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君作文教学笔记(之八):你优秀,是因为你的文字中有泥土的清香


         你优秀,是因为你的文字中有泥土的清香


                     ( 《创新作文》“王君讲作文”专栏稿2013年第11号)


班上有一份作文刊物,叫《热爱生命》。一周一出。孩子们周周写随笔,遴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就发表在这份刊物上。发表了作品的同学会得到一张稿费通知单。稿费是虚拟的,但荣誉是货真价实的。我选作文,有我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初读就让我怦然心动。其他的,比如文字是不是足够精彩啊,结构是不是足够完美啊,点题是不是非常到位啊,主题思想是不是足够深刻啊……我都不太看重。离初三还远着呢!初一,是表达性灵,抒写性灵的最佳时刻。忠诚于自己的内心就好,我手写我心就好。享受写作,是写作教学最崇高的使命也是最终的目标。

每隔一段时间班上就有一次统计:看看哪些同学在《热爱生命》上“露脸”的机会多,老师会联合家长,给予隆重表彰。

几次统计下来,孩子们惊叹:同列榜首的,除了年级第一名,语文成绩呱呱叫,“货真价实”的才女孙美意外,居然还有“牙套妹”许锦丽!

小丫头许锦丽,初一进校第一天就像条小尾巴一样跟着我,从教室到走廊,又从走廊到办公室,最后从办公室跟到厕所……甩都甩不掉。她搂着我的肩膀跟我咬耳朵,说自己的小学时代外语特强,数学还行,语文烂得一塌糊涂。“乞求”我多多开恩,不要“为难”她。我哈哈大笑,刮着她的小鼻头让她放心。

一开学上课,发现这个小姑娘还真有意思。喜欢发言,但呱呱呱说半天就说不到点子上。喜欢朗诵,声音震天动地,但几乎没有抑扬顿挫。说话贼快,做作业却很慢。胆儿大,性格豪爽,像个男孩儿。几次考试下来,语文确确实实不咋样。

班上的另一个小才女苏小懿在写《我的同学》时写的就是许锦丽。你读读片段,这丫头,够个性!

 

说起牙哥,她真的很喜感!她戴着一副小小的、镜片是椭圆形的眼镜,镜片的后面有一双狭长的眼睛,总好像睁不开眼或者没睡醒的样子。她很瘦,还有点黑哦,头上梳了很多小辫子,并全扎在了一起,很是复杂难搞,整体看上去好似一只被饿瘦了的加菲猫”!

她在班里自称牙哥。起初是因为她上下两排牙齿都武装上了结实稳固的牙套,嘴巴就显得尤为突出,于是被班里的男生们第一时间命名为牙套儿妹。但她觉得不爽,不如牙哥来得过瘾,所以自己更名自封了。

每次上课,如果有捣乱的吵闹声不时响起,牙哥会冷不丁地突然大喝一声:安静!瞬时间,吵闹声戛然而止,教室里会出现真空般的鸦雀无声。而其实,大家起初安静下来的原因一多半是被吓了一大跳,然后才会慢慢地回过神儿来继续闹……

有时,牙哥说的一些不当言辞也会引起大家的一阵小烦。就比如有一次,由于她是英语课代表,早上要负责收作业。只见她用她那瘦弱的胳膊抱着厚重的练习册,艰难地前行着……忽然,牙哥停了下来,高声喊道:女生的作业肯定做得特别好,男生估计都没人交!其结果是遭到了所有男生的狂轰滥炸,集体封杀……

             ——节选自初一(1)苏小懿《牙哥》

 

 

 

就这么个大大咧咧的,常常口不择言的家伙,怎么会荣登发表作文状元榜呢?

我说,看来,语文考试成绩暂时不太好,不等于就写不出好文章。大家把这学期的《热爱生命》前十期拿出来,找出许锦丽的文章,研究研究一下如何?

这一研究不要紧,教室里边立马炸开了锅。我听着大家的讨论和发言,心头乐得很!孩子们如果发现了“牙哥”的成功的奥妙,他们对作文的认识,是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一个孩子说,牙哥写的事好像和我们写的很不一样。

我追问,怎么个不一样?

