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语文科名师荟萃

会议请刘堂江做报告,他讲教育家的成长。以为中国教育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教育家。诸如,霍懋征,于漪,田本娜,李吉林,钱梦龙,魏书生等。

邻座问我,怎么都是语文老师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即兴答,两点:表达,写作。

语文老师在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上,或许具有学科优势。这也可以理解为,语文学科教学奠定了语文教师的职业角色的特征。

先说说,表达的重要。表达,这里特指在口语化表达的场合所需要的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发言。似乎,这近于演讲。演讲是语文科的一个训练项目。语文老师长于此的要多一点。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教育发掘经验,以推介和表彰为重要的组织方式。这个教育管理模式,需要以会议发言,来树立典型,试图以典型引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教师被人认知,一般在班级——与学生交流,与家长交流,在这个小圈子里。优秀教师的认可度,源自这个小圈子。再有的教师,在学校内获得口碑。可是这个影响范围都是很小的,带有局限性。

所谓教育家,无疑需要在较大范围被人了解,其思想和经验产生了积极影响。在一个需要依赖会议传播的环境里,谁来上台讲话,谁被确认为典型,谁就会成为知名教师。语文老师依靠学科背景,所讲内容也容易被人广泛理解,而且发言中煽情的效果也不错。所以,在多数会议上,由语文老师上示范课,让语文老师做代表发言,似乎成为通例。

可见,一个好的老师,在实践经验形成后,有所传播,善于宣讲,这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再说说写作。在会议之外,经验推介的主渠道则是发表文章。我国教育有那么多教学专业刊物,可是能写稿的老师不多。有这个意识的少,善于总结的更少,而语文老师在语言组织能力上,似乎略占一点优势。

会议传播,给予人的机会少,而且会议规模也有限,而报刊无疑具有覆盖范围大,信息固化,更利于做经验传播的优点。

语文老师依靠写作的优势条件,也可以让自己的经验和思想在这条渠道扩散出去。就此而言,于漪无疑是一个高产的语文老师。而李吉林,则以情景化教育为旗号,聚拢为一支人数众多的追随者和研究者队伍,形成了一批著作。

我们从刘堂江列举的如上一批被人熟知的优秀语文教师身上,都可以看到,他们能言善辩,而且注意总结经验,在报刊上站得住脚。

回来,我再想想。还可以补充几点:重视实践,善于思考,有追求,持之以恒。附加在一个人身上,我称其为实践者、思想者、梦想者、奉献者。

其一,实践者。

语文科教学变数多,教学不具有稳定性。所以一人一个教法,教师的创造性突出,所以这是一个天然具有变革性的学科。事实上,国家推动的每一次变革,最活跃的总是语文科。没有国家行为介入,这个学科也不会自满,要寻求找到新的教学路径。况且,对于母语学科,它发展的滞后性,是社会不相容的,所以这是一个饱受非议的学科。这反而激发了一个学科内,执业者强烈的进取心。

在不断变革的环境里,自然会涌现最多的经验。

以上那些语文名师,都是不墨守成规的人,在某一个方面都有独创性,且被广泛认可。他们身后还有一批追随者。

2.思想者。

语文科较为包容的个性化教学探索,不断涌现出名师。如江山代有才人出。除了刘堂江老师提到的名师之外,被语文老师引为楷模的还有一大批。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不甘于现实状况下,按部就班,固步自封的教学。他们是一批理想主义者。因为具有现实批判精神,可以找到或反思现实教学中的问题,而成为一个着力解决问题的探索者。

在语文科,科学思想的启蒙也要超前。我们熟悉的名师,几乎都可以清楚说明现实教学的问题,还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这都来自与思考。

3.梦想者。

在教育的现实里,持续沉浸在追求应试的氛围,这对于一个人而言,很容易丧失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意识。

语文科在应试环境里,占不到便宜。付出时间成本最多,可是收效不高。这让语文老师中,一部分人觉悟到,语文科要走到另外的一条路上——与生活,与学生的需要建立联系。这种对于美丽语文的一种特别情怀,或许引导着这一批追梦的人,可以进入另外的境界。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与生活需要为学习的本质。所以,在优秀语文老师这里,他们的教学实践因而可以具有超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4.奉献者。

语文科的学习效益体现在多层面上,不仅在语言形式和技术上,获得改变,可以提升一个人的语言应用能力,还在发展思维能力,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产生积极效益。

所以,语文老师的职业发展定位一定不是局限在语文科的改变。即让学生多认识几个字,读了几篇文章,这不是语文老师唯一关切的。他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在他为走向社会奠基的过程中,我还可以提供哪些教育服务。

这样的超越学科意识的思考,自然把语文老师引领到一个境界里——他们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的实现,而持久付出一切努力。

这种教育的纯粹精神,以及职业热爱,改造了一批语文教师,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上,进入忘我之境。

一个无私的奉献者,最符合教育的需要。

语文科名师荟萃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年专业成长计划
八名师引领课堂 四学科精彩纷呈
​语文教师的读写素养
名师眼里的语文课
素养成就名师 ——“新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刘仁增:我的成长历程——追 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