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人体十二经络和穴位以便治疗疾病
了解人体十二经络和穴位以便治疗疾病
解十二正经的名称、循行部位、走行方向、连接方式和流注顺序。
(1)经络名称:
手三阴经为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手三阳经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阳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2)循行部位:十二正经的循行部位是有一定规律性的,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其中上肢内侧是手三阴经,下肢内侧是足三阴经;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头面和躯干,其中上肢的外侧是手三阳经,下肢的外侧是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是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是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交叉后,变成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3)走行方向:
手三阴经从胸部起点,沿着肘臂内侧走向手的末端;
手三阳经起于手的末端,沿着肘臂的外侧走向头部;
足三阳经起于头部,下行进过躯干的胸背腰腹,到下肢沿着腿的外后侧走向足的末端;足三阴经起于足的末端,沿着腿的内侧走向腹胸部。
(4)连接方式:
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衔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食指交接;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小指交接;手厥阴心包经与手三阳三焦经在无名指交接;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在足大指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在足心交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在足大指丛毛处交接。
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衔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交接;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在目内眦交接;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在目外眦交接。
阴经与阴经在胸部衔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交接;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在胸中交接;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在肺中交接。
(5)流注顺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的连接而逐一流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其次才能练习大周天的打法,按照流注顺序,以意引气,气走各经,全身上下无处不到,周流复转,反复运作,以达到气随意运,血随气载,气血畅通,心神愉悦的效果。
大周天的具体运作,依据十二经的循行方向、交接方式来以意运气环转周天。
(1)手太阴肺经的运作: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站、坐、卧均行,自然平静的呼吸,两目虚视自身,周身彻底放松,意想我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我在自然中,自然在我心中,可以调动自然中有利于阴阳调和、气血运行的能量,进入人体的中丹田,与自身的综气相互交融,炼化成精华之气,以意引气进入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位,又是十二经第一个穴位——中府(平第一肋间隙,任脉旁开6寸,是经气聚集之处,为手足太阴脉气之会,是中气府聚之所,为肺经募穴),上行至云门穴(锁骨下缘处,任脉旁开6寸),沿上臂内侧下行到尺泽穴(在肘窝桡侧缘,为肺经之合穴),再沿小臂桡侧内缘下行直达拇指桡侧指甲角旁肺经之井穴——少商。从中府到少商共11个穴位,经脉走行方向是从胸走手;肺经多气少血,寅时(3-5点钟)气血最旺盛;与大肠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运行肺经可以治疗和预防外感病、咳喘病、喉咙病、皮肤病等。
