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写作的三个阶段之二:专题化写作

二是专题化写作

问题化的写作有着显而易见的局限性,那就是“就事论事”的狭隘和浅短。就像是围困于大缸内的拳击手,四面出击、频频发拳,虽有不断闻听撞击声的愉悦,却很难获得冲破围障的强大冲击力。这种零零碎碎的思考和反思,往往解决的是一时的困境,很难深入、深刻地剖析深远的教育现象。如果一个人持久地迷恋于这种写作,其教育能力的攀升和思考的深度就会遇到一个发展的瓶颈,而让一个人的成长耽搁于此。这个时候,就该去尝试进行专题化的写作。

专题写作,就是在某一个阶段,集中精力对某一个教育问题,进行“专题化”的反思性写作。可以是对某一现象持续的、追问式的“刨根问底”,也可以是对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的紧抓不放的追踪描述。这样的写作未必要完整成文,也未必立马探究出什么深奥的感受,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即时的发表。换句话说,此事的记录和叙述,在情感上已经成了写作者的一种自觉,在功效上只是研究的一个过程或者素材,它最终的目的是在纵深处觅得教育的本质,在教育不轻易裸露的部分揭开一道缝隙。

我进行的第一个专题写作就是“班级量化管理”,这个曾经新鲜无比、至今仍然活跃有余的班级管理模式,从它被引入教育的第一天起,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工业化生产的伤害性。曾有半年的时间,我集中梳理了“量化管理”的来龙去脉,留下了5万多字的记录文字,比较清晰、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管理模式的利弊,让我在深思熟虑、极度权衡之后选择了放弃这种速效的管理。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教育随笔的价值意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关注教育随笔对教师成长的生发点。随着这一专题写作的开展,不仅让我对教育叙事与教育随笔的关系得以厘清,更让我从中发现了教育写作的强大力量。那个时期,不仅我所发表的文章大都是“连载”,我的讲座内容也开始从班级管理转向为教育写作。支教期间,我曾经对一个学生持续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跟踪记录和反思,写下了70多篇叙事文章,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写作对于一个孩子生命的价值。

专题写作的着力点未必要大,它与问题化写作的最大区别在于“深度”。问题化写作基本倾向于点的突破,对某一个问题点反思之后写作也就随之结束。而专题化写作,会针对一个教育研究的点,进行深入、、持续、全面的实践与思考,是一个把点拉长、变宽形成通道的过程。其意义至少有三个:一是突破了“零碎”实践的瓶颈,理顺了“零碎”反思的凌乱,让教育实践和反思具有了方向性;二是聚焦于一点的持续写作,足以让人把问题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容易在教育的混沌中画出一条清晰的路径;三是可以让人在某一个方向上有所突破,在某一个问题上拥有话语权,成为某一方面的明白人。以专栏写作为例,我曾经开过的专栏大都是教育叙事类的主题,那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有大量的、丰富的事和人可写,专栏写作的高质量和连续性让我不得不更加倾力于叙事写作,也让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今年五月份,我第一次开评论性质的专栏。相对于叙事来说,评论应该是我的弱项,但是随着专栏的开设,我的精力和注意力更多地倾注到对这一文体的理解上。几个月下来,评论类专栏写的有些得心应手,也飞速增长了我对教育现象的反思力和批判力。

当然,专题写作的最大价值还在于对教师行为方式的改变,这一点毋容置疑。因为对一个问题认识的透彻明了,一定可以让他走的更远、更顺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儿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做四有好老师专题培训(二):讲好明天叙事故事的平凡、卓越、伟大
教你做智慧的班主任(十五)撰写教育叙事 - 老板老班的日志 - 网易博客
239.教育写作,点亮教育生活
【从写作者到研究者: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②】教育叙事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如何准备一场刚刚好的讲座(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