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让语文课堂有轻松的学习氛围
(舒城县春秋乡中心小学 邓 立 舟  )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民主平等,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关键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引  言
教学中教师要多赞扬、欣赏学生、多倾听学生发言,以教师魅力激趣,让课堂宽松和谐。
正文: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因素。一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上师生感情融洽和谐、平等合作。愉快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敏捷,从而更容易接受知识,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进而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
创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的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下以下五方面:
1.多赞扬、欣赏学生
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的优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课堂上我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 ……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我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赞。有了赞赏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2.以教师魅力激趣
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即有魅力的教师。一副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一身得体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一手龙飞凤舞刚柔相济的书法,一口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一段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诵,一句委婉动听相得益彰的轻唱,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 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 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而且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的趣妙横生。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3.平等评学激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得到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自己,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互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感受到当一回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 一举多得。 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于作文的评改,我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让学生分组评改作文,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教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力四射,同时让学生收获无限。 曾有老师感叹考试“不是考学生,而是考老师”。的确,一次考试,语文老师需几天才能改完,而那时学生早已把考试内容忘到九天云外,劳而功小。对此我尝试着改革,在教学中,单元测验我全“放手”:头天考,第二天让学生互评互改,老师讲评时作好评改指导,学生个人无法把握的可询问老师。这种评改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又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掌握了知识。
4.多倾听学生发言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能充当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教师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器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讲”教师‘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通过“听”教师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 “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 真谛。 “听”可以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使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而这种让学生多讲、老师多听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以渔”的有效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5.让课堂宽松和谐
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学生在看课外读物《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一个学生对文中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元误的频波”无法理解。我问那个学生:“我的眼睛能把语文书吸进去吗?” 他答:“不能。”我一本正经地说:“我说我能! 我能通过眼睛把这本书的内容记到我的脑海中去。”看着我“抓起”“塞入”的手势,他会心地笑了。进而我一手指着自己的眼睛一手指着班长:“我的眼睛能把占娜娜吸进去吗?”他开心地答到:“能!”“对,通过眼睛我知道了她是个勤奋好学聪明负责的女孩子。”接着再让他领会了什么是“放出准确无误的频波”, 最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他自己概括对该句话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重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鼓励学生敢于不屈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盲从于教材,敢说自己的观点。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空间里,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尽显语文课堂的魅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民主平等,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http://gxpywjy.blog.163.com/
 编辑收藏 】
欢迎好友光临
敬请:推荐、转载、
让更多博友分享!
对您的支持深表感谢!
 
  
  默默无闻的教育教学博客欢迎各  位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营造“活”字当头的课堂氛围
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农村小学作文有效教学“三部曲”
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
李亮 周彦 | 从师生问卷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生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