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求集注(一)

  《蒙求》是唐朝李翰编著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李翰,唐朝诗人,赵州赞皇人,李华之子生卒年不详。擢进士第,天宝中,寓居阳翟,累迁翰林学士,客死阳翟。据《新唐书艺文志》载,有文集三十卷传于世。因为《蒙求》读物始于李翰,故后世人都称“李氏蒙求”。后来人们纷纷摹仿,产生了众多的都以“蒙求”为名的读物,如《广蒙求》、《叙古蒙求》、《春秋蒙求》、《左氏蒙求》、《十七史蒙求》、《南北史蒙求》、《三国蒙求》、《唐蒙求》、《宋蒙求》等等,于是“蒙求”在长期的封建教学中形成了一种体裁。

  李翰《蒙求》全书都用四言韵文,每四个字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上下两句成为对偶,各讲一个掌故,总计2484字。全书所讲的,大部分是历史人物故事,也包括一些传说人物故事,其中有表现某种可取言行的,有带有激励劝勉意味的,有文学上脍炙人口的轶闻,如“王商止讹”、“西门投巫”、“孙敬闭户”、“屈原泽畔”、“绿珠坠楼”,其中很多成为后来《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取材的来源。如“女娲补天”、“长房缩地”、“杜康造酒”、“蔡伦造纸”等。从思想内容上看,自然难免有一些宣扬封建思想意识的东西,但跟其他许多蒙书比较,李氏《蒙求》还是属于取材较好、境界较广的一种。后人程端礼把李氏《蒙求》与《千字文》相提并论,可见其在蒙学中流行之广,从历代注释《蒙求》者之多,以及大批蒙书都采用《蒙求》的编法和名称,可见它在社会上影响之大。根据一些记载来看,这本书大概一直流行到清初以后才渐趋湮没失传。

  自李翰首创《蒙求》一千多年来,蒙书迭出,这对于封建启蒙教育起了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整齐压韵,便于诵读,即达到了识字的目的,同时又增长了儿童的知识,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也从某些方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对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另据考证,“蒙求”这种编写体裁滥于唐代的《兔园册》。该书已佚亡。现仅存序文半篇,见《鸣沙石室佚书》。宋人晃公武记载:《免园册》十卷。唐虞世南奉王命纂古今事四十八门,皆偶俪之语,至五代时,行于民间村野,以授学童。

  哈哈儿据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点校制作。

 

