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甫的文化意义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这一点不用再讲。今天要讲的是杜甫在文化史上的意义,因为他的影响,早就溢出于诗歌之外,溢出于文学之外,他在整个文化史上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这一点我们从哪里来看?我想我们首先从后人对杜甫的评价来看。

一、后人对杜甫的评价

1.王安石: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是由宋代人开始奠定的。我们先从宋人看起,北宋有个政治家叫王安石,他对杜甫就非常尊敬,他在一首题杜甫画像的诗里面,有这样一句:“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意思就是我推测一下您的这颗心灵是在古代也非常少有的,是非常高尚、非常伟大的一颗心灵。我非常希望您能够起死回生,让我跟您交朋友,然后跟您一起去四处游览。可见,他对杜甫非常仰慕。

2.朱熹:我们再看一下南宋理学宗师朱熹的评价。大家都知道,南宋的理学家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朱熹就是这样,我们看一部《朱子语类》,里面不受到他批评的历史人物是非常少的。但是朱熹认为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五位人物是伟大的人物,他把这五个人称为“五君子”,这五位人物是哪五位呢?第一位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然后是唐代的三位:杜甫,颜真卿,韩愈;最后是北宋的范仲淹。诸葛亮和范仲淹这两位人物我想不用我多讲,大家都很熟悉。他们在政治上面,在道德上面都有很高的建树。值得讨论的是唐代的三位。先看颜真卿,大家也许知道他是伟大的书法家,颜体的创始人,但是颜真卿也是一位著名的忠臣烈士,他是为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坚决反对藩镇的割据叛乱而被杀害,宁死不降。再说韩愈,大家当然知道他是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文以载道”的提出者,发动了唐代的古文运动。同时韩愈在他一生的政治行为中间,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多次被贬到南方荒远之地。这样几位人物,除了杜甫以外的四位,应该说他们生平在政治上面,在其他的行动上面都有很多建树。惟独杜甫应该说他不算是一个政治人物,杜甫一生在政治上的建树,几乎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提起的东西。他除了在肃宗朝里面偶然仗义执言,上书救房琯,从此受到朝廷疏远以外,其他时候始终是身居下位,默默无闻,甚至很多时候他是处于民间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为什么也得到了朱熹的高度赞扬,为什么在朱熹看来杜甫可以在从诸葛亮到范仲淹这样一张名单中间占有一席之地?那么朱熹说得很清楚,关键在于他们五个人都有一颗伟大的心灵。朱熹的原话这样说,他们都是“光明正大、疏畅洞达、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也就是说他们在人格上面成为楷模,这显然不是一种文学的评价,而是一种文化的评价。

3.闻一多:再到后来,到了近代,闻一多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杜甫》。在这篇文章的最后,闻一多这样说:“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这是一种极高的文化上的评价。

4.世界和平理事会:到了现代,196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一个主席团会。在那次会上确定次年,也就是1962年,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四位世界文化名人,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的杜甫。

由此可见,从宋代一直到现代,从中国到世界,人们都认可杜甫的意义,这种意义绝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史,他确实是一位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意义属于整个中华文化。

二、中华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我们说杜甫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他又是怎样起到了这种代表作用呢?在远古时代,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来说,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并不是非常优越。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水深土厚,气候也不是很温暖,又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理,不治的话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过分强调个体价值而忽视群体利益的话,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因此以儒家为代表的这样一种伦理观念,这样一种道德理想,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这不是由于说孔孟怎么样怎么样宣扬,某个杰出人物奋斗的结果,这是一种自然的选择。到了后代,尽管我们中华文化不停地发展,不停地演变,也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新的养料,但是儒家思想在这一个变化的过程中间,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儒家思想的丰富演变,基本上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演变的一个主要的脉络。而杜甫,恰恰是用他的生命,用他的灵魂,用他一生的实践,用他一生的行动,来丰富、充实着儒家思想的内涵。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想举一个方面来论证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儒家思想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孔子提出的“仁”,仁爱,仁者爱人,在这一点上,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

