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陕西游记西安第三天

 华清宫之华清御汤

 

走出禹王殿,对面路边有一通卧碑,上书“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锺明善书题。

唐华清宫御汤遗址碑

 

不远处还有一通据李世民御笔《温泉铭》碑拓的镌刻的“唐太宗温泉铭碑”。

温泉铭碑

 

走上台阶,有一棵古树,听旁边旅游团导游讲解:从这棵树往里就是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了。据他说,这棵古树曾经枯死过,后来挂了吊瓶,注射了营养液,竟然又长出新叶了。

枯树吊水  枝叶重生

 

回京后查了一下资料,这种给枯树打点滴的方法,对于因伤了根系无法吸收水和养分,叶落将死的大树,很有疗效。如果给这些树挂上工厂生产的称为“活力素”的复合营养液吊瓶,往往会使大树起死回生,重新抽枝长叶。这种方法也被称作“枯树吊水”。

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山之势而筑。骊山景色宜人,温泉热汤荡邪去疾。相传,早在3000多年前,骊山温泉就成为西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时的温泉名为“星辰汤”。

汉代辛氏著《三秦记》载曰:“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令人造皇汤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种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

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令人建宫殿楼阁,四年后竣工,赐名“汤泉宫”。宋四大书之《册府元龟》载:“贞观二十二年正月戊戌,帝如温汤。癸卯,御制碑以示群臣。”唐高宗咸亨二年(公元671年)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更名“华清宫”。

据记载,唐玄宗自天宝六年至天宝十四年(公元747年—755年),每年10月,李隆基都会携贵妃姐妹和亲信大臣们到华清宫沐浴温泉,号称“避寒”,直到来年暮春三月返回长安。

唐玄宗经年过着“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奢靡生活,以至宵小当道,国是日非,朝政腐败,“门外千官罢早朝,三郎沉醉不知晓”,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宰相杨国忠被士兵击杀,唐玄宗李隆基被逼赐杨贵妃缢于马嵬坡。

之后,华清宫再无往日的辉煌,后晋时被赐为道观。宋、元、明、清曾有一些皇帝游幸至此,却也无能达到唐华清宫的盛况。

“枯树吊水”东边有高台,台基下立一通刻石,上为王蒙所题“华清御汤”四字。

王蒙书题华清御汤刻石碑

 

唐御汤遗址于1982年4月被考古发现,经8年发掘,清理出“海棠汤”、“莲花汤”、“太子汤”、“星辰汤”和“尚食汤”五处汤池遗址,1990年9月我国目前唯一的皇家汤池遗址博物馆落成。

高台上就是杨贵妃专浴的泉汤殿,向南的门头上悬“贵妃池”横匾。进殿可以看到汤池形状像是一朵盛开的海棠花,故名“海棠汤”,亦称“芙蓉汤”,俗名“贵妃池”。

“贵妃池”门前

 

海棠汤始建于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汤池海棠花的造型隐喻杨贵妃丰腴的体态,也用以衬托杨贵妃的娇美。池壁以24块墨玉拼砌而成,池底正中有与温泉总源连通的莲花喷头的进水口,温泉因自然压力自动喷洒出来,可以说是最早的喷淋沐浴。

杨贵妃专用的“海棠汤”汤池遗存

 

汤池两边各有一组台阶,避免了贵妃在池壁边攀上爬下的尴尬,很是人性化的。可惜池里干干如也,只见池底漫洒着一片亮闪闪的钢镚儿。

从“海棠汤”东门走出,回头望去,门楣上悬“海棠汤”横匾。

“贵妃池”东门悬“海棠汤”匾

 

紧挨着海棠汤就是“莲华汤”,也称“御汤九龙殿”,是唐华清宫御汤遗址中最大气的汤池,为唐玄宗李隆基沐浴之所,是一个可以洗浴可以游泳的两用汤池。

唐玄宗专用汤池“御汤九龙殿”   门上悬“莲华汤”匾

 