蒙求全文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东。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郅都苍鹰,宁成乳虎。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髯参,王珣短簿。伏波标柱,博望寻河。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武仲不休,士衡患多。桓谭非谶,王商止讹。嵇吕命驾,程孔倾盖。剧孟一敌,周处三害。胡广补阙,袁安倚赖。
黄霸政殊,梁习治最。墨子悲丝,杨朱泣岐。朱博乌集,萧芝雉随。杜后生齿,灵王出髭。贾谊忌鵩,庄周畏牺。
燕昭筑台,郑庄置驿。瓘靖二妙,岳湛连璧。郤诜一枝,戴凭重席。邹阳长裾,玉符缝掖。鸣鹤日下,士龙云间。
晋宣狼顾,汉祖龙颜。鲍靓记井,羊祜识环。仲宣青云,叔夜玉山。毛义奉檄,子路负米。江革巨孝,王览友弟。
萧何定律,叔孙制礼。葛丰刺举,息躬历诋。管宁割席,和峤专车。时苗留犊,羊续悬鱼。樊哙排闼,辛毗引裾。
孙楚潄石,郝隆晒书。枚皋诣阙,充国自赞。王衍风鉴,许劭月旦。贺循儒宗,孙绰才冠。太叔辩洽,挚仲辞翰。
山涛识量,毛介公方。爰盎却坐,卫瓘抚床。于公高门,曹参趣装。庶女振风,邹衍降霜。范丹生尘,晏婴脱粟。
诘汾兴魏,鳖令王蜀。不疑诬金,卞和泣玉。檀卿沐猴,谢尚鸲鹆。太初日月,季野阳秋。荀陈德星,李郭仙丹。
王忳绣被,张氏铜钩。丁公遽戮,雍齿先侯。陈雷胶漆,范张鸡黍。周侯山嶷,会稽霞举。季布一诺,阮瞻三语。
郭文游山,袁宏泊渚。黄琬对日,秦宓论天。孟轲养素,杨雄草玄。向秀闻笛,伯牙绝弦。郭槐自屈,南郡犹怜。
鲁恭驯雉,宋均去兽。广客蛇影,殷师牛斗。元礼模楷,季彦领袖。鲁褒钱神,崔烈铜臭。梁竦庙食,赵温雄飞。
枚乘蒲轮,郑均白衣。陵母伏剑,轲亲断机。齐后破环,谢女解围。凿齿尺牍,荀勖音律。胡威推缣,陆绩怀橘。
罗含吞鸟,江淹梦笔。李廞清贞,刘驎高率。蒋翊三迳,许由一瓢。杨仆移关,杜预建桥。寿王议鼎,杜林驳尧。
西施捧心,孙寿折腰。灵辄扶轮,魏颗结草。逸少倾写,平子绝倒。澹台毁璧,子罕辞宝。东平为善,司马称好。
公超雾市,鲁般云梯。田单火牛,江迫爇鸡。蔡裔殒盗,张辽止啼。陈平多辙,李广成蹊。陈遵投辖,山简倒载。
渊客泣珠,交甫解佩。龚胜不屈,孙宝自劾。吕安题凤,子猷寻戴。董宣强项,翟璜直言。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冯衍归里,张昭塞门。苏韶鬼灵,卢充幽婚。震畏四知,秉去三惑。柳下直道,叔敖阴德。张汤巧诋,杜周深刻。
三王尹京,二鲍纠慝。孙康映雪,车胤囊萤。李充四部,井春五经。谷永笔札,顾恺丹青。戴逵破琴,谢敷应星。
阮宣杖头,毕卓瓮下。文伯羞鳖,孟宗寄鲊。史丹青蒲,张湛白马。隐之感邻,王修辍社。阮放八俊,江泉四凶。
华歆忤旨,陈群蹙容。王浚悬刀,丁固生松。姜维胆斗,卢植音钟。桓温奇骨,邓艾大志。杨修捷对,罗友默记。
杜康造酒,苍颉制字。樗里智囊,边韶经笥。滕公佳城,王果石崖。买妻耻樵,泽室犯斋。马后大练,孟光荆钗。
颜叔秉烛,宋弘不谐。邓通铜山,郭况金穴。秦彭攀辕,侯霸卧辙。淳于炙輠,彦国吐屑。太真玉台,武子金埒。
巫马戴星,宓贱弹琴。郝廉留钱,雷义送金。逢萌挂冠,胡昭投簮。王乔双凫,华佗五禽。程邈隶书,史籕大篆。
王承鱼盗,丙吉牛喘。贾琮褰帷,郭贺露冕。冯媛当熊,班女辞辇。王充阅市,董生下帷。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杨宝黄雀,毛宝白龟。宿瘤采桑,漆室忧葵。韦贤满籝,夏侯拾芥。阮简旷达,袁耽俊迈。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郭巨将坑,董永自卖。仲连蹈海,范蠡泛湖。文宝缉柳,温舒截蒲。伯道无儿,嵇绍不孤。绿珠坠楼,文君当垆。
伊尹负鼎,宁戚扣角。赵壹坎壈,颜驷蹇剥。龚遂劝农,文翁兴学。晏御扬扬,五鹿岳岳。萧朱结绶,王贡弹冠。
庞统展骥,仇览栖鸾。葛亮顾庐,韩信升坛。王裒柏惨,闵损衣单。蒙恬制笔,蔡伦造纸。孔伋緼袍,祭遵布被。
周公握发,蔡邕倒屣。王敦倾室,纪瞻出妓。暴胜持斧,张纲埋轮。灵运曲笠,林宗折巾。屈原泽畔,渔父江滨。
魏勃扫门,潘岳望尘。京房推律,翼奉观性。甘宁奢侈,陆凯贵盛。干木富义,于陵辞聘。元凯传癖,伯英草圣。
冯异大树,千秋小车。漂母进食,孙钟设瓜。壶公谪天,蓟训历家。刘元刮席,晋惠闻蟆。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马安四至,应璩三入。郭解借交,朱家脱急。虞延刻期,盛吉垂泣。豫让吞炭,鉏麑触槐。阮孚蜡屐,祖约好财。
