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山七月春盎然

题外话:

这是我的第一个小学语文的课堂实录,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星期四第一节课教出,是学校教导处领导“趁火打劫”的课。从大家的评价看,还算是一堂合格的课。

这堂课上完之后,我有一个极大的意外的收获,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了,来到新环境后的阴郁烦闷,烟消云散,心里有一种跳动的喜悦。再次知道,小学也好,中学也罢,原来我的所求,只不过是想上几堂我自己喜欢,学生也喜欢的语文课而已。

把实录发出来,请大家批评指正。不是我矫情,在小学语文这一块,我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做一只蜗牛,慢慢去散步,看太阳东升西落,看草木一岁一枯荣,看我自己如何笨笨地坚持,把内心的微弱的摇摆的信念,汇成草叶上一颗晶莹的露珠。

如此,甚好!

毕淑敏说,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井底之蛙,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的井,口径大点,有的人的井,口径小一点。虽如此,但是,井蛙和井蛙并不是隔绝的,因为,井底的水,正汩汩地相通着。我转战小学,在博客上,有一两百条表示伤感的留言,也许,没有留言的还要多一点吧。博友的伤感,也是我内心的感伤,但更是我珍贵的收藏和窃窃的喜悦。谢谢你们,陪我一路走来,为我花费时间,为我注入力量,给我庸常生活里的惊喜,给我平凡生命里的奇遇。谢谢你们,草根也好,奇侠也好,我将继续。

“最温暖的两个字:我在”,你们点开新浪博客,会发现,我一直都在。

 

天山七月春盎然

                       ——《七月的天山》课堂实录

一、检查预习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昨天晚上已经布置了预习,现在,我们来检查预习效果,看看大屏幕,依次读出这些生字词。

    投影:

    白缎 山涧  俯视  马蹄  溅起   绵延  矫健      离鞍 飞泻   无限  撑开    枝丫  萦绕  幽静  

    白皑皑   洄水涡  饮马溪边  戈壁滩  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  重重叠叠

生:白......

师:不会读?预习不到位哦,你先坐下,下一位。

生:......

生:......

生:白——茫茫。

师:虽然白茫茫和白皑皑一样,都是一片洁白的意思,但是白皑皑更多地用来形容山峰的积雪,你可以说白皑皑的山峰,但是,如果下了一晚的雪,打开门,一般说“白茫茫的一片”。

生:......

    生:饮(yǐn)马溪边。

生:这个字是读第四声,yìn马溪边。

师:到底是yǐn,还是yìn呢?我查过字典,这两个读音,都是喝水的意思,但是yǐn是人喝水,而yìn则是牲畜喝水,同学们,你们是要yìn水还是yǐn水呢?

生:yǐn水。

生:yìn水。

师:还有一个人要yìn水,好吧,你自个儿去yìn吧,反正,我们大家是要yǐn水的。

生:......

师:好了,现在我们齐读生字,大声读三遍。

生读。

师:(请第一个学生),你现在会读第一个词语了吗?

生:白缎!

师:好,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很多事情都能做好的。(请另一学生),你现在会读你刚才读错的词语了吗?

生:白皑皑!

师:好,接下来,我们来分享我们的初读感受。初读感受是你未经别人影响的独特感受,因而也是最珍贵的感受,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对于文章的独特感悟。我请三个同学来分享一下。

陈佳成:这篇课文给我的第一种感觉很美,第一自然段很直白地表达了在新疆七月的时候自己想干什么,而第二、三、四自然段写得也非常好,清楚明白,用了许多比喻句,比如把云影比作了银灰色的花,很美而且很自然。

师:我发现你的初读感受,既有大的方面的概括,也有小的方面的发现,是一种很不错的读书方法。

张云淇:我看到这个题目,就想:七月这么热的天,有谁会去上天山呢?我带着好奇读了一遍课文,才知道七月的新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热。我又看了一遍,发现天山太美了,一进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抛在了身后,最美的是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我真想去天山游玩一回。