“莲华汤”殿里的汤池为上下两层阶台造型,上层四角有弧度,如似莲花,下层为八边形,代表大地的八个方位,取“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

“莲华汤”汤池遗存

 

“莲华汤”莲花造型的汤池

 

这个汤池里倒是积有一些水,只是池里散落的钢镚儿弄得池里的水显得脏兮兮的。呵呵

钢镚儿污染

 

走出“莲华汤”,对面是“星辰汤”和“太子汤”。看到“星辰汤”大殿东边基台下有一条小路,路东边有一道被爬山虎包裹的高墙,还有房脊、高台,高台之上有一座四角攒尖亭。相传,这是唐玄宗为杨贵妃沐浴后晾干长发和观赏美景准备的,也是他送给杨玉环的一件礼物,名为“晾发亭”,亦名“飞霞阁”。

墙头上的飞霞阁——晾发亭

 

不知小路前面有什么古怪,遂沿路南行。

高高的青砖墙下,有一座石雕勾栏四围的方形水池,池壁南边嵌有龙头,池边有一块自然河石卧于方石座上,鹅卵石上镌刻“温泉古源  二号出水口”等字样。

温泉古源  二号出水口

 

池壁嵌石雕龙头

 

原来这是唐华清宫御汤古泉源出水口之一。据说池底是带浆花的墨玉砌铺成的。

蓝田墨玉的出水口池底

 

宫墙上边周砌十字花墙,南端墙头建有红栏、红柱、红窗的楼阁,檐下悬横匾“夕佳楼”,阁栏下饰垂花门。

垂花门下筑有一个进深十数米的券洞,券洞门楣上横嵌“源远流长”石匾。

夕桂楼下“源远流长”温泉古源一号出水口

 

券洞里有一个直径约两米多的雕莲瓣菊花圆形水池,池底叠铺着彩色水冲石,水池南侧壁下立有一块长圆大石,上镌刻“温泉古源 一号出水口”。我们只看到泉池里浅浅的一汪清水,水面如镜,看来此时泉水无出。

一号出水口的镌花圆形池

 

铁网保护着池底的彩色水冲石

 

洞壁左右两边各有一通石碑置于券龛内。

右手边石碑为明代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所撰《华清宫建雷神殿碑记》碑,碑首篆书“华清宫建雷神殿碑记”,碑记言曰:“正统十三年,岁旱,巡抚陕西都台大臣王公命西安府同知黄公祈雨于名山太岳,俱无。复诣临潼棘店镇后土灵湫数祈,得雨,不逾时雷声起甘露大降。具奏,皇上敕修庙宇,乃命黄公经营修理。事竟定矣,严选道士李定岩,焚修香火。”云云。如是,此碑应该是明正统年间皇上敕修临潼棘店镇后土庙的碑记。

“华清宫建雷神殿碑记”碑

 

左手边为《北魏温泉颂》碑。

《北魏温泉颂》碑是北魏年间著名的碑刻,碑为螭首碑头,碑额刻阳文篆书“魏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雍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雍州刺史松滋公河南元苌振兴温泉之颂”。碑文20行,每行30字,共588字,为北魏雍州刺史元苌撰文并书,亦称《松滋公元苌温泉颂》。因此碑是华清宫温泉最早的实物资料,据说是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禁拓名碑。却不知为何网上还有很多《北魏温泉颂》碑拓在拍卖。

“松滋公元苌温泉颂”碑

 

《北魏温泉颂》载:“皇皇上灵,愍我苍生。泌彼温泉,于此丽川。其水克神,克神克圣。济世之医,救民之命。其圣伊何,排霜吐旭。其神伊何,吞眈去毒。”原文字数太多,老汉仅择此句共欣赏。