(2)手阳明大肠经的运作:肺经在腕后桡骨茎突上方有一条分支,沿掌背侧走向食指桡侧端,与大肠经交接于商阳穴,就进入大肠经的循行路线了。依然是以意引气,从肺经达到商阳的气沿着食指的桡侧缘上行至合谷(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别称虎口,为大肠经的原穴);沿小臂外侧缘上行到曲池(肘关节外侧缘,为大肠经之合穴);沿大臂外侧缘上行到肩峰的巨骨穴(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中),上行颈部,贯穿面颊,进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上行到鼻翼旁大肠经的最末一个穴位——迎香。从商阳到迎香共有20个穴位,经脉行走方向是从手走头;大肠经多气多血,卯时(5-7点钟)气血最旺盛;与肺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运行大肠经可以治疗和预防头面病、胃肠病、精神病等。
(3)足阳明胃经的运作:与大肠经交会于迎香,以意引气至承泣穴(瞳孔直下,眼球下缘,是胃经的起始穴);下行至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沿喉咙入锁骨上窝的缺盆穴(锁骨上窝中央,任脉旁开4寸,),下行至乳中(乳头中央),沿胸腹侧行到天枢(于脐旁2寸,是中焦气化的枢纽),再到气冲(天枢下5寸,别称气街,是气行要道之处),沿下肢外侧下行至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开一横指,是胃经之合穴,统治消化系统疾病,并有强壮体质的作用),沿下肢外侧行走到第二足趾端外侧趾甲角旁,是胃经最后一个穴位——历兑。从承泣到历兑总共45个经穴,行走方向是从头走足;胃经多气多血,辰时(7-9点钟)气血最旺;与脾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行胃经可以预防和治疗胃肠病、神志病、头面病、气血病等。
(4)足太阴脾经的运作:在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与胃经交接,隐白是脾经的起始穴,以意引气继续行走,沿足趾内侧缘后行到公孙穴(第一趾骨底前缘的赤白肉际处,是脾经的络穴),从内踝前缘上行至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为足三阴脉的交会点,是治疗妇科病的要穴),再向上走要经过另一个脾经要穴阴陵泉(在胫骨内侧膝下凹陷中,属脾经合穴,能治一切水气失调之症),沿大腿内侧进入腹部,路过打横穴(肚脐旁开4寸,大便不通者此穴最良),向上穿过膈肌达到第二肋间隙中的周荣穴(任脉旁开6寸),再斜向腋下行至脾经最后一个穴位——大包(腋窝直下6寸处)。从隐白到大包计有21个穴位,行走方向是从足走腹;脾经多气少血,巳时(9-10点钟)气血最旺;与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行脾经可以防治妇科病、气血病、胃肠病、水肿病等。
(5)手少阴心经的运作:在心中与足太阴脾经交接,旁行到腋窝正中,心经的起始穴——极泉(为血液峰顶源泉而得名),以意引气行走心经,沿上肢内侧后缘行到少海穴(在肘窝横纹尺侧端,为心经的水合穴,故可清心火),沿小臂桡侧缘行至神门穴(在腕横纹桡侧缘,为心经的俞土穴,心神不宁此穴首当其冲),往前行到小指端的少冲穴(在小指桡侧指甲角旁,是心经最末一个穴位,又为心经的井木穴,故善开心窍)。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共有9个穴位,行走方向是从胸走手;本经少血多气,午时(11-13点钟)气血最旺;与小肠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常运行心经可防治心神病、气血病、口腔病等。
(6)手阳明小肠经的运作:在小指端与心经交接,起于少泽(小指尺侧指甲角旁,是小肠经的井穴,有润泽催乳而得名),沿手掌尺侧缘上行到后溪穴(第五掌指关节后赤白肉际处,为小肠经的俞木穴,项强、癫狂、脏燥可取本穴),沿小臂尺侧缘上行至小海(在肘关节尺侧缘,小肠之合穴,有清热消肿之效),再向上沿大臂外侧到肩关节的后面,穿过颈部上达面颊,斜到听宫穴(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是小肠经、胆经、三焦经三脉之会点,有通络、益聪、闻声之效)。从少泽到听宫共计19个穴位,行走方向是从手走头;本经多血少气,未时(13-15点钟)气血最盛;与心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作小肠经络可以防治耳目喉疾病、肩臂疾病、以及外感热性疾病等。
