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教学应传递灵魂中某种神秘和感动

            

语文教学应传递灵魂中某种神秘和感动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三期

 

闫敬霞老师《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较为全面、细致、扎实。从课前预习的导学到课上丰富立体的设计,乃至课后练习的延伸,处处有“本”可依、有“法”可据,颇见教学功底。

课前的预习与导读皆从“疑”字入手,这让本课的教学有了一定的高度、宽度、厚度和广度。任何人的精神世界的逐渐丰富和成熟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批空而来的没有任何羁绊、没有任何禁区的质疑,对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无疑是十分有利的。这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读出思想、读出艺术、读出个性、读出生命、读出自己的发端。

学生的个性质疑像一个巨大的智慧喷泉,必定是发散的,而教师如何对问题加与和整理考量着她的教学智慧、教学机智与文本理解能力的高低,以及对课堂走向和课堂品位调控力的强弱。闫老师“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或通过拍照片制作幻灯片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质疑成果”,既体现了学习的过程,又肯定和激励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质疑,使课堂充满了学之气、学之味、学之风。这一方法比较精彩。

而课堂上对《拿来主义》结构的探索也是探骊得珠:“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但开篇为什么没写‘拿来主义’?”“文章第一段和第三段都写了‘送去主义’,是否重复?”“文章在第五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后,为什么第六段没有承接着写‘拿来主义’?”……教学推进如层层剥笋,课堂结构张弛有度,这与闫老师对文本的理解烂熟于胸密不可分。

另外,《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还努力凸显了文本的语言要素。如对“孱头”“昏蛋”“废物”“鱼翅”“鸦片”……“送去”“拿来”“丰富”“大度”“吝啬”反复对比、体会、品味、咂摸,亦可看出教师的教学理念。于是文本的语言呈现出了光色、节奏、角度甚至是诗性。

而课后练笔“鲁迅的味道”,更能体现教师的匠心,这是文之魂、语之魂、课之魂。

总之,应该说这是一节构思严谨、进过细细思量的好课。但是掩卷沉思仍觉得有那么一点欠缺。

一个真正上乘的教学设计并不完全依赖一系列所谓的方法,而应把源于生命内部的感动和理解,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去逐步感受和触摸文本的温度与温情,与作者的生命脉搏相遇进而共振;而全面逻辑、实证、解剖、理性教学,难免会使课堂失去生命的气息与无尽的意味。

鲁迅的杂文,尤其是这片《拿来主义》是迷人的、有趣和生动的,是一个独特的、色彩斑斓的言说世界,有着强大的理性力量;但又是有丰富感性经验,满含着他的睿智幽默的。仅仅关注到了理性的批判,是不完全的;还要去感受和体验文字的幽深的世界,一个外表冷峻内里火热的世界。对“敌人”是冷峻,是批判;对“我们”则是悉心号召,苦口相劝:“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文学传递的不止是思想,还有灵魂里面的神秘和感动。我们要努力去触摸这份神秘与感动,对学生来说这或许意义更大吧。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闫敬霞

 

教学目标:

1、从文本出发,从结构入手,学习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了解杂文的文体特点及语言特点。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进而学习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杂文的文体、语言特点及本文独特的结构特点。

难点:学习“拿来”这种辩证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前置学习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给学生发放“预习导引”(见附录),内容涵盖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特点、字词基础知识等内容,并要求学生针对文章的行文思路、语言、观点等,自主质疑。

二、     课堂研习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要与同学们一起完成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拿来主义》。大家知道,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不太好懂的,而且这是一篇杂文,所以说是有难度、有挑战性的。但是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取得挑战的胜利。

(二)坚持预习

1、          生字生词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听写,其他同学在座位上听写。(自诩、残冷炙、冠冕、孱头、国粹)

学生自我订正。教师强调个别字形的写法,强调字词识记的重要性。

2、初读印象

请学生用课文中的一句话回答“什么是拿来主义”,学生自由回答。

(三)自主质疑

此环节有两种处理方式:

1、课前预习时已经布置学生就本文的行文结构、语言、观点、现代意义等方面,自主质疑。教师可在课前收集各组的问题,提前归纳整理,然后,通过实物投影展示或通过拍照片制作幻灯片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质疑成果。

