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校教育是人生的一部分

前段时间,2014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揭晓,美国科学家埃里克·白兹格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件事情本来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某中学却打出了这样一条电子标语:“热烈祝贺我校女婿埃里克·白兹格获得2014诺贝尔化学奖。”原来,埃里克·白兹格的夫人吉娜毕业于那所学校,这位诺贝尔奖金得主自然就成了“我校女婿”。这件事情被网友广泛炮轰,纷纷谴责学校近似幽默的贴金行为。

于是,这所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学校初衷并非“贴金”,只是借机宣传该校优秀学生吉娜。这种“读书人窃书不能算偷”的说法,恰恰暴露了很多学校管理者的“贴金”心态。宣传诺贝尔奖女婿是贴金,宣传优秀学生同样是贴金,这只是宣传者自认为“窃书”与“偷书”不同的自我解嘲罢了。这种拼命贴金的做法,从表面看来是宣传学校的成就和辉煌,骨子里是在无限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片面地认为学校教育可以改变一切、造就一切、成就一切。其实,世上的成功人士,没有谁是直接从学校成功的,也没有任何一所学校可以直接“制造出“诺贝尔奖得主。

还有一件事与此有关。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于是,红高粱真正红了,莫言老家的老房子成了圣物,一切与莫言有关的物件瞬间成为极品。只有,“教育”无言以对,沉默不语,并受到了舆论的强烈抨击。诸如“莫言,让中国教育哑口无言”、“莫言获奖,狠狠地给了中国教育‘一巴掌’”之类的言论四起,中国教育几乎被贬的一钱不值。原因很简单,莫言是个只读过小学的人,他只路过了一段简单而简陋的教育。

莫言只读过小学却获得了诺贝尔奖,很多接受过“高大上”教育的人却与此无缘,有人便得出了“教育无用”“教育误人”的论断。甚至有人开始假设,倘若莫言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就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因为教育可能会毁了他的朴实和韧劲。以一个特例来论证教育对一个人的无效或副作用,从而全盘否定学校教育的价值,这似乎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学校教育真的一无是处?很明显,这是一个悖论,且不说我们根本无法验证莫言若是接受了高等教育会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几年的小学教育一定带给了莫言很多东西,并且是有用的东西。

其实,人生教育的涵盖面很广,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个孩子,因为帮助父母做家务而受到表扬,也许他从此就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一个学生,因为一次暑假的打工经历,也许他就懂得了吃苦的价值;一个成年人,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也许他就明白了经历才是最大的财富。当然,学校教育给我们的,既可能包含这些,也可能疏漏这些。而这,恰恰说明人生的每每一种教育都是必须的,要么是强化,要么是补充。

作为一个教育者和社会人,我们既不能盲目“揽功”,把名人或者学生的成功都归于学校教育;也不能轻易“自贬”,把学校教育的意义无限度窄化甚至抹灭。因为它只是,也必须是人生的一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贝尔奖女婿”的虚幻荣耀
路遇诺贝尔的孩子会成才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将会发生以下有趣的事情:
我们不盛产诺贝尔奖得主,但盛产诺贝尔奖女婿
为什么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红高粱》而不是《平凡的世界》?
莫言和诺贝尔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