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舍得点评各群诗作(七)

大家周末好!我们对各群选送诗作的点评,主要是以交流切磋为目的,通过诗友的作品,我们不仅以欣赏的角度来看,更以学习探讨的角度来看。交流写作方法,探讨写作规律和特色,点评一篇作品,大家共同赏析,点评时对优点或缺点的指出,基本是舍得个人的看法,不能说是完全正确的,只是一个视角的问题,提出一个角度的看法,供作者参考,也给爱好者提供一个写作时参考的思路。在以前历次点评之后,有不少朋友提出与舍得不同的观点,舍得对此非常赞赏和高兴,没有谁是谁非的问题,只有交流,才可能达成共识,在共识之下,我们又保持自己对诗学独特的认识,这就是诗的乐趣之一。好,现在继续做诗作点评,舍得言辞若有过激处,还望作者及朋友们谅解。

 

推荐群:白衣浮云轩
群  号:89795050
题  目:七律·樱花美人   
作  者:华新五金
粉黛云鬟缀玉尘,闲红隼质放烟津。流霞未可雕琼树,溢彩还曾绣绛唇。
蕊吐姮娥飘缟袂,人临婺女落丹纶。樱花莫弄婵娟意,此画丹青正作真。

 

这篇七律,读了几遍后,感觉象题图诗,在与作者交流后,知是依据一幅照片而做。背景是樱花树丛,有一美少女亭亭玉立于画中央,扶枝而微笑,煞是好看。不论是哪个爱诗人见了,都会有欣然题诗的念头的。画面是美的,那是所见,但是怎么把它转化为诗而留住这美丽的瞬间,就需要一番工夫了。要让读者看到诗能想象到那是什么画面,是这要做到的,但这还不够,还要让读者从诗句种体会到你的心情和感受,并在你的启发下,他形成自己的感受。与你达到共鸣,或者产生他自己独到的美感享受。这是题画诗要求做到的佳境。

 

近体诗,是个讲究工典而精致美感的文学体裁,所以,从题目到诗中每个字句的雕琢,其实都是要用心的。演艺界有句通俗的话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在写诗上也是一样的道理。给别人看到你的诗时,可以感觉你流畅自如的表达,好象很轻松,但其实并不是你真的随随便便而写的,这轻松自如的句子,其实蕴涵了你长时间的文字修炼和你写作时的精雕细琢。正好比“台上”一个自如的台步,需要你十年的磨练才能自如地走出来的。

 

呵,闲话多了,咱们继续看诗。这篇律读了几遍,感觉作者有些过于雕琢字句了。对字句的精心雕琢是好事,但是要雕琢的圆润而无痕才是最佳效果。比如前面我形容的“走台步”,这台步走的再好,也是为剧情服务的。写诗,是为主题服务的,每个诗句,每个词甚至每个字,都要围绕诗的主题而用,喧宾夺主或者谨毛失貌,都是诗词写作的大忌。我们看这首联“粉黛云鬟缀玉尘,闲红隼质放烟津”,我第一眼没看那“粉黛云鬟”,也没看“玉尘”和“闲红”,而是注意到了这个“隼质”二字,感觉特别的煞风景。

 

“隼质”是个专用的有固定意义的词组,它的意思是“凶残的本性”,或者比喻为“桀骜不驯的本性”,很生猛的词,如此娇花美女的画面,这个词用在这里显然比较“隔”了。另外,形容的最佳效果是“贴切”,千万别为了词句的华丽而乱找词。比如这个“粉黛”二字,它本意是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但是,这个词装饰性过于强了,失之自然的美感。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诗的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我们把“粉黛”二字下意识地和后宫宫女们的形象都联系起来了。这用来修饰天真活泼的姑娘,就真的有点不贴切了。

 

类似的词句在本律中很多,使我们读诗的时候,把注意力都分散到每个华丽的词上去了,而这些词或者与诗意不贴边,或者是形容的程度不融洽。原因是什么?就是我前面说的“过于雕琢”而调痕过重了。我不反对诗或词写的华丽一些,但是,诗词的华丽光彩,真的不在某些词句本身,而在于整体谋篇的构造之上。初学的朋友,往往走进这个误区,词的堆砌,只显这个词儿了,却破坏了诗体的协调完整性。比如一个很有钱的“贵妇人”,贼拉的有钱,十个手指上都戴上了大克拉的钻戒,耳环也是超大号的,项链也是世界级的,其实这么繁华的装备堆在一起,反而表现了一个字---“俗”。还不如那清水丽人的回眸一笑,而丽人挂什么饰物了没有?什么多余的都没有,只是那一种风情足以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区别在哪?一目了然。