券洞前有一个方块大石砌壁,长方青石封顶,块石铺漫池底。池壁南端下有两个从一号泉源引出的拱形出水口,洞口很大,看这架势,应该曾经有过巨大泉涌从此处喷流而出的情况。池北是一条很宽很深的砌石水道,直通一间大殿基台下的水道。后来才知道这是“星辰汤”的进水口,可想而知当年“星辰汤”的温泉水多么丰沛。只是不知当年是否真是如此,还是现代人弄虚作假的“创意”。

一号出水口真不知当年有多大的出水量

 

骊山温泉自从被原住先民发现利用至今,历经数千年,仍保持长年泉水恒温43℃,古泉源出水量至今每小时还可达112吨。可惜得很,每每旅游期间,我们经常会赶上“休息”、“维修”的档口,无法识得庐山真面目。

原路返回,到“星辰汤”前面的“太子汤”,才看明白古泉源的两个出水口都在“星辰汤”的左近。

“太子汤”始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是东宫的皇太子沐浴之地,先后80多年,有李承乾、李治(唐高宗)、李忠、李弘、李贤、李显(唐中宗)、李旦(唐睿宗)、李重俊、李隆基(唐玄宗)、李瑛等十位皇太子在这里沐浴过,他们之中,只有四位得以君临天下。

据说太子们沐浴之水以“星辰汤”排水道供水,也就是说,他们是用皇帝沐浴用过的水洗澡。以此既显示了皇家的尊卑关系,也避免了礼制禁忌,还能表示皇帝对太子们的雨露恩泽。

露天陈展的“太子汤”遗址

 

“太子汤”是用砂石、青石混砌而成,池殿为歇山顶、面阔三间的单层建筑。1982年发掘出土时四壁和池底破坏严重,所以唐御汤五组遗址,只有“太子汤”为露天陈设。

“太子汤”对面台基壁上嵌有一块写着“唐代汤池殿基遗存”的木牌,基台巨石虽很沧桑,仍能透出当年的宏伟壮观。

唐代汤池殿基遗存

 

“星辰汤”大殿就建在这个基台遗存之上。殿门上悬“星辰汤”横匾,门边一幅现代人撰题楹联:“星辰熠耀贞观千古事 魁斗独尊盛世帝王汤”。

高台上的“星辰汤”

 

走进曾称作“御汤”的大殿,这是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汤池。长方形的汤池真的很大,像是一个游泳池。据说这是国内至今发现的最大的御用汤池。

汤池呈北斗七星形状,分斗池和魁池两个部分,池壁模拟自然山川河流造型修建,汤池南壁成凹凸规则的山形,北壁则是圆滑有序的川形,甚为壮观。

北斗七星造型的“星辰汤”遗址

 

相传,“星辰汤”旧址上面和四周并无遮挡物,沐浴时可以观赏夜空中的星辰,所以名为“星辰汤”,应该是一个近似露天的浴池。

1982年考古发现在“星辰汤”底部叠压着秦始皇的“骊山汤”和汉武帝的“汉离宫”文化遗存,还出土了陶瓮、陶鉴等中国史上最早的皇室配套浴具。

考古发掘出土的秦代建筑木结构

 

“星辰汤”池壁四周有长长的玻璃展柜,里面陈展着考古发掘出的秦代建筑木构件,历经一两千年,这些木头竟然没有腐朽,真是好木料啊!

千年不腐

 

大殿后面就是温泉古源,水质最好,水量充沛的泉流自然漫溢进汤池,形成波涌,犹如现今的冲浪浴,引得数位皇帝纷纷在这里筑建汤池。这个情况我们在骊山泉水流进“星辰汤”的水道处见识过。

“御汤”宽大的泉水进口

 

星辰汤排水水道   四壁的玻璃展柜

 

从“星辰汤”门外的明台走到大殿西侧的一座殿宇,这是华清宫汤殿的附殿遗址,里面柱础密集,散水环绕。据说这里是帝王沐浴更衣、休息的地方,从散水系统散发出腾腾的热气,即便在严寒的冬季也使得殿内温暖如春。

华清宫汤殿的附殿遗址

 

