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课质疑与探究的走向——与刘发建老师商榷
·语文课质疑与探究的走向——与刘发建老师商榷 
(2013-10-29 7:01:00)赵福楼

《人民教育》2013年第20期,“教学大观”栏目,以“学生的思考力从何而来”为题讨论。本期刊物提供了刘发建老师《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课例,强调教师保持对于文本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应该代表着教学发展的方向。读后我颇多感触。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关于语文教学应该倡导在坚持发展感悟力的同时,培育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构建有思考力的课堂,我有共鸣。然而,课例中,出现偏离语文的做法和指向,又是我所警觉的。

(一)

两个课例引出话题——课堂要学生去哪里

一节“异类”的课。浙江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刘发建执教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简称《铁球》)。文中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对于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高处坠落,其落地先后存在不同认识:前者以为铁球自由落地,速度与重量有关,重者先落地;后者以为其速度与重量无关,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教师有意把两个观点平列,投影之后问学生:你们是否有质疑?在教师启发之下,站起来一位颇具教育典型意义的“方悠扬”同学,他认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以为重量大的先落地。这也与当初人们从生活经验出发得出的结论一致。

于是,语文课转向,演变为一项科学实验:书本、橡皮、三角板等,成为实验用具,被学生纷纷从书桌上抛落。由此发现,降落距离太近,无法准确反映预期结果。于是,课堂延伸,改为在教学楼上抛掷矿泉水瓶,一瓶空,一瓶装满水,以验证结果。最后发现,两者先后落地,重的先落地。这便颠覆了课文结论。

这节课被《人民教育》引荐。编者以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老师,带着一群懵懂无知的孩子,就这样走上了一条‘奇妙的探索之路’”。

课例之后,刘发建老师有教学后记,也以为“方悠扬”同学的质疑,代表了学生初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学生的学习探究应该来自教师的大胆质疑,即“发现问题”,并在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个错误。

刘老师大约是主张翻转课文,对于文本价值需要在大众解读之外做重新认识的。他另外举了一个课例——小学四年级上册《尊严》。

该文讲述美国石油大亨哈默年轻时逃难,在沃尔逊镇的杰克逊大叔救济,所有落难者都狼吞虎咽吃饭时,哈默则坚持以付出劳动来赢得一餐。课文以为这表现了其重视过有尊严的生活。刘发建老师也对于这样的一个价值观进行质疑:哈默有尊严,狼吞虎咽的逃难者就没有尊严吗?教师把这个话题延伸到,街上的乞丐是否有尊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尊严?等等。关于尊严的话题被打开,课文的传播价值被颠覆,学生处于迷茫状态。有学生说,我没有尊严,因为我的成绩差。教师希望给予学生的思考是,每人都有尊严,成绩差有尊严,乞丐有尊严,罪犯有尊严,死刑犯也有尊严。两者之间存在落差。

这大约也是颠覆传统的课堂。

这两节课,在刘发建老师与众不同的思维导向下,课堂教学的走向也与一般教学大相径庭。怎么看待课文的认知价值?教师有所疑,由教师引领下的思考和反叛要走到哪里?这的确是需要关注和反思的问题。

(二)

传统教学视点:课文为经典,教学突出接受价值。

课文是否可以存疑?在以课文为经典,教学倡导接受的语境里,教学中的师生是不会存疑的。即,我们先天认定,课文都是预选出来,具有完美特质,是作为学习的样本,也就是审美的样本;还是传播正能量,进行教化的范本。尤其,在小学阶段,我们以为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社会生活经验匮乏,认知判断力欠缺,教学应该注重“给予”,把最好的,最善的东西,传输给他。

也就是说,传统意义的教学是“教给”,是基于课文完美,价值正确,而作出的教学预设。上面刘发建老师提供的两个课文案例,却颠覆了这个经典性、完美性预设。《铁球》和《尊严》两文无疑都是存在可质疑的地方的。

《铁球》一文,讲述伽利略事例,来自传说。在空气中,高空坠落物体,其重量、体积与速度直接相关。因为物体坠落,不仅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也反向受到坠落中空气的阻力。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所做的矿泉水瓶充水和空置实验的结果与课文描述有差异,就源自空气的阻力作用。也就是说,刘老师教学中以实验印证了课文事例有误。伽利略理论有一个前提条件,坠落物需要在真空条件下运行,排除空气阻力。

《尊严》一文,在强调哈默看重尊严时,以众多逃难者的乞食作为衬托,即认定这种嗟来之食的获取是无尊严的行为,与今天我们强调让百姓过有尊严的生活的主流价值,也就是人人有尊严,是客观存在价值冲突的。

教材的经典性,在今后会被更多质疑。小学教材,课文文字容量比较小,多为编者根据假定的故事而撰写,因此教化意义非常突出。而不太讲求事例与生活逻辑、事理逻辑,真实存在是不是吻合。这便造成了一些文本硬伤。之前郭初阳等人针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过广泛质疑,尤其在课文内容的真实性上,例举了不少课文,以为存伪。