 

流霞未可雕琼树,溢彩还曾绣绛唇。---这一联写的也很华丽,但还是前面说的,只注意细处而忽略整体了。再看一下,其实还有合掌的嫌疑,因为在诗意的层面上没有错落开,使人眼花缭乱,其实却在一个层面上描写,流霞--溢彩,这没什么区别的,使我们想到了“流光溢彩”这个词。雕琼树--绣绛唇,其意在本质上也没大的区别,这样,上下句的描写层面,没有错落开来。背景是“樱花”(如题),其实和“琼树”没什么关联,“绣绛唇”是写美女吧,还不如直接套上那个词牌名《点绛唇》来的有趣些。这篇律,可以考虑把背景和人物分开的更清晰一些,减少修饰成分,多做自然描述,自然而动感的描述,境界自在其中。背景只是配角,面中的美少女才是主角,把背景的渲染再压一压,让画面的层次感体现出来,在用典上,要化而无痕,

 

比如转联的“婺女”“恒娥”就用的比较意近了,重复而生硬。“蕊吐姮娥飘缟袂,人临婺女落丹纶”,这里的“飘缟袂”“落丹纶”还是在追求华丽而不实在了。“婺女”(星,二十八宿之一)“恒娥”(嫦娥)都是天上的星或神,结句处又来个“婵娟”,婵娟月亮的代名,其实,在道教中,嫦娥就是月神,这样堆写是不是显得累赘了?而且,我们其实就是写一个少女在樱花树前的自然景照,说这些月啊星啊的干什么?比喻根基不在,脱节了。

 

推荐群:葱茏峰顶群
群  号:
题  目:七律·无题
作  者:千尘无忌

从来缘尽各悠悠,何事飘蓬几度秋。又见天涯凋碧草,空留残照远兰舟。
三生旧诺随帆去,一纸新盟共泪收。寄语西风终漠漠,云边斜月恨还休。


感叹之诗句,写的是分别之感叹吧。“从来缘尽各悠悠,何事飘蓬几度秋”起句为叹,叫感叹起。谓之无题,其实题已经在其中了,这首诗写的就是《分别》,而且是情人相别,此中滋味,当然不可以题而论了。如果作者不介意,我私自试着将这诗略做一下调整,如下:

 

又见天涯凋碧草,空留残照远兰舟。从来缘尽幽幽别,何事飘蓬乱乱愁。
一诺终生随影去,几杯旧梦望云收。西风满袖谁知我,残月勾诗恨不休。

 

着重说明,一般情况下我是不帮人改诗的。因为写作诗词各人的思路各不相同,可以帮助指出哪里不足,哪里可以再斟酌,但尽量不去帮人改。乱去改别人的诗也不礼貌,所以再次请作者谅解。我这样的改的目的,只是想对原诗做一下结构上的调整。意思尽量保持不变,个别字句的改动主要是为了符合上格律的要求。原诗写的比较好的,字句的斟酌上比较自然而流畅,可见作者文字基础不错。但是我认为,在结构上有些不稳。什么叫结构不稳呢?就是章法上不够理顺。起承转合,是近体诗的章法,虽然不必死搬教条地硬套,但是,至少它适合一般的写作规律。对比原诗可以看出,我把颔联给提到了起联之处了。起联里的“何事”是一问,用来引出颈联的“转”来,似乎更自然一些。远来的次联以“又见”来领句,其实更适合起,或者这样的句式也更适合放在尾联之处。在语感上,在意上,都是这样。

 

因为颔联主要为承,起联不论是写景还是写感,都需要颔联给予自然的承接起来,否则,非常容易形成了“双起”的现象,起了头,又起了个头,导致诗脉的断,就影响了诗意的自然抒发了。作者的转结都还不错,个别的字词,为了合律我也动了动,尽量保持原作思路吧。这篇七律不多做细说了,在结构上提个点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推荐群:三晋雅居群
群  号:
题  目:步红楼咏白海棠(限韵门盆魂痕昏)
作  者:睡莲

问道修行兜率门,佛前发愿玉盈盆。红楼做客妆霜色,白帝安心植雪魂。
洒向西风都是泪,化成秋雨去无痕。情天孽海终需尽,彼岸回头任晓昏。

 

