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晋安郡王林禄简谱
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乙酉 公一岁
正月初七子时公生于下邳(今江苏睢宁)梓桐乡,排行第二。
公讳禄,字世荫。商少师比干六十四代孙,长林博陵公林坚六十三代孙,孔子弟子林放四十一世孙。曾祖林显晋太康时为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祖林礼,字元副,晋怀帝时任太子太傅丞,由济南徙籍下邳。父林颖字元从,晋愍帝时任徐州别驾,迁黄门侍郎。兄林懋,字世兴,晋愍帝除散骑常侍、殿中侍御史,迁下邳太守。公为林氏开闽始祖。
是年,魏帝禅位于晋。晋王司马炎即皇帝位,大赦,改元泰始。
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丙戌 公二岁
九月二十日巳时,张氏出生于清河。后公娶张氏为妻。
晋武帝泰始六年(271年)辛卯 公七岁
三月十六日戌时,孔氏出生。公后继娶孔氏为妻。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庚子 公十六岁
是年,晋将王浑、王浚逼近建邺(今江苏南京)。吴帝孙皓面缚请降。吴国亡。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壬寅 公十八岁
是年,分建安郡置晋安郡,领八县:晋安、同安、侯官、原丰、罗江、温麻、新罗、宛平,辖境相当今福建东部及南部。首任太守严高。晋安郡初治晋安(今南安丰州)。不久太守严高“为图咨于著作郎郭璞。璞指一小山阜(侯官具冶山),使迁之。”城成,郭璞为作《迁城记》。晋安郡治遂北迁侯官(今福州市)。
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乙巳 公二十一岁
十二月初四日巳时,长子林恭出生,张氏夫人出。林恭,字文儒,后历台州刺史、飞骑大将军。娶妻段氏,生有二子,长曰桢,次曰英。林恭后裔称“会稽房”,今台州、丽水等地林姓奉为始祖。
晋武帝太康九年(288年)戊申 公二十四岁
二月十六日寅时,次子林晖出生,张氏夫人出。林晖,字文康,后历衢州刺史、尚勇大将军。娶妻柳氏,有子曰武。林晖后裔称“信安房”,今宁德、福安、霞浦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晋惠帝太熙元年(290年)庚戌 公二十六岁
四月,武帝卒。太子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
是年琅琊王司马觐子司马睿年十五嗣王位。公应召为琅琊王府参军。
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年)辛亥 公二十七岁
九月二十日子时,三子林畅出生,张氏夫人出。林畅,字文茂,后历镇州刺史、威武大将军。娶妻施氏,生有三子,长曰苖,次曰松,三曰变。今福州、长乐、连江、侯官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自是年至光熙元年(306年),晋宗室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冏、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等相互残杀,史称“八王之乱”。
晋惠帝元康三年(293年)癸丑 公二十九岁
正月初六日辰时,四子林期出生,张氏夫人出,林期,字文图,后历常州刺史、威猛大将军。娶妻陈氏,有子曰旵,林期后裔称“晋陵房”,今晋安、温陵、德化云溪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是日亥时,五子林雅出生,张氏夫人出,与林期为双胞胎。林雅,字文振,后历汝州刺史、直勇大将军。娶妻黄氏,有子二,长曰迟,次曰澄。林雅后裔称“河南房”,今南安、同安等地有林姓奉为始祖。
七月初九酉时,六子林景出生,孔氏夫人出。林景,又名仁翰,字明澈。初授通直郎,后从征南将军朱宝平南有功,迁直威将军、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南平侯。夫人司马氏,生子缓;继室黄氏,生子详。后世子孙枝繁叶茂,瓜瓞连绵,称晋安林氏,为八闽林氏的主流派,历代望族有阙下林家、唐九牧林家、游洋林家、宋九牧林家,其后裔分佈福建各县,大陆大部省份,港澳台,东亚、东南亚各国,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孔夫人又生七子林暹,生年未详,授威武将军。
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丙寅  公四十二岁
