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高古(3)笺析
 
 
 
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意解·高古(3)笺析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窈然空踪。
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
虚伫灵素,脱然畦封。
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笺析
 
    这一品首云:“畸人乘真”;结云:“落落玄宗”,这样论及高古,不免有些玄虚。所谓“窈然空踪”,“虚伫灵素”,如果说得明白点,就是返师自然,回归真率。自然真率方能写出如神仙境界的诗章,显出高古之风来。
 
  这里,我试举一例略予说明。且看张悦的《送梁六
自洞庭山》一诗:
巴陵一望洞庭秋,
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
心随湖水共悠悠。
 
这是作者送别他的朋友潭州刺史梁知微时写的一首诗。当时作者谪居巴陵(即今岳阳),与朋友情谊深重。但见朋友征帆远去,心情该是多么凄凉。如果是孟浩然写来,那必然是“天涯一望断人肠”了,但这却与高古之格有悖。诗人不是“巴陵一望”“断人肠”,而是“巴陵一望洞庭秋”,给人的印象是不经意的即目所见。诗人没有渲染,没有着色,只是平实地写景。心中的惆怅和失意被完全抹去了。不这样就不会有“泛波浩劫,窈然空踪” 的超脱,然而它却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湘夫人》)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接下来是“日见孤峰水上浮”,其实,那个“峰”就是“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的君山。天天与君山见面,只觉平平常常,只是送别友人之时,物以情移,平常之山,忽然变得孤独无依。一个“孤”字,却如神来。“诗有天机,待时而发,触物而成,虽幽寻苦索,不易得也。”(《四溟诗话》)诗人的这个“孤”字却于有意无意之间得之。若非高古清奇之人,怎么能把一个低矮之山写成“孤峰”了呢。

  当然,送人入朝原不免触动谪宦之感,而赴九重帝居九卿加身的人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 “一步登天”,登天也就等于登仙。只是诗人没有明说。这又是一种高古之风的体现。本来说重入帝京无望,这里却说“闻道神仙不可接”;想做官为宦,这是一种俗世之想,而高古之人就应当摈弃这一切,做到“虚灵素,脱然畦封”才对。于是朋友远去,自己不是陷入莫名的惆怅不能自拔,反而泯去俗念,“心随湖水共悠悠”,令人顿觉脱尽俗尘,淡远清和的灵魂升华到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极致。这比之李白送别友人时“惟见长江天际流”的遗憾,比之王维“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的深刻思念,来得脱俗多了。只不过这种情感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最早朦胧诗人,一字一句把唐诗推向新高度
人在江湖,张说只能笑傲,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一天一首古诗词——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这首诗是七绝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8个字饱含意蕴,读后人人叫好
每日背诗 | 巴陵一望洞庭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