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安游(十一)


秦兵马俑一号坑
                      摄于2013-6-12

  

   从三号坑出来后,抓紧时间随即到一号坑参观。因三号坑的出口与一号坑的西北端的边门紧挨,于是就从这个边门而入了,下了几级台阶来到一号坑内,发觉与前二坑不同的是,一号坑的面积好大;遗址上的建筑好高;坑内光线也好充足。最先看到的是位于坑西北端的很多尊陶俑、陶马



尽管刚刚已在前二个坑中观看了不少的兵马俑

但看到这些与自己处于同一平面的陶俑、陶马,还是好激动

 


原来这是发掘修复陶俑的工作场地,修复后的兵马俑就被移至下层中




修复后移于下层的兵马俑,身上都有标记


工作人员的工作场地是在坑的南侧

因坑宽约62米,所以站在北侧望对面,只能依稀看到工作场所的一些情境

要等绕到对面后,才会看得清楚些

 

   一号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目前已发掘4000平方米,出土陶俑、陶马近2000件,木质战车20辆。估计在一号坑里埋藏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战车约50多辆。由此看来,发掘的工作量还很大的哟



坑东西长有230米、南北宽也有62米

走过陶俑、陶马的修复场所后

在北侧过道上,继续由西向东一路走去,竟没见到兵马俑

在栏杆里边见到的都是些不起眼的土坑隔墙

殊不知下面宝贝多多,都正待发掘呢

 

   继续东行,约走过坑的一半长度吧,终于看到坑里的兵马俑了。



众多密密麻麻面向东的兵马俑,就像士兵一下子从战壕里冒了出来

坑前端东边的看台上,有不少游客驻足观看,那儿才能看清楚全貌吧

于是兴奋得边看边加快了脚步,速速东行到东侧的看台上去

当然边走边拍相机是绝不会空闲的

 

当走完北侧过道,右拐弯上东侧过道,再上了几级台阶走到中间后,驻足前望

那栩栩如生的几千陶俑、那昂首阔步的战马

震撼啊!不由胸中豪情骤升

这声势浩大的场面,恍惚中自己竟似即将率兵出阵的统帅

 

   一号坑是车兵、步兵联合编队的方阵。拟象征秦始皇生前驻守京城外的宿卫军。东端三列为前锋;西端有一列面向西,为后卫;两边各一列分别面向南、北,为左右翼;中间面向东的武士俑和车马为主体部队


 
这是前锋------面向东的最东端的三列武士俑

 

这是左翼------最南边一列的武士俑,面向南向坑壁的(图左上方一列)


这是右翼------最北边一列的武士俑、面向北向坑壁的(图最右边一列)

  

  这是主体部队------中间面向东的武士俑和车马

 

   再从不同角度看看,体验气势磅礴之感


 

若要站到图中红线这儿的栏杆处,观看、拍照,就要花银子了

但因当时时间不早,快关门了,管理此处的工作人员已撤,也无法下去

只能在上一层的栏杆处观看拍照了

  

   虽不能下去近距离观看,好在也能看个大概。坑中陶俑、陶马全用黄泥塑造,入窑焙烧,再经表面绘彩而成,雕塑风格重在写实,刻画细微,静中寓动,不愧为古代雕塑艺术的珍品。


位于坑最东端的面向东的三列武士俑


位于坑东北角拐弯处的武士俑

图左下方是一列面向北的武士俑(图中显示出了三个)


脸部表情丰富



 
 
千人千面、发髻精美、战马背平腰肥体壮

因出土的陶俑,彩绘一接触空气就被氧化消失,故只见黄泥不见彩绘了

除非另行彩绘


   想想,这众多的秦兵马俑何以能千年得以保存下来?坑的功劳肯定不小吧,所以了解坑的形成、结构就很有必要了。

 

   三个俑坑都是地下巷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只不过是建筑形制、平面布局各不相同:二号坑曲尺形、三号坑“凹”字形、一号坑长方形。 

 

三个坑的构筑方法基本同:

   1、挖土圹、周边内侧用夯土加固

   2、土圹底部用填土夯筑,作为地基

   3、土圹内筑一道道的夯土隔墙

   4、隔墙两侧及土圹四周密排木质立柱

   5、立柱的下端以横置的枋木作为地栿(栿,古书上指房梁)

   6、立柱的顶端承托梁枋

   7、梁枋及隔墙上搭盖密集的棚木

   8、棚木上盖席、席上抹泥、泥上覆土

   9、俑坑四周有门道,陶俑、陶马放入后,门用立木封堵、门道用夯土填实

   一座封闭式的地下军事营垒于是形成

 

   结合一号坑的实地所摄图片,对于坑的结构、形成就不难理解了


先挖坑,坑内地面是夯筑的,夯土厚约45厘米

夯土上用秦砖铺地,不错缝,排列整齐

 



隔梁------夯筑的承重隔墙,宽约2.5米

上面的凹槽是搭盖棚木的印痕,有些黑色炭迹是棚木被烧后的遗存

 