初平起石,左慈掷杯。武陵桃源,刘阮天台。王俭坠车,褚渊落水。季伦锦障,春申珠履。甄后出拜,刘桢平视。
胡嫔争摴,晋武伤指。石庆数马,孔光温树。翟汤隐操,许询胜具。优旃滑稽,落下历数。曼容自免,子平毕娶。
师旷清耳,离娄明目。仲文照镜,临江折轴。栾巴噀酒,偃师舞木。德润佣书,君平卖卜。叔宝玉润,彦辅冰清。
卫后发鬒,飞燕体轻。玄石沈湎,刘伶解酲。赵胜谢躄,楚庄绝缨。恶来多力,飞廉善走。赵孟疵面,田骈天口。
张凭理窟,裴頠谈薮。仲宣独步,子建八斗。广汉钩距,弘羊心计。卫青拜幕,去病辞第。郦寄卖友,纪信诈帝。
济叔不痴,周兄无慧。虞卿担簦,苏章负笈。南风掷孕,商受斮涉。广德从桥,君章拒猎。应奉五行,安世三箧。
相如题柱,终军弃繻。孙晨藁席,原宪桑枢。端木辞金,钟离委珠。季札挂剑,徐稚置刍。朱云折槛,申屠断鞅。
卫玠羊车,王恭鹤氅。管仲随马,仓舒称象。丁兰刻木,伯瑜泣杖。陈逵豪爽,田方简傲。黄向访主,陈寔遗盗。
庞俭凿井,阴方祀灶。韩寿窃香,王蒙市帽。句践投醪,陆抗尝药。孔愉放龟,张颢堕鹊。田豫俭素,李洵清约。
义纵攻剽,周阳暴虐。孟阳掷瓦,贾氏如皋。颜回箪瓢,仲蔚蓬蒿。麋竺收资,桓景登高。雷焕送剑,吕虔佩刀。
老莱班衣,黄香扇枕。玉祥守奈,蔡顺分椹。淮南食时,左思十稔。刘惔倾酿,孝伯痛饮。女娲补天,长房缩地。
季圭士首,安国国器。陆玩无人,贾诩非次。何晏神伏,郭奕心醉。常林带经,高凤漂麦。孟嘉落帽,庾凯堕帻。
龙逢板出,张华台坼。董奉恬燮,扁鹊起虢。寇恂借一,何武去思。韩子孤愤,梁鸿五噫。蔡琰辨琴,王粲覆棋。
西门投巫,何谦焚祠。孟尝还珠,刘昆反火。姜肱共被,孔融让果。端康相代,亮陟隔坐。赵伦瘤怪,梁孝牛祸。
桓典避马,王尊叱驭。晁错陗直,赵禹廉倨。亮遗巾帼,备失七箸。张翰适意,陶潜归去。魏储南馆,汉相东阁。
楚元置醴,陈蕃下榻。广利泉涌,王霸冰合。孔融坐满,郑崇门杂。张堪圻辕,周镇漏船。郭及竹马,刘宽蒲鞭。
许史侯盛,韦平相延。雍伯种玉,黄寻飞钱。王允十里,黄宪万顷。虞騑才望,戴渊峰颖。史鱼黜殡,子囊城郢。
戴封积薪,耿恭拜井。汲黯开仓,冯暖折劵。齐景驷千,何曾食万。顾荣锡炙,田文比饭。稚圭蛙鸣,彦伦鹤怨。
廉颇负荆,须贾擢发。孔翊绝书,申嘉私谒。渊明把菊,真长望月。子房取履,释之结袜。郭丹约关,祖逖誓江。
贾逵问事,许慎无双。娄敬和亲,白起坑降。萧史凤台,宋宗鸡窗。王阳囊衣,马援薏苡。刘整交质,五伦十起。
张敞画眉,谢鲲折齿。盛彦感螬,姜诗跃鲤。宗资主诺,成瑨坐啸。伯成辞耕,严陵去钓。董遇三余,谯周独笑。
将闾仰天,王陵呼庙。三疏散金,陆贾分槖。慈明八龙,祢衡一鹗。不占殒车,子云投阁。魏舒堂堂,周舍谔谔。
无盐如漆,姑射若冰。邾子投火,王思怒蝇。符朗蚤白,易牙淄渑。周勃织簿,灌婴贩缯。马良白眉,阮籍青眼。
黥布开关,张良烧栈。陈遗饭感,陶侃酒限。楚昭萍实,束晳竹简。曼倩三冬,陈思七步。刘宠一钱,廉范五裤。
汜毓字孤,郗鉴吐哺。苟弟转酷,严母扫墓。洪乔掷水,陈泰挂壁。王述忿狷,荀粲溺惑。宋女愈谨,敬姜犹绩。
鲍照篇翰,陈琳书檄。浩浩万古,不可备甄。芟烦摭华,尔曹勉旃。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蒙求集注》二卷,原本不著撰人。案陈振孙《书录解题》曰:《补注蒙求》八卷,徐子光撰。以李瀚《蒙求》句为之注,本句之外,兼及他人事。所言与此书相合,惟八卷之数与此本二卷不同。然此本卷帙颇重,盖后人以八卷合并也。其书以《蒙求》原文冠于卷首,后以每二句为一节,各为之注。注虽稍嫌冗漫,而颇为精核。如“吕望非熊”句,以《六韬》原文无非熊字,则引崔骃《达旨注》始用非熊以明之。“周嵩狼抗”句,以《晋书》嵩传作抗直,则引《世说新语》本作狼抗以明之。“贾谊忌鵩”句,以《鵩赋》无忌字,则引孔臧《鸮赋》“贾生有识之士,忌前鵩焉”以明之。“燕昭筑台”句,以《史记》乃筑宫非筑台,则引孔融《与曹操书》、鲍照《乐府》皆称筑台以明之。“胡昭投簪”句,以本传无投簪字,则引挚虞所作《昭赞》以明之。如斯之类,皆为不苟。凡其事未详,而旧注所说莫知何据者,如“赵孟疵面”、“子建八斗”、“苏章负笈”、“申屠断鞅”、“龙逢板出”、“何谦焚词”之类,皆疑以传疑,亦不失详慎。其中偶尔失检者,朱翌《猗觉寮杂记》尝摘其毛宝、韩寿二事。今考“纪瞻出妓”句,事见《世说新语》,旧注所引不误,而云今本不载。“江革忠孝”句,事见《南史》,乃以为后汉之江革,改忠孝为巨孝。“颜叔秉烛”句,云事出毛公《诗传》,今诗传实无此文。皆不免小舛。又如“刘惔倾酿”句,乃误读《世说》以倾家之倾为倾酒之倾,亦失于纠正。然大致淹通,实初学之津筏也。