教学中,教师的独立思考和学生的存疑,势必增加了对于课文经典性的带有挑剔眼光的评判。在这样的研究氛围里,一些课文的不足和偏误都会被放大,成为讨论的焦点。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课文不过就是一个学习的例子,有所借鉴,也可以有所批评。

(三)

现代教学思维:课文是个例子,用教材教。

不迷信课文,不迷信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和独立思考。这是现代教学观。通常情况下,我们以为这种带有批判性的教学,适宜发生在较高学段。以刘发建老师两个案例看,都在小学四年级,我们以为这个年龄的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往往更为强调教学的标准化灌输。

可是,刘老师的教学,从教师的不迷信,敢于质疑入手,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无疑说明,作为一项基本素养,保持思想和活力,有独立的思考,其实不分年龄。

课文入编教材,一定有其优势,即可以供学习观摩;可是我们也需要看到,在课文的细节、价值取向等很多方面,课文初生与现实生活或许存在了人际间的代差,或时代落差。我们在使用教材中,也需要不迷信教材。

教教材,是一种传承的教学方式;而用教材教,则是一种批判或反省的思维,更加看重教学中的创新性。

其实,若教师不仅能从审美的角度,看到文章的诸多好,并把这些好东西彰显出来,供学生学习之外,还能客观审视文章的局限性,或许可以引领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增进思维的活力。目前的语文课,告知学生的都是他们已知的东西,或者是他们在自读中可以知道的东西。所以,教学没有增值性的反映,即看不到文章的细节,与生活的联系,深刻的思想,文章的种种不足等等。

刘发建老师的两个课例,对于我们构建有思维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有启发性的。

(四)

语文质疑的基点和探究的落点,应该都在“语文”。

刘发建老师由课文存疑,引发讨论和探究,这是教学改革中着力倡导的。然而,两节课在存疑之后,教学转向对于科学问题和人文问题的讨论。学生所占的大部分时间,所要验证和接受的是非语文的知识。或许,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当学习转向之后,语文教师的专业背景和学术支撑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我们在《铁球》和《尊严》两课的问题探究中,都发现最后教师无法控制学习走向,即不知怎么办了。——“我并没有给孩子们讲伽利略的自由落体运动,因为没有必要把语文课上成物理课”,“虽然小学生还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尊严,但经历了那天后,孩子们知道自己是有尊严的,知道别人是有尊严的,知道所有的人都是有尊严的”。在老师的执教叙述中可以听出别样的味道。课堂学习延展到,超出了语文课,语文老师的管理范畴,我们很难期待,在唤起学生的质疑之后,学生的思维落点在你要他到的地方。关于什么是尊严,以及教师关于尊严的认识,超越了孩子的认知年龄,从教学实际情况看,这样的延展讨论增加了学生的疑惑。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常常说,不要“种了别人的地,而荒了自己的田”。语文是什么课程?义务教育课标2011版界定为:语文是学习语言应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语用,基于文本的学习,应该是教学的着力点。从《铁球》和《尊严》的教学案例看,在问题探究上,都疏离开文本。或者做科学实验,或者进行人文话题的讨论。这样的一些主体行为表现,都是非语文化的。即使这些做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世界观的构建都发挥了作用,可是也不应该是语文课需要倡导的主流表现。

基于文本的研究,应该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行为。以《铁球》为例,出此文中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认识,来自生活经验,是多数人主观的判断。伽利略所挑战的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的个人权威,还在当时人们的习惯认识。为什么在科学发展历史上是伽利略,而不是别人提出质疑,并确立了新的科学理论呢?我们从文本上看,伽利略有两点行为是可贵的:其一,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这是伽利略思想深刻的集中体现。其二,他具有科学思维中很重要的一条,用实验来验证某个结论。课文写到了这个实验。此时,教师可以引出问题,类似的实验,老师也做过——用空置和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从楼顶坠落——你猜结果如何?在真实生活里,似乎自由落体降落速度与重量是有关系的。你可以自己实验,并思考原因何在;并写成一篇文章讲述这个实验,告诉大家这个道理。

语文学习走偏了,也会直接影响效率。语文课,因为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即在语文层面之外,一定附着文化、文学、思想等价值,这客观造成,在话题的讨论中,出现轨迹偏移——即出现非语文化倾向。

语文姓语。这是句老话。

  • 标签:商榷 质疑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坤:“被下课”,我这样捍卫师者尊严!
    交流/语文课还在“讲”?您奥特了!
    上好单元板块三境界,实施有效教学
    于漪老师的教学与追求——一辈子学做教师
    老师围绕作文教,学生围绕作文学,语文教学才能事半功倍
    余映潮:我的语文教学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