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语感培养〔与教师对话之七(续)〕

◇我看了您昨天新的博文,是关于口语教学的。看到有人在留言里说,市里教师的口语和县里的大不相同。我可要说了,现在的学习途径很多,听到真人真声的机会更多,不能发准音说不过去。

◆那里的内容也有你的对话。是的,我也这么认为。我觉得,最起码还有音像资料,关键在于方式和方法。

◇要是说语言达到优美,语感自然连贯,可能不同的人就有所不同了。

◆我感觉也是这样,就连汉语都如此,有的人说话很感人,有的人说话就不那么受听。

◇对,就是人的表达能力不同。普通话还是一样的,英语却不同。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看个人重视程度和英语基本功。

◆可以这么说,我从骨子里注重语感,从小就非常喜欢听中央电台的节目,当时特别喜欢夏青、葛兰、曹山、张悦等人的播音,还有《话说长江》的主持人陈铎和虹云的播音,总体会他们的语感,但是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语感。我感觉,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总体上并没有当时中央电台的播音员的播音水平高,那种语感让人体味无穷。

◇的确。同样的话,撒贝宁说出来就那么从容,有吸引力。恐怕这个能力,语文老师下功夫应该多一点。

◆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记忆,当时电台经常有广播剧,我很喜欢。我感觉,良好的语感有助于语文教师的表达,更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语文老师当班主任,我觉得更好,孩子的各个方面素质都能抓的全。

◆前些天市里送课下乡有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感非常好,那种语言感染力,让听课的人都为之动容。过几天,你们那里的中心校主办的东南片教研协作体活动,邀请了市里的送课下乡的教师,你们如果愿意参与,也可以观摩一下。

◇这就是母语的魅力,中国人说英语给孩子,孩子达到那个程度是不可能的。

◆说实在的,前年市里送课下乡的一位教师,今年也来给我县送课了。当时她讲的是《送孟浩然之广陵》,那种情境设计和那种良好的语感,最后让我们听课人的眼圈都湿润了。在这种情境下,学生能学不好吗?

◇啊!挑战啊!孩子的厌学,萎靡不振,这样的课堂不存在了,看来,抱怨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了。 

◆前些天这位教师又来送课了,当时在课堂上,我和身边的人说,如果都是这样的教师,就不会出现学生厌学的情况了。前几天我在群里也说过,其实语感并非单单是指节奏感和流畅度。

◇还有真情么? 

◆主要是融入到具体语境中的那种感觉,才是真正的语感。节奏感和流畅度只是外在的、应该基本达到的。平时总在说声情并茂,实际就是语感。语文教学中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很多教师理解为流利朗读,或者是有节奏朗读,那是不完全的,这都是不完全的理解。其实,教材中的有些要求,很多教师并没有理解和把握到位。

◇我认为,在充分了解背景的情况下,有感情的朗读,也就是我们说的创设情景,这样会更好的。 

◆会好一些,但是也只是起始而已。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强调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如果不能进入到情境,这一点根本做不到。

◇真情来自何处啊?那得了解大意、故事背景,才能充分酝酿情感,做到你说的进入情景。 

◆只有能够对话了,才能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你说的这种理解带有一定普遍性,要深入领会这个问题,我想最好的办法是,中学教师走进市里送课下乡的教师课堂,去体会一下用什么方式来带动学生的情感。我县的课堂教学和市里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我们应该理性面对的。前些天市里送课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上所用的方式恰恰和你所理解的相反,但是效果却出乎意料。在设计上,出其不意,却出奇制胜。那种课,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功底和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属于自成风格的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读书笔记之《我即语文》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序号1291)
精心组织阅读课的“对话”活动──兼谈国标本(苏教版)二下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朗读指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解读(二)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