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述而第七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译文】

孔子说:“传述却不创作,相信并且爱好古代的文化,私下里我把自己跟老彭(传说中是殷商时期的贤士大夫)相比。”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学过的知识,学习而不厌倦,教诲别人不倦怠,对于我啊有什么呢?”

(注意:“默而识之”句中的“识”通“志”,记住。“何有于……”属于古汉语中的固定格式,翻译成“对于……有什么呢?如《左传·子鱼论战》中:“虽及胡耉,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求学问,听到符合道义的事情不能做,不好的的毛病不能改正,这些是我忧虑的。”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属于宾语提前。)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安详舒适,脸色和悦。

(注意:“燕居”就是“宴居”,闲居。“申申”,安详舒适的样子。“夭夭”,脸色和悦样子。再如,蔡邕的《故太尉桥公庙碑》中:“燕居从容,申申夭夭。”)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无衰老得太久了,太厉害了!我不再梦见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的弟弟,是孔子最敬佩的古圣人)了。”

(注意:“甚矣,吾衰也久矣”,是主谓倒装句。)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在‘道’上立下志向,把‘德’当成根据,把‘仁’作为依附,在六艺方面游乐。”

(注意:“六艺”古代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六种技艺:礼、乐、射、御、书、数。二是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如果送给我十条干肉作为拜师礼,我不曾没有教诲的。”

(注意:“自”,意思是“假如”、“如果”;再如杜牧的《赤壁》一诗中“自将磨洗认前朝”句中的“自”,也当为此意。“束修”也可作“束脩”,意思是十条干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郁结于心时就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去开导他,告诉他一个方面,却不能把三个方面推举出来,(我)就不再教他了。“

(注意:“愤”,意思是“郁结于心”。“悱”,意思是“想说而又说不出来”。)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在身的人的旁边,不曾吃饱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哭过,那么就不再唱歌。

(注意:“于是”属于古今同异义词语。“歌”属于名词动用。)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行动,舍弃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有这样的做法。”子路问:“您如果统率三军,那么,跟谁(同去)”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没有船硬要渡过黄河,死了却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跟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事情而警惕,讲求谋略而能够成功的人。”

(注意:“则谁与”属于两种特殊句式,一是宾语前置句,一是省略句。“吾不与也”属于省略句。“惧”,警惕。)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取,即使做一个为人持鞭驾车的贱役,我也做它,如果不能,(我)还是顺从我喜好的。”

(注意:“富而可求也”,句中的“而”,用于主谓间,表假设。)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小心谨慎的事是:祭祀,战争,疾病。

(注意:“齐”通“粢(zī)”祭祀时用的谷物。)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味道。他说:“不想寻欢作乐竟到了这种地步。”

(注意:“至于”,古今同形异义词语,文中意为“到了……地步(极点)”。)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老师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嗯,我将去问问他。”(子贡)进入孔子的住处,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怨恨吗?”(孔子)说:“寻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怨恨什么呢?”(子贡)出来后,(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注意:卫君,卫出公,名辄。他拒绝晋军护送他的父亲回到卫国,这就等于父子在争国君的位置;和伯夷、叔齐互相推让形成对比。)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糙米,喝水,弯曲胳膊把脑袋枕在上面,快乐也在其中了。不符合道义就富有并且尊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加给我几年(寿命),五十岁来学习《易经》,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说高雅的话:《诗经》、《书经》,执行礼节时,都用高雅的语言。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沈诸梁)向子路问到孔子,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发愤忘记了吃饭,快乐以至忘了忧愁,不知道晚年将要到来罢了。”

(注意:“乐以忘忧”,句中的“以”,是连词,不能翻译成“以致”,因为后面是好结果;后面是坏结果时,才翻译成“以致”。)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勉来追其知识的人。”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讲的是:怪异、暴力、混乱、鬼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就向他们学习,(选择)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反省自己)改掉它们。”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赋予德行给我,桓魋(tuí,宋国的大官,孔子从曹国到宋国,桓魋企图在路上死他)他对我能怎么样呢?”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人,认为我做了隐瞒你们的事了吗?我对你们没有隐瞒什么,我没有言行不能向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啊。”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用四种课程教授(学生):文献、行动、忠诚、守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不能看到他们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又说:“善良的人,我不能看到了,能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这就可以了。没有却装成有,空虚却装成充实,贫乏却装成豪华,这样的人就难有固定的操守了。”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钓鱼不用渔网捕鱼,射鸟而不射归宿的鸟。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装作博学的人,我不是这样。多听听,那么其中好的就跟从他;多看看就记住它们了。(这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求知)方法了。”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互乡(地名,无可考)(的人)难以与他们说话,一个小孩子被孔子接见,(孔子的)弟子们很疑惑。孔子说:“我赞赏他的进步,不赞赏他的退步。希望为什么这样高。别人是自己干净而后进步,赞赏他的干净,不要揪住他以往(不放)。”

(注意:“童子”在古代至少有四个意思,一是指小孩子,如韩愈的《师说》中:“彼童子之师。”二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试的人”,如蒲松龄的《促织》中:“操童子业,久不售。”三是“未满二十岁的人”,如《论语》中的《侍坐章》中:“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四是终生未娶妻的人。“洁”,使动用法。)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义距离(我)远吗?我想要仁义,仁义就到了。”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陈国的司寇)问道:“鲁昭公道德礼法吗?”孔子说:“(他)懂得礼法。”孔子退了下来,(陈司败)给巫马期(孔子弟子,姓巫马,名施,字期)做了一个揖让他靠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君子也偏袒吗?(鲁昭公)在吴国娶了一位同姓的(夫人),称她无孟子。鲁昭公如果懂得礼法,谁不懂得礼法呢?”巫马期把他的话告诉给孔子。孔子说:“我太幸运了,如果有了过错,人们一定知道它。”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跟人唱歌,(别人)唱得好,(他)一定让人家返回来,然后跟着人唱。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孔子说:“文献方面,没有我效法别人的了吧?亲自践行君子之道,那么我还没有做到它啊!”

(注意:“吾未之有得”,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和仁,那么我哪里敢当。不过(说到)做事不厌烦,教诲别人不感到疲倦,那么可以说是对的啊。”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不能做到的啊!”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重了,子路请求祈祷。孔子说:“有这样的事吗?”子路回答说:“有这样的事的。诔文说:为你向天神地神祈祷吧。”孔子说:“我向它祈祷很久了。”

(注意:祗(读zhī),敬辞。)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不恭谨,(过分)节俭就固陋。与其不恭谨,宁可固陋。”

(注意:孙,通“逊”,恭谨。)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新地坦坦荡荡,小人常常忧惧不安。”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又严厉,威仪却不凶猛,恭谨而且安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条孔子经典语录(附译文)
文言名句集锦
一本《论语》就是一本养生奇书
《论语》68个经典语句及译文
国学经典3
【经典重读】《论语十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