孩子说,她好像喜欢写教室以外,家门以外,城市以外的事儿。

我说,嗯,确实是。读读片段——

 

童年就是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年龄。有一年我养了几只蚕,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我都会喂它们新鲜的桑叶,看着蚕宝宝们一天天地长大。蚕和人一样,爱吃的就长得快,个头儿也大。有一天我发现那只最能吃的蚕开始蜕皮了。很快陆陆续续的不断地有蚕在蜕皮,我已分不清它们谁是谁了。

为了搞清楚蚕多久蜕一次皮,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每当一只蚕蜕完皮,我就在它的头上用水彩笔点一个点儿,再在纸上用同样颜色的水彩笔写上日期和时间。两天以后我的十只小蚕都让我点上了不同的颜色,很是好看。纸上也用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写了十个日期和时间。经过观察我知道了,从上一次蜕完皮到下一次蜕完皮大约需三天的时间。

             ——节选自许锦丽随笔《童年趣事》

 

【同学们点评:没有想到牙哥还这么耐心细致地在蚕宝宝身上下过功夫也!】

 

三姨婆和三姨姥爷退休后在乡下租了一个小院儿。每年天气暖和了就搬到那里去住。小院儿里有一块空地,今年他们决定在那里种点儿什么。

他们去集上买了些好种的菜籽。比如说,萝卜,白菜,黄瓜,西红柿……三姨姥爷回到家就把种子种了下去。每天天刚刚亮,他就开始给种子浇水,除草……忙得不亦乐乎。一周后,种子没有发芽;又过了一周,种子还是没有发芽。他们坐不住了,就去问邻居。邻居大妈说:“你们种下去以后不是下过一场大雨吗?会不会雨水把种子冲走了?”“啊?!不会吧,我可挖的都是一尺深的坑呀!”邻居大妈一听,嘴張得老大,说:“又不是种树,挖那么深干嘛呀?象你种菜,只要把种子一条一条地撒下去,再用两边的土盖上就行了。你的种子肯定都烂在土里了。”三姨姥爷如梦初醒地点了点头。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三姨姥爷又从集上买了种子种下去。前天,三姨姥爷给妈妈打电话说,他们种的萝卜大丰收,一天三顿,顿顿吃萝卜,吃都吃不完,让妈妈去拉些回来。第二天妈妈开车去密云,拉了一大箱白萝卜回来,现在我们也开始天天吃萝卜了!

      ——节选自许锦丽随笔《三姨婆的小菜地》

 

【同学们点评:难得!居然有同学还能关注老人和菜地的趣事。】

 

站在我家客厅的落地窗前,往前望去,可以清晰地看见楼后花园中的景象。

现在是秋天,满园一派丰收的景象。离地最近的就要数一层阿姨种的南瓜了。金黄金黄的南瓜已经从叶子下面探出了头。再往上数就是石榴树了。树上缀满了象小挂钟似的小石榴。原本很是稀疏的那棵枣树,今年可结了不少的枣子。院子里最高的树就要数柿子树了。前几年才只有两层楼高,今年已经有三层楼高了,我都可以平视它们了。

国庆放假前树上还满载着小灯笼似的柿子,后来被业主们分批打了下来。现在只有在树顶端还稀稀拉拉地挂着几个“幸存者”。在这万物凋零的季节,树叶渐渐枯萎,那几个黄透了的柿子,显得格外的生机勃勃。

                ——节选自许锦丽随笔《柿子树》

【同学们点评:我们也常常见到小区里类似的情景,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写进作文呢?】

 

在装修房子的时候,爸爸妈妈为了方便,在所有的房间都打了空调洞。但存储间一直都没有安装空调,每天早上,太阳照到这面墙上时,我们透过墙纸可以看见一个圆圆的洞在墙上。

第二年的春天,有一对麻雀夫妇入住了空调小洞。有时,早上当阳光照到墙上时,我们还可以看见一对麻雀的身影在洞里蹦蹦跳跳的。渐渐的天气热了,小麻雀们出生了,那个小洞变得格外的热闹。天刚亮,它们就开始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而且我还惊讶地发现,每当大麻雀扑扇着翅膀飞回来,把壁纸敲得啪啪响的时候,小麻雀叫得格外厉害。我想一定是麻雀妈妈给小麻雀带吃的回来了,它们在抢小虫子吃呢!