(7)足太阳膀胱经的运作:在目内眦旁与小肠经交接于睛明(是膀胱经的起始穴,内眦为血轮,内应于心,五行配火,故刺之能清热明目,散瘀退翳),依然以意引气路过眉梢内侧端直上行走到通天穴(入前发际4寸,督脉旁开1.5寸处),往后行走到天柱穴(哑们旁开1.5寸),向下分两道线行走,第一道线是督脉旁开1.5寸,经过的穴位有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等,这道经路非常重要,能调理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第二道线是督脉旁开3寸,经过的穴位有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胃苍、志室、秩边等,这道经络同样也能调理内脏的功能;上两条经线向下行会合于腘窝的委中穴(为膀胱经之合穴,又为血郗,腰脊疼痛、霍乱吐泻、疔疮发背、委中刺之神验),下行到达承山穴(在腓肠肌腹下,便秘、痔疮本穴起效若神),下行沿外踝走到足小趾外侧端趾甲角旁膀胱经最末一个穴位——至阴(能纠正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十二条正经中膀胱穴位最多,总共67个穴位,起于睛明至于至阴,行走方向是从头走足;本经多血少气,申时(15-17点钟)气血最旺;与肾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作膀胱经络,可以防治九窍病、脏腑病、外感病,还有强壮身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8)足少阴肾经的运作:受膀胱经之交,从足小趾下端起始,斜行走向足底心肾经的第一个穴位——涌泉(在足心前1/3的凹陷处,为肾经之井穴,惊、厥、闭、癫、狂、痫此穴刺之立验),可以意引气往上推行经气行走,沿内踝的后边行到太溪穴(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为肾经之输、原穴,有纳肾补气的作用,因肾不纳气而引起的小便失禁、阳痿遗精、月经紊乱、咳嗽气喘等本穴首当其冲),绕内踝转至照海穴(在内踝下缘凹陷处,为八会之一,穴系阴跷所生,故妇科经带病本穴善治),沿小腿内侧上行到复溜穴(太溪直上2寸处,为肾经之经金穴,又为本经之母穴,水肿、泄泻、自汗、盗汗本穴效如浮鼓),上行到腘窝内侧的阴谷穴(为肾经之合穴,妇科病、小便不利可按摩此穴),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耻骨联合上际,任脉旁开0.5寸处的横骨穴(疝气、遗尿取此穴),沿任脉旁开0.5寸直上经过大赫、气穴、四满、中柱、盲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上经过的穴位均能调治脾胃肠道的功能),再斜往上就是任脉旁开2寸胸部的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这几个穴位了,俞府是肾经的终端穴(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肾经胸部几个穴位能调治心肺的功能)。从涌泉到俞府共27个穴位,行走方向是从足到胸;生理特点是少血多气,酉时(17-19点钟)气血最旺;与膀胱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作此经可以防治妇科疾病、生殖疾病、水液疾病、肠胃疾病、心肺疾病。
(9)手厥阴心包经的运作:受足少阴肾经之交,走向心包经,到达心包经第一个穴位——天池(在乳头外侧1寸处,是乳汁的发源地,并有通乳的作用,故名天池),横行到上臂内侧,前行至肘窝尺侧缘曲泽穴(为心包经之合水穴,善治九种心痛,古说九种心痛包括今之胃痛),沿小臂内侧行至内关(在腕横纹上2寸两肌腱之间取之,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又为五总穴之一,心胃病取之良效),前行走到手心的劳宫穴(心经的荥火穴,有清火醒神的作用)再往前行就达到心包经最后一个穴位——中冲(在手中指端中央,心包经的井穴,中风、中暑、昏厥、惊风、舌强、失语等症刺之速效)。心包经共9个穴位,起于天池至于中冲,行走方向是从胸走手;由于心包代心用事,此经多血少气,戌时(19-21点钟)气血最旺;与三焦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作此经可防治心脏病、胃脘病、神志病、热性病等。
(10)手少阳三焦经的运作:受手厥阴心包经之交,走到三焦经的起始穴——关冲(在无名指尺侧端指甲角旁,为三焦井金穴,《玉龙歌》:“三焦热气壅上焦,口苦舌干岂易调,针刺关冲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以意引气走4、5掌骨之间,沿手背到腕部桡骨与尺骨之间的外关穴(腕横纹上2寸处,穴属别络,又系八脉交会穴之一,善治外感热病、胸胁痛),沿小臂外侧上行到天井穴(在尺骨鹰嘴后上方1寸,瘰疬、癫痫可取此穴),沿大臂外侧上行到肩部的肩髎穴(在肩峰后下方,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上行经过颈部、耳后边,直上到耳上角后面的发际处角孙穴,然后屈曲向下达到面颊部,前行到眉毛外端凹陷处的三焦最末一个穴位——丝竹空(能散风治头痛,明目治目眩)。本经计有23个穴位,经脉行走方向是从手走头,起于关冲至于丝竹空;其生理特点是少血多气,亥时(21-23点钟)气血最旺,与心包经相互络属,互为表里;经常运行此经可以防治五官头肩疾病、三焦气化不利、风热入侵肌表等。
