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可圆文学作者梦,作品

    青少年处于善感多思的人生花季,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丰富,比如往往好做天真浪漫的文学梦。尤其是在学生时期,喜欢信笔涂鸦而希望顷刻之间成就作者名份的大有人在,而且几乎出现了莘莘学子对文坛热烈羡慕以致“单相思”的校园文化现象。这种想当文学作者的情结,甚至延续到了夕阳红般的退休人士晚年。为了实现自己的作者诉求,挥笔不辍且投稿
  执着或自费出书者络绎不绝。面对芸芸众生普遍怀有文学作者美好梦想的社会现象,试问多少年来为什么如愿以偿者为数并不多见呢?众所周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可供业余作者发表其文学作品的传统版面太少、文坛门槛太高、编发周期太长。
  如今步入人人可当网民的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笔者以为,可以有效解决发表文学作品难、想当作者难这一普遍社会问题的历史机遇已经来到了。
  一、相关互联网站拥有文学稿件发表的广阔空间
  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以后,校园网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性的教育设施,平民百姓家庭也离不开网络生活,因而“网民”的称呼便流行了起来。在因特网上,置于“www”(即万维网)站名义之下的诸多站点,存储了相应领域中的大量信息,而且正在持续不断地更新着,成为人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库。如果用于文学稿件的登载,其容纳量将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有关发表文学作品的互联网站,自身拥有很广阔的刊载空间,根本不存在发表篇目、篇幅以及字数受到版面限制的编排问题。例如由中国网络诗歌学会主办的“www.zgwlsg.com”网站,可以为任意一个用中文注册的作者建立专门的个人文集,能够辑录该作者上传且通过网站编辑审核刊载的合格文学稿件,包括现代诗、旧体诗、音画诗、诗译、诗赛、新歌词、散文诗、小说、散文、杂文、故事、童话、剧本、日记、文评、诗论等16个栏目,真可谓文学体裁应有尽有,面向自由投稿者广征博纳,其容量与时俱进。这是任何传统纸质文学期刊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随着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项目的启动,其主持人所在的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1、2班和2013级1、2班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3级1班共计216名本科生相继投入了写作课程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的教改实验。自从2013年3月上旬施筱芳、马红杰(注册网名为“江离”)、宋军妮、张莹(注册网名为“阿一”)、李韬(注册网名为“藏珏”)等首批学生作者网络注册成功,到获取本案陆续发表网络文学作品1316篇(首)数据的截止时间(2014年4月30日),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立项课题《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编号:SGH13501);陕西国际商贸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文写作与应用技能实训研究”。参与本项目研究的人员有车夫、刘永丰、王建利、曹斌、赵瑞、徐杰等。
  这5个教改实验班已有179名学生正式注册为中国网络诗歌网站的作者,各自具有冠名为其本人姓名或网名的“我的主页”和电子版《我的个人文集》,人均刊载其原创的网络文学作品达到7篇(首),网络传播文字超过100万字。一所学校一门课程仅在一年时间里就创造出了如此壮观的文学作品发表量,如果说称得上一系列丰硕成果的话,那么,它只能出现在网民极易转化为作者的网络信息化新时代。
  二、正规文学网站的入门路径简便易行
  所谓作者,无非是指某篇文字作品的写作人而已,其实也没有什么求全责备的必要,因为作者并不等于因写作专长突出而成名成家了的职业性作家,动辄则要以其在什么级别的出版物上面发表多少万字的大作之类的标准来申报并批准其资格。正是基于这两种身份的不可混淆,“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课题组才认定了“www.zgwlsg.com”这个比较理想的投稿门户。
  中国网络诗歌网站由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华语诗人创办,遵循民主、团结的原则,坚守“高远、纯粹、关注、发展”等人文精神,面向全体汉语言文字使用者开放。为了便于服务对象投稿,专门设立了“本站作者操作规则”指导栏目。只要登录者依次输入用户名、密码、确认密码、Email、问题与答案等个人信息,即可完成这一系列的新作者注册程序。这种几乎不设门限的入户机制,才使一切有志于文学写作的人不至于望而生畏,或者被拒之门外。当然,在这里上网注册为作者,仅仅是给自己挂上“号”罢了,因为其人专版文集的发表量显示为“0”,充其量不过是还没有作品刊载的“准”作者。只有打破了这个零的记录,即开始有了作品刊载出来,才会使自己网上注册的作者身份名副其实。本案所立项研究的
  170多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学生网络文学作者,几乎人人已有网络诗歌或网络小说、散文、剧本等作品不断地发表出来,个个进入了文学作品可持续创作且得以网络传播的良性循环,是有电子档案可稽的网络文学作者群体,经得起考验,值得进行科学探讨。
  中国网络诗歌网站在当前市场经济主导的时代背景下,难能可贵的是以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自居,甘愿无偿地扶持文学作者成长。这种免费刊载文学作品的网络传播优惠机制,也是吸引笔者所组织教改实验班学生对口写作并大量投稿的现实原因。正如2014年4月份网络诗赛专栏发表并获得推荐标志()的优秀新诗《牧雨》之作者赵晓雪同学所坦言:“我不花费一分钱的版面费,能够连续投中这些文学习作,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作者梦,多亏网络的无私传播。说句心里话,自己有幸搭上了中国网络诗歌网站这趟车,还得感谢教我入门的《基础写作》课!”