我们全家都非常喜欢这些小邻居,每当我们走过储存间时,都会停下来望一望那个小洞,不管是不是能看见它们。爸爸甚至还出主意,把那块壁纸挖了,粘一小块玻璃上去。但不知怎的,后来并没有那样做。

后来,小麻雀们慢慢地长大了,洞不够住了,它们就飞走了。走前也没有跟我们打招呼。一个冬天我们都很寂寞。

     ——节选自许锦丽小随笔《我们家的小邻居》

 

【同学们点评:太惊艳了!简直像传奇!】

 

我说,老师第一次读这些文字,就喜欢得不得了。现在再读,更着迷。这些文字都很朴素,谈不上多精妙的文采和多深刻的主题啊,你知道老师喜欢它们的原因吗?

“许锦丽的的文字很自然。”一个孩子叫到。

“她讲的都是和自然有关的故事。”一个孩子若有所思。

我笑了,说:“两个‘自然’,是一个意思吗?”

“一个是‘大自然’,许锦丽的笔下总是有大自然。一个是‘不造作’,她从来不拿腔拿调的。”

我很欣慰:“同学们好聪明,一眼就看出了奥妙。因为热爱‘大自然’,所以文字很‘自然’。这句话里,可有写作最深的道理啊!”

“大自然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可是,为什么老师很少从你们的随笔中读到关于大自然的文字呢?”

孩子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们天天学习,天天从校园到学校两点一线,我们没有时间观察大自然。”一个孩子悲哀地说。

“其实观察自然不需要时间,关键是你有没有这颗心,除了自己,除了‘人’之外,你的眼里心里还有没有其他。”我尝试着引导孩子们,“比如说,学校里有几只流浪猫,从你们进校的第一天就看到了。我们的校园很小,王老师看到这几只猫天天和你们玩呢。你们喜欢这些猫吗?”我问。

“喜欢喜欢!”一说到学校那几只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猫,孩子们激动了。

“可是,为什么居然没有一个同学在自己的随笔中写过这几只猫呢?为什么大家一写作文就变得对周围的‘大自然’熟视无睹了呢?”

“写猫有什么意义?”一个孩子嘀咕道。

“意义重大。”我说,“万幸的是,还有一个同学没有忘记这些猫,而且深情地写它们。”

“谁?”孩子们困惑地看着我。

“许锦丽呀!”我得意地说。

我出示了许锦丽在作文《我愿意……》中写猫的片段:

 

我喜欢我们学校的那只校猫,她的资历比我老,还称得上是我的学姐。在我们眼里她是这学校必不可少的一员……

 

两句话,读得大家啧啧赞叹,心服口服。

所以,我说,孩子们,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们成了眼睛的盲人和心灵的盲人。冰心有一句著名的诗:我们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可是,城市的钢筋水泥硬化了我们的心灵,钝化了我们的感官。只有那些还保持着赤子情怀的人们,才能够得到自然的点化。许锦丽就是这样的一个自然的宠儿。她的文字因此而有了土地的香味儿。而土地的香味儿,是当代中学生的文字中多么稀缺的味儿啊!所以,语文考试成绩还暂时不太优秀的许锦丽,写出了非常具有个性的作文——本真、质朴、自然,散发着泥土的清香。

教室里掌声响起来。我看着在掌声中绯红了脸的可爱的许锦丽,心里说:谢谢你,小姑娘。谢谢你的文字,也安抚了我教作文的焦虑的心灵。

 

【许锦丽随笔选】

 

            小区里的“野鸭湖”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1)许锦丽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到小区里的“野鸭湖”看鸭子。我像往常一样带了些小饼干去喂它们。可没想到的是野鸭子一家都飞走了。保安叔叔告诉我,野鸭一家前两天就飞到南方过冬去了。望着空空的湖面,我心里顿时觉得空落落的。

我们小区的中央有一个美丽的人工湖。就在前年,这个湖被一群野鸭子占领了。它们之间不停地发生冲突,最终一对野鸭子获胜,把其他战败的鸭子赶走了。很快这对鸭子在芦苇丛中下了一窝蛋。但不幸的是,他们的蛋不是被小区里的野猫偷吃了,就是被淘气的小男孩儿拿走了。大家很是遗憾,而且也不知道这对野鸭夫妇或其他的野鸭子来年会不会再来。

