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激越的思想书写教育人生路

用激越的思想书写教育人生路

(转载)

匆匆走过二十四年的教育生涯,在别人的眼中,我算是个成功的开拓者,在媒体舆论中,我被不少人称为教育改革家。其实,在我的视野里,自己仅仅只是个很普通会思考的教育实践者。帕斯卡尔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的,真正的生命就是人的思想,人生因思想而光彩,教育因思想而厚重。

 

      
       

                                  《图片来自网络》
二十多年来,我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成长路。尽管常常直面艰难,但我庆幸在实践的探索中面对沉重的困苦我能够用思考为梦想突围。因为学会了思考,我们才能拥有一双充满人文情怀的慧眼,在乐于探索中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发现教育的美丽。二十四年的教育生涯,我有的是更多的思考和不断的尝试,坚持做一些自己独立思想的研究。只有让思考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习惯,独立的思想才能轻舞飞扬。二十四年,我用激越的思想书写教育人生路,积极投身教育这块芳草地,播下希望的种苗,收获教育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春天。

 

激情与梦想: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

1979年,我17岁。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从沂山脚下的沂水之滨,我走进了孔子故里,走进了曲阜师范大学。上大学的时候,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孔府、孔林、孔庙。周日的闲暇时间,我经常在孔府门前徘徊,在夫子荒冢墓碑旁驻足沉思。那时耳畔经常回响老夫子“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悲慨,不断咀嚼这是圣人自慰自怜还是悲叹担忧后继者的浅陋。当然,想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能常常带来我对教育的快感。我觉得,孔夫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因为他是如此简洁深刻地指导了中国人2000多年的生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和法律,人口如此众多的一个国家,借助夫子的思想演绎出一套理论和规范,却可以维系2000年。可他不是祭坛上端坐的圣人,他是饱经世事的智者,他是深爱人生的贤明,他的思想源于日常生活,所以才会历千年而不朽。伟大源于平凡,夫子的不朽恰是因为他的平凡,夫子真正不朽的是他的思想。

孔子故里求学的四年里,我经常泡在学校图书馆里,最爱读的就是《孔子世家》、《论语》等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让来自书海的清风润泽自己的灵魂,让精神与生命一同成长。我如一个饥渴的人,纵情地在书中游览秀美的山川大地,纵横上下几千年瑰丽的历史,享受书的美好。清晨,当我在幽静的校园小道上,伴着淡淡的花香读书时,我感到好似在跟一位哲人谈心,昂扬的斗志时刻撞击我的心灵;晚上,在幽幽的书房里,读书入迷时就进入了一种超脱生命的美好享受中,时空变得不再辽阔,百川尽收胸中,觉得生活之路洒满阳光。行走在阅读的路上,聆听“圣人”无声的教诲,那时我就深深地觉得,孔夫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并不完全代表着他的伟大永恒,真正伟大永恒的是他的思想,一个有作为、影响一代甚至未来的教育家,首先拥有的是前瞻、先进、发展的思想。张志勇副厅长也说,“有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没有自己的教育主张,是一般教师与名师的根本区别。”我认为,任何一名教师,都应该努力做有思想的教师,教育教学需要我们有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因为教师所面对的不是机器,不是容器,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着鲜活的个性和独立意志的人,假如老师没有思想,只是把自己的工作当作机械的、重复的体力劳动,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我们又如何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只有有思想的教师,才能走在教育的前沿,才能做教育改革的前驱,才能做到高瞻远瞩,才能奏响时代的最强音。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没有思想的社会,没有思想的教育,没有思想的学校,没有思想的教师,是不可能有真正的进步与发展的。思想展现教育者的快乐、幸福,彰显教育的文化力、感召力!

1983年7月,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我来到地处农村的诸城二中做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语文教师。离开了喧闹的都市,在那个清苦而又幽静的农村学校,我把盏夜读、潜心研究,要实现做一位有“思想”教师的梦想,让自己拥有广阔的心灵空间,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在灵魂的行走中找到向往的精神家园——那片因教育而使人生变得美丽富足的绿洲!

