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工笔写景 伏笔烘托 纵笔主题
  
  无论是写人的文章还是记事的文章(更不用说写景状物的文章)都离不开自然环境描写,因为人物必须在环境中活动,事件必须在环境中发生。离开环境“文将不文”。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大如日月星辰、山川湖海、森林原野,小如花草虫鱼、飞禽走兽、触须花蕊;动如飞沙走石、风霜雨雪、四季交替,静如化石兵踊、碑林磐石、庙宇仙阁。
  景物的描写必须服务于主题,与主题无关的景物描写即使妙笔生花也惘然,甚至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那么,哪些景物描写是服务文章主题呢?从描写的范围来看,人物活动的环境、时令地点的特景、事件发生的场景等都是服务于主题;从描写的作用来看,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景物描写、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的景物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的景物描写、深化作品主题的景物描写都是服务于主题。
  景物描写的众多作用中,其“烘托”作用尤为突出。
  “烘托”的意思是“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所以它具备三个特点:一从角度看它是侧面勾画、是陪衬,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二从作用看它是服务主题,三是从效果看它是“使明显突出”。
  一、侧面描写,正面烘托
  “乐景写乐”、“哀景写哀”是景物描写中常用的手法,通过与主题相吻合的景物描写来烘托,达到“使明显突出”的效果。
  鲁迅的《故乡》开篇就如此写道:“时候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段景物描写是“我”渐近故乡时在船上所见。那“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色,“呜呜”的冷风,“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活画出一幅死寂般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以烘托“我”当时的悲凉心情,以表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农村日益衰败这个主题。
  二、反弹琵琶,反面烘托
  “乐景写哀”、“哀景写乐”是景物描写中又一种手法,这种反弹琵琶的方式,出人意料地从反面烘托,更震撼读者的内心。
  《芦花荡》是战争题材的小说,战争的环境描写应该是“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硝烟滚滚……”但是《芦花荡》一开头,就有一段精妙的景物描写:“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美好的幻觉。这是多么优美的自然环境呀!然而,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到窝里,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情感!接下来,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三、正反交替,对照烘托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由景生”,“景随情移”。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总是在环境中不断的变化。一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不会变,但是在过程中还是有细节的起伏。这些起伏需要通过景物描写,形成正反交替,对比烘托的效果。
  《我的叔叔于勒》中景物渲染只有为数不多的两处。“我们去哲尔赛旅行,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这里的自然景色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伴随着他们发现了盼望了十二年的“福星”,竟然是个穷光蛋的时候,又变成了寇仇!至此,读者的视线通过景物描写的对照,已经窥到了他们的灵魂最深处。
  四、一吟三叹,反复烘托
  同一景物,反复描写,轰炸眼球,达到反复强调的效果。使烘托的主题不断升华。
  “在炮火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他们老是用迫击炮轰击方场和附近的街道,整整一天,只有短短几次间歇”、“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她看见德国人的炮火对准了这5个红军战士,炮弹纷纷在他们周围爆炸”、“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没有任何声音”、“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过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在炮火焦灼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
  上述是西蒙洛夫在《蜡烛》中炮火连天的环境描写,作者写炮火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多达10次,几乎隔几行就对炮火进行描写,叫人一次又一次地为老妇人的安危揪心。这样处理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反复烘托老妇人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同时也使我们为老妇人的行为而感动。
  五、情景合一,发散烘托
  “言已尽而意未止。”太过直白的语言不符合审美原理。有许多文章的主题并没有直接地表露,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情景合一,激发读者的发散思维,烘云托月,升华主题。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选自广州中考满分文《雨中品读》)文章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选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满分文《在阳光下成长》)文章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情韵深厚。
  作者通联:(443300)湖北宜都陆城一中汪昌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 蜡烛
烛 光
黄冈中学网校
549高地战:165师炮连五分钟完成炮击,肖旭初:不准停,往死里打
人性·良知:柏林 请停止枪声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