1.对自己家人的爱:我们先来看看杜甫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自己家人的爱。我觉得这方面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乾元年间在同谷写的那一组诗,那一组诗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那个时候杜甫从甘肃的天水向四川的成都逃亡,途经同谷县,当时正是寒冬腊月,他在那里停留了一个月,他的生活再次陷入了绝境。他在那里写了七首诗。第一首说:“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就是说有一个客人,他叫杜子美,他已经白发苍苍了,他生活非常潦倒。第二首就写到他的家人,写到他为了要给家人找一些东西充饥,他就拿了一个铁铲到冰天雪地中间去挖一种叫黄独的野生植物,可惜没有挖到多少,回家以后是“男呻女吟”,就是一家老小都是饿着呻吟,靠在墙壁上面,话都说不动了。第三首“有弟有弟在远方”,想念他离散在各地的弟弟们。第四首“有妹有妹在钟离”,想到他的已经守寡,还拖着三个幼年孩子的妹妹,远在钟离。然后五、六、七这三首想到国家的命运,想到现在战乱不止,天下动荡。

2.对天下百姓的爱:我们看杜甫他在诗歌中间,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到鄜县去探亲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最小的儿子已经因挨饿而去世,饿死,他当然非常悲痛,一个小孩子饿死了,他也感到非常惭愧,觉得自己身为父亲,居然没有为他提供足够的食物,使他饿死,很痛苦。但是与此同时,他马上又想到了普天下还有很多比我还贫困的人,还有那么多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还有那么多在边疆前线戍守的将士,他们遭受的痛苦不比我更加厉害吗?所以他就把关怀之心从家庭扩展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在一个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雨漏下来了,自己不得安眠,因为床上都是潮的。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希望的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拥有一所牢固的、安稳的茅屋,有一个容身之地,更希望普天下穷人都能够有这样一个安居乐业的地方。

3.对其他民族的爱:杜甫的仁爱之心,还不止于此。他爱自己的家人,爱自己的同胞,他还把他的这颗仁爱之心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比如说爱其他民族的人。当时,唐朝发动了一次对南诏的战争,那一次不管从《新唐书》,还是《旧唐书》,还是从《资治通鉴》来看,应该说都可以肯定,错在唐,是一场不义战争。那么唐对南诏发动战争以后,多次打败仗,在这种情况之下,当时很多人,包括很多有名的诗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鼓吹我们要打南诏,要把它打败,这些诗歌的作者包括高适、包括储光羲,都写了这样的诗。惟独杜甫,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会给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兵车行》这样的诗在当时其他人都写不出来,只有杜甫一人,他觉得其他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他们,我们应该与他们保持和平的关系。这其实是也一种仁爱之心的推广。

4.对一切生命的爱: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生物,推广到宇宙中间的一切生命。那么这一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的描写,动物、植物,即便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在《过津口》这首诗中,杜甫看到江面上,横着一张密密的渔网,很多鱼都被那张网困住了,他就觉得很同情那些鱼。他说:“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认为生物有的大,有的小,它们的命运有的好,有的不好。但是人对它们都应该有一种关爱之心。我们知道“恻隐之心”本来是孟子提出来的,但是当孟子提出恻隐之心的时候,他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而到了杜甫这里,却是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的一切生命。

三、对后代的影响

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一看杜甫对后代的影响。可以说自从产生了杜甫,中国古典诗歌就再也不能摆脱他的影响了,随便你什么人,你怎么写诗,他的影响已经潜在地含在一部诗歌史中间了。这个我们就不用再谈,也不是我们今天的话题。我们看一看杜甫在文化上面,在诗歌以外的文化领域的一些影响。

1.安葬地之争:杜甫一生因为飘零各地,走过许多地方,他的去世、他的安葬至今都是一个谜。他到底是怎样去世的?他安葬在什么地方?现在还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话题。所以现在在中国各地留下了很多杜甫的遗址,杜甫的坟墓就有八座之多,有八个地方有杜甫的坟墓。其中有四个地方就是湖南的耒阳和平江,还有河南的巩县和偃师,这四个地方的杜甫墓都被当地人认为是真的,争得很厉害。大家都说这里才是真正的杜甫的坟墓。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很多地方的人民都非常希望这位伟大诗人是安息在我们这个地方,安息在我们自己的这个家乡。

2.杜甫草堂:当然更加著名的就是成都的杜甫草堂。杜甫草堂现在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园林,它里面的亭台楼阁和花鸟虫鱼构成的意境非常优美。当然杜甫生前没有住得这么好,杜甫生前住的草堂就是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描写的那个破草房。那么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一座园林被称为“杜甫草堂”呢?这是因为后代的人民觉得我们的伟大诗人不应该住在一个漏雨的破草房里。他应该住在一座安静的、优雅的园林里面,让他对着花木,对着亭台楼阁,更好地写他的诗篇。现在成都杜甫草堂已经成为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所以将来大家如果有机会去成都的话,一定要记得到杜甫草堂看一看。