冬去春来,去年清明过后,小区里的人工湖又被注满了水。这时,“野鸭子会不会到来?”成了人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

                    

去年的四月中下旬,我们惊喜地发现那对鸭子如期而至。大家奔走相告。那对野鸭子每天都在我们小区的人工湖自由自在地嬉戏着。有一位好心的爷爷,为了让鸭子有一个安全的小窝来繁衍生息,就用木板为它们做了一个能漂浮在水上的小屋子,还在屋子里放了一个废旧的抽屉当窝。为了不让那些淘气的小男孩和小区的“野猫”去打扰它们的幸福生活,一位年轻的叔叔把小屋放在了湖心,还在小屋子下绑了个大铁砣,这样小屋子就不会到处漂荡了。

起初我们还担心,这对鸭子会不会接受这个小屋子。可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没过多久大家惊喜地发现,它们不仅入住了小屋子,而且还在小抽屉里下了9枚蛋。我们非常期待……

小区里的大人,孩子,每天谈论最多的就是这对鸭子。原本不认识的人们,只要来到湖边,就会相互打听关于鸭子的新闻;原本忙忙碌碌的人们,现在也愿意停下脚步,听上一会儿鸭子的鸣叫。大家带去面包,饼干,香肠和青草去喂它们。母鸭饿了就会游到岸边来吃。28天过去了。有一天当我又来到湖边,我看到九只小鸭排成一对,乖乖地跟在妈妈的身后游,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动!

不过问题也接着来了。天还不亮,就会有野猫守在芦苇丛边,等着小鸭游过来。为了不让野猫得逞,小区里早起的爷爷奶奶们都会轮流值班,驱赶野猫。有一次,野猫想扑一只小鸭,勇敢的鸭妈妈从空中俯冲下来啄那只猫,但不小心翅膀挂在了树上。值班的老奶奶看着干着急,够也够不着。这时有一个年轻人路过,老奶奶连忙叫住他帮忙。小伙子爬上树,把母鸭子救了下来。

但更大的悲剧到来了。

好景不长,很快不知从哪里来了好几只鸭子。宁静的湖面顿时变成了战场。有一天傍晚,几只公鸭对公鸭爸爸发起了进攻。它们在湖面上盘旋着,厮打着。在湖边乘凉的人们忧心忡忡地等待着一个未知的结果。这个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公鸭爸爸可能是被几只公鸭追得慌不择路,竟然一头撞在了会所的玻璃外墙上,死了。当场就有好多人哭了。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把目光投到了湖中的母鸭和九只刚刚孵出来的小鸭身上,他们的命运将会怎样?

母鸭选择了坚强,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小鸭们。湖中心的位置不再属于它们,每天她都带着小鸭们,远远地躲着其他的鸭子。尽管母鸭一再地退让,仍会有公鸭来欺负这些小鸭,用嘴啄小鸭的头。小区的野猫们更是虎视眈眈,天还没亮,它们就象猎人一样等着掉队的小鸭。每天人们都带着面包,饼干,香肠和嫩草去看望它们。只要有人看到其它鸭子和猫欺负小鸭们,就会马上跑过去,赶跑它们。小区里退休的爷爷奶奶更是组织起来,随时驱赶那些不怀好意的公鸭和野猫。

树叶渐渐地变黄,黄叶渐渐地落到了地上,夏去秋来,小鸭们已和它们的妈妈一样大了,我们根本分不出哪只是鸭妈妈了。有三只鸭子的头顶变成了绿色,尾巴上长出了钩状羽毛,和它们的爸爸一模一样。尽管它们的翅膀还显稚嫩,但已能拍打着驱赶靠近它们的其他鸭子,为妈妈和姐妹们争取更大的生活空间。

王者归来,明年谁是这片湖面的主宰?