在诸城二中,我一直教高中毕业班语文课,为了能更好地在梦想的讲台施展才智挥洒热情书写人生,教两个班高三语文课的同时,我先后当班主任、教研组长,再担任学校团委书记。五年中,我把满腔的激情播撒给每位学生,用青春的律动与热情注解教育的美丽,我坚信一个人有了使命就有生活的目标,生活因为有了目标就会升腾起希望,生命有了责任才得以升华。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凭着“干什么都要争第一,样样工作争优异”的强烈事业心,针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有10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等国家级权威刊物上,并多次荣获市、省及全国奖励。此外,还主编或参与编写正式出版的教学用书近20本,编制的试题连续数年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月刊》《中学语文》选用。被《语文报》《语文月刊》《新语文》等全国有影响的报刊聘为通讯员、特约撰稿人、编委等,成为省及全国语文教学教研骨干。

由于工作出色,成绩优异,1988年10月被调入诸城市教研室任高中语文教研员。到教研室工作后,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潜心钻研中学语文教学,把自己的实践经验纳入更全面、更缜密的教育理论之下去审视和思考。1991年,我提出了“大语文”教学思想,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大语文”教改试验。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教改经验于1989年11月和1990年4月分别在山东省中语会第五届理事会及苏鲁豫皖中语会第六届年会上作典型介绍。1993年11月,实验论文《树立大语文教育思想,实施创造性语文教育》荣获山东省中语会论文评选一等奖第一名,随后发表在《山东教育科研》1994年第2期,并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6期;另一篇论文《树立大语文教育思想,适应“3+2”高考要求》在《中学语文教学》1994年增刊上首篇发表;论文《深化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再探索》于1995年11月收入《中国语文教学研究新成果全书》(第二卷)中,该实验于1995年12月获山东省教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如今,大语文教学思想已成为诸城市全体语文教师的自觉行动,多年来,诸城市的语文教学不论高考、中考成绩,还是各种课外活动,在山东省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在历次全国中学生读书竞赛活动及“圣陶杯”“泰山杯”“齐鲁杯”等多项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诸城市教学研究室都荣获集体组织奖。诸城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从此走入了一片开阔地,我本人也两度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的光荣称号。

从参加工作直至担任全市高中语文教研员,十二年中我胸中燃烧的是一份毫无瑕疵的教育热情,心中涌动的是一份澎湃昂扬的教育激情。因为热情,才会在学会追求中让教育所必须的理想与信念植根于心灵深处;因为激情,才会为工作和学习注入鲜活的生命,实现从生计的驱使向生命的自由提升,从而感受到激越的生命节奏,体验到隽永的人生哲理,享受到炽热的情感火焰,洞察到深邃的思想智慧。

机遇与挑战:六年探寻教研发展之路

1995年,33岁的我担任了诸城市教研室主任。上任伊始,我率先推出了“教研员学科负责制”,调动了全体教研员的积极性。同时在全市深入开展了“课堂教学水平十达标”活动,培养了一支以612名教学骨干、31名“十佳”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得到了教育界内外的一致好评。1996年8月,《中国教育报》和《山东教育》中学版创刊号分别以《抓机制、抓网络、抓内容——诸城实实在在抓教研》和《活跃在教育教学科研的前沿》为题详细报道了诸城教研室的工作成绩,这在山东省地、县教研室中还是第一家。1997年5月,论文《教研、科研、管理“三合一”,构建教研工作新体系》获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也于1997年4月欣然为诸城教研室题词“以教育科研指路,向素质教育进军”,对诸城教研室的经验与做法给予了较高评价。1998年4月,承办全省第一次县级教研工作现场会议,来自省教育厅、教研室的领导和全省各地的教研室主任云集诸城,对诸城教研室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999年,我又被推到了市教育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的位置。为把教研室锻造成名副其实的教育教学的“指挥部”和“参谋部”,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精心研究了企业文化后,我们在全国首倡“教研文化”。我们认为,“文化”是精神财富,“教研文化”当是教研人心灵境界的折射,它对群体具有无形的感召力,能达到追求管理上的最高境界。诸城教研室的教研文化以“挑战教研新境界”为核心,以凝聚人心、激励进取、挖掘潜能为目的,为教研工作注入了生命的活力。1999年12月,诸城市教研室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县级教研室成为山东省教科所的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基地,省教科所在诸城召开了山东省第二届教育科研重点实验基地工作会议,这是首次在基层召开的会议。2000年11月,为把教研经验推向全国,我发起成立了全国知名教研室主任联谊会并举办“全国首届知名教研室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使全国的教研室主任们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和交流舞台。并多次在诸城市主持召开全国高考研讨会等,为全国的教学研究活动提供了丰富经验和典型现场,诸城市教研室以其卓越的表现和成绩被誉为“全国教研战线的一面旗帜”,诸城教研工作和教研室工作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教研室成为名副其实全国一流教研室。

六年探寻,我紧握求真务实这把探寻教研意蕴的钥匙,触摸到真实的教研命脉,在体验快乐和超越的教育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创建性的教研发展之路,提升了教育的品质。

