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节展示课

在一次课堂展示活动中,一个位数学老师上了《认识人民币》这节课。

可能,这位老师颇有名气,主持人介绍他的头衔用了足足有两三分钟;据说,这节课是对国家课程的二度开发,活动安排表上就是这样介绍这节课的。

于是,我几乎是以膜拜的心态期待着这节课的精彩。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开场的第一句话,便让我产生了好奇心。

“钱!”在几个孩子一番乱猜之后,终于有一个男孩子说出了正确答案。

“哦!那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对孩子的回答很满意,便进一步问。

“那儿写着呢!”男孩用手一指多媒体屏幕上已经打开的第一页课件,上面确实写着老师的名字。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用他们喜欢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又很快揭示了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果然不俗,这个开头确实很妙。

 “真棒!同学们看,这就是我的名字。”老师指着屏幕上的三个字,读了一遍。

后面要做的,一定就是以自己的姓来引入人民币这个概念了。我这样猜想着,并在记录本上重重地标了一个大叹号。没想到,老师并没有按照我的猜想来,而是带着孩子们围绕着自己的名字分析起来。听得有些晕乎的我,怎么也听不下去那些唠唠叨叨看似热闹的问题,竟然开了个小差。

“好,现在我们开始正式上课!”老师双手一击,高声地提醒学生,也惊醒了快要睡去的我。

我看了一下手机上显示的时间,这个过程整整用了十一分钟。也就是说,他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解读了自己的名字,导入了新课。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而已,一个导入占去了四分之一还要多的时间,我想知道他怎么完成下面的教学任务。

没想到,下面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的十分顺利。学生的回答总是很“符合”老师的需要,有的学生还学会了赵本山式的“抢答”。老师的问题没问完,学生的答案便一股脑地喊出来。六七岁的孩子,还不大懂得表演,更不知道伪装。

“你要是有了钱,打算做什么呢?”老师的话音还没落,学生便纷纷举起了小手。

可是,老师并没有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很认真地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这个交流,足足进行了五分钟。我真的不明白,一个人打算做什么自己的心里一定很清楚,为什么要和别人交流、商议,这个小组交流真的那么有意义吗?

哎!这一节课,我听得很累。可能是背负的太多,现在的课堂已经不再那么纯粹;可能是模式的需要,现在的课堂里有着太多不必要的东西。无论如何,当一节展示课成为了表演课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确实需要太多的反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浩然文学:季洲专栏】散文: 幸福,是与孩子们在一起(江苏)
特级教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细节
课前思考的重心在于研究学情
【欣欣听课笔记】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丁丁老师)
课事 | 一次意外的课堂,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
相遇2020 ——写给我的学生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