 

【点评:许锦丽写小区里的野鸭子的故事,断断续续地写了很多篇。这里展示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第一次读,我就被深深地感染了。一个住在城市高档小区里的女孩儿,把那么多的视线和关怀年复一年地投向了这些普通的小动物。仅仅是这份情怀,就让我喜欢。所以,不需要任何装饰,这些文字就足以打动人。】

 

 

              那一瞬间让我醒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西山学校初一(1许锦丽                

     

那一瞬间发生在我五岁的时候。                                   

那时我们全家还在俄罗斯,我在上幼儿园大班。有一天,老师让我们回家做豆子的发芽试验。我很兴奋。回到家,我按老师教的,把绿豆放在酸奶盒里,洒了一些水,用一块湿纸巾盖上。每天早晚,我都会给试验品换纸巾,并清洗盒子。在我的细心照料下,小豆芽长得很快,没过几天就有我的小姆指长了。

一周后,小朋友们把自己的试验品都拿到了班上,老师看了很高兴,让我们回家再把小豆芽种在土里,继续观察,比比谁的长得最快。我兴趣高涨。放了学,我在楼下的小花园里铲了点土,小心翼翼地把豆子的那端埋进土里,把新发出来的豆芽冲上,露在外面,还浇了很多水。小豆芽们一棵棵精神抖擞地挺立在小花园里,像一队童子兵,似乎每一秒钟都在往上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真想爸爸回来早些看到。

左等右等,爸爸终于回来了!我得意洋洋地拉着爸爸到小花园里欣赏我的杰作。爸爸蹲在地上,左看右看,看了半天,哈哈大笑,他说:“真有意思,怎么根冲上呀,那它不是很快就会死吗?”我迷惑地看了看我的豆芽,几根发出来的芽孤零零地向上翘着,蔫蔫的,样子是有些奇怪。不过我还是很不服气地对爸爸说:“我问过妈妈了,中文叫‘发芽’,那发出来的就应该是嫩芽,怎么会是根呢?”爸爸又发出爽朗的笑声。他刮着我的小鼻子,说:“丫头,跟我来!”我嘟着嘴,气呼呼地跟着爸爸回到屋里。

原来爸爸带我上网去查资料呢!我趴在桌上,看爸爸搜寻出来的网页。一看吓一跳!

资料里说植物的种子都是先发出根,再长叶。原来是这样!原来我把小豆芽栽反了!怪不得我的豆芽看起来都蔫蔫的呢!

那一瞬间,我恍然大悟。

好险好险!如果不是爸爸及时回来,我岂不把我的小豆芽亲手害死了吗?我岂不成了刽子手了吗?我似乎看到小豆芽们被活埋在土地里,不能呼吸,不能伸展手脚,他们面黄肌瘦,一棵一棵倒下,最后全部死掉。我似乎听到周围的花草都在为同伴哭泣,都在谴责我这个小糊涂虫。

我倒吸了一口冷气。

我连忙跑回小花园里把我的小豆芽调了个头重新种了。     

 如今,童年时代的那个“一瞬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后来我渐渐长大,当我坐在教室里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时候,读到“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的时候,我总想起那个“一瞬间”,感慨非常多:我们离自然是多么的遥远,离土地是多么地遥远!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我们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及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生物并不了解。我们总是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我们,自以为了不起。但是那些让我们赖以生存的五谷杂粮是怎么播种养护收获的,我们知道得太少太少了。我们为什么不走进自然,走向土地,去真正地去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喜悦,在劳动中去汲取一些生活的智慧呢?

五岁时的那一瞬间,让我醒悟,让我明白了很多很多道理。

 

【点评:这是一篇命题作文《那一瞬间让我         》。孩子们诸多唱着高调的文章看得我恹恹欲睡。而这篇关于小豆芽的故事拯救了我。这篇作文,在我的指导下,许锦丽一共修改了五遍。修改后,细节上,点题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很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许锦丽能够永葆这份对自然的纯真的关注,永葆文字中原生态的质朴味道。这实在是写作的无价之宝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一年级作文:小鸭学游泳作文-考试吧
失去双亲的小野鸭,和竞争对手潜鸟组成一家三口,专家也看懵了
“慈母”说明书
家有小鸭(一年级叙事作文)
苍鹭野鸭妈妈面前叼走小鸭
野鸭妈妈从山坡上 带小鸭鸭下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