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生作文评点(4)

                                 实验课

 

下两节课考作文,同学们准备好了纸和笔,静候周老师的到来。我平时最怕作文,总觉得没有什么好写,脑子空空的,所以特别紧张。(作文课,考作文,这是主线。)

“叮……”上课铃响了。大家的眼睛都紧紧盯着教室门口。奇怪,教化学的陈老师也跟着周老师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只见周老师跟陈老师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平静地对我们说:“同学们,第一节作文课改上化学实验课。现在,大家带着书包到实验室去。”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我也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主线断了)

进了实验室,我发现周老师也跟着来了。“可能是来参观我们做实验吧……”没等我想完,陈老师就大声宣布:“今天的实验项目——氢气的制造。”接着,他讲了一些相关的注意事项。(开,离题万里了!)

实验开始了。(以下全力写化学实验,跟作文考试毫不相关,可谓完全离题)我根据实验程序,先把锌粒放进试管,然后小心翼翼地倒进盐酸。顿时,试管里冒起了神奇的气泡,不一会儿,就收集了一瓶气体。(得气体)我赶紧贴着瓶口,划了一根火柴,奇怪,并没有燃烧。再划一根,还是点不着!(没燃烧)我的心弦一下子绷紧了。偏在这时,两位老师都向我走来,同学们的眼光也一齐注视着我。我越发紧张了,连捏试管的手都沁出了汗。(心发慌)陈老师微笑着对我说:“你的试管口朝上,行吗?”我仔细一看,哎呀,真该死!氢气比空气轻,瓶口向上,氢气不是跑光了吗?(找原因)我的脸顿时火辣辣的。陈老师鼓励我再来一次。我鼓足勇气,重新操作。不一会儿,又收集了一瓶氢气。我一划火柴,“扑”的一声,氢气欢快地燃烧起来,发出蓝色美丽的光。(获成功)两位老师都满意地笑了。

“你想到没有?”陈老师问我,“上节课提问时,你对答如流,为什么做实验时就出问题了呢?”

“那是书本上的理论,还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所以记不牢,出差错。”我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回答。

“说得对!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今天的实验又一次证明了这个真理。”老师的话在我脑海里激起了朵朵浪花……(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实验做完了,大家坐好,静等陈老师讲评。然而,走上讲台的却是周老师。(合,回到作文考试课来了)只见他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六个大字:记一堂实验课。(瞧,化学实验课完全是为作文考试服务的。作为读者,恍然大悟了吧!)然后转过头来,对同学们说:“这就是今天的作文考试题目。”

(为什么化学实验课写得那么具体,一个环节扣着一个环节?想想看,这节课是化学实验课还是作文考试实验课?准确地说是二者兼而有之,但侧重的当然是后者。作文考试实验什么?解决没有东西可写的问题。看看开头,看看结尾,就知道了。)

看着题目,刚才发生的事又好像呈现在我眼前——我再也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于是,很快就列好提纲,“刷刷刷”地写了起来,还没等下课,我就交了卷。(可见作文考试实验课很成功!)

评点:

这是一篇张弛法、开合法并用的好文章,写得生动活泼,波澜起伏,很值得一读。

    为了便于理解,先说点写作知识。

    行军作战,有的直捣龙潭虎穴,有的在外部迂回游荡,目标是一样的,内外夹击,歼灭敌军。一家老少,相厮相守,久而生隙;偶尔分离,天各一方,相互惦念,一旦团聚,格外亲热。写作也一样,时时处处都要扣紧主题,为中心思想服务;但如果每一字每一句都直接贴在主题上,则显得生硬刻板,密不透风,令人窒息。为了求得生动,人们创造了一种大开大合的方法,用以创造记叙波澜。这就是开合法。

开,就是放开,走开,离开,写到别处去,写到远处去,与原来的话题产生距离;合,就是回来,回归,回笼,回到原先的话题上。这就是放得开,收得拢。如此构思,就会文势跌宕,泛起波澜。起初,读者会误认为,笔走题外,离题万里,露出破绽;待到话说回来,话题回归,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原来并无一句废话,都是作者巧妙设下的关子。《实验课》成功地应用了开合法。

请看下面图解,对照阅读,深入体会。

  

这篇作文的标题“实验课”语带双关,明着说是化学实验课,暗中说是作文考试实验课,非常巧妙。

开头表明本文的内容是作文考试课,作者悄悄露出一个问题——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所以心里紧张。注意,“没有什么东西好写”是本文最为巧妙的一句话——它是实验课的动因,也是实验课的内容,最终的检验标准也是它。

第二段是两条线交接的地方,从这里离开主话题,开始离题了。往下各段全力写化学实验——为什么写得那么详尽,表明这就是写作文的内容,它是解决“没有什么好写”的现实材料;也告诉我们,只要深入生活,认真体验生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写作材料。

最后,语文老师登台宣布作文考题巧妙地回归话题,“大开”之后完美地“大合”,令读者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很有一点戏剧性。“再也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结尾的这句话照应开头,又表明实验课很成功,写出文章自然不在话下,文章也就结束了。

写化学实验的过程又用了张弛法,“得气体”是“弛”、“没燃烧”一“张”、“心发慌”再“张”、“找原因”三“张”、“得成功”最后“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现实,给自己松绑 | 我这样当老师(祝天下老师节日快乐)
王梓涵:化学与我
实验教学——新课改的亮点
水的组成2
初中化学考点顺口溜(收藏版)
三四班的小天使们(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