师:说的真好!会倾听的同学一定发现了张云淇在告诉我们一种好的读书的方法呢,那就是——

生:带着疑问,带着好奇去读书。

师:是啊,带着好奇和兴趣去读,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邓伟军,你来。

生:老师,你叫错了,是刘伟军。

师:哦,是吗?我看到刘伟军,老是忍不住想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事情,所以,就叫成邓伟军了,对不起,下次不叫错了。

刘伟军:随着《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我体验到了天山的凉爽,我仿佛身临其境。我看见了像银链一样的雪水从峭壁落下来,看见了饮马溪中的鱼,看见了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看见了高过码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天边的彩霞,而我自己,仿佛浮在花丛中。虽然当时的天山不是春天,但比春天更美。

师:说的真好啊,绝对要掌声鼓励!

师:会倾听的同学一定又发现了,刘伟军也在告诉我们一种非常好的读书的方法,那就是——

生:带着联想和想象读书!

师:带着联想和想象读书,就能够像刘伟军一样——

生:身临其境!

师:好吧,那我们就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游览七月的天山。

二、火眼金睛找景物

投影:

默读课文2、3、4自然段,想想该段描写的主要景物是什么?请用一个字概括。

师:先看第二自然段。

生:美!

师:当然很美,但是,我们的要求是找景物,景物,是一样具体的物。

生:山!

师:当然也写了山,但是,再仔细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景物。

生:水!

师: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水是这一段的主角。第三自然段。

生:我来!我来!

师:你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我们说过,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怎么样?

生:动手不动口!

师:大家都说“我来我来”,就会给课堂添加许多不必要的声音。你来。

生:树!

师:第四自然段,大家一起说——

生:花。

师:我们读书,要有把长长的文字读短的能力。接下来进入下一个环节,仍然是把长文读短。

三、一语中的说特点

投影: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请用一个字概括。

师:我们在《桂林山水》里学过,“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各个地方的风景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天山的水,树和花有什么特点呢。先说水。

生:入。

师:入?什么意思?

生:进入天山的“入”。

师:哦,虽然你的回答不正确,但是,你真的帮了我一个大忙,你分明是在提醒我,作为一篇游记类的文章,《七月的天山》和《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样采取了——

生:游览顺序。

师:我们在课文里面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句子,很明显的。

生: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师:真是一个体贴的作者啊,把表示游览顺序的句子都放在每一段的开头。继续说水的特点。

生:清。

师:是的,天山的水的确很清,但是桂林的水也清啊,天山的水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

生:美。

师:可以,但不够具体。

生:寒。

师:有点意思了,但是,程度过了,对于七月的天山来说,水——

生:我知道了,是凉爽,凉!

师:雪峰融化的雪水,和七月的天气,融合成一股秋天般的凉爽。再看看树吧。

生:绿。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容。

生:蓊郁。

师:这个词语不错。继续找找,看上去蓊郁是因为——

生:树密。

师:对了,说说花吧。

生:多!

生:美!

生:繁!

师:都很好,但是我更喜欢“繁”这个词语,繁花似锦啊。好了,刚才,我们用概括的方法,把长长的文字读短了,现在,我们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把美美的文字读成一个个画面。

四、慧眼独具寻美处

投影:

七月的天山,处处都是美景。在众多的美景中,哪一处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用你认为合适的语气读一读。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用你认为最美丽的语言说一说。

师:别急着回答,没有经过思考的答案,不是有价值的答案。思考五分钟,好好地组织语言。

生:“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我很喜欢原始森林,很想去看一看。

师:我觉得喜欢原始森林的男孩子特爷们。如果你到了原始森林,你将会看到——

生:密密的塔松,重重叠叠的枝桠。

师:你将会很难看见——

生:阳光!

师:是啊,很难看见阳光,这在我们附小的校园里,以一大片一大片存在着的阳光,到了原始森林里却变成了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因为——

生:因为森林太密了!

师:所以阳光只能透过缝隙——

生:漏下来!