 

 

一号坑共有十个隔梁,将坑分为十一个过洞

几千兵马俑就分列在十一个过洞里

(现才明白,参观二号坑时,没见兵马俑,只见一大片波浪起伏的黄土

其实起伏就源于这道道隔梁,下面的宝贝正在挖掘之中呢)

 

木质立柱遗迹

过洞两侧即隔梁两边,密排木质立柱

立柱直径30厘米、两立柱之间的间距1.1-1.5米

立柱下横置枋木作为垫栿(栿,古书为房梁)

立柱上端承托木梁枋-----密排棚木,棚木上铺席、席上抹泥、泥上再盖土
 


这是位于俑坑东边的5条门道

在俑坑四边,各有5条门道,是当时施工的斜坡道路

完工后,门道口即用立木封堵


 
图中红箭头所指,就是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发现秦俑的井址所在地

 

   如此埋藏于地下5米、内部结构致密、外部西安的极其干燥气候、历史上又未有文献记载,这种种许是能千年得以保存的原因吧。

 

   现在已走到了坑东侧尽头,右拐弯就在南侧过道上继续一路西行,走至俑坑长度约一半后,与北侧一样,看到了不少身贴标签的陶俑------一号坑的陶俑修复工作场地到了



好多尊陶俑的头部、还有一个是全身的,都有透明塑料包裹着

猜测是对已经修复完工的陶俑,正在起固定作用吧

 

这个编号为36号的陶俑,立于框架中,正待修复

旁边的小方桌、小板凳、桌上的胶带等用品,此时都闲置着

呵呵,今天是6月12日,端午节啊,古人、今人都放假休息了

 


秦俑保护修复工作场所

要不是端午节,准能看到工作人员忙而不乱的工作情景的



刚拍完上面片片,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这个安民告示

还有一个上有“神圣不可侵犯”字样的哨兵工作位置

刚刚还为放假,没看到、没拍到工作人员工作时的情景而遗憾

这时却庆幸了,幸亏是端午节放假,又快下班关门了

哨兵离开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哨兵工作地点,去作关大门等下班事宜

才得以能快速偷拍到位于隔板里的现场工作场景

 

   为速速偷拍了几张工作场所照片正庆幸时,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门边忙碌着

   就问他:“你就是哨兵吧?”

  “是。”哨兵笑笑答

  “好厉害哟!神圣不可侵犯!”哈哈,哨兵这次也自豪地哈哈大笑

  “这里的空气怎么这样干燥啊?我喉咙干得好难受。你有没有感到难受?”

   “是干燥,我们也觉得喉咙有点疼,很难受。”

  “吃得消啊?”

  “我们二个小时换一班。”

 

   尽管西安气候干燥-----领教了干燥得夏天竟不出汗,可别的还没觉得什么异样。但呆在这一号坑里,参观不足二小时,嗓子就已觉得火辣辣的吃不消了,这干燥一定是与这众多千年陶俑、千年黄土有关吧,这坑就似一巨型“干燥器”,千年陶俑、千年黄土犹如置于干燥器里的天然干燥剂,将坑里面的水分被吸得干干的,呵呵,想想天天在此一号坑现场工作的人们,感受会怎么样?

一号坑犹如一个巨型干燥器,千年陶俑、千年黄土如置于器里的干燥剂

坑里面的空气被吸得干干的

 

   写到这儿,不禁由衷地要向长期在此一号坑现场工作的考古发掘修复的所有工作人员致敬!


拍了一张照片,有秦俑保护修复规范化操作流程图----操作极其繁琐、细致

有现场保护与考古发掘修复时的工作情景

严谨科学的态度、耐得住枯燥寂寞,必须适应的工作环境

考古挖掘修复工作想要进展,缺了上面哪样都不行噢


 
再看看一尊尊修复的秦俑
 
 
因要到正大门东门出去,于是又折回东行

到东门处时,回头忍不住又拍了一张

秦兵马俑一号坑大厅入口处

 

从一号坑正门出来,看到了位于北边的陈列厅

呵呵,我们就是沿着陈列厅、二号坑、三号坑、一号坑的顺序,一路游览下来的



广场很开阔,当然根本不用坐观光车了,径直向大门走去就是

立于广场中央的长长石碑

金色碑文记载了关于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建造过程

 

  石碑的正面

 

   离开了这建立在秦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感慨多多。亲眼目睹了“青铜之冠”的秦陵铜马车、感受了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的极其壮观浩大之场面,这“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生前霸气冲天、一统天下,死后也别具一格继续做着永远也醒不过来的一统天下的美梦。以往说起秦始皇,印象最深的就是其“焚书坑儒”,看来还得好好学习,有空再看看有关史实了。而对于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千年前就邻先世界各国的好多技艺,如今当一味津津乐道地说起这些时,今昔对比,心中总好像有些说不出的什么味儿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秦俑坑土遗址的加固保护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自驾陕西(18)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解说词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 (绝品收藏)
十四层淤泥 兵马俑被毁之谜
兵马俑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