柱础和散水沟

 

走出附殿遗址西侧的殿门,有围以青石勾栏式踏跺通到“尚食汤”,这里是负责供应御膳的尚食局官员和其他随驾内侍高级官员专用的沐浴场所。

附殿和“星辰汤”殿虽都建在同一基台之上,但附殿明显比御汤殿低很多,而“尚食汤”虽然房脊与附殿等高,但基台却低了很多,显示出君臣礼制尊卑的关系,洗浴的泉水也是从御汤流过的。

贵妃雕像喷泉后面的 星辰汤—附殿—尚食汤

 

“尚食汤”面积不大,但结构布局很严谨,汤池中间有石隔墙,将整个汤池分作大小两间。

结构小巧严谨的“尚食汤”汤池遗址

 

汤池东、南、北三面砌有四组石阶入池。东面一组石阶下池壁上有三个进水口,池底有排水孔。

汤池东边的台阶、进水口、排水口

 

北面石阶下有一排6个圆坑,池壁上亦有进水口。这排圆坑据说是供御厨师傅们搓脚用的,以免他们用揉搓过臭脚丫的双手去做皇帝老儿们吃的御膳。

北边台阶下的搓脚坑

 

汤池设计真的是很科学,很周到的,只是这些人还要搓洗身体的其他部位啊……那该咋整啊,呵呵

汤池南边有两组石阶,一组在大间,与北面的台阶相对。小间有一组台阶,池底也有排水口。

汤池南面两组台阶

 

很奇怪的是,“尚食汤”和“海棠汤”进水口、排水口位置的标识是相反的,不知是不是有一处放错地方了。呵呵

听到一旁的导游给游客讲解,说汤池分隔的小间是职位高的官员沐浴的“高间儿”,大间则是低级别工作人员洗澡的普通间。

在“尚食汤”和附殿间的一个凸出的平台上见到一口被钢筋箅子封盖的水井,这就是华清宫御汤温泉古源的三号出水口。

温泉古源三号出水口

 

出水口上的钢筋铁箅子

 

三号出水口也没多少水

 

温泉古源三号出水口平台东侧,有两个以蓝田墨玉雕琢而成的喷水莲花,莲心摆放了几块蓝田玉石。游客可以免费在这里洗脸、洗手,体验一下华清宫“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感觉。很多人都伸手捧着温乎乎的水流享受这种很少的免费待遇,我和老伴自然也不能放过这个待遇~~柔柔的温泉水在手掌上流过,从手指间淌下,皮肤果然有一种滑腻腻的感觉,皇帝老儿们真的很会享受啊!但据说这泉水只可洗浴而不可饮用焉。

蓝田墨玉雕成的莲花喷泉

 

温泉古源三号出水口北面有一个多边形喷泉水池,池底是雕凿成芙蓉花瓣叠压成片的蓝田墨玉,池中央就是那尊著名的汉白玉“贵妃入浴”雕像,好像是1989年由广东美院潘鹤教授创作雕刻的。我们又赶上喷泉不喷水日了,呵呵。

美艳的贵妃入浴雕像

 

“贵妃入浴”雕塑很美,美得竟然让很多人要上前合影。我们先头到雕塑前,时间还早,还能找到无人干扰的空隙拍几张照片。等我们转完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再回到这里时,水池里已经布满了与贵妃雕像合影的男男女女。

回到禹王殿前观光车站时,我们的专车不在了,另一辆车的司机和我们打招呼,说那辆车有活儿走了,我们可以坐他的车去环园。

坐上观光车,拐了几个弯,车停在环园附近,司机告诉我们这就是观光车的终点了,收走我们的车票,就拜拜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骊宫传奇:唐王朝的奢华与七夕绝恋
【华清池记】地久天长时有尽,不绝泉汤诉华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安 华清宫遗址
望长安,华清池畔说贵妃
【国际东方散文奖征文】赵可法|豪奢的帝王汤
华清池(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