是年十一月,惠帝食饼中毒死,年四十八。皇太弟司马炽继立,是为晋怀帝。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丁卯 公四十三岁
七月,东海王司马越独掌朝政,以平东将军、琅琊王睿为安东、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假节、镇建邺。公与父林颖随扈过江。公除给事中、黄门侍郎。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壬申 公四十八岁
蜀流民为土人、官军侵害,率众起事,推醴陵令杜弢为主,攻郡破县,声势日盛。琅琊王司马睿命征南将军王敦、荆州刺史陶侃发大军征讨杜弢。公随军征讨,前后数十战,屡建奇勋,以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
晋怀帝永嘉七年(313年)癸酉 公四十九岁
二月,汉刘聪鸠杀晋怀帝。四月,秦王司马邺于长安即位,是为晋愍帝,改元建兴。以愍帝讳,改建邺为建康。
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乙亥 公五十一岁
公父林颖除徐州别驾,迁黄门侍郎。
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丙子 公五十二岁
汉刘曜攻长安,愍帝出降。西晋历四帝共五十二年而亡。
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丁丑 公五十三岁
是年,丞相琅琊王司马睿于建康(今江苏南京)称晋王,改元建武,次年即帝位。史称东晋。
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辛巳 公五十七岁
晋元帝拜戴若思为征西将军镇合肥,拜刘隗为镇北将军镇淮阴,调公出为合浦郡太守。合浦郡,汉置,辖今广东新兴、开平市以西,广西容县、横县以南及防城港市以东地区。
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甲申 公六十岁
侍中、征南大将军王敦图谋不轨。六月,明帝以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温峤为中垒将军,都督东安北部诸军事,郗鉴都督从驾诸军事,并征豫州刺史祖约、临淮太守苏峻等人入卫京师,分兵征讨王敦。翌月,王敦败死。
十月,以观阳县侯应詹为平南将军、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公明年任晋安郡太守,受其节制。
晋明帝太宁三年(325年)乙酉 公六十一岁
公奉帝诏任晋安郡太守。下车北扫温麻诸县洞蛮,南服新罗畲苖,境内大安。
晋成帝咸和元年(326年)丙戌 公六十二岁
七月,江州刺史应詹卒。八月,以给事中、前将军、丹阳尹温峤为平南将军、假节都督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是年,御史中丞钟雅劾南顿王司马宗谋反,中书令庾亮使右卫将军赵胤收之。司马宗以兵拒战,为赵胤所杀,贬其族为马氏,徙妻子于晋安。
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戊子 公六十四岁
冠军将军、散骑常侍、邵陵王苏峻联合镇西将军、豫州刺史祖约起兵,反对中书令庾亮执政。随后攻入建康,烧杀抄掠,迁晋成帝于石头城。苏峻自为骠骑将军、录尚书事,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一手遮天,为所欲为。
庾亮、温峤、陶侃于寻阳(今江西九江)起兵征讨,  公应召率林恭、林晖、林畅、林期、林雅五子勤王。五子皆雄勇英杰,号称“林门五马”,奋不顾身地投入平叛战役。在战役中,林氏“五马”纵横驰骋,冲锋陷阵,相继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江浮五马。林恭年44岁,林晖年41岁,林畅年38岁,林期年36岁,林雅年36岁。张氏夫人随征,卒于军中,年63岁。乱平,公背负丧子亡妻巨痛,仍还晋安郡。
是年,平南军司,加散骑常侍刘胤以平苏峻功,迁平南将军、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晋成帝咸和四年(329年)已丑 公六十五岁
十二月,右将军郭默以刘胤不与输资,将其杀害,自领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年)庚寅 公六十六岁
侍中、太尉陶侃讨杀郭默加督江州领刺史事。公受其节制。
是年,公子林景被授通直郎。以平南有功,授镇威将军、散骑常侍,封桂阳南平侯。
晋成帝咸康六年(340年)庚子 公七十六岁
十月二十六日午时,孔夫人寿终内寝,年70岁。子林景、林暹皆显贵。后与公合葬惠安涂岭九龙岗(今属泉港区)。
晋成帝咸康八年(342年)壬寅 公七十八岁