探索与追求:用心思考未来

2001年8月,我由诸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改为兼任实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诸城实验中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31年的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现中央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照华,著名作家、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王希坚,均是这里的杰出校友。经过仔细的审视,2002年在全国公办学校中首家引入ISO9001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把企业管理观念引入教育,以先进的理念统一教师思想,使师生接受高层次统领。学校借鉴企业文化,我提出学校文化,用文化驾驭全局。我曾这样告诉全校师生,诸城实验中学就是诸城实验中学,它既不是北京四中,也不是山东省实验中学……。诸城实验中学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而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等不靠,不依赖任何优惠政策。全校近万名师生发扬浙江人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去创造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办法。于是,我们构筑学习型校园,通过文化建设把师生的个人追求融入到学校的长远发展之中,给每一位师生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在紧张的教育教学之余,我会定期组织师生走出书斋,到附近的名山大川体味沉淀千年的文化气息和豪情万里的粗旷气概;适时诚邀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文化名来校讲学、作报告,让师生面对面直接与名家对话;与全国中语会联合举办较高规格的学术研讨活动,开阔的是眼界,增长的是见识;创意并主持“语文沙龙”传承文人雅士清淡议论的自由精神,体现实验中学恳切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文化风格;通过这些举措,引领师生涵养人文性情,增长智慧,在我校成就起一批文化之师、文化之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们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也认为,“一个人精神发展史实际上是就一个人的读书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一直告诫全体师生:最庸俗的人是不爱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是无能的人是不会写作的人。倡导全体教师,少一点烟酒味,多一些书卷气,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文化人。对于读书的倡导,不是停留在光说不练上,我自己就是一名铁杆的书迷。纵然有万千事务,我总能在一天的忙碌中拔冗给读书“留一杯羹”,晨曦微露,我便捧书而读,品尝读书所赐予的精神美餐,可以令自己生活充实、工作快乐。夜深人静,温暖的灯光下,坐拥书城,与先哲先圣进行心灵的对晤,心情变得象秋水一样澄澈宁静,一天的疲劳早已抛到九霄云外。我还把车子收拾成一个“移动书屋”,在车内营造了一个小小的读书空间,将那些常读的书放在伸手可及的座后,这样即使外出,在长途的奔波中也会收获与时间赛跑的幸福,

为了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让每一名实验中学的孩子都成为爱书人,我把读书活动设计成节日——读书节,并让读书节成为我校最盛大的节日。每当读书节来临,全校师生以一种类似宗教的神圣和虔诚,沉浸在巨大的欢欣与喜悦之中。每年从12月至次年3月,隆重而又幸福地度过快快快乐的一百天,师生们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放纵地汲取智慧的营养,感受人生的幸福。让学生用心灵拥抱书本,用热爱浸润心灵,用平等的心态和大师对话,在书海中获取自我超越的功能,点燃激情,腹生气华。读书节的创设,提供了足够宽广的时空,不但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而且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性情。读书节期间开设的图书超市,除了联系各大书店进入校园开辟摊位,还鼓励每个学生交流自己闲置的优秀图书,在超市期间,同学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也可以买卖,使学生再享受一次价廉而物美的精神大餐。经过六年的读书节和读书活动,我们逐渐形成了我校自己独特的读书新理念:打造宽厚的智力能力背景;学生不热爱阅读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教学的失败;办好一所学校的突破口,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能——让生命充满阅读的喜悦;读书——让生活更和谐;得阅读者天下;阅读改变人生。

在实践中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凝成并不断丰富了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实施文化立校方略——人本化管理、研究性教师、创新式学生、学习型校园,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我们通过学校文化同化、用领导人格魅力感染,用学校广阔的前景吸引、用科学而严格的管理规范,来凝聚师生的向心力,提升思想境界,提升管理的品位,不断攀升教育教学的新高度,使诸城实验中学不断创造新的辉煌:2002年7月,承办全市复读学校,在次年高考中,本科上线率51.6%,录取率为62.1%,一举夺得潍坊市复读学校本科上线率第一名的好成绩,创造了潍坊市复读生高考的最高记录;2003年,率先成立了“学校发展战略研究室”,以多名研究生为主探索研究,以为学校发展之智囊团与参谋部;2004年3月将山东当代文学院潍坊分院落户实中,以充实和丰富学校文化内涵,成为全国首家将省级文学分院落户校园的中学;2004年7月,举全校之力投资1400万,征用市人民医院(老院)40亩地,用以创建诸城最好的外国语实验学校,使学校实力大增,成为潍坊市乃至山东省规模最大的中学之一;2004年10月,率先承办山东省校本教研工作会议;2005年4月,率先承办山东省学校文化建设现场研讨会议;2006年10月,在全省中学中率先推出校本教材系列和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两套富有浓郁特色的丛书,以建构生态课堂,提升学校文化,凸显办学特色;2006年12月,率先承办全国现代学校文化建设与新时期师生关系论坛;到2007年4月先后有全国知名教研室主任联谊会秘书处、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改革论坛》编辑部、山东省青语会秘书处等八大机构落户实验中学,这是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又是一个六年探寻,在短短的六年中,诸城实验中学从一所底子相对薄弱、生源质量差的学校,成长为教育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典型。教职工数量从300人增加到600人,在校生数量从原来的4000人到了8200人,校区从2个发展到3个,学校从名不见经传到享誉全国。在激烈的教育形势竞争中,我与我的同事共同经历了凤凰涅槃,学校也正朝着创办实验性、示范性、现代化品牌学校的目标奋进。

