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感觉很“干净”的《诗经》

 

我新近编了一本《中外文学作品导读》,拟想读者是中小学老师。该书即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这里陆续选登一些章节。

 

读古典文学,因为时代和语言的隔膜,不容易进入。一旦疏通了语言,消除了隔膜,再设身处地,设想自己生活在古代,那特别的情韵多少就出来了。那往往是一种“不可重复之美”。现代人的生活太复杂,太多纠结,年纪轻轻可能就“曾经沧海”,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诗经》这样“干净”的作品了。读古代作品,正可以沐浴灵魂,得到片刻的清净。我们试一试读《诗经》中的《蒹葭》,看是不是有“干净”的感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对这首怀人诗,历来解说不一。一说是借怀友讽刺当政者不礼贤下士,乃明志之作;一说怀恋爱人。我们不妨取后者,把这首诗看作情诗,或者再引申一步,看作是表达企慕之情。

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等几句,想象一下那河边苍青的芦苇,晶白的霜,秋水泛起的寒气,以及歌唱者徘徊眺望的焦灼情状。“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几句,表现望穿秋水,思见心切。“伊人”被反复提及,只是河水隔绝,相会不易。若沿着河边小道向上游去寻找,道路艰险漫长,要相见真是困难重重;想象游渡过去,似乎很近,还是难于真实抵达,仿佛只能见到伊人的身影在水中央。“伊人宛在,觅之无踪”,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这都是写那种对企慕的对象可望不可及的心情。这种心情可能恋爱中有,其实生活中其他方面也会有。每个人读这首诗都可能有自己的想象。世上的事情总是这样:越是美好的事物,越难于企及,而追求不到,就越觉可贵,愈加有追求的迫切心情,也许是愁肠寸断,无限怅惘,也许是剪不断,理还乱。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了。所谓“诗无达诂”,一般读诗,不必全用考证的办法,也不一定也落实惟一的结论,重要的是顺着诗歌所焕发的情思,展开自己的想象与体验。

注意诗中所用叠唱的几组词语之变换。首章的“苍苍”,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至凄青到泛白,深秋的气氛越来越浓,烘托歌唱者的心境愈加寂寞。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是时间的流逝,衬托着寻人不着的焦急和惆怅。另外,像“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方位上描述了寻见伊人困难,以及想见友人的急切。

自古以来,秋景肃杀,令人伤悲,这首诗在秋气之中表达追求不获的失意、烦恼、痛苦与秋之悲凉交融,萧索的秋境正是凄苦心绪的外化。这也是诗经中常见的赋中见兴的笔法。也就是在景致变化的描写中渲染营造一种特别的气氛,笼罩全篇,此中也浸透歌唱者的心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蒹葭》一篇“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从这首诗也可以领略《诗经》的风致:内容都极其单纯,重章叠唱,用同样单纯的词语变换,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而真实的情感,往往能超越时空,读来让人浮想联翩,引发的思绪可能非常丰富。《诗经》这种不可重复的质朴之美,正是其独特魅力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诗经·蒹葭》赏析
蒹葭【诗经 先秦】
诗经《蒹葭》朗诵,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解读6
《蒹葭》:不明言“爱”的情诗,全篇笼罩着爱而不得的忧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