 

蒙求集注卷上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晋书》:王戎,字浚冲,琅琊临沂人。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阮籍素与戎父浑为友,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少籍二十岁,籍与之交。籍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浑曰:“浚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历官至司徒。

  晋裴楷,字叔则,河东闻喜人。明悟有识量,少与戎齐名。钟会荐于文帝,辟相国掾。及吏部郎缺,帝问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楷。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群书,特精理义,时谓之“玉人”,又称“见叔则如近
玉山,映照人也”。转中书郎,出入官省,见者肃然改容。武帝登阼探策,以卜世数多少,既而得一不悦,群臣失色。楷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王侯得一以为天下贞。”帝大悦,累迁中书令、侍中。

  孔明卧龙,吕望非熊。

  《蜀志》:诸葛亮,琅邪阳都人。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惟崔州平、徐庶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之谓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宜枉驾顾之。”先主遂诣亮,凡三往反乃见。因屏人与语,大悦,于是情好日密。关公、张公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勿复言。”及称尊位,以亮为丞相。《汉晋春秋》曰:亮家南阳邓县,襄阳城西,号曰隆中。

  《六韬》曰: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有得焉。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襄,施及三王。”文王乃斋三日,田于渭阳。卒见太公坐茅以渔,文王劳而问之,乃载与归,立为师。旧本作“非熊非罴”,疑流俗承误,后世莫知是正耳。按后汉崔骃《达旨》辞曰:或以渔父见兆于元龟。注云:西伯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骊,非熊非罴,所获霸王之辅。”所谓非熊,盖本于此。

  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后汉》: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少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常客居于湖,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众谓之晚暮而志愈笃。后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年五十乃始仕州郡,安帝时为太尉。

  《前汉》:丁宽,字子襄,梁人。初,梁项生从田何受《易》,时宽为项生从者,读《易》精敏,材过项生,遂事何。学成
东归,何谓门人曰:“《易》以东矣。”宽复从周王孙受古义,号《周氏传》。景帝时,为梁孝王将军,作《易说》二万言,训诂举大义而已。

  谢安高洁,王导公忠。

  《晋书》:谢安,字安石,陈国阳夏人。年四岁,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初辟除并以疾辞,有司奏安被召,历年不至,禁锢终身。遂栖迟东土,常往临安山中,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时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安虽处衡门,名出其右,有公辅望。年四十余,始有仕志。征西大将军桓温请为司马,朝士咸送。中丞高崧戏之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安有愧色。后拜吏部尚书。时孝武立政不自已,桓温威振内外,安尽忠匡翼,终能辑穆,进中书监录尚书事。苻坚率众次淮肥,加安征讨大都督。既破,坚以总统功进太保,薨,赠太傅,谥文靖。

  晋王导,字茂宏,光禄大夫览之孙。少有风鉴,识量清远。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帝常谓曰:“卿,吾之萧何也。”累迁中书监录尚书事。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导固辞曰:“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帝乃止,进位司空。

  匡衡凿壁,孙敬闭户。

  《前汉》:匡衡,字稚圭,东海承人。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射策甲科。元帝时为丞相。《西京杂记》曰:衡勤学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而读之。邑大姓文不识,名家富多书,衡乃与其客作,而不求偿,愿得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儒。

