的交易体系中,禅师所独创的缠论体系对于周期问题的解决应最具实用性(和其他交易体系相比,原理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其独到之处便是同周期分解(其他交易体系也有,但不如缠论明确),即确定某一周期的涨跌后,通过此周期的“笔”或“段”,在此周期的次级别中去分析此周期涨跌的背驰和终结;如果次级别仍不能解决,那么甚至可以在次级别的更小周期中再去分析。

下面以当下大盘的日线为基础,用缠论同周期分解的方法为例进行分析。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日线,是短线交易最主要的分析周期。上图中,上证自3456点后一直处于横向整理状态,这种整理形态在缠论中叫“中枢”;此后指数是否会出中枢(上涨或者下跌出中枢)目前并不知道,但短线可考虑目前23的这一笔下会不会终结或者何时终结,因为这涉及到一个买一个卖的问题,即如果不能终结而向下出中枢为卖出点(止损点),如果不出中枢而下跌终结就是极好的一个买点,此后可设想会有一笔上重新回到中枢上沿甚至出中枢上沿构成对中枢的离开段上涨。所以,此处对于短线的交易实际非常重要。但是,在日线的这个级别上,要确认上述涨跌(买卖)问题一定已经滞后,因为根据缠论最基本的形态,也必须等到3的位置出现止跌信号底分型(上图中,后面再收出一根上涨阳线并收盘价高于前一根K线的最高价,底分型成立),但底分型有两种:转折型和中继型。如果是转折型,那么等到后一根阳线再买其实已经属于右侧交易(真正可行的买点其实需要等到底分型成立后的再一根确认性上涨阳线,所以会更滞后);如果是中继型那么买入后实际必然会出现小的亏损,因为买入点很可能是一个小高点,买入后甚至可能出现直接下跌,而此处的止损点是中枢下沿,因此这个短线交易就属于不成功的亏损操作(缠论叫风险投资回报比,即以小亏损概率去搏大的一笔上盈利概率。这一点很像TD体系中的结构空间比值,即涨跌比值用11.5倍的概率来确定是否参与交易,上涨概率大于下跌概率1.5倍以上就参与,小于1.5倍就不参与)。

    如何解决这个日线一笔下?缠论给出的解决方法是从次级别去找,即通常在30分钟或者60分钟周期上找相对应日线一笔下的终结信号。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30分钟周期,实际就是日线23一笔下的内部走势结构,缠论称之为“同周期分解”,也可称为“区间套”(区间套就如俄罗斯套娃,一个木偶套着一个木偶)。次级别分析的目的,是寻找主级别一笔下或者线段的终结(缠论只有四种终结,分别是盘背终结、趋背终结、小转大终结和中枢无背驰终结)。上图是大盘3456点后日线一笔下在30分钟周期走势结构中的严格笔,可以确认,从AJ,这个日线级别的一笔下在其次级别30分钟周期的走势结构中还无任何背驰,但是指数却在J点出现止跌并反弹(图中D点、F点、H点都有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如此?这就需要以30分钟周期的一笔下不主级别,并在30分钟周期的次级别中去寻找原因,即按上图所示,需要分析IJ一笔下的内部走势结构。见下图:


上图为上证5分钟周期,也就是30分钟周期IJ一笔下的内部走势结构。上图中,上证在此周期上构成了多个下跌中枢,但前两个并不构成中枢背驰(趋背),即DE段的出中枢一笔下和AB段的出中枢一笔下没有明显的幅度背驰,但却出现了力度背驰(MACD底背离),此为构成EF一笔上的条件;但此后HI段出中枢的一笔下和DE段的出中枢一笔下出现了明显的幅度背驰,但力度却不背驰(MACD无底背离),不过,如果和AB段的出中枢一笔下相比,已是幅度和力度的背驰;也就是此处上证在5分钟周期上已经构成了中枢背驰(趋背)。后面的走势结构就更简洁了,即JK段的一笔下和HI段的一笔下明显构成了线段背驰(盘背),从而触发了K点以后的L段上涨。

    通过以上三个周期“区间套”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大盘目前日线一笔下的最低点3220点大概率还难以构成最低点,因为其次级别即30分钟周期还没有任何背驰;后市大致的走势结构,应该是受到30分钟次级别即5分钟周期的背驰影响而反弹,这个反弹可以构成30分钟周期的一笔上(也可以不构成一笔上),然后在5分钟周期上涨背驰后再出现下跌(可以探出新的低点,也可以不刷此前的低点),此时30分钟周期才有可能构成走势结构的背驰(如果30分钟有一笔上,那么大概率会以盘背或者趋背的方式终结;如果30分钟周期未构成一笔上,那么就只能以小转大的方式构成背驰;当然,也可以继续大幅下跌而不构成背驰,如此就需要按照此方法在此后的另一个下跌笔或段中去求证了)。

实际上,在上述的周期交易模型中,还需要去更大周期加以确认,譬如以上是以日线为短线交易周期,那么就需要到周线上去确认这个日线周期正在运行的性质。譬如说当下周线或者月线已是下行周期,那么即使这个日线是上涨周期,对于中线交易来说这个上涨也只是短线反弹而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涨(大跌后的周线反转性质除外);反过来,如果周线或者月线仍处于上升周期,那么即使日线是下行周期,对于中线交易来说这个日线级别的下跌也只是调整(大幅上涨后周线反转性质除外),调整过后仍会有新的上涨。综上可知,周期问题一定不会单独存在,因此一定不能死板地固定于某一周期;只有通过多周期至少两个周期(主周期和次周期)的分析,才能最终确认短线可作交易的时机;而这个时机的最佳点,实际就是多周期至少两个周期的共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我解缠说股高级课13:阶段总复习
图文实战讲解有关于缠论三买失败后止损的设置要求
从这一刻起,大盘每一新高都需当年内最高来对待
精准定位器—区间套
日线的“危险”信号和次级别的止跌信号
缠论系统教学全部教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