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伏至,“冬病夏治”调理妇儿疾病

  每年三伏天,各大医院都挤满了前来“冬病夏治”的人们。“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一种治疗、养生、保健的方法,即在夏季以中药或膏方内服调理补充气血,结合敷贴、针灸、刮痧、拔罐等经络理疗手段,快速减轻症状,提高自身免疫,预防疾病在冬季复发,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冬病夏治”特别适宜一些妇科、儿科疾病以及慢性病、亚健康人群。但专家指出,冬病夏治并不适合所有人群,它有许多原则和禁忌,需对症治疗不可乱用,尤其2岁以下幼儿不宜贴敷。此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一般应以3年为一个疗程。

  7月13日已入伏,每年在三伏天,各大医院都挤满了前来“冬病夏治”的人们。“冬病夏治”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独特的一种治疗、养生、保健方法,已逐渐融入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当中。

  专家指出,所谓“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每到寒冷冬季易发作或复发、或病情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咽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等等。所谓“夏治”,是指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日子,“冬病”到夏季有所缓解,如果这时予以中医辨证治疗,以中药或膏方内服调理补充气血,结合敷贴、针灸、刮痧、拔罐等经络理疗手段,不但能快速减轻症状,还能提高自身免疫,预防疾病在冬季复发,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如三伏贴,就是精选适合病情的、具有温阳化淤等作用的中药药材,经过炮制后,用药汁调匀,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

  “冬病夏治”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需对症贴敷不可乱用

  专家提醒,“冬病夏治”有许多好处,但它也有许多原则和禁忌,不可乱用,对症和结合个体情况,才能达成目的,否则会起到反作用。

  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振指出,“冬病夏治”有适宜人群,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过敏性疾病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结肠炎等;风湿类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骨伤类疾病的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冻疮在夏天治疗,冬季冻疮复发明显减少;“冬病夏治”还适宜一些妇科儿科疾病以及亚健康人群。

  近几年亚健康患者增多,都是年轻白领。专家表示:“这类人夏天易疰夏、便溏、乏力、头晕、苔厚、失眠,季节变换易感冒,冬季易冻疮、四肢冰冷、畏寒,所以可趁三伏时节调理身体、改善体质。”

  但以下人群就不适合“冬病夏治’: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对敷贴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等患者。此外,孕妇、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加重期间也不应该贴敷。

  李振提醒,患者在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前要向医生详细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方法,贴敷时要根据病种、病情辨证选穴等,不建议患者自行买药、调配、贴敷。穴位贴敷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特别是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李振强调,“冬病夏治”贵在坚持。由于治疗的疾病大多是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就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只有坚持治疗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一般以3年为一个疗程。同时,“冬病夏治”期间,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吃肥甘厚腻、生痰助湿的食物,禁食海鲜、虾等食物。敷贴期间不要做剧烈运动,待在通风而较凉快的房间,最好不要去空调房,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温水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

  一些妇科疾病特别适宜“冬病夏治”

  女性常易受到一些妇科疾病的困扰,如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宫颈炎以及阴道炎等各种妇科炎症。妇科疾病虽不像哮喘、冻疮等好发于冬天,但是上述妇科疾病与哮喘、冻疮一样往往与受寒或者体质虚寒有关,也属“冬病”,都可以在“冬病夏治”时期,通过膏药敷贴来对症治疗。

  痛经:虽然痛经算不上冬季好发的疾病,但是多数痛经遇寒加剧,得热痛减,并且多见于虚寒体质的患者。“冬病夏治”正好可以补益阳气,祛除阴寒,对虚寒性痛经起到好处。专家建议,痛经患者只需要在三伏天内,每隔10天做一次膏药敷贴,每次的敷贴时间为2小时,就能缓解女性生理期的痛经症状。同时提醒女性经期除了不吃冷饮外,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照常工作与劳动,但要禁止剧烈运动,如打球、游泳、赛跑、扛挑重物等,以免发生经血过多或闭止不潮,致气血损耗或气血运行不畅,使痛经反复发作。

  产后身体痛症:产后母亲出现各种病痛,根本原因在于坐月子时没有注意,特别是夏天坐月子时,忍不住热选择开空调,导致免疫力下降冷气侵入体内,因而出现产后关节痛、脚后跟痛的症状,还很容易感冒。有中医院针对产后母亲的产后贴,其实也就是通过贴三伏膏来为她们进行调理,以温阳通脉的药物,在三伏期间敷在患者疼痛的不同部位,进行调理。因此医生特别提醒:女性夏天坐月子千万别贪凉。

  盆腔炎:盆腔炎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樟连表示,女性盆腔炎分湿热、寒湿和血淤三型。血淤为局部的血流不通畅,从而引起的血淤,表现为疼痛。急性盆腔炎则属于湿热型,患者表现为黄带较多。而慢性盆腔炎,则属寒湿型的较多。血淤型,可以在中极穴、归来穴、地机穴三个穴位上,进行膏药敷贴。湿热型,则用膏药敷贴石门穴、天枢穴、水道穴三个穴位。寒湿型,敷贴关元穴、气海穴、三阴交穴,有化湿作用。

  王樟连教授提醒,在女性月经期间,或是身体抵抗力弱的时期,应避免受凉,并保持情绪乐观和充足的睡眠。日常多做运动,提高机体抵御能力,还可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利于祛除体内滞留的寒气。

  儿童也可“冬病夏治”,2岁以下幼儿不宜贴敷

  对于儿童来说,“冬病夏治”治疗时间越早越好,因为年龄越小,其免疫功能、发育越不完善,越容易得到纠正。儿科的“冬病夏治”主要针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唐为红说,许多儿童之所以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是由于自身免疫力差,表现为反复发热、反复咳嗽、汗多等症状。家长可抓住三伏这个时机贴敷,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专家认为,“冬病夏治”贴敷对儿童来说疗效好,三伏之日贴敷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进入血液发挥作用,用药后吸收得最为彻底;且副作用小,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保护脏腑;并且使用方便,免除了最令儿童反感的打针吃药的麻烦。小儿在伏天接受贴敷治疗后,冬季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减轻,体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需注意2岁以下幼儿不宜敷贴。

  此外,由于生理发育的一些特殊性,儿童“冬病夏治”更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高发的一些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发作的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等疾病,在缓解期可以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能达到预防疾病复发或减轻症状的目的。但是一些正在发作期的哮喘患儿,应先接受药物控制。此外,患有严重皮肤过敏、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疾病的患儿,也不适合进行“冬病夏治”。

  而且孩子的敷贴时间不宜过长,对于皮肤稚嫩的孩子来说,每次敷贴时间大约为2小时左右,否则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现象。在治疗期间讲究“忌口”,一般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孩子在夏天喜爱吃冷饮,如经常食用难免影响敷贴的治疗效果。(本报记者乔雪梅)

[责任编辑:芦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传统疗法大盘点 拔罐艾灸治疗妇科病效果好
三伏贴的基础知识,手把手教你学习三伏贴(一生受益)建议收藏学习
当妇科病遇见三伏,那都不是事~
李铁红:冬病夏治,这9类疾病最适合!想健康过冬你得注意了
适合冬病夏治的几种疾病
三伏来临,冬病夏治正当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