师:请大家把这个“漏”字圈一下,这个词语用得非常准确生动,充分表现了森林的茂密。

生:我觉得这一句很美: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师:这里有两个很特别的词语。

生:柔嫩,柔美,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我感觉到天山好像变成了一个女人。

师:一般来说,我们用山来形容男性还是女性?

生:男性!

生:女性!

师:呵呵,现在有些女汉子也许的确可以用山来比喻形容,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说山是男性的象征,比如我们常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深处的天山,不仅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个——

生:少女!

师:是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注意哦,你是去看一位少女,而且是一位花枝招展的美丽的少女哦,你的语气应该怎样?

生读,很温柔。

生:我喜欢这句: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我觉得,这里的确是一片花的海洋。

师:读这句的时候,要读出排比的味道,一句比一句欣喜,一句比一句高昂,来,我们齐读。

生: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师:读得不是很开心啊。我记得但丁有一句话,我向前走,看到花,就停下脚步,而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一片花海,要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这次读得朝气蓬勃)

师:也像你们脸上的笑容一样生机勃勃。孩子们,来,笑一下,把自己的脸,笑成一朵花。

生微笑。

师:是啊,现在,我们134班教室,也是一片花海了!继续。

生:“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我觉得这里的水很有气势。

师:何佳彧,你是今天这节课以来,朗读得最好的,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是啊,这里的水的确很有气势,要是李白看见了这里的水,他会怎么说——

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反应真快!再想想,这千万朵白莲,是谁撒下来的?

生:啊?什么意思?

师:是天女啊,我看到这句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联想,这大概是天女散花吧!

生:哦!

生:我喜欢这句: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我真想去捞一条鱼上来看看。

师:是啊,天山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

生:江底的沙石!

师:那是桂林的水!天山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

生:五彩斑斓的石子和鱼群闪闪的鳞光!

师:这就对了,这就是活学活用!我呀,最喜欢的是这一句: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请大家看看大屏幕,看看这句话引起了我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投影: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读到这句话,我眼前仿佛出现了红的,黄的,蓝的各色野花,挨挨挤挤,密密麻麻,远远望去,可不就是一片海!一片色彩斑斓的海,一片芳香四溢的海,一片让人流连忘返的花海。走在这花海里,马儿怎么会不轻快地扬起蹄子,步伐矫健,恐怕它都忘记吃草了吧?微风吹过,花随风动,像荡漾起一阵阵涟漪,人行走在这片花海里,恐怕都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了吧,只觉得自己像一尾小鱼,急切地想浮到水面看风景,或者像一只蝴蝶,翩翩在花与花中间。

师:看看,老师虽然三十多岁了,想象的翅膀还是和你们一样年轻吧。

五、美图悦目韵余味

师:好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都很好,为了奖励大家,我用图片带大家一起神游天山!请同学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听音乐,一边回想课文,身临天山之境吧!

投影:

天山美景。

孩子们很兴奋,不断发出惊呼声。

学生边看图片,我边用课文的句子解说。

师:(定在最后一张)看到这张繁华似锦的图片,我们不禁想轻轻地吟诵起课文的最后一段了:

投影:

虽然天山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师:看完所有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天山太美了!

生:我一定要去天山游玩。

师:小时候,我曾立下志向——博览群书,周游世界,但是,我当了老师以后,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钱,所以,我想,也许你们将来去天山游玩的时候,会顺便给我买一张门票。对了,我们如果去天山,选择什么时候去最好?

生:当然是七——月!

师:是啊,老师写了一首小诗,我们一起读读。

投影:

劝君骑马上天山,

水凉树密花纷繁。

走马观花花迷眼,

天山七月春盎然。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就学到这儿,还剩下的时间,同学们在课堂上静静地抄写课文的优美句子,把天山的美,静静地,默默地记在心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七月上天山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旅游首选去哪里?推荐国内3大原始景区,最值得去的地方
跨越百年的美丽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七月的天山》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