  《楚国先贤传》:孙敬,字文宝,常闭户读书。睡则绳系头,悬之梁上。尝入市,市人见之,皆曰:“闭户先生来也。”辟命不至。

  郅都苍鹰,宁成乳虎。

  《前汉》:郅都,河东大阳人。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为中尉。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皆侧目而视,号曰“苍鹰”。拜雁门太守。匈奴素闻都节,举兵引去,竟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都,令骑驰射之,莫能中。其见惮如此。匈奴患之,乃中都以汉法,卒斩之。

  《前汉》:宁成,南阳穰人。以郎迁谒者,事景帝。好气,为小吏,必陵其长吏;为人上,操下急如束湿。为中尉,其治效郅都,其廉弗如。武帝即位,徙为内史。外戚多毁其短抵罪。后上欲以为郡守,公孙弘曰:“臣为小吏时,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不可使治民。”上乃拜为关都尉。岁余,关都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号曰“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其暴如此。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

  《晋书》:周嵩,字仲智。兄顗,字伯仁,汝南安成人。中兴时,顗等并立贵位。尝冬至置酒,其母举觞,赐三子曰:“吾本渡江托足无所,不谓尔等并贵,列吾目前,吾复何忧?”嵩起曰:“恐不如尊旨。伯仁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好乘人之弊,非自全之道。嵩性抗直,亦不容于世。惟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阿奴,嵩弟谟小字也。后顗、嵩并为王敦所害,谟历侍中护军。《世说》“抗直”作“狼抗”。《晋书·周顗传》:处仲刚愎强忍,狼抗无上。处仲,王敦字也。

  《后汉》:梁冀,字伯卓,褒亲愍侯竦之元孙。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瞠眄,口吟舌言。拜大将军,侈暴滋甚。冲帝崩,冀立质帝,少聪惠,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怨之,遂鸩杀。复立桓帝,而枉害太尉李固、杜乔,海内嗟惧。其四方调发,岁时贡献,皆先输上第于冀,乘舆乃其次焉。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在位二十余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不得有所亲预。帝既不平之,后发怒诛冀,中外宗亲,无长少皆弃市。他连及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千人,故吏宾客免黜者三百余人。朝廷为空,收冀财货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减天下税租之半。

  郗超髯参,王珣短簿。

  《晋书》:郗超,字景兴,太尉鉴之孙。少卓荦不羁,有旷世之度。善谈论,义理精微。大司马桓温辟为参军。温英气高迈,罕有所推,与超言,常谓不能测,遂倾意礼待。超亦深自结纳。时王珣为温主簿,亦为温所重。府中语曰:“髯参军,短主簿,能令公喜,能令公怒。”超髯珣短故也。

  晋王珣,字元琳,丞相导之孙。弱冠,与谢玄为温掾。温尝谓之曰:“谢掾年四十,必拥旄仗节。王掾当作黑头公,皆未易才也。”孝武时为仆射,领吏部。帝雅好典籍,以才学文章见昵,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玄字幼度,少颖悟,为叔父安所器重。安尝戒约子弟,因曰:“子弟亦何豫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安悦。时苻坚入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镇御北方。安乃以玄应举,累进冠军将军,为前锋都督,与从弟辅国将军琰决战淝水南。坚众溃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进号前将军。

  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后汉》: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少有大志,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建武中,历虎贲中郎将,数被进见。为人美,须发眉目如画。闲于进对,又善兵策。帝常言:“伏波论兵,与我意合,有谋未尝不用。”后交趾女子征侧等反,蛮夷皆应之。拜援为伏波将军,击破之,封新息侯。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将楼船战士,进击余党,峤南悉平。后请击武陵五溪蛮夷,时年六十二。帝愍其老,援曰:“臣尚能被甲上马。”帝令试之,援据鞍顾盼,以示可用。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遂遣征之。进营壶头,会暑,甚中病卒。《广州记》曰: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

  《前汉》:张骞,汉中人。建元中为郎,武帝方欲事灭胡,乃募能使者。骞应募,使月氏,径匈奴,留十余岁,持汉节不失。因与其属亡乡月氏,后亡归,拜大中大夫。骞身所至者,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具为天子言其地形所有。元朔中,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封博望侯。赞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高二千五百里余,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旧注云:得支机石归,未详所出。

