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学家开出爱的处方笺

  作者:(日)河合隼雄著 吴倩译

  最后通牒≠沟通

  有一次给刚刚接触心理学的社会人士上心理学课,午休的时候,有位女士说自己很头疼孩子的问题,她希望孩子能好好考大学,可高二孩子的心却根本不在学习上,不想上大学,扬言高中毕业后就要去找工作。

  我问:“关于上不上大学这事,你和孩子好好沟通过吗?”

  她即刻回答:“沟通过很多次!我跟他说,必须得上大学!”

  听到这里,连坐在旁边、同样刚刚接触心理学的其他同学都忍不住说:“这听起来不太像沟通呀……”

  很多人不懂什么是真正的沟通,不管是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甚至是同事之间,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倾听,常常会发现,他们把单方面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就叫做沟通。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有信息的输出,有信息的接收,也应该有反馈的过程。沟通首先要保证信息能够传达到对方那里(比如周围的声音是否很嘈杂),保证用对方能够听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比如对方只听得懂英语就不能用中文表达,不该用会引起对方误解的词语)。再有,输出信息的一方也要注意接收对方的反馈,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发言。因此,即便是命令式的单方面的信息传递,想要让对方成功地接收信息,也必须考虑对方的具体情况。

  而现实中我们所说的沟通则复杂得多,它指的是相互之间的交流,这必然包含通过讨论而达成共识的过程。我认为上大学是唯一正确的选择,那我就有责任给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来;同样,我也该抛开成见地听听,支持你的意见的都有哪些理由。然后我们会争论,甚至会出现激烈的摩擦,可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俩之间才可能逐渐地趋向相互理解,趋向某种共识。其实,有时候争论的结果并不是证明谁是对的,而是发现双方都有误区。像刚才的例子,有时候,也许孩子反对的并不是上大学本身,而是拿上大学当作唯一正确的选择。结果,如果家长能够承认上大学并不是唯一正确的,那么,孩子也可以承认,上大学是个不错的,甚至是个较好的选择。

  最后通牒不等于沟通,也并不是沟通的结束,而应该是沟通的开始。

  谢谢,再见

  现在的所谓“心理学市场”上铺天盖地地充斥着要感谢一切,甚至是要感恩。随便参加个所谓“心理小组”,仿佛最后不煽动一下感恩的情绪,就不“心理”了一样。要感恩一切,感恩世界,感恩父母,感恩一切美好的,感恩一切伤害……说实话,这些真让我难受。也许是我还不够他们那么强大吧。

  我不会矫情地要你感谢伤害。即使发生了一个伤害,让你有机会处理伤害,让你通过斗争增强免疫力,可对伤害本身,我觉得或许你可以原谅,但没什么可值得感谢的。

  发生的一切事,都不可能是完全好或完全坏,一定有着很复杂的成分。我想,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可以区分这些不同的成分,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看待人。

  父母的爱是完全的吗?我看未必。工作中,时常可以遇到被父母深深伤害的人,这些伤害,有的确实是无心之举,有的是半有意的,有的,根本就是有意的伤害。

  如果对所有这些伤害,我们都要求别人去接纳、去感谢,我想,这对当事人来说未免太过苛刻,而且也太不公平——为什么伤害可以被允许,对伤害生气却不被允许?

  只是当事人往往也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又无法接纳对父母生气的自己。于是,这些怒火只能压抑,只能继续伤害自己。此时,他们对父母——对伤害自己的人——的看法常常在两个极端波动,要么就是觉得他们竟然这么对待自己,太可恨了,要么就是觉得父母养育了自己,自己竟然会这么想,太混蛋了,要么就是这二者间的波动转换。即使是在这两种想法间波动,他们的想法仍然是片面的,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养育自己和伤害自己这两种成分无法同时共存,因此才会产生矛盾,产生痛苦。

  当一个人的内心力量还不够强大时,他得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舔舐伤口上,能够让伤口不再变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果了。只有当内心力量变得强大了,人变得足够成熟了,他才能够全面地看待问题,允许一个问题同时存在几个不同的部分。

  父母确实有值得我们感谢的部分——他们给了我们生命,不管那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如果父母伤害过我们,我们会因此而生气、愤怒也是正常、理所应当的。如今我们已经成人了,不想再受父母的约束,想要离开父母,这也是自然的。于是,当内心足够强大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爱值得爱的,愤怒该愤怒的,对该感谢的部分表示感谢,对该远离的部分说再见。

  以上所说,不仅对父母如此,对师长、对上司,恐怕也如此。

  “被理想”的人

  我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去理想化看待别人,或是被别人理想化了。倘若我们和对方理想化的内容根本风马牛不相及,那倒无所谓了,怕就怕在我们拥有一些被理想化的素质,看起来,似乎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理想,特别是在对方对自己很重要的时候,我们就不仅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还会为了满足对方的需求而拼命努力。

  比方说,有人一脸崇拜地对你说:“你法语一定说得特别好吧!”假使你一个法语单词都不认识,也根本没有学法语的打算,这话八成对你没有太大影响,可以一笑置之,顶多有些小尴尬。可如果你确实学过法语,你恐怕会觉得说出“说得不怎么样”的真相会愧对对方的崇拜。如果对方是你爱慕的女孩,恐怕真相就更难说出口了。为了继续获得你爱的女孩的崇拜,你得在背地里把早就扔到垃圾堆里的法语书捡起来,拼了命地学习。