前时赏析过这类的题目,咏“白海棠”,还是要以白海棠这花儿做为主线索,或言情,或抒志,或借以感之。所谓限韵,只是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属于文字游戏的范畴吧,考验的其实是思维的灵活度。所限之韵之字,如何能自然地融合到诗里,是考验作者是思维灵活性的。不仅需要知识底蕴的丰富,更需要一个“活”字。

 

问道修行兜率门,佛前发愿玉盈盆。---兜率门,说的就是兜率宫,这是老子的地盘。这是道教的中最神圣的地方哦,下句怎么跑佛前去发愿了呢?我们在文化上可以说是儒释道化为一统,纳百川,求融合,任交流,那是一种开放的思想。但是,道是道,佛是佛,诗之写作,尤其是起句的铺垫描写阶段,不可以把道和佛混为一谈的,其实,借用这些意象来描写,无非是想说它(白海棠)是有仙气的,乃非凡之品,但是所借之象却是不相合的。就宗教性质而言,其实任何宗教都具有排他性,所谓的“异教徒”是教中最“可恨”的,那么在习惯的认识中,教和教之间也不可轻易混淆的。作者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想象力很丰富,但是该避讳的,还是要避讳,即使不须避讳,意象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和谐的,所以,起联可修。

 

红楼做客妆霜色,白帝安心植雪魂。---这里的红楼,大概是指《红楼梦》中大观园诗社开社时众姐妹们做诗的情景了。她被借来,人皆为题而咏之。但是“妆霜色”“植雪魂”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只是想形容她的“白”吗?红楼可以理解是前面的意思,那么“白帝”呢?白帝,是中国古时的五帝之一,他和“白色”字除了称谓上是白字之外,实在没有其他可联系的地方,那么古老的年代,整天征战厮杀的,相信他长的也不会很白净(呵呵,玩笑了)。这联里,借“红楼”可以,引“白帝”有些牵强了,况且,这个白和题字“白海棠”的白也犯冲,尽量的避开为好。前两联,起联有些生硬,颔联略好,到意象借用可再细琢。

 

洒向西风都是泪,化成秋雨去无痕。---这里其实是转为感了,是花之感,也是人之感。但是领字上不很合适,写的有点飞了。“洒向西风都是泪”,是什么样的主体在“洒向”呢?是白海棠吗?一束花而已,怎么会洒?她又怎么会化为秋雨?她若死了,会是枯枝败叶,又怎么会“无痕”呢?如果主体说的不是白海棠,又会是谁呢?可以虚写,比如人的心情,可以虚描,比如一缕花香。但是,如果虚写,前面必须要有所伏笔才好。而在前面没有相关的铺垫,除了道和佛,就是霜和雪,如果是指霜雪,这联也成立,它们也可以化成泪,去无痕的,但是,它们不是我们这首诗的主题哦,如果是指霜雪,那就跑题了。所以,这联的[领字]很关键哦。

 

比如把“洒向”改成“迎向”是不是就好多了?把“化成”改成“静听”如何?这样就成了“迎向西风都是泪,静听秋雨去无痕”,这样这联的动作主体还是这个“白海棠”而未变。前面我只说的是这个领字的导向问题,其实,这联还有更严重的问题。这个泪字,其实就是伤感哀愁的表达,那么,悲从何来呢?这一联,我们称为“颈联”,颈者,上顶头颅,下连身躯,上下如果分家了,就不成为其“颈”了。转联之转必须要有前因的铺垫,没有来处,谈何其转呢?所以,这还是结构上的问题。

 

情天孽海终需尽,彼岸回头任晓昏---这一联,作者倒是有意扣合起联了,写作意图还是不错的。但是,因为起联写的比较乱,所以很难扣合上的。“情天孽海”是个比较严重的词,情感程度比较严重。“终须尽”,以及“彼岸回头”都有看开看破的佛家意思。但是,还是因为前面铺垫的比较凌乱,所以,很难结的。

 

今天点评到此结束,谢谢各位。(2010年7月10日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诗词鉴赏题库
繁于桃李盛于梅——唐代咏海棠诗赏析(二)
【指上读红楼】林黛玉在海棠诗中,是怎样交待了自己的怀孕经过
细数海棠诗,迷梦醉红楼
高考诗歌经典鉴赏最新20首
“精读红楼”第三十七回(下):海棠真一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