正如2001年来到实验中学初始我确定的学校校训“用心思考未来”一样,这六年写满了我们用心思考、苦心探索、全心追求的智慧与执着。教育事业是一项具有理想性的事业,投身教育需要的是真诚的热情与追求,需要的是理性的智慧与思考。正是因为有了思考,我们才能学会按追求规划成长的道路,不断表达对梦想的信心,寻找实现理想的每条途径,我们就能站在生命关怀的高度,构化出生命的航道与远航的桨声,充盈和拓展未来的生活道路,幻化出生生不息的一次次超越,从心与心的缝隙中,从思与思的脉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生长出具有鲜活灵动、真情真实、扣人心弦、复杂充盈的教育场景,在审美情感激流的涤荡下自觉自愿地摒弃庸俗、清理思想、提升追求,快乐地同师生交往,欣慰地享受着教育教学的成就,对平凡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在不断追寻中实现对教育的高峰体验,成为教师职业美的感受者、体验者和创造者。倘若缺失了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会定格游移在永远的蒙昧失衡状态。尽管教育是美丽的,但我们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教育是光彩的,我们也无法沐浴在它的光环里,有的就是在苍白理想萎缩激情关照下的老牛破车、苦苦挣扎、疲于奔命的无奈与脆弱以及舞蹈不出柔情的沉重生命。

蚌病成珠,炼狱苦修,方见天国光辉。我坚信,如果没有先进前瞻的教育思想,如果没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办教育,真正走向教育家殿堂的路就会很遥远。教育是建基于信仰的事业,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内心的召唤与感召,引领着年轻的心灵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做深切的体认,唤醒、弘扬、提升人性深处对正义与光明的期待。生命因思想而精彩,人生因教育而美丽。在通往理想家园的征途中,只要怀揣着信念上路,用思想行走,我们就能在追寻教育理想的同时,享受教育幸福,时时感受到生活的完满和意义的充盈,激情在胸中澎湃,诗意在心底流淌,在不经意间,成为学校环境的欣赏者、学生良好举止的赞赏者、教师神圣职业的吟诵者、课堂生命活力的激发者。“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胸怀教育理想的教育家理当有所执着,用勇气开拓,用智慧生活,倾己热情点燃学生智慧,满腔真诚燃起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用思想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燎原之火增添一抹亮色,用信念坚守出一方绚烂多姿的教育人生。

 

 

【作者简介】

李庆平,男,山东临朐人,1962年10月生。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党委书记,兼任诸城市教育局副局长、山东省当代文学院潍坊分院院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育管理硕士,师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做苏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山东省教科所兼职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全国知名教研室主任联谊会理事长、全国中语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全国中语会教学艺术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青年教师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山东省教育学会教育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另兼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改革论坛》常务副主编及《现代语文》等多家专业报刊特约编委和编辑。他先后被评为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首届教学能手、优秀教研员、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山东省十大潜力校长,中国潜力校长,全国中小学1000名杰出校长,全国科研创新校长,两度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称号。

在担任诸城市实验中学校长后,鲜明地提出文化立校方略,以文化统领全局,以文化浸润师生,大力倡导读书,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使这所成立仅仅6年的学校实现了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2004年12月28日,《中国教育报》“现代校长栏目”以《李庆平:用心思考未来》和《构筑独特的文化风景》为题,2005年4月7日,其“读书栏目”又以《我们给读书一个特权——诸城市实验中学李庆平校长及其学校的文化追索》为题详尽报道了李庆平校长的教育思想、管理经验以及学校实施文化立校方略的经验,《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等报刊对该校学校文化建设成就进行连续了报道。李庆平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引起全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多次被邀请到全国各地讲学,介绍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卓越的教育实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校长竞聘演讲稿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区域推进中小学教学创新行动纪实
教师年度考核---本年度思想、工作总结_指南针
中学语文校本研修总结
做行走的思想者——一个小学科学教师的成长反思
聚焦:今天怎样做教研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