2、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充分的讨论解

决组内同学所提出的简单问题,并由小组长将难度大的问题统一收集整理,现场提问。教师要随时记录学生的问题。

(四)文本探究

教师将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成“行文结构类”“语言类”“观点类”等,寻找比较集中的或者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解决,其他不能当堂解决的课后单独解疑。

教师需结合课文进行全面、深入、细致而充分地备课,以备学生质疑,并借助学生质疑完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中设定的任务。在备课时,教师可就课文关键处预设问题,但上课时需以学生生发的问题为主,将学生的问题分类有序解决;若学生的问题未切入课文关键点,教师也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问题,但务必要保护学生的阅读体验,最大程度启发学生思考。

释义的过程,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通读文本、小组讨论、静思默想等各种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头脑风暴,力争由学生自己找打答案,真正以学生为本,达到灵活机动、自然生成的效果,教师切忌越俎代庖。

教师在设计环节可预设的问题如下:

1、行文结构类

1)文章的标题是“拿来主义”,但开篇为什么没写“拿来

主义”?

明确:这是一种先破后立的结构。

(2)文章第一段和第三段都写了“送去主义”,是否重复?

明确:文章第一段写了“送去主义”,第二段提出了“拿来”,但第三段没有承接第二段的“拿来”,而是又写了“送去”,这不是重复。第一段是写“送去主义”的现象、表现,第三段是写“送去主义”的危害,是在承接第二段提出的“拿来”之后,进一步揭露“送去主义”的后果。

(3)文章在第五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后,为什么第六段没有承接着写“拿来主义”?

明确:文章在第五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后,第六段厘清了“送来”和“拿来”的区别,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第七段“拿来”的正确做法。

(4)第八段的“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第九段的“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怎么理解?

明确:第八、九两段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借“大宅子”比喻外来文化,借“孱头”“昏蛋”“废物”比喻面对外来文化时的三种错误态度,一是逃避主义,二是虚无主义,三是投降主义。第九段借“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比喻外来文化中的不同的种类以及拿来主义者正确的做法,有益无害者需大胆吸收,益害并存者需去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益无害者仅留作标本,无益有害者需坚决摒弃。

(5)第九段“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对应句后为什么有的是分号,有的是句号?第十段“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三者顺序可否调换?

明确:第十段重申“拿来”的总原则,“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是重申拿来主义正确的做法,分别对应第九段的“鱼翅”“鸦片”“烟灯烟枪”“姨太太”,可引导学生注意第九段的标点符号(分号和句号),验证这种对应关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和论证方法,进而把握杂文的文体特征。

1、                   语言类

(1)文中的“进步”“丰富”“大度”“吝啬”等如何理解?本文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引导学生关注“进步”“丰富”“大度”“吝啬”等,体会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的方法,把握杂文幽默、诙谐、讽刺的语言特点。

2)“抛来”“抛给”有什么区别?

明确:“抛来”是对方无主观目的,是随意的;“抛给”的主体有主观目的。这一字之差,可体现出鲁迅杂文用词的严谨性。

解决完以上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2、                   观点类

(1)可引导学生质疑文章观点,如:第一段中,送“古董”,送“古画”“新画”是否可行?第六段“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小东西”该不该引进?第八段“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是否武断?

(2)可引导学生思考“拿来主义的现代意义,如:当时的“送去”与今天的“送去”有什么区别?今天还要不要奉行“拿来主义”?现代生活中“拿来主义”有哪些偏差?新时代实行“拿来主义”,需要补充什么?

以上问题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及学生的实际进行探讨,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重要的是进一步理解鲁迅的“拿来主义”,并对“拿来主义”进行新时代的补充和创新,以引导学生形成     全面、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观念。在鲁迅渐行渐远的今天,引导学生重新认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是非常必要的。

三、作业

以“鲁迅的味道”为题,结合学习本文或阅读鲁迅其他文章的受,写一篇300字的文章。(时间允许,当堂完成;时间紧张,课后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拿来主义》教学构想
[转载]闫敬霞获奖课例《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教学实录
李仁甫 杨虹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及品鉴
【教学】论时事不留情面,砭痼弊常取类型——《拿来主义》教学札记
拿来主义课件14 优质教育课件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