此前西中郎将王允之迁南中郎将、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八月,王允之迁卫将军、会稽内史。
是年,公孙、林景子林缓补车骑府参军。
晋康帝建元元年(343年)癸卯 公七十九岁
十月,以车骑将军庾冰都督荆、江、司、雍、益、梁六州诸军事。公受其节制。
晋康帝建元二年(344年)甲辰 公八十岁
车骑将军庾冰薨,以安西将军谢尚督豫州四郡,领江州刺史。公受其节制。
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乙巳 公八十一岁
正月,诏使征西将军庾翼还督江州。公受其节制。
七月,持使节都督江、荆、司、梁、雍、益、宁七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庾翼卒。
秋,林缓随大司马桓温入蜀,攻打成汉政权。
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年)丙年 公八十二岁
是年三月,晋军入城都,汉主李势投降,成汉亡。林缓以战功授远略将军。
晋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年)丙辰 公九十二岁
三月,林缓从大都督桓温渡北征姚襄,败姚襄于洢水,攻占洛阳,威震中原。林缓以战功迁散骑常侍,封桂阳郡开国侯。
是年,公卒于官,享寿九十二岁。
公莅任晋安郡太守前后三十二年,经历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晋穆帝司马聃四个朝代,参与征讨杜弢、平定苏峻、祖约叛乱两次战役,战功赫赫,匡扶晋室,鞠躬尽瘁。在郡鼓励农桑,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僻处东南一隅的闽安郡政局祥和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公为人温和,处事公道,体恤民情,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待百姓如亲人,深得人民的爱戴。
葬今泉港区涂岭九龙岗,穴名“龙马毓奇”。
盛唐,陈元光讨漳南蛮王,公显灵助战,歼枭巨魁。陈守上疏奏请,敕封晋安郡王,妣孔氏,追封鲁国夫人。
林家乐注:盛唐,陈政之子陈元光讨漳蛮十八洞,败,军难,请禄公显灵助战,大捷,歼枭巨魁。陈守元光上疏皇帝报捷,武则天感禄公灵圣忠勇,敕封禄公为晋安郡王,妣孔氏,追封鲁国夫人。官民为禄公立庙纪念圣德,尊称禄公为“林圣王公”,庙今犹存于温陵(泉州)丰州“林厝祠堂”原址左前侧。“林厝祠堂”初建于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是年禄公率领林、黄、陈、郑、邱、詹、何、胡八姓晋朝衣冠卿相入闽拓荒,此祠堂即闽林始立祠堂(闽林祖祠)。
资料来源:
唐房玄龄等:《晋书》
明何乔远:《闽书》
民国陈衍:《福建通志》
林树丹:《海内外林姓源流》
林家乐:《晋安圣王林禄与闽南文化的起始》
黄河清:《林氏大迁徙》
林福源:《禄公之五马林氏》
林国明:《榕城考古略》
《泉州文库》主任杨清江
2015年6月撰
2015年11月修定
林坚璋、林家乐策划
林禄——晋安圣王
一、林禄入闽开基
西晋末年,林禄奉敕带领八族衣冠卿相入闽拓疆避难。八族为:林、黄、陈、郑、邱、詹、何、胡。
晋人入闽非由闽北现代通道而下,而是由广东通道而来。古时闽越地域西北高山屏阻,闽江之水凶险难渡千里滔滔!林禄时任广西合浦太守,刚平定海南、广西动乱不久。兵马合众约有万人。
温陵一带山灵水秀,林禄进入闽地看中南安江北岸风水宝地“观音朝天”(泉州还保存和重建了“城北朝天门”),择穴开基立祠,意保随军各族贵人和家属百姓沿江聚居繁衍生息。古南安江因此改名晋江。
二、林禄履历
林禄为殷太师比干48代嫡孙,西晋黄门侍郎林颖次子。出生于西晋泰始元年正月初七日子时。西晋惠帝时任瑯琊王司马睿王府参军。公元307年永嘉初,随司马睿移镇建康,任黄门侍郎。建兴元年讨杜弢立下战功,迁招远将军散骑常侍。势去难挽,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明帝遵照父亲元帝遗嘱敕令林禄带领晋朝八族衣冠卿相“南渡”闽越拓疆避难,林禄率众入闽,任 “温陵太守”,镇保晋安,永居南疆!
“温陵太守”林禄的责任与重负非一般“太守”可以相提并论!林禄的军队是驰骋万里所向披靡的铁骑勇旅!是东晋皇朝最依重、最信任、最具战力和治力的主力军!他先后扶辅元、明、成、康、穆五代东晋皇帝!英名远播,威摄闽、粤、桂、琼、湘、浙、赣、蜀!入闽后两年,再被诏回平定苏峻、祖约之叛乱!但,晋朝气数已尽,人衰力薄,晋军已安居晋安二年,军心因之松散!这是一场很难取得胜利的残酷战争!结果林禄牺牲了五个最会打仗的儿子:恭、晖、畅、期、雅。为晋朝的存亡尽最后的忠诚!留下“五马浮江”的悲壮故事!