  三、业余文学作者上网投稿容易被快捷编发
  不同于传统投稿邮递、收稿登记、等候编审、印刷发行等纸质刊物运行体制的最大优点,是互联网正规网站后台编辑随机编发的灵活快捷性。只要作者上网将自己原创的文学稿件对口上传成功,负责该栏目的编辑人员一旦在线,不管值班与否,都会立即进入审稿工作状态。如果该稿件合格,就会马上被编辑刊登出来。一般来稿处理所用时间短则几十分钟,长则不过几个工作日。
  在“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课题组主持召开的调研会上,曾因大量发表网络文学作品而被中国网络诗歌网站选聘为散文、小说栏目编辑的莞信(即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1班学生郭菁)结合亲身网络写作以及编发稿件的经历,总结出了这样新鲜的经验:“把自己随时写成的文学稿件搭载在中国网络诗歌网站相关栏目的电子版面上,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编辑的惠顾,也有希望尽快地通过网络传播而收到社会效益。根据我本人的体会,写作课教授引领实验班同学们所搭建的这个网络平台,不仅仅是文学习作者投稿和反馈技能的实训渠道,更是中文系学生走向编写专长发展的成功之路。”的确如此,在当今社会上业余作者面向报刊编辑部正常投稿备受冷遇、甚或所谓的中介机构乘机“狮子大张口索要黑市高价版面费”的歪风邪气笼罩下,搭建网络写作、投稿平台不失为大面积培养文学作者的明智选择。
  四、网络文学作者可以促使自己持续发展专长
  以本案所搭建的“www.zgwlsg.com”写作投稿平台为例,网络文学网站的作者除了自己原创作品内容而外,还必须亲手把该稿件文字按照一定的格式键入联网后的电脑之中,然后才会上传以至被刊载出来。这种运用“电脑写作+网络传播”模式锻炼成长起来的文学作者,在先期的写作动机产生、灵感激发、资源调用、思路形成,到中期的写成初稿、修改定稿、对口投稿,以至后期的编发反馈、自我小结、今后对策等,都在可持续地积淀着本人的写作素养和才能。这样一篇又一篇网络文学作品的写作与传播,一轮又一轮上网实训技能的熟练和进步,促使网络文学作者逐步走向成熟。其写作专长得到科学发展的良性循环,完全符合尉天骄先生所主编《基础写作》教材概括的“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三连环滚动规律,堪称写作“三链环”网络育人新机制。
  例如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2班黄鑫同学(网名“依水怡灵”)2013年3月初注册为网络作者,开始发表的第一首现代诗题名《仿佛》,围绕“仿佛一切都是笑话/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空白”这个中心句,大肆铺排虚空的理念,带有消极性与概念化。可她注意从网络写作先期、中期、后期链环式互动的机制里吸取经验教训,善于反思并改进自己,致力于创新竞优,3周之后就写出了优秀作品《润物无声》:“云散了/风停了/太阳露出金色的脸庞/向着大地吹出一缕仙气/轻轻的,绵绵的,暖暖的//你瞧/那被冰雪覆盖的小草/淘气地伸出了稚嫩的手指/那被寒风折断的枝桠/自信地迈开了成长的步伐//你听/泉水叮叮咚咚地弹起琴来/喜鹊叽叽喳喳地唱起歌来/雨滴噼噼啪啪地打起鼓来/麦苗哗哗啦啦地拍起手来//你嗅/花儿定是喝了不少酒/浑身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风儿定是吻过花儿的脸/惹得空气分外迷醉//春醒了/郊外的野花星星点点/微微地睁开了熟睡的双眼/手中的风筝展开彩色的翅膀/拖着长长的尾巴在空中滑翔//春天真可爱/她在柳梢荡秋千/她在花草香中笑/她在孩子眼里跳/她在空气里嬉闹//轻轻的,绵绵的,暖暖的/向着大地吹出一缕仙气/太阳露出金色的脸庞/风停了/云散了”。这首诗发表时被编辑加上了嘉奖符号“”和编者按“内容充实,形象生动,春意盎然,诗意盎然,首尾相衔,安排巧妙”,并获得了中国网络诗歌网站2013年3月“苏醒”主题诗赛二等奖。这位在网络平台上发挥出写作专长的女大学生作者,由此一发而不可收,目前已在www.zgwlsg.com《依水怡灵的个人文集》里刊登各类文学作品41篇,其中带有编辑嘉奖与推荐符号“”的多达20篇,诸如现代诗《父母的生日》、旧体诗《五绝·月夜》、散文诗《对花》、故事《记忆》、杂文《当代大学生的创造力何处而来》、散文《今年,我大四了》、日记《万古人间四月天》、文评《对〈金黄的稻束〉的思考及感触》、诗论《〈春江花月夜〉赏评》等。黄鑫同学以其网络文学创作的突出实绩赢得了大学校园“女才子”的声誉,也成为开展网络写作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活样板。
