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民族声乐艺术的教学方法 ,基本上是在我国民族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声音的训练。 目的是为了使歌 唱语言的吐字清晰准确,保持浓郁的民族艺术风格 。民族 声乐艺术是在继承并发扬民歌、说唱 、戏曲等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 点 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美声唱法 的歌唱理论及教学方法而 形成的有科学性 、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 的民族歌唱艺术 。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亲切质朴的语言,鲜明的风格 ,真挚的情感 ,端庄大方的表演 ,深受人们的喜爱,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本文就民族声乐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松与紧优美的歌唱给人的是一种轻松、自如之感并使人获得美的享受。这种轻松是相对的,歌唱中大脑兴奋,精神集中,发声器官进入积极的活动状态,而面部表情及 身体外形的状态要松 。如果歌唱时全身紧僵,就不能给人以轻松美好的艺术享受,也影响声音的发挥。“松”与“紧”的状态是相互对立,相互制约,两者结合要巧妙适度,即松中有紧,紧而不僵,紧中有松,松而不懈,歌唱时发声器官振动,声带拉紧后,把字咬准的同时,不加任何额外负荷,这时口咽腔、软腭,后咽壁、上牙床是拉紧,而舌根、下巴、下牙床是放松的,并且在紧的同时,决不能气 息僵硬,喉咙紧张,把字咬死,上颌关节以上部分和丹田控制气息要紧张,而下颌、喉、胸、面部要放松。
二、前与后前后是指咬字发音时,在口咽腔的着力点的前后位置
三、横与竖有的老师只要求 “竖”,不要求“亮”,声音空、虚、假、摇没有光彩不亲切,演唱风格浓的作品,适应不了;有的老师只要求“亮”不要求 “竖”,这种声音明亮而单调,不够丰满、圆润,只能唱一种风格的曲目,局限性较大,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具有既能“竖”也能“亮”的发音能力。横字竖咬,在唱横口形字的字腹时,可以想着一个容易打开喉咙的“竖”字口形母音,以获得较大的咽腔和头腔共鸣。竖字横咬,在唱“0”“u”等竖口形的字时,要想着一个横口型的字,因为竖字发音时,声音靠后,色彩暗淡,想着横口形的字,有利于声音色彩改善并获得清晰的吐字 。
四、高位置与头腔共鸣
    出色的声音给人的感觉是高位置的。中国传统戏曲唱 法讲究声要贯顶,气要沉脐,追求的也是一种高位置有穿透力的声音,高位置的声音是建立在下方牢固的基础和强有力的支撑之上的。获得理想 的头腔共鸣,在歌唱时口咽 腔应持续的展开 ,唱在口咽部,音路靠后形成音柱,声音便会从额窦“飞”出去,很容易获得高而远的头声。
五、打开喉咙与喉头稳定
一般来说,美声唱法要求像打哈欠一样,充分打开喉咙,因此软腭向后提起,喉头位置较低,喉咙打开较大也就是说,歌唱的共鸣腔体较大,民族唱法中不要求过分放低喉头,喉间基本稳定在自然深吸气时的位置上,声音不太挤、卡,因此喉咙打开比较适度,歌唱的共鸣腔体相对较小一些,所发出的声音应该是通畅的、松弛的、圆润的。在歌唱时,喉头稳定,可使歌唱获得 良好的胸腔共鸣,同时会使口腔处于自如的工作状态,并使咽腔得以扩展,从而获得一个整体的共鸣效果,造成坚挺有力的声音 通道。以上针对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总结出学习民族声乐要撑握好松与紧、前与后、横与竖、高位置与头腔共鸣,打开喉咙与喉头稳定的重要性而言的。字头的发音部位 靠前,字腹的发音部位靠后。一般地讲歌唱时,口咽腔 内字音 的着力点都 比说话状态靠后些,当然通俗、民族、美声唱法的着力点前后不一,通俗唱法更接近说话状态,民族唱法,尤其是美声唱法的着力点更靠后些。由于歌唱中咬字不同,因此口咽腔前面咬 字部位要经常变化,而咽喉部位始终要保持开的状态,以保持声音的圆润通畅,这就要求口咽腔后面在准确作形的基础上要少变,小变并尽可能不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有什么区别?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音乐之声第十八章:【关于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唱歌气息及发声的基本知识】
女高音通过共鸣腔打开喉头技术
马秋华:歌唱要用全通道,打开后真声唱,喉头气息会更好!
马秋华:声乐教学的继承与创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