  李陵初诗,田横感歌。

  《前汉》:李陵,字少卿,前将军广之孙。少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爱人,谦逊下士,甚得名誉。武帝以为有广之风,拜骑都尉。天汉二年,将步卒五千人征匈奴,战败,遂降焉。初,陵与苏武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后昭帝立,与匈奴和亲,武得还汉。陵以诗赠别曰:“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岐路侧,悢悢不得辞。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武别陵诗曰:“双凫俱北飞,一凫独南翔。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一别如秦胡,会见何渠央。怆悢切中怀,不觉泪沾裳。愿子长努力,言笑莫相忘。”五言诗盖始此。

  《前汉》:田横,狄人,故齐王田氏之族。秦末自立为齐王,汉将灌婴败横军,遂平齐地。横惧诛,与其徒居海岛中。高帝召之,乃与其客二人乘传诣洛阳,谢使者曰:“横始与汉王俱南面称孤,今王为天子,而横为亡虏,其愧已甚。”遂自刭,令客奉其头奏之,高帝为之流涕,以王礼葬之。拜其二客为都尉。既葬,二客穿其冢旁,皆自刭。其余五百人在海中闻横死,亦皆自杀。李周翰曰:横自杀,从者不敢哭,而不胜哀,故为悲歌以寄情,后广之为《薤露蒿里歌》,以送终。至李延年,分为二等,《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挽柩者歌之,因呼为挽歌。

  武仲不休,士衡患多。

  《后汉》: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少博学。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台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毅追美明帝功德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由是文雅显于朝廷。魏文帝《典论》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晋陆机,字士衡,吴郡人,大司马抗之子。身长七尺,其声如雷。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后,利获二俊。”遂荐之诸公。又诣侍中王济,济指羊酪谓曰:“吴中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莼羹,末下盐豉。”时人称为名对。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华尝谓之曰:“人之为文,尝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弟云尝与书曰:“君苗见兄文,辄欲烧其笔砚。”累迁中书郎,为平原内史。后成都王颖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机以羁旅入官,顿居群士之右,皆有怨心,谮之于颖。颖怒,使人收机,机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遂遇害。初,机有骏犬,名黄耳,既羁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我家绝无书,汝能赍书取消息否?”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以竹筒盛之,系其颈,犬寻路南走,遂至家,得报还洛,后以为常。

  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后汉》:桓谭,字君山,沛国人。好音律。世祖即位,拜议郎、给事中。后诏会议灵台所处,时帝方信谶,多以决定嫌疑。谓谭曰:“吾欲谶决之,何如?”谭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叩头流血,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卒。

  《前汉》: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人。成帝时为左将军。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百姓奔走相蹂躏,老弱号呼,长安中大乱。天子召公卿议,大将军王凤以为太后与上及后宫可御船,令吏民上长安城以避水。商曰:“自古无道之国,水犹不冒城郭。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有大水暴至?此必讹言。”上乃止,果讹言。上美壮商之固守,数称其议,而凤大惭。后为丞相。为人多质有威重,长八尺余,身体鸿大,容貌过人。单于来朝,商坐未央廷中,单于前拜谒商,仰视,大畏之,迁延却退。上闻叹曰:“真汉相矣。”凤怨商,阴求其短,卒为所中,免相,薨。

  嵇吕命驾,程孔倾盖。

  《晋书》: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性巧而好锻。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其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家语》曰: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

  剧孟一敌,周处三害。

  《前汉》:剧孟,洛阳人,以侠显。吴楚反时,条侯周亚夫为太尉,东将至河南,得剧孟,喜曰:“吴楚举大事而不求剧孟,吾知其无能为已。”天下骚动,大将军得之若一敌国。

  晋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膂力绝人,不修细行。州曲患之,处自知为人所恶,慨然有改励之志,谓父老曰:“今时和岁丰,何苦而不乐?”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虎,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吾能除之。”乃入山射杀猛虎,投水搏杀蛟,遂立志好学,有文思,志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期年,州府交辟。仕吴为御史中丞,凡所纠劾,不避宠戚。及氐人齐万年反,朝臣恶处强直,皆曰:“处,名将子,忠烈果毅。”乃使隶夏侯骏西征。伏波将军孙秀谓之曰:“卿有老母,可以此辞。”处曰:“忠孝之道,安得两全。既辞亲事君,父母安得而子乎?”已而战败,左右劝退。处按剑曰:“此吾效节授命之日,何退之为!且古者良将受命,凶门以出,盖有进无退也。诸君负信,势必不振。我为大臣,以身殉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追赠平西将军。

