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冬梅主任名师工作室观摩中的思考

2012年1129日在河西区第四十一中学观摩刘冬梅主任名师工作室活动,所见所感简述如下:

(一)

聚焦教学,在考试主导的环境里,我们的教与学的行为都会被分数博弈所绑架。敬爱的老师,你也不必因为应试环境对教学行为有所扭曲而愤世嫉俗,教育的功利性与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的择业需求有对应性。相对富裕的国家,国民待遇良好,就业压力较小,学习竞争中谋求学生集体中最佳占位的意识就弱化一些。否则,就不可避免有强大压迫力。谁的学习都不可能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其行为走向必然要适应社会生活。

现代社会更新速度太快,基本以五年为一个时段,实现知识的倍增。这么说,若一个人睡过五年,他醒来一睁眼,就会发现他的生活处境与之前有很大不同了。似乎你在一个睡梦后就实现穿越了。这意味着,一个人一生里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要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在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的环境里,一个人不学习,不会学习就会被迅速淘汰。这告诉我们,知识总量爆炸式增长,我们的学习需要有取舍。不能凡是新知识都要学,不是凡学习都是高投入的。我们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无所不学,无所不精做不到。现代社会已经难以产生所谓无所不知的占据制高点的学术大师了,这与当前生态环境的改变有关系。有所选择性,有轻重分别的学习,这是聪明的策略。与生存和生活需要密切的,相关度高的,这样的知识先学,重点学。由此看,知识的现实价值,对于支持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以及学习的有效性,将决定着学习者以什么态度和付出多少精力来学习。

语文课程的实施必须要面对教与学的有效性的实现。即效率怎样,学习付出与收获之间有怎样的相关性,这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问题。刘冬梅主任名师工作室,把教学效率作为研究的抓手,并确定为课题,正是想破解这个教学研究的难题。而语文教学的有效与否,主攻点一是阅读,二是作文。

本次汇报也是从这两个主攻方向,与大众分享。仅就作文而言,在研究中大家普遍认识到,作文的现实问题集中于序列化缺失,评价不够精确,少教和少写,写作不得法等。这个基本判断非常重要。由此,我们就需要进行序列构建,而且要重视方法教学。阅读模仿,这就是一条作文行走的路径。本次吴凯老师展示的作文课就是尝试走这条路。

作文需要从仿写开始,也可以说仿写是作文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条路。这与宿构和抄袭不同。仿写是借鉴,所迁移的是写作方法和写作模式。作文究其根本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既然是语言活动,这就意味着,语言材料和语言技巧是可以沿用的,而语句模型和结构模型也是可以迁移的。

我们在指向写作的阅读中,要把样文用好,即把素材、语言模型、写作时心态和情感等做更加仿真化的分析。这是实现作文迁移的重要一环。阅读的目的在作文得法。这个法是什么?怎么得出来?就这节课课而言,有三个预设途径:一是,学生按照预案自读、自悟;二是,学生结成团队进行研讨,在互动的环境里,获得启迪;三是,教师在学生学习中适当点拨,引导得法。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其实是需要把教与学配置好。多教不行,不教也不行。教师做什么?这是教学设计中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吴老师的教学预设,有几点是精当的:教学预设方法是什么?这就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清晰的。教学中怎样发现知识?这个途径也是清晰的。样例文与方法的适切性怎样?教师也需要在备课时认真研究。教的少,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容易,你看之前老师需要预设的思考要多么充分呀。

课堂在实现预设时,会有变化,需要有恰当应对,这就是所谓教学生成。当教学不是完全由教师左右的时候,学生的回应与行为,就是一个变量。主体改变,教师就需要用适当的方法,做调整,以把控课堂走向。这节课里,教师的课堂把控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例如,他有问题引领,用图表引领,用语言小结等。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二)

在台湾做教育考察时,知道在台湾有教师辅导团,也鼓励教师结成专业发展共同体。其教师辅导团职能类似于我们的教研室,由学科领域召集人主导,形成跨校的教学辅导。这个召集人角色也如我们的教研员。只是,我们由教研室构架下的教研员工作体现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而台湾的学科领域召集人,组织类似的教研活动,则是兼职身份。台湾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基于课题研究或专业关注所汇聚起来的教师志愿团队,其草根特征更为明显。据吴明清教授说,这个创意来自美国。也就是说,怎样促进教师普遍意义上的专业提升,更加需要结成发展共同体,这也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共识的。