三、林禄的文化素养
林禄的文化素养异常高超!单看他选择“晋安城”屯兵生息,就知道他具有非常好的学问!“晋安”两字,即“晋人安然”之谓。他利用温陵清源山脉西端的自然地势设置关隘,把天然屏障作为城墙,开垦城池内一大片土地,种田养兵养民!他立祠用穴符合地理书上所说:凡有一山,灵脉必归结于山势末端,此处必然特别秀丽。远观林厝山,山形小小圆圆的,秀美非常!右旁有狮子山像两只狮子精灵地护卫着。而左侧的莲花峰更是静静的奉侍着“观世音菩萨”与护卫着“林厝山”。林厝祠堂正正立于正穴之上。此一用心,真的繁衍了现今全世界数以千万计的林姓后裔!由此祠派出的子孙大都慈悲正直,具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品性!多会自觉继承比干护国爱民的精神!此“风水”的世用,也影响了整个闽越地区的民风,你看!泉州一带“家家观世音,人人敬佛祖”!每年前往浙江普陀山进香朝拜的信众有多少是闽南人!?林禄得此灵穴,到宋朝就出了“天上圣母”妈祖姑林默娘!而林禄自己也就是一名救世的菩萨!福人才能居福地啊!林禄在晋朝时就被世人尊奉为“圣王”! “圣王”的宫庙至今还屹立在“林厝祠堂”的左前,香火不断。
四、“晋安郡王”的由来
自古以来土著越人非常凶悍!世称蛮獠!若非林禄的德威战力不能收服!东晋至唐初三百年间,晋安郡域几更建制,而土著越人去又复来,居住于穷林巨洞之间,不愿归顺!唐高宗敕令陈政带兵入闽讨伐,不敌,奏请增兵,高宗诏令陈政二位兄长帅中州五十八姓府兵增援。仪凤三年,陈政病故,其子陈元光代将,战败,祈林禄显灵助战,刹那间,岚瘴间遍布“招远将军”旗帜,林禄兵马来援,声势浩大,形象异常威武!蛮獠大恐!惊肝丧胆!惨败!悉降!陈元光报捷!时在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朝廷因此追封“晋招远将军林禄为晋安郡王”。(清代中华民族英雄林则徐立文确认此事为实)。
五、晋安郡建置始末
晋代“晋安郡”辖境:侯官(福州)、原丰、温麻、晋安(温陵)、同安、新罗、宛平、罗江等地。相当于现代的泉州、漳州、龙岩、厦门、莆田、仙游、闽候、福州……
“晋安郡”设置受“晋安县”政绩和行政需要所影响,林禄积功累德于“晋安县”,朝廷因其政绩彪炳,同意由南向北延伸,扩大其管辖范围,设置“晋安郡衙”于“侯官县”,令严高为首任太守。林禄却一直留守“温陵福地”,安其“温陵太守”之位,实则真正承担和掌领着整个闽越区域的管理军政大权,(此也因为林禄离开建康临行时受明帝委托全权护卫治理闽越,)威严名望足以被世人称为一方之王!但林禄忠孝,不以称王为荣! “招远将军”若易旗称王,独据闽越,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晋人已经地处边远蛮荒,战乱主弱,朝廷鞭长莫及无力管理了!林禄却敬遵祖德,护养巨大武装力量始终忠于朝廷!他善良世荫,坚贞正直,心如菩萨,至道凌虚,德配天地,真所谓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六、林禄对福建现代文化的影响
蛮荒地区,民少业疏,民习粗陋,俗杂缦胡,农商技术与生活知识落后,林禄入闽,开创性的给蛮獠地带带来优秀先进的中原文化、习俗、语言、服装、经书、典籍、礼仪、时尚、戏曲、音乐、武术、医学、诗词、文赋、书画、建筑、雕塑、农耕技术、工商贸易技艺!前无古人!为福建,特别是为泉州闽南多元文化的包融性格奠定了非比寻常的美好而坚实的基础!