  胡广补阙,袁安倚赖。

  《后汉》: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举孝廉,试章奏,安帝以广为天下第一。累为三公。年已八十,而心力克壮。性温柔谨素,常逊言恭色。达练事体,明解朝章。虽无謇直之风,屡有补阙之益。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及共李固、赵戒、杜乔议立清河王蒜,而蠡吾侯志取梁冀妹,冀欲立之。广、戒惮冀,皆曰“惟大将军令”。独固与乔坚守本议,竟立蠡吾侯,是为桓帝,以此讥毁于时。自在公台三十余年,历事安、顺、冲、质、桓、灵六帝,几一履司空,再作司徒,三登太尉,又为太傅。其所辟命,皆天下名士。与故吏陈蕃、李咸并为三司。蕃等每朝会,辄称疾避广,时人荣之。

  《后汉》: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肃宗末为司空,迁司徒。和帝时薨。初,安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权,每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自天子及大臣皆倚赖之。及薨,朝廷痛惜焉。初,安父没,访求葬地,道逄三书生,问安何之,安告之。生乃指一处云:“葬此地,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安异之,于是葬其地,故累世隆盛。

  黄霸政殊,梁习治最。

  《前汉》: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补侍郎谒者。后复入谷,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吏。冯翊以霸入财为官,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簿书正,以廉称。宣帝时,擢扬州刺史。以贤良高第,为颍川太守,力行教化,而后诛罚,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坐贬秩,归颍川。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雀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下诏称扬,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后为丞相。霸材长于治民,及为相,总纪纲号令,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功名损于治郡。

  《魏志》:梁习,字子虞,陈郡柘人。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承高干荒乱之余,胡狄在界,张雄跋扈,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兵家拥众,作为寇害,更相扇动,往往棋峙。习到官,诱喻招纳,皆礼召其豪右,稍相荐举,使诣幕府,边境肃清,百姓布野,勤劝农桑,令行禁止,贡达名士,咸显于世。太祖嘉之,赐爵关内侯,更拜为真。长老称咏,以为自所闻识,刺史未有及习者。文帝时复为刺史,政治常为天下最。

  墨子悲丝,杨朱泣岐。

  《淮南子》曰:杨子见岐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高诱曰:悯其本同而末异。

  朱博乌集,萧芝雉随。

  《前汉》:朱博,字子元,杜陵人。哀帝时,御史府吏百余区,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朝夕乌”。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后二岁余,博为大司空,奏言高皇帝:“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今中二千石未更御史大夫而为丞相,权轻,非所以重国政也。臣以为大司空官可罢,复置御史大夫,遵奉旧制。臣愿尽力,以为百僚率从之。”乃更拜博御史大夫,后为丞相,坐事自杀。

  《前汉》:《萧广济孝子传》:萧芝至孝,除尚书郎,有雉数千头,饮啄宿止。当上,直送至岐路;及下,直入门,飞鸣车前。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

  《晋书》:成恭杜皇后,讳陵阳,镇南将军预曾孙。后少有姿色,然长犹无齿。有来求婚者,辄中止。及帝纳采之日,一夜齿尽生。在位六年,无子。先是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奈,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著服。至是而后崩。

  《左氏传》:王子朝曰: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髭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供职。王室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至于灵王,生而有髭。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灵王、景王,克终其世。

  贾谊忌鵩,庄周畏牺。

  《前汉》:贾谊,雒阳人。年十八,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及为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书,文帝召为博士。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以为能,帝悦之。超迁,岁中至大中大夫。谊以为汉兴,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帝谦让未遑也,然诸法令所更定,皆谊发之。天子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之属害之,于是上亦疏之,不用其议。以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鵩飞入舍,止于坐隅。鵩似鸮,不祥鸟也。谊既谪居长沙,卑湿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岁余,帝思谊,征之入见。上方受釐,坐宣室,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梁王太傅。死时年三十三。孔臧《鸮赋》云:“昔贾生有识之士,忌兹鵩鸟。”

  《庄子》曰: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史记》曰:庄周,蒙人,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同时,其学本于老子,著书率寓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周引此辞应之。郭象注云:乐生者,畏牺而辞聘。

  燕昭筑台,郑庄置驿。

  《史记》: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隗曰:“王必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后与秦、楚、三晋合谋伐齐,败之。齐城之不下者,唯聊、莒、即墨,余皆属燕。孔文举《与曹公书》曰:“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鲍昭《乐府》曰:“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注云: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

  《前汉》:郑当时,字庄,陈人。孝文时,以任侠自喜,脱张羽于阨,声闻梁楚间。孝景时,为太子舍人,每日五洗沐。常置驿马长安诸郊,请谢宾客,夜以继日,常恐不遍。其知友皆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武帝时迁大司农,当时为大吏,戒门下:“客至,亡贵贱亡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常引以为贤于己。闻人之善言,进之上,惟恐后。山东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后陷罪,起为汝南太守,卒,家亡余财。先是下邽翟公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瓘靖二妙,岳湛连璧。

