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遵图微阅读 | 碓窝双井润两城
userphoto

2022.06.17 贵州

关注


书香遵义 · 全民阅读

被称为遵义著名井泉的雅窝井有两个,一个位于老城杨柳街中段,离长征期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约十余米处;一个位于新城金银新村附近,至今仍在使用。

老城碓窝井在杨柳街北段东侧(今红军街内),过去是附近居民常用的一口饮用水井,水井口小肚大,深约4米。井口高出地面约40公分,住在周边的居民都在此取水。为了防止小孩掉进井里,所以井台砌得比较高,远远看去,像个倒扣在地面上的“碓窝”,故名碓窝井。

碓窝井的水质,属于河谷砂质浸透水,味道较差,但是却不影响饮用,人们时常在这里排队取水,显得热闹,充满邻里温馨气氛。天长时久,人们把这个地方也叫成了碓窝井,碓窝井巷一时成了人人都知道的地名。

过去,水井旁边有座小庙,是老城贩布商人张仲孚家的祠堂,供奉着观音菩萨、关帝圣君和张家的列祖列宗。小庙建在街市背后,显得有些冷冷清清。杨柳街和碓窝井巷的两侧,都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宅第,前面是门面,门面里侧紧挨着住房,后面大多建有花园。花园远离杨柳街的繁华尘嚣,与田园阡陌的河岸和波光粼粼的湘江河比邻相连,显得林木葱郁,花香袭人,四季如春。

確窝井,上世纪八十年代尚可寻觅踪迹,后来随着多年、且规模较大的城市改建,早已失去踪影,渐渐被人们遗忘。现在,出于对浙大西迁办学那段历史的怀念,人们又渐渐地想起了这个遗忘的地名。

1940年春天,浙江大学西迁遵义不久,校长竺可桢由水硐街三号移居“碓窝井九号”傅梦秋的宅第。直到1946年夏天,浙大东归杭州,才搬离这里。浙大西迁遵义,是历史的选择,是遵义人民的骄傲。竺可桢选择“碓窝井九号”,是天缘,是人和与地利。房东傅梦秋,是遵义的知名人士,中国著名的词学家。

竺可桢一家在碓窝井九号的留影

“确窝井九号”,除竺可桢校长住过以外。1935年,遵义会议期间,作为中央秘书长的邓小平与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潘汉年、《红星》报主编陆定一等人也住过傅梦秋私宅。

碓窝井一号是宦家,因贴近老城东侧城墙,又称“城墙上宦家”,是遵义著名文化世家。其建筑为花园式住宅,人称“宦家花园”。风景奇秀,蔚为大观,取名为“步庾园”,其中藏书楼称“敬思堂”,藏书八千卷,内藏诸多名家法帖字画、珍版善本、经史古籍。这里也是中国著名外交家宦乡的故居。宦乡,曾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总干事,是著名的国际问题专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碓窝井巷还住过号称“遵义八大书家”之首的王藻章,号石珊,别署石山、石珊甫。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举人,广东后补道台、刑部七品小京官。其所交往之友,诸如谭钧培(1829-1894年)、李端棻(1833-1907年)均为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五年(1889年),辞职回乡筑居碓窝井巷,号“风雪居士”,庭前挂自书对联一副,曰:

江海莽波澜,看五大洲变幻风云,且安闲局;

林园多乐趣,经卅余年辛苦岁月,默证初机。

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龙坑场牌坊(马家湾以北约2公里处)额坊上“乐善好施”四个大字,也为王藻章题写。光绪末年去世后,留有《铁檀文集》《翠虹亭诗钞》等。

碓窝井巷的南侧还住有一家显赫人家,即周沆家。周沆字季贞,号遁叟,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先后任云南浪穹(今洱源)、蒙自、文山等知县,澄江府知府,参与创办陆军讲武学堂并任副总办(副校长),后任北洋政府国务院名誉顾问、陕西汉中道尹、浙江都督府秘书长、临时参政院参政、贵州驻京代表。1948年,年老回遵义, 仍居碓窝井。遵义解放前夕,与牟琳、张肇奎等组织维持会,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后聘为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5年,以《云南片马考察记》上书周恩来总理,使得片马、古浪、岗房地区回归中国。晚年自撰墓志铭曰:“呕心血,剩得几篇文字。最难忘野人山查界记,没世无称君子惧。论定盖棺任毁誉,六尺镌碑垂后裔”。

遵义著名教育家、文化人杨葆宸也居住于碓窝井巷内。杨葆宸(1872-1931年),号松岩。辛亥革命时,加入自治学社,举汉字大旗,与李培荪等率同周子文、喻界凡及地方人士百余人至南门关迎接贵州大汉军政府代表入城,促成遵义政权和平交接。不久受周恭寿之邀,联系成立修志局,聘杨兆麟续修遵义府志,参与审刊工作。民国15年,受黄齐生先生聘任为遵义中学(省立第三中学),办理文牍兼教书法。擅书法,主研欧体及汉隶;好诗文,常与方葆初、法云和尚等唱和,晚年与赵恺、蒋京交游。

由于时间的漫长及城市建设拆旧改新、快速扩展,老城碓窝井和以之命名的那条碓窝井巷都已消失,所幸的是新城的碓窝井仍然存在。

从中华北路的金银新村大路右行到菜市场,左转沿碓窝井路一直上行,到凤凰山麓一个小院落,转出侧门,即可看到坐落于山壁下的水井。井水碧澄清亮,绿得像宝石中的绿松石。水井依山而建,始建年代不详,水从山壁缝隙中浸出。现在的格局为井底自内向外倾斜,里高外低,用一块长1.2米、高0.4米、厚0.15米的水泥板做成井栏。水泥栏左侧上方凿有一个小圆孔,平时用木塞堵住,用时扯开木塞,井水自小洞流出,如自来水,十分方便。水井两侧用砖砌成矮墙,上盖水泥薄板为顶,保护较好。

传说过去这里并无水井,仅在岩壁上浸水下来,汇成小沟流到山下田土中。有一人路过此地,饥渴难忍,捧水解渴。顿觉神清气爽,疲劳立消,感觉应是名泉,要造福百姓。遂借来斧凿,在石壁上凿出一个碓窝似的圆凼,大家就在这个“碓窝”里舀水用。后来取水的人多了,逐渐拓宽、挖深水井,修砌井台、井栏。时间一长,水垢多了,加之井的修缮,就把碓窝慢慢磨平了,现在井中靠右下方的位置还依稀可见一个小圆凼,大概就是过去的碓窝吧!

现在使用井水的人少了,井中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苔藓,加之不断有风化的砂石脱落下来,把水映衬得蓝绿蓝绿的,但流出来后却又透明无色,而且冬暖夏凉,所以还是有不少居民在这里洗衣洗菜。

(老人在碓窝井边洗衣服)

老城的碓窝井和碓窝井巷早就消失了,知道新城碓窝井的人也不多了。好在民政部门已经将从中华路进入碓窝井的那条长巷子,命名为碓窝井路。相信以后的人们,行走在碓窝井路这条巷子里,在得到碓窝井润泽的同时,会记得这个难以多得的历史证物。

(资料提供 | 史晓波)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责编 | 遵义市图书馆)
(审稿人 | 王利梅、田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话说古井 | 井巷里的那口四眼井​
“九井十八巷,巷巷通街上”,大部分修水人都不知道...
跨越千年长河,滋养一方风土
那个年代家家都离不开它,因此成就了杭州这独特的文化!
遵义老城行
文庙(三)---江阴老城回望之二十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