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鉴赏指导之概括文章主旨

散文鉴赏指导之概括文章主旨

洪合民

概括文章的主旨是散文鉴赏的重要内容,分析概括文章主旨必须对文本有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每一部分与主旨的关系,还要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等。概括文章主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解读题目

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练的概括;有时题目没有直接点明主旨,但点明了文章的话题,由此突破事半功倍。总之,利用题目和文本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是解读文本主旨的最佳切入点。苏教版选文柯灵的《乡土情结》一文的主题就是抒发作者自己“深藏在心底的对故乡魂牵梦萦的随时随地都会引发永不褪色的感情”,题目本身就揭示了文本主旨。周国平先生的《直面苦难》这一题目也是主旨所在,培根的《论厄运》则点出了文章话题。

分析首尾

很多文章的首尾语句往往提示或暗示甚至点明主旨,有的文章开篇点题,有的文章卒章显志,因此一定要对首尾语句进行重点研究,深入探讨。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言道“首句标其目”,意思是指作品一开头就要切题,要开门见山。《荷塘月色》开头的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全文的文眼,对于解读主旨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雨中登泰山》末两段作者着力书写“雨趣”,因为有了雨,大小瀑布才会更加壮观;因为有了雨,山势水势才会别是一种格调,富于变化而又和谐;因为有了雨,山峦、树木、野花才会更加清新;因为有了雨,登山才会感到更意兴盎然。在文章的收尾处,这样强调雨趣,旨在突出文章的主旨,即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

分析议论抒情语句

散文中的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在文章中往往直接反映文本观点,带有倾向性、总结性,抓住这些语句深入探究,文本主旨的解读就会迎刃而解。郁达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表达了对故都即北平的秋天的热爱、眷恋、向往。“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句议论性语句集中表达了他对于故都的秋的极度热爱。作者还告诉大家南方的秋也很美,“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不足以与北国之秋相较。

联系背景

白居易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代的很多散文,也需要“知人论世”,只有了解了它的写作背景,才能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文本主旨。《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的优秀散文,写于19277月,那时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文章里提到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处于苦闷彷徨之中的朱自清“心中颇不宁静”,于是写下了此篇美文。《想北平》写于1936年,作者老舍在山东大学任教授。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京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想念家乡,于是写下这篇抒发自己情感的散文。

源自《语文报·高中版》第89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阅读鉴赏方法浅议
高中语文知识点
散文的阅读方法和答题技巧点拨(郑培忠)
《散文阅读》精析精练教学案
问考∣冲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提分?一线教师为您支招
2019年散文阅读与答题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