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物理备课艺术-----如何备学生

物理备课艺术-----如何备学生


教师备课、备教材固然重要,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只注重教材而忽视了教学对象(学生),那么即使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再深再透,还是很难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过程中的 “教”和“学”是矛盾的,“教”是通过“学”来起作用的,教师备课时忽视了“学”,便会影响双方的交流;而“教”如果得不到“学”的积极有效的配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目前在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对“学”重视不够。在理论方面,不少人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注意传授系统的知识,而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因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在思想上应确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观点,在行动上必须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重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其中应特别注意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备课,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备课时一定要注意尽可能地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备学生”。在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要求,以及选择教学方法时,都应考虑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具体说应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1.年龄特征

尽管同年龄学生之间在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就整个班级全体学生而言,这种差异只是数量和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如八年级与十年级相比)智力发展状况的差异就不一样了,这种差异有着性质和根本的区别。教师应考虑采取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方法进行讲授。

2.学习基础

要使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一定要考虑他们原有的学习基础。新传授的知识如果太浅,他们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如果太深,他们学习起来十分吃力,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因此,只有从他们原有的学习基础出发,略微超前一些,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不相同,学习所得效果就不一样。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恰当地向学生提出过高或过低的学习要求,那么很可能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马马虎虎不当一回事”这两种极端状况,这对于他们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增强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如:初三物理《原子模型》一节中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流程中有这样一段话“针对学生对原子究竟小到什么程度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无法想象出来,通过两个自主的探究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思考并讨论、猜测、推理和想象粒子的模型,建立粒子模型的概念。阅读《道尔顿原子观点》一文,在认识七年级《科学》课中“粒子”概念的基础上,了解J·道尔顿原子观点的形成。通过两个分梯度的“黑盒子”实验模拟科学家发现原子结构的历程,认识到物理学家是根据实验和猜测来推断和想象原子内部的情况,并且经过不断的发现和发展逐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建立了“原子模型”。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和阅读,对原子结构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以多媒体动画模拟原子结构的发现过程,为学生呈现形象的原子模型,把原子内部结构情况在人脑中的抽象的想象图转化为形象的模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从而找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备课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外,还要注意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其中特别值得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这种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就是古人常说的“乐学”。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习积极性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不需要教师督促自己便能积极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备课时应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如结合教学内容增加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提出一些既适应他们现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又使他们感到“有些不满足”的要求,选择他们十分感兴趣的教学方法等。求知欲望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状态,它的起点是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好奇心向较高层次发展,便形成了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学习动力。对学习活动具有持久的动力,便会使学生的思维态势处于主动进攻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能取得上佳的学习效果就是很自然的事。教师在备课时应当充分重视培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并注意在适当的时刻提出,以使学生的思维较长时间保持在活跃状态;或者组织他们对某些有典型意义的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讨论,鼓励他们为阐明自己的见解而探索更多的新知识。我们应该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可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达到激发兴趣、拓展思维的目的,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活动、相互交流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不断地发现物理问题,领悟物理思想。

备课的着眼点应在全班大多数学生身上,这是一条重要的备课原则。丢掉大多数学生而只对少数学生“因材施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大多数学生已经理解的知识应少讲,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应该多用一些时间讲解,以利于他们及时消化新知识;大多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应多讲,有时还要根据教学需要组织他们进行讨论,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大多数学生有可能感到枯燥无味的地方需要增设幽默、风趣的材料,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备课时,除了把重点放在大多数学生身上以外,还应该注意智力发展水平较低及非智力因素方面发展较差的那部分学生。教师需要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多准备一些低层次、难度较小的材料。讲课时起点适当定得低一些,并有意准备一些适合他们思考的问题和练习,以便引导他们较快地跟上一般学生的学习速度。这样,他们的信心会增强,能力也会提高。

备课时还要注意智力发展水平较高、非智力因素方面发展较好的那部分学生。这些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求知欲望比较强烈,往往不满足教师讲的一般性内容。教师备课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多准备一些层次较高、难度较大的材料。在完成一般性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适当准备一点他们感兴趣的任务;布置一般性作业后可再适当布置一些适合他们思考的练习。

备课备学生,要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状况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状况,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种适应不应是消极的,而应是积极的。要真正做到“积极适应”,必须注意“二不”和“二要”。先说“二不”:一不要降低教学要求去“适应”——教学要求由课程标准所规定,是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任何降低教学基本要求去迁就学生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二不要完全脱离教材去“适应”——教材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基本精神、使学生学习时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的主要媒质,教材以外的内容只能作为教材内容的适当补充,而不能喧宾夺主,放弃书本而不着边际地大谈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总之,教师在理解并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而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再说“二要”:一要“略微超前”。无论是在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还是在考虑他们现有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时,都应该有一个超前量,让他们在总体适应的前提之下略微感到有点不适应,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二要故意设置一些“障碍”。无论是在选择讲课材料时,还是在提出教学要求时都应有意识地出些难题,使他们不深思便不能跨越这一“障碍”。总之,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巧妙地激发起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精神抖擞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备学生关键在于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实际水平。教师不能凭借经验想当然地认定,因为不同班的学生的水平是不相同的,就是同一个班的学习水平也是不断地变动着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有许多,其中比较有效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新接手一个班级时,可先做两项工作。一是向前任任课教师了解班级情况,了解不应局限于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如何,同时也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习惯有什么特点;二是可分别开一些座谈会,鼓励学生们畅所欲言,多提些教学建议。

教过一段时间,对学生的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还应主动地和不定期地征求学生对教师上课效果的看法,这样,从他们的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到他们现有的水平如何。

上课时要善于察言观色。学生听课时的表情是教师的讲授是否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晴雨表,或满意,或疑惑,不管何种神情都形象地把他们的实际水平呈现在教师眼前。

设计一些看似简单但带有倾向性问题的当堂完成的小练习,以测定他们在某一方面的实际水平。

认真批改学生作业,仔细分析其中的错误,尤其要关注那些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最能体现他们的真实水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小觑非智力因素对高中教学的影响
浅论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推动作用
2008.11.1【引用】谈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初中生物理偏科的成因及教学策略分析
物理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