  五、多快好省地建设网络写作育人新基地
  搭载www.zgwlsg.com之类的文学互联网站,引领中文系学生开展写作课程实践教学活动,是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传媒技术促进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举措,也是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立项课题组获得典型案例与重要数据的实验成果。据近期调研材料分析,参加该网络写作实训项目的五个班级原有216人,自愿注册为网络作者的有179人,占所在实验班级总人数的80.2%;已经发表带嘉奖与推荐标志“”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有37人,占本案所培养网络作者总数的21%;发表网络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文学评论文章在20篇以上的作者有12人,占本案所培养网络作者总数的7%;网络文学作品发表量在10至19篇的作者有25人,占本案所培养网络作者总数的15%;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在中国网络诗歌网站获得刊载且发表量在9篇以下的作者有142人,占本案所培养网络作者总数的73%.这些实实在在的网络写作实践教学成果,尽管不够完美无缺,还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毕竟证明了一个基本事实:即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写作育人基地已经建立起来了,众多的汉语言文学作者正在这方沃土里茁壮成长,其中文编写专长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结合《基础写作》课程选材与立意章节的教学内容,本案实验指导教师组建音画诗《中国梦》研发小团队,从创作文学脚本、编排朗诵节目到选配音乐动画、录制音频视频、上网投稿传播,用了将近三个月的综艺编创功夫,赶2013年暑假之前终于把这部音乐动画史诗《中国梦》新作通过优酷网站演播了出来,当年11月份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等单位所联办“缤纷年华第六届全国美育成果综合评审”二等奖,其中车夫老师获得优秀编剧一等奖,王建利老师获得优秀制作二等奖,刘小博同学获得音效技术二等奖,张毅和王怡同学获得朗诵艺术一等奖,实现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动画专业的互动共赢,为所在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协同创新探索出了一个典型案例。
  为了进一步多快好省地建设这块网络写作育人基地,扩大并提升这批文学作者的网络原创成果,“写作及应用技能网络实训平台搭建研究”课题组还因势利导,组织并指导所在实验班级网络文学作者群中的志愿者编辑、修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网络文学丛书》(诗歌卷、散文卷、小说卷、剧本卷、评论卷),目前已经打印出该套丛书五卷本的清样,从而锻炼出了一支以学生作者为主体的校园编著团队。
  总而言之,积极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现代化条件,对口选择相关文学网站进行写作投稿,可使广大网民人人实现梦寐以求的文学作者理想,更利于文学青少年一展文采,并在获得文化自信力的同时,尽快创造且持续提升其人生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网络文学现状:200万网络写手 7成理工科出身
谈网络文学写作
网络写作者达3万 数量堪比传统作家
抄袭没有“情有可原”
文笔好的网络小说写手及其作品
网络文学作家董江波:网络文学正在进入成熟期 要给网文成长空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