  这样被人理想化,当然有好的一面,比如可以激励人奋斗。不过,如果总要不停地努力扮演理想的角色(比方说,有时候并非努力就能解决一切,任凭你怎么努力也可能根本讲不好法语),人就会感到无穷的压力。因为此时,人总要拼命地为他人圆梦,即使对方嘴上不说,也会因为压力而感到对方不允许自己卸下角色,对方就像是个孩子一样,要求自己满足他。

  这种沉重的理想化主要出现在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上,比如夫妻(恋人)之间,亲子之间。我这里所说的“理想化”,并不是指多远大的理想,即便是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要求,也一样可能源于自己的理想化,比方说,要求别人洗脸后必须拧干毛巾,吃完饭必须洗手等等,因为你理想的对方是那样做的。这些事说起来很小,可实际上,也有不少家庭是因为这样的导火索而解体的。因为它们表面看起来只是小事,但隐情却十分复杂。就这一篇的主题来说,这些小事上的要求至少体现了你想要对方为自己改变。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关系中,你想要的不是奉献,而是索取,是自身需求的满足。

  如果你也曾这样把他人理想化,或者要求他人变得理想化,那么就要扪心自问,你的希望和要求,本质上是出于希望促进对方成长,还是希望满足自己的需要?

  此外,对他人有理想化的希望和要求,其实还意味着你只爱对方“好”的一面,不接受对方“不好”的一面。你也许不服气,觉得自己的这种做法是为了对方好,不能让对方放任自流,那你也请问问自己,当你渴望爱的时候,你是不是希望别人能够爱你的全部,爱现在这个有缺点的、真实的自己?

  不过瘾和受够了

  有个人吃起糖来不要命,哪怕是在银行,看到有糖也要抓上一把,不管是什么口味的,吃的时候很有快感。问他真的那么喜欢吃糖吗,他说也不是。就是小时候家里人不让吃糖,没吃够,而且家里管得很严,被抓到吃糖就会被打,所以反过来,在家里人发现不了的时候吃糖,就有另一种因反抗成功而出现的快感。

  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充分沉浸过,没吃够,没玩够,那这个东西反倒会超过它本身的意义,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渴望。于是,一旦妨碍自己和它接近的外在控制不在了,人就会“不要命”、不计后果地冲上去。而且,这种渴望越深,压抑得越久,就越是很难补偿。

  反过来也见过这样的例子。有对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忙,很少管孩子,偶尔管,也都采取严厉政策,动不动就简单粗暴地打骂。孩子长大后,父母也一直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怀有愧疚。某一天,二十几岁的儿子在工作和情感上遭遇了挫折,窝在家里不想出门了。父母出于过去的愧疚,心想自己攒下来的钱也足够儿子花的了,于是对儿子的行为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儿子只是关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负责供应每日的饮食和香烟,并且当儿子从自己的房间里出来(比如上厕所)时,他们必须躲起来,因为儿子不想见到他们的脸。这样一过就是十几年。

  这种情况,父母又是随便儿子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任凭儿子“溺水”了。父母或许以为,所有事都顺着儿子,完全满足他的心意,这就是爱了,但其实这和他们小时候对儿子的态度一样,都不算是真正的爱——或者顶多算是没有能力的爱,更不可能让儿子感受到爱。

  人确实有惰性,用不着工作,用不着出门确实也不错,可以乐得清闲。可是,当儿子遭受挫折,不想出门的时候,他心里真正的诉求是“工作很累,出门很累,我就想轻轻松松地睡觉,不想出门”吗?恐怕他其实是由于挫折,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存在的价值有了怀疑,恐怕他即使在家里不出门,也没法轻轻松松地睡大觉,而是满心纠结。然而,父母却说“不想去上班那就别去了”,这是对他内心的冲突与痛苦的视而不见。时间长了,父母连提都不提他的未来,或者顶多是说钱够花。这在儿子看来,恐怕不会认为是父母已经为自己解决了后顾之忧,而更可能解读为:父母都不愿意和我探讨自己接下来的人生了,父母已经放弃我了。儿子也许在无声地大叫着“够了,够了,快救我上来”,可父母却说“随便你”,听不到儿子发出的信号。

  全情投入以后才能离开,这就好像父母可以带着孩子去池塘边玩水,我们确实可以让孩子尽情地玩,不干涉孩子的行动,但我们的视线必须始终跟随着孩子,当孩子出现危险的举动时,我们要给予指导,万一孩子溺水,我们也决不可能继续不闻不问。没有危险的时候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允许孩子离开自己去探索世界,出现危险的时候及时把孩子救出来,这才是真正的爱。

  ○摘自《心的处方笺》


 

标签: 乐观 人生 心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家人友善那么难吗?
原谅比忍耐更重要 放下别人,实际上是饶过自己
南希工作坊第四天上午:自恋心理学
孩子成长不能缺少的“三缕阳光”
说说尊重(沉默)
成长过程中,为什么孩子不愿再跟家长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