林禄是使福建由半封建原始社会进化到现代社会的第一人,也是第一位开拓福建文化级别最高的朝廷派遣官员!
由于中原长期绵延不断的战乱,史纪凋零,晋书、唐史记录疏漏,林禄的事迹正史上没有记载!而且林禄的子孙元朝以后分散各地繁衍,族史谱牒散失残缺,荒讹谬误,林禄入闽拓疆开基立族的史实自己的谱牒追记不及也没有详细记载,“闽林”始祖的伟大无人传颂!导致“闽林”开基立祠之发祥地真实是在何地,数百年来各地子孙各说其是,有的说在福州、莆田、泉州……争执不休,莫衷一是!世界各地的子孙也就没有机会集合于母亲地朝拜祭祀,凝聚、发扬、褒奖林姓独特的比干文化精神所逸出的人才!据说,现存于中国广大土地上的林姓族人,非“闽林”所出的已经“极少”!全世界百分之八十五以上的族人都出自“闽林”!殷太师比干是林姓的鼻祖。林坚是林姓的得姓始祖。林禄是“闽林”的始姐。没有比干就没有林坚与林禄也就没有林禄入闽繁衍生息,也就没有庞大数字的“闽林”子孙存活在世上光耀比干!
七、元代“闽林”衰落
温陵林姓族人自晋兴旺至元代衰落!大旱、大水、台风、海啸、瘟疫、鼠疫、饥荒、蝗灾、人食人,导致祖地居民四散觅食,迁徙杂乱!真的是“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奉公!”祖祠无人祭祀!各支派祖谱散失无存,支谱更未设置,林姓现存的族谱多是明朝以后的族人所追记,元朝以前的人事记录已湮然灭绝!
历史上曾经发生林王相争九龙岗林禄墓祭祀属权和潘家毁林禄墓的“开垦九坵”事件。林禄墓在惠安涂岭九龙之岗的“玉笏朝天”,穴名:“龙马毓奇”。《泉州府志》记载:福厦公路142公里处西侧有一座宽15.4米,长50.81米的东晋古墓,其规制比唐广武王王潮墓还大,有石二簇,嵯峨秀异,有石冠、石笏、石羊、石马,诸峰盘旋,形势奇特,墓左有石刻二方:一方为宋理学家朱熹题词:“长山世谱”;另一方为顾道人题诗:“远上関山片月斜,白云长护帝王家,九龙自是神仙窟,地认娜妚也不差。”至明朝,族人立“龙马毓奇”石碑于墓前。至清朝,族人再立“闽林始祖”石坊,并添“晋安郡王祠”于墓侧。祠共三进,堂中奉林禄神位,东西壁悬状元牌八块。此墓世称“林厝墓”。林姓得此良穴,真的出了“唐九牧”、“宋九牧”、“孝子林欑”及“民国元首林森”、“天后妈姐林默娘”、“民族英雄林则徐”……
八、“闽林”风水“有墓无祠”
奇怪的是:林家“风水”传至后代却出现“有墓无祠”的状况!而且历代族人也不以此为意!有的觉察,却无能为力!
“林厝祠堂”与“林厝墓”的存殁,都维系着林姓子孙的福德智慧!——世人检讨林姓重要人物的成败毁誉,有人归咎于林家风水:“有墓无祠!”祠为墓之本,人因本虚而力弱!所以林森、林彪曾为世人所重用,其结果却……!
九、“闽林”祖祠原址已经觅得
“闽林”祖祠原址已经觅得!——经各方专家、学者、和热心公益的宗哲反复探索研究相关文献、遗迹、名人著作、碑文、谱牒、史记——依据纪事年代、文理、实物的论断,最终确认:闽林始祖林禄入闽后择地温陵清源山脉西端的林厝山开基立祠!“林厝山”位于泉州丰洲镇。闽林总祠堂古名:“林厝祠堂”。详情请参阅:“晋安郡王与闽南文化的起始”一文。
——林家乐
世界林氏宗亲总会开会情况(台湾)
妈祖真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开派晋安郡王禄公简介:据《西河林氏重修族谱》
中华林氏 - 魏晋名臣
《比干的世界》第22章 林氏源流与脉系
台湾雾峰林氏族谱 长林仕籍考
福州地名读“吉祥”
列传第二十九熊昙朗周迪留异陈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