  《晋书》: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武帝时拜尚书令,加侍中。性严整,以法御下。视尚书若参佐郎,若掾属。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索靖俱善草书,时号“一台二妙”。汉末张芝亦善草书,论者谓“瓘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瓘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靖,字幼安,敦煌人。少有逸群之量,与乡人汜衷、张甝、索紒、索永俱诣太学,驰名海内,号称“敦煌五龙”。靖该博经史,举贤良对策高第,累迁游击将军。伯英,芝字也。

  晋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人。少以才颖见称乡邑,为奇童,谓“终贾之俦也”。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京都谓之“连璧”。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满车而归。举秀才,名冠世,为众所疾,栖迟十年,出为河阳令。负其才,郁郁不得志。后至黄门侍郎。湛举贤良对策中第,终散骑常侍。

  郤诜一枝,戴冯重席。

  《晋书》:郤诜,字广基,济阳单父人。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举贤良对策上第,拜议郎,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帝笑。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声誉。

  《后汉》:戴凭,字次仲,汝南平舆人。光武时举明经试博士,后拜侍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群臣能说经者,更相难诘,义有不通,辄夺其席,以益通者。凭遂坐五十余席,故京师为之语曰:“解经不穷戴侍中。”

  邹阳长裾,王符缝掖。

  《前汉》:邹阳,齐人。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汉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吴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阳仕吴,以文辩著名。久之,吴王以太子事怨望,称疾不朝,阴有邪谋。阳奏书谏,略曰:“今臣尽智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不可干;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然臣所以历数王之朝,背淮千里而自致者,非恶臣国而乐吴民也,窃高下风之行,尤说大王之义。愿大王母忽。”王不纳,阳乃去,从梁孝王,卒为上客。

  《后汉》: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少好学,有志操,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乃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讥当时得失,号《潜夫论》。后度辽将军皇甫规解官归乡,人有以货得雁门太守者,亦去职还家,书刺谒规,规卧不迎。既入而问:“卿前在郡,食雁美乎?”有顷,又白王符在门。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时人为之语曰:“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言书生道义之说为贵也。后竟不仕。

  鸣鹤日下,士龙云间。

  《晋书》: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二陆”。幼时,吴尚书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后举贤良。吴平入洛,云与荀隐未相识,尝会张华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声曰:“云间陆士龙。”隐曰:“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矢?”隐曰:“本是云龙骙骙,乃是山鹿野麋,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士龙,当今之颜子也。”官至中书侍郎,与机同被害。初,云尝行,逗宿故人家,夜暗路迷,莫知所从。忽望草中有火,趋之,至一家寄宿,见一年少美风姿,共谈《老子》,辞致深远。向晓辞去,行十许里,至故人家,云此数十里中无人居,云意始悟,却寻昨宿处,乃王弼冢。云本无玄学,自此谈老殊进。

  晋宣狼顾,汉祖龙颜。

  晋宣皇帝,讳懿,字仲达,河内温县孝敬里人。姓司马氏。少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魏武为丞相,辟为文学掾,累迁相国。武帝受禅,上尊号曰“宣皇帝”。帝内急而外宽,猜忌而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后竟迁魏鼎。

  汉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交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宽仁爱人,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鲍靓记井,羊祜识环。

  《晋书》:鲍靓,字太玄,东海人。年五岁,语父母云:“本是曲阳李家儿,九岁堕井死。”其父母访问,皆符验。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后迁南海太守。尝见仙人阴君授道诀,百余岁卒。

  晋羊祜,字叔子,泰山南城人。世吏二千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年五岁时,令乳母取所弄金环。乳母曰:“汝先无此物。”祜即诣邻人东垣桑树中,探得之。主人惊曰:“此吾亡儿所失物,云何持去?”乳母具言之。李氏悲惋,时人异之,谓李氏子即祜之前身也。祜博学,能属文。魏高贵乡公时,公车征拜中书侍郎。武帝有灭吴之志,以祜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南夏。累进征南大将军,南城侯,卒赠太傅。初,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气,若凿之则无。后祜遂凿之。相者见曰:“犹出折臂三公。”祜竟堕马折臂,仕至公而无子。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襄阳百姓于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享祀。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荆州人为祜,讳名云。


 唐·李翰撰 宋·徐子光注 点校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欣赏-唐-李翰---【蒙求--52】
卷五百二十 ◎宗亲部十
蒙求注21-30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三百三十二卷
史类《众家编年体晋史》(晋)邓粲《晋纪》(清)汤球辑
刁协,字玄亮,渤海饶安人也《晋书·刁协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