3.人文河山:杜甫的光辉,还照耀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面。杜甫一生走过很多地方,写过很多优美的诗句来吟咏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当大家登上山东的泰山的时候,你会看到很多地方都刻着杜甫《望岳》中间的句子,他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换句话说,即使没有刻在那上面,我们一个稍微有点文化常识的人登上泰山,你的心中自然会浮现出来“一览众山小”那样的句子。假如你走到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当然马上就会想起他吟咏洞庭湖的句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一句话,他的诗篇已与他吟咏过的祖国河山融为一体,使自然之景具有了一种浓厚的人文内涵。

4.人格塑造:当然,杜甫对后代的更大的影响在于一种人格的塑造。一部杜诗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清代赵翼的那句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题遗山诗》),就是伟大的诗篇往往产生在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这个时候文学的任务、诗歌的任务才突现出来,杜诗的意义也是这样突现出来的。因此在后代每当中华民族遭受到危难困苦的时候,杜诗就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从宋代以后,无数的爱国志士都是从杜诗中间吸取营养。我们看北宋将要灭亡的时候,有一位爱国名将叫宗泽,他想抵抗金军,但朝廷不给他机会,他没有办法渡过黄河去杀贼,所以他临终的时候,反复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最后悲愤而死。当然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南宋末年的文天祥,文天祥被抓到燕京去以后,始终坚持民族气节,最后从容就义。他在狱中这三年,皇帝已经投降了,太后已经投降了,南宋已经灭亡了,家人也都失散了,他为什么还要在那里维护民族的尊严,坚持民族的气节?是什么东西在支撑着他?文天祥在他的《正气歌》中写道:“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最后一句)我在一个刮着大风的屋檐下面,就是在监狱里面,展开一本书本来读,古人的道德光辉照亮了我,这个古人的著作,其中首先就是杜诗。文天祥在燕京狱中写了二百首《集杜诗》,把杜诗的原句抽出来,重新组合成一首新的诗,写了二百首,都是五言绝句。这说明一部杜诗就是支撑文天祥的一个精神源泉,一部杜诗也就是文天祥民族气节的一个核心内涵。到了近代,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当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那些流亡到大西南的西南联大的老教授老先生们不约而同地吟诵起一首诗,那就是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用杜甫的这首诗来表达人们激动的心情,最真实,也最深切。

刚才说的几点都是限于国内的影响,而实际上杜甫的影响早就超越了国界。我们先来看东方。从13世纪开始,杜诗就在我们的东亚邻国进行广泛传播,到了1481年韩国就出现了世界上首部完全把杜诗翻译过去的一部著作,叫《杜诗谚解》,把杜诗完全译成了韩文。在日本,有一位汉学家名字叫做吉川幸次郎,他研究杜诗研究了一辈子,写了很多关于杜甫的著作。在他的晚年,他估计自己也活不了多久了,就专程来到中国,希望可以到杜甫的出生地河南巩县去朝拜,这是他一桩未了的心愿。他还专门为此用白布做了一件长袍,是他理解中的唐朝人所穿的礼服,他准备到了目的地以后,就穿上这件长袍向杜甫的雕像行礼。但是,到了咱们郑州,他的这次朝圣之旅就进行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当时中国还在搞文化大革命,按那时的规定,县以下的地方外国人是不允许去的,巩县是一个县,所以吉川没有能去成,很失望地回到日本。后来他病情加重,不久以后就带着这个遗憾与世长辞了。

再看西方。相对而言,西方人对我们的古典文学比较隔膜,但也有很多人关注杜甫。有一个美国现代诗人叫做雷克斯罗斯,他读了很多杜甫的诗,很感动,感慨地说,杜甫的价值在于,他一生都在关心人与人之间的爱,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同情。他又认为,只有杜甫的这种品格才能最后拯救我们这个世界。最后拯救世界的不是金钱,不是高科技,不是物质上的东西,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宽容和同情。这就是一个西方人对杜甫的评价。

引用闻一多先生的一句话,杜甫确实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它会成为中国人必读的一本诗歌
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从诗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旅人笔记
60首有助于培养孩子浩然正气的诗词(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