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访李白夜郎行迹

  

□杜兴成

  春节回绥阳老家,邻近的桐梓县几位文友邀我去夜郎故地一游。

  其实夜郎离我们诗乡不远,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然而在我年少时,遥望夜郎却远在天边。

  我上初中时就开始写诗,从小常听老人们讲述李白流放夜郎的故事,李白与杜甫常驻我心,对李杜亦有着无限崇敬之情。

  李白的家乡在四川江油,早年我曾独自一人去访游过,并在他的故里江油小镇住了一夜,还写了篇散文《我从诗乡来》发表。

  李白25岁就带着年轻的朝气,带着对未来无限的畅想,坐小船沿长江而下,离开家乡求索四方。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的幕府事获罪,被流放到今贵州桐梓县夜郎,实龄57岁。下面这首诗可见他当时的心境:

流夜郎赠辛判官

李白

昔在长安醉花柳,

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

风流肯落他人后。

夫子红颜我少年,

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麒麟殿,

歌舞淹留玳瑁筵。

与君自谓长如此,

宁知草动风尘起。

函谷忽惊胡马来,

秦宫桃李向明开。

我愁远谪夜郎去,

何日金鸡放赦回。

  我不是史学家,不十分推敲历史;我也不是考古学家,也不必去论证夜郎这些遗址的真假。我是个实实在在的文艺写手,只尊重前人善良的举动与情感,因为我知道历史都是后人写的……

  年过古稀的我第一次踏上夜郎的土地。

  在千年古镇一高坡处,迎面过来个戴眼镜的老人,模样和善,我迫不及待地问:“老人家,这里有什么文物古迹可看吗?”他毫不思索地随手一指:“有啊!下面就是李白墓”。我们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欣喜步下石梯,在长满青草的菜地里看见一座古墓,旁边有一棵孤零零的小树陪伴着,让人感到有些凄凉。古墓成双室,一人多高,正面的石冠墓碑已不复存在,两墓室空空荡荡,像一对巨龙的双眼直勾勾地看着我们。我用手扒开蜘蛛网,弯腰走进墓室的前半部,见墓内石板雕工精细大方,图案恰似盛开的芙蓉花,很大气。古墓中留有这些文字:“李太白”“思→李白”。据说原来还有李白的《静夜思》诗碑。

  这果然是一座距今一千二百多年的古墓,也恰好与李白流放夜郎的年代相符,是真是假不由我来判定,因为自古以来当地百姓就这么传说。我只顾在墓里墓外拍照佐证,向这位令人跪拜的诗仙留下我深深情思。

  距离“李白墓”不远处的半坡有一眼“太白泉”,相传是李白当年饮水的老井。千百年来,这眼泉水滋养着远古的夜郎先民,他们曾与大诗人一起度过了那段艰苦时光。

  我们走近细看,果然在杂草丛生的废墟处发现一面精美的石壁,中央一块大石上雕刻着“太白泉”三个大字,书法公正帅气,极具历史厚重感与沧桑感。太白泉早已枯竭,乡民用一垛砖墙将其隔断,是保护还是废弃不得而知,但我只知它能留存至今就是对历史的一大贡献,我们也能从中悟出夜郎人对诗仙李白的一份缅怀之意。

  抬眼上望,坡顶处有一棵“黄桷树”,大树旁边是一座“凤凰阁”小庙。

  黄桷树树形高大,盘根错节,根系深扎石壁,枝繁叶茂;千年的妖娆,犹如李白的诗韵,仰天长啸。据说李白常在树下小憩。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好似在向我们述说从前的岁月。黄桷树原本与“凤凰阁”风雨同伴,相濡以沫,如今却被一户人家的水泥房分离,相互失去了依靠。

  小庙“凤凰阁”如今只剩一顶破旧衣冠和几根老柱,残垣断壁孤苦伶仃地坚守在一旁,成了邻居家杂物存放处。从外形上看,古庙当年肯定是俊秀的,历经千年的风雨而不倒。

  诚然,今天的“夜郎国”也有一处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那就是“怀白堂”,是当地百姓为纪念李白而建。怀白堂始建于明朝洪武年,现在是“遵义市文物保护单位”,亭内有两块石碑,刻有李白诗5首,大门正面上方至今仍有楷书阴刻的“夜郎仙踪”四个大字,相传是李白的手迹。“怀白堂”是由原有的“城隍庙”和“太白碑亭”合二为一建成,非常大气。它的周围仿造了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供市民居住,如今已形成一条小街。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的传承比任何传承都有力且有利,最为久远。诗人李白当时是一名“罪徒”,但却因他的诗作影响大,无论走到哪,都有官家迎送他,百姓爱戴他。

  我是贵州人,从小在绥阳诗乡长大,还在我少年的时候,就知道县里有个地名叫“太白”,传说是李白流放夜郎时访游过的地方,可我一直没机会去看看。

  那天,好友杨进知道我喜欢古建筑,说太白镇有个“官庄村”,村里楠木参天,还有一栋几百年前的楠木民宅,十分珍贵。于是我平生第一次踏上太白的土地。

  车刚到街口,我就在路边看见“太白镇”三个字,心情顿时有些激动,像个孩童一般赶紧下车留影。

  太白街上确实没有什么文化古迹让我流连忘返,可到了官庄村,村头那几棵参天金丝楠却让我热血沸腾。见宣传栏介绍,全村周围有200多棵楠木树,这实属罕见。站在这些楠木古树下面,我顿时想起了北京太庙里的那些金丝楠木巨柱,史书记载当年也是取自贵州某地。同时,我也遐想到当年的李太白,或许他也是听说此地有众多的楠木古树,故特意专程从外地骑马翻山而来,为的是看看这个有文化、有古楠的官庄村,在诗乡或许能找到知音。

  古树旁边沿石梯而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全由金丝楠木建造,年代不详,古色古香。这户人家,这个官庄村过去出过什么人物?或许李白在此地曾与他们对酒高歌?

  官庄,多么大胆的地名。而唯有此方的沃土才能长出如此的参天楠木。

  我抚摸着古院精美的窗花,仰看着老宅堂屋的神台,环视着被当代遗忘的院落,与那留守官庄的老人和村边的官墓一一道别。感慨良多,就像离开夜郎那“太白墓”“太白泉”“凤凰阁”“黄桷树”一样……

  凭心而论,李白是否真的曾到于此并不重要,此刻的我只是在寻找过去的时光,是在寻找家乡曾经的灿烂文化,是在表达一位诗乡人沉积已久的对诗仙李白的那种仰慕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致李白《诗仙太白》
诗仙李白之墓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太白村,占地约1
安徽当涂有一处诗仙圣境
诗中的美景值得一看*
吾乃诗仙李太白[古风二首]
《中国古代名人圣贤》之第44、45集—《诗仙—李白》(文本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