(11)足少阳胆经的运作:受手少阳三焦经之交,进入胆经第一个穴位——瞳子髎(在目外眦旁凹陷处,专治目疾),以意引气旁行到听会穴(在耳屏前张口凹陷处,耳病常取此穴),向上达到头角,在向下到耳后,沿着头颈达到风池穴(在耳垂与督脉之间的凹陷处,是风邪容易入侵或潜藏的地方,故为搜风之要穴),下行至肩井穴(在督脉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头颈肩臂胸乳疾病可取此穴),沿胸外侧下行到腋渊穴(在腋下第四肋间隙,常按摩可治腋臭),斜向前下到日月穴(在乳头下方第七肋间隙,为胆之募穴,肝胆病取此穴),斜向外下行至京门穴(在侧腹部第12肋骨游离端下际,为肾之募穴,肾与水液病可取此穴),斜向前下行至带脉穴(在腋窝直下与脐向平处,妇科月经病与带下病常取此穴),向下行至股部的环跳穴(位于股骨大转子与骶骨裂空连线外1/3处,腰腿疼痛常取此穴),沿大腿外侧行到阳陵泉穴(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属胆经合穴,又为筋会穴,肝胆病、筋骨病常取此穴),沿小腿外侧缘向下行到悬钟穴(在外踝上3寸处,为髓会穴,有强筋壮骨益髓的作用),向下向前沿足板外侧行至足临泣穴(在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有疏肝利胆、聪耳明目的作用),再向前行至胆经最后一个穴位——足窍阴(在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按上病下去法,本穴可以治疗头部的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等病症)。本经总计44个穴位,起于瞳子髎至于足窍阴,经脉走行方向是从头走足;其生理特点是多气少血,子时(23-1点钟)气血最旺;与肝经相互表里,互为络属;常运此经可防治肾与肝胆病、妇科经带病、头面五官病等。
(12)足厥阴肝经的运作:受胆经之交,达于足拇趾 外侧趾甲角旁肝经第一个穴位——大敦(肝经之木井穴,善治疝气、阴缩、阴挺),以意引气上行,首先行到行间穴(在一、二趾间的缝纹端,为肝经的荥火穴,能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向上就行到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属本经的俞土穴,能清肝明目、治癫痫、降血压),向上沿小腿的内侧行至膝关穴(在膝关节胫骨内踝后下方,能治膝关节炎症肿痛、寒湿走注、历节风痹),沿大腿内侧上行到急脉穴(在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的阴毛中,善治阴器疾病,如疝气、阴挺等),沿少腹上行到章门穴(位于侧腹部,第11浮肋端下际,为脾之募穴,脏气之会,胸胁肝胆脾胃病可运行此穴),再向上就是肝经最后一个穴位,又是十二经最后一个穴位——期门(在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穴属肝募,胸胁胀满、疼痛、积聚、喘咳等可取此穴)。肝经总计有14个穴位,经脉行走方向是从足走胸,起于大敦至于期门;生理特点是少气多血,丑时(1-3点钟)气血最旺;与胆经互为表里,相互络属;经常运作此穴能够预防和治疗肝胆病、脾胃病、妇科病、男科病、筋骨病等。
从上面叙述的十二条经络运作程序可以看出,气发于丹田,运至于中府,顾名思义,中府是中气聚集的府所,是人的生命关键地方,又是大周天运转的起始部位。用意念调动中府之气往十二经脉运行,运行中第一道要穴是肺经的云门,云门的意思好比天上云雾覆盖,从天府向地面出发,通过云层拨开的大门才能达到地面,云雾拨开的大门就是云门。最后一个要穴是肝经的期门,期是星期天的期,期就是一周,气血绕十二经一周,从云门到期门,过了期门又到中府了。大周天就是运行十二经络气血,起于手太阴,出于云门穴,归于足厥阴,入于期门穴,周而复始,如环无端。人体十二经络气血自然流动一周叫十二经流注,如果通过意念调动并强化气血在十二经络流动一周叫一个大周天。意念运转大周天又叫“打大周天”,每天在子时(23-1点钟)或午时(11-13点钟)打大周天为最好,每次转3-5个周天,每周可以练3-5次,只要坚持肯定会得来效益。
博主马权友欢迎您
   马权友:天津太极名师、全国公安文联作家、天津市作家、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从师世界太极王、太极金刚王西安大师习练陈式太极拳,多次在天津及全国太极拳剑比赛中摘金夺银。央视新闻频道曾播太极爱好者马权友。要想学正宗太极拳、真功夫,请联系马权友。邮箱:mqy-0303@163.com 联系:13902184830
点击欣赏中央电视台播出:太极爱好者马权友
点击欣赏天津滨海电视台:太极高手马权友小试身手!
马权友表演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
马权友演练太极剑
马权友太极内功表演:主持人用力踏马权友的腹部
马权友太极内功表演:马权友发内功,将二人弹了出去!
马权友实战:海南三亚用太极功夫迎战跆拳道高手(1
 马权友实战:海南三亚用太极功夫大战跆拳道高手(2
马权友实战:海南三亚用太极功夫大战跆拳道高手(3
7、超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76日月:胆囊炎
经络穴位常识
人体有多少穴位?
这2穴位专治“不通”,每天按一按,排毒护肝胆!
艾灸阳辅和外关穴,排毒护肝胆、清内热!
求医不如求已《1-4》合集摘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