我在与吴教授的交流中说,我们也有类似的教师组织,就是名师工作室。由名师领衔,汇聚一批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科学研究。无疑,名师在团队里客观起到了专家引领的作用,其影响的正面效应发挥有助于其他教师思想的拔节式提高。在刘冬梅主任的名师工作室汇报里,我们听到他们基于课题研究的专业发展特色,以及名师在这个团队里的示范与引领作用。我以为,教师培养工程的第一步,是塑造一批可以担当责任的优秀教师,此后我们更需要思考这些推出的明星教师如何发挥作用。名师工作室机制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名师培养工程的深化举措。

名师工作室机制的运行效果,最优化的体现是这个特殊的教师团队中名师与骨干教师的双赢。名师受益于集中优势研究力量,由此攻克一些学科教学中的难题。一个人做不了的事,如今为集体公关,更有条件干好。而其骨干教师,因为与导师近距离接触,得益更多,有助于深化思考。

刘冬梅主任约我参加这个汇报会。也听了吴凯老师的一节作文指导课。由这个课例更加深刻体会到名师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强化研究的意识。我们常常把教师摆脱经验教学,增加科研意识作为教师发展转型的重点。可是,能够基于研究而教学,做到这一点的老师算是凤毛麟角。多年来我比较关注余映潮老师的教学。与很多人不同,包括我,我是由教而研,他则是由研而教。他先是做了科研员,科研是他的优势,在研究行为铺垫之后,他选择用上课来实现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构建的课堂也与一般的课堂有很大不同。我以为教师的一般意义的教学,多是经验化的成果,是师师相因的产物。而余映潮的课堂更具有理性价值,也就是更为合理。他多用活动板块来构建课堂,采用一课一得的办法,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规律。今天在吴凯老师的这节作文课,看到了研究的印迹,认定为是一节有研究价值的课。

关于作文教学,历来被视为语文的教学难点。此次执教这个课例,无疑本身就具有攻关的意味。我们承认,作文是语言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若以为这是一种技能,就如书法,不可避免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发展阶段,叫做临摹。在作文上叫仿写。这是作文学习的初步。本课呈现的就是这个初步过程。仿什么?例文就是写作解剖的对象。也就是先要把例文确定了。这个认知过程,我们也叫做阅读。本课构思的基本思路就是,先读后写,读写结合,指向模仿。这一番思考说明什么?这是理性的判断,也是科学的分析。这也就是以所谓的研究,确定了课堂定位。再接下来思考,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从文本的容器里,获取什么知识呢?一般的文本鉴赏有三个维度:写了什么,这是内容维度;怎么写的,这是语言维度;为什么这样写,这是鉴赏维度。这节课指向作文,需要给学生以作文的辅导。因此,价值指向非常清楚,于是核心问题是,怎样写好舞蹈。舞蹈,是情境的表现形式。在作文里,人与事,情境都是重要写作内容。其中,情境最难写。静态的景致还好一些,最不好捕捉的是动态的,变化的景致。舞蹈怎么写?这个课题确定得有意义。抛出论题,就为之后的阅读形成问题探究奠定了基础。

这里我在用模拟的方法努力还原作课人的备课想法,我们是不是发现其思维是理性的,科学的。教学需要走向科学化,教学要体现出意义来。这是过去的课堂中不足的。

从这节课的准备可以看出,一个教师团队协作可以起到重要的双赢的作用。沿着作文教学研究这条思路,我愿意把这个问题研究延续下来。请问:

舞蹈是艺术的形式,若写作者,也是鉴赏者,不懂得旋律和舞美等,不了解情感的状态,是不是单纯依靠语言技巧就可以很好表现呢?所以,语言表达又不单纯是语言方面的事,要和一个人的艺术眼光,感悟力,洞察力息息相关。作文的帮助是不是很有限的。我们帮不了的太多了。承认这个无奈,教学又该如何应对呢?这又是一个新的话题。值得回味。

最后,回到本次研讨的主题上来。名师工作室是一种工作机制,依靠这个团队,我们期待语文教学研究可以更进一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方式
【青春语文·王君专栏】王君:曹静老师“跟课文学写作”,我们向曹静老师学什么?
名师工作室个人三年规划(8篇)
候选人课堂|朱垚:《囊萤夜读》(四下)教学视频
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总结
孙维华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