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以德育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以创造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德行上乘化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道”就是做人的道理和符合时代需要的道德价值观念。教师要“传道”,首先自己必须有“道”,其次教师应做“道”的楷模。叶圣陶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一个优秀教师的教育魅力,源于他做人的楷模。如果教师的思想境界不高,就很难在学生心田上播下师表的种子。

所以,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认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外,教师还必须具备五个观念:忠民爱国,信守不渝的忠贞观念; 孝敬父母,尊敬长上的伦理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积极负责观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敬业观念;为国家而求学问,为社会而做贡献的群众观念。

二、教师角色多样化

教师的角色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决定的。教师具有以下四种角色:

一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协调和谐发展。除完成五育任务外,教师还应帮助学生树立国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创新意识、吃苦和耐挫意识、公平正义意识、竞争意识、资源和环境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此,教师们必须时刻铭记,素质教育下的学校教育不是对学生的一时一事负责,而是对学生的终身负责。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健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关注学生的明天。教师们应明确:只有学业没有品德的学生是危险品;只有成绩没有健康的学生是残品;只有知识没有能力的学生是次品;有健康的学生是合格品;有健康、有能力的学生是良品;有健康、有能力、有品德的学生是优品。

二是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较特殊的关系,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在人格上相互平等的关系,教师应把学生当做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 严格要求与关心尊重的关系。 严格要求,要严在情理上,严在事务上,严在希望上,以严促改进,以严促提高。要严慈相济,做到要以爱心为出发点,以学生知情为基础,让学生有氛围感、成就感、荣誉感、实惠感。  

三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设计者、引领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从知识更新所需时间越来越短的趋势来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 指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19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是100年, 20世纪前半期知识更新的周期是50年, 20世纪后半期知识更新的周期是20年,21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是5至7年。所以说在21世纪不会学习的人就是文盲。

 三、教学能力复合化

课程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复合的教学能力,因为素质教育下的教学课程包括信息定向类课程和信息非定向类课程。信息定向类课程即显性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活动课程等。信息非定向类课程,即隐性课程,包括教师的精神境界、人格魅力等。

四、知识结构多元化

 一个好教师所具备的知识底蕴应丰厚,应包括三个知识群:本体性知识群,主要指本学科知识和应用知识群; 背景性知识群,指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方法论知识群,指系统论,哲学常识等。

 五、教育交往多样化

  教育交往是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教学过程中多种多样的施教交往,其次是教研交往,再次是师生的情感交往。

 六、教育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 微机操作、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技术使用等,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七、教育活动研究化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教育理念不断变化,学生思维渐趋活跃,教育科研应逐步加强,教师们应注重自我发展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研究,包括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教辅、研究考试、研究教学手段、研究教学常规、研究学生学习常规、研究学法、研究学生学习习惯等。通过研究,解决好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材的载体作用和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之间的关系。

  八、教学活动创新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国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公元1年至400年,世界重大发明创造有45项,中国占62%;公元401年至1000年,世界重大发明创造有45项,中国占71%;公元1001年至1500年,世界重大发明创造有67项,中国占57%。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的还是教育方面的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大计,爱与责任为本。责任当中,师能为基。总的来说,从表面上看,教师的素质是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从中间层面上看,教师的素质是教育观念和施教能力。从深层次上看,教师的素质是教师的个性品质和自我发展。( 文 ∕ 智夫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石家庄外国语学校
浅谈分布式学习中教与学的角色变化
2010继续教育考试题目及答案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报告(下)
立足校本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