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养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策略

一、提高学生自信的策略
提高学生自信心是实现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让自信植根于学生心中,一是运用“无错原则”,就是用科学的态度认识、接受和处理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所谓“错误”,教师对学生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让每一个学生学习交往时都能抬起头来说话,体面地坐下,师生之间始终保持零距离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在教学中敢于参与;二是坚持激励方式,相信学生,对学生寄予期望,促使学生充满信心,并且获得成功;三是开展“我能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提出挑战,让学生在参与实践的活动中感受到“我能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体验到“我能行”的收获与喜悦。
二、实施快节奏的策略
实施快节奏有助于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防止学生注意力分散。(1)讲授快节奏。教师快节奏地讲解授课内容,学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但快节奏并不意味着只是比平时说话更快一些,而是要克服教师常犯的错误,就是用不同的方法向学生反复解释同一个思想,然后再问“还有什么问题吗”,这样反应快的学生会不安分,即使对反应相对迟缓的学生,也应通过组对学习、求教于朋友、课后个别辅导等策略来解决,而不应减慢速度去适应他们。以较快的节奏向前推进,能强化学生的意识,保持尽可能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2)提问答写快节奏。在要求较多学生轮流谈论某一问题时,可采用“提问/答写”和“快速应答/选择‘过’”的策略。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在提问与答问之间稍作停顿是有益的。在停顿中要求学生快速写下答案要点,既给所有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且答写又能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思考问题。当多数学生写完答案跃跃欲试时,教师可以说:“我们从某某学生开始往下走,轮到你时,要么发表你的看法,要么说‘过’”。这种“快速应答/选择‘过’”策略不仅给所有学生创设了展示交流平台,而且增加了课堂趣味。当问题可能引起各种不同反应时,尤其有益。(3)呈现方式快节奏。传统教学的呈现方式往往局限于教师的口说手写,难免浪费时间,又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实物、模型、挂图、卡片、投影、电视和多媒体课件等呈现方式,既形象具体又方便快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三、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为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高度参与教学的意识与行为,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明确提出“以学论教”观点,探索出“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三段式”教学模式。(1)课前参与。就是鼓励学生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做前期准备,将有些知识点前移。如为新课收集资料、信息,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课前参与学生兴趣浓、方式多、效果好,使学生为参与课堂学习做好情感和心理准备。(2)课中研讨。是将40分钟的课堂主体部分充分交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课前参与状况进行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和网状交流探讨。无论是信息的传递还是情感的交流,无论是思维的碰撞还是情绪的体验,学生都有较多投入,也收获颇丰。(3)课后延伸。是根据课改精神,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把必要的基础性训练与开发潜能的拓展性训练结合起来。拓展性训练不仅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高度参与学习撑起一片蓝天,有助于改变以往一个本子、一支笔的被动式作业习惯。
四、激发学生思考的策略
学生思维状态如何,是衡量学生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教师要在激发学生思考方面下功夫、花力气。一是鼓励学生勇于质疑。质疑问难是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从参与学习的实践中来。因此,要想获得知识,要想有所发现,就必须多问,多参与。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提问,包括编习题、出考题,提出课本乃至人类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多向思维。思维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多向思维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它对任何问题都从多种方向即“纵”、“横”、“逆”等方面发散思考,要引导学生多思和善思,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学生思维活起来之日,也就是学生高度参与学习之时。三是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想象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中小学生借助丰富的想象,可以了解事物之间的某种内部联系,从而加深认识与理解;可以进一步感知事物的形象,包括创造未曾知觉过的,甚至现实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有的形象,使学生飞向广阔的认识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与能力。要启发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学生驰骋想象,表明他们高度参与了学习。
五、组织实践活动的策略
此次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通过活动把各种知识和技能综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并且强调组织实践活动应关注学生参与观察、发现、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课内实践活动,如课内诵读活动、猜谜语、讲故事、一分钟演讲、课内观察、小实验和小制作等;二是课外实践活动,如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办报刊、演课本剧和当小记者采访等。由于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且具有开放性和愉悦性,学生大都主动参与,乐于体验。我们应当重视组织实践活动,尤其应当重视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健康的个性。
六、营造良好环境的策略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个“场”里进行的,它对学习有一定影响。学习时的心境是内部的“场”,学习时所处的环境是外部的“场”。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学习者则要善于选择、调节学习的“场”,使之有利于学习。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心境和学习环境都处于良好状态,一是尊重学生,建立一个接纳性、支持性、宽容性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要转换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换为学习促进者,由管理者转换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无忧无虑地参与教学。二是改善学习的物质环境,包括课堂环境和校园环境。学生学习往往从围绕他周围的每一件事—他的整个环境中吸取信息。教师要善于布置教室,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教室成为鼓舞人心的课堂,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这样,良好的环境必将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真正做到动眼、动耳、动口、动手,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课堂内外呈现出一派生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学政治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及策略
说说观评课的“四个四”策略
多角度培养,发展学习